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四念处:七、四念处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1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四念处:七、四念处

 

  公元1962年

  尊者摩诃布瓦在泰国的开示

  泰文原著:Maha Boowa(摩诃布瓦)

  泰文英译:Thanissaro Bhikkhu

  英文中译:曾银湖(台湾)

  四念处(四个参学的架构)

  修习佛陀正法之道应该真诚地专注于正确的实践,对于我们应尽的各项任务都必须专注地予以完成,当我们执行任何任务的时候,即使是小事,如果在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工作之中,缺少了完成任务的专注和信念,就不能漂亮地完成它。在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工作之中,不论是内在或外在的工作,为了具备专注和信念,就必须致力于修习。如果一个人缺乏「专注」来作为保持工作清晰的方法,那么即使他是一个能够做出坚固和美丽东西的技师,他的缺乏「专注」将会降低工作的品质和美观。因此,专注和定力是那些在工作上志求圆满成果的人所不应该忽略它的重要因素。

  我们已经出家了,我们是禅思者,我们应该在每一项工作中展现专注,并审慎于每一件工作,即使当我们打扫寺院的场地,清理我们的住处和会议厅,铺设坐垫和饮水时,在我们所有的举止行动中,来来往往,乃至瞻右视左,我们必须念住每一刹那,这就是所谓努力修习的意义。在开发念住的习惯之中,我们必须用我们的工作做为训练场。各项外在的工作皆是一件义务。经行禅思和静坐禅思都是义务。如果我们念住于执行我们的义务,那就意味著我们在修行上的努力没有失误。为了训练我们自己养成心向较高法次者的习性,我们必须—迫切的—从现在起:开始训练我们自己念住于每一件事务。为了你将来的确信和稳定(中译注:不坏净—不动摇的纯净信念),从此时此刻起就开发念住的习惯,直到它持续地呈现在你的生活中,在每一个活动的刹那,在每一个休息的刹那。当令心意宁静的时刻到来时,念住将会紧附于心意,只要你愿意,你一作努力它就立刻显现。同时,你的念住将有足够的力量去迫使心意如其所愿地进入宁静。大体而言,当人们不能让他们的心意如其所愿地宁静下来,那是因为念住不够强壮的缘故,它是主要的因素,所以心意在其它妄念入侵之后,就轻易地找到缺口而溜出去—就像一个没有人照顾的好奇儿童,随时都会陷入危险,没有念住守护的心意,总是迷失,总是扰攘不安乃至不得任何宁静与安详。心意的守护者是念住和辨识智,持续地全程看护著它思虑著各种起心动念,持续地设法说服心意免于起心动念卷入其中,心意不断地聆听辨识智的逻辑,就不会再思虑著并执著于任何起心动念,也就不会违反它的辨识智了。

  要训练念住和辨识智变得日益强壮而不至于退化,请以上述所提的方法来训练它们。不论是多堋样的小事,不要让你自己在任何有用的活动里漫不经心地,否则心里既成的主宰—漫不经心,就会成为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慢性病,毁坏你修习的每一层面。设法训练你自己养成可靠的习惯并全程地专注于你自己的活动,内在的和外在的,千万不要让漫不经心或粗心大意在你的人格中形成。因为已经训练自己习惯于真实地面对他们的每一件工作的人们,必然能在各种活动中成就,不管是内在或外在,没有任何障碍能够阻挠他们。甚至当他们在训练内心时,这是内在的重要工作,他们必然也会因为这种审慎的方式而成就,找不到任何可以加以指责的事情—因为外在的活动和内在的活动都指向管制他们的同一颗心。如果心里习惯地漫不经心,那么当它履行任何内在的任务时,它一定会毁坏任务,甚至不给它自己留下一点庇护的馀地。

  所以,在构成你的生计和快乐泉源的工作上,为了光明的前途,你必须训练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养成真实可靠的习惯,尽你最大的努力来履行每一件任务。于是当你转向内部,为了宁静或为了辨识智和观察力而执行你内在的工作时,你将能够以精确和审慎来执行这两种工作,因为在全程训练你自己真实审慎中,你已经开发出这些习惯。从开始到最高层次的修习进展,主要是由你的基本习惯决定。修习的开始和结束都是针对心意而言,它的意识状态将随著法义的修持而开发。包括所谓的「因」—修习的奋斗,和所谓的「果」或快乐。就像一个小孩子,当以食物和其它各种要素加以滋养时,便会渐渐地从婴儿长大成人似的。修习的开始也就是指开始训练心意,以求改变它的习性和感性的阶段,让它们合理化而正确,直到它知见具足而能毫无偏差地保持适当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但是当我们走入其中,修习的开始和结束就像一片水果:我们很难正确地说出那里是头,那里是尾。当我们看著它。它就是一片水果。

  心意的事情也是一样。我们谈到修习的开始或结束,意指心意有著它各种先入为主的偏见,粗糙的和微细的,混杂在一起。在修正它们时,我们必须及时发展新技术,改变这些先入为主的偏见,从它们原先的状态变成愈来愈微妙的层次,它应该可以适当地被称为修行之道的开始或结束。诸位聆听者必须了解心中的烦恼和邪恶的性质,它们是远超过此心的臆测所能观照的范围之内的。否则,你就不需要有任何技术来对治自己的上述情形了。

  让我再次强调保证一定成功的原则:全程训练你自己养成坚定和忠诚于自己工作和义务的习惯。不要犹豫不决或不稳定。如果你说要走,就走;如果你说要留,就留。如果你说要做某些事,就做。一旦你已经决定一段时限或一项任务,就持守它。要做那种「用手写字,用手擦掉」的人。不要成为那种「用手写字而用脚擦掉」的人。换句话说,一旦我们发了一个誓,就没有任何人能够干预和破坏此誓,然而我们自己本身却破坏了它:这就是所谓的「用手写而用脚擦掉」,那是很不适宜的。我们必须忠实于自己的计划,并且永远地果断。一旦我们已经决定了某一个特殊的任务是正确而值得去做的,我们就应该为那个任务和为自己的决定,拼命以赴,这样我们就会成为可信赖而自依止的。我们持守著的戒德将会成为可靠的戒德,而不会变成随风飘浮的戒德。我们修习的禅定在各种禅境上将会成为可靠的禅定,而不会变成随风飘浮的禅定;也就是说,只有禅定之名而已,心中并无禅定之实。当我们开发每一层次的智慧时,它将会是可靠的智慧,保持我们品德上的真实,而不会变成随风飘浮的智慧;也就是说,只有智慧之名而已,在解脱自我上并没有任何智巧。目前为止,我所说的都是让你们看到不可靠和杂乱无章的缺憾,没有任何内在的真实,所以如果你希望获得世俗或法义观点上的真实进步,你就要寻找一个远离这些事情的方法。

  现在我愿意多说一些有关念住和辨识智,这些能够让你们的品德更加稳定和审慎的要素。你们永远要知道,辨识智并不是像食物那样可以烹煮的东西,它是来自于仔细地思考事情。一个没有辨识智的人是不能用任何善巧来完成他的任务的,也不能保护他在世俗或法义上的宝藏免于危险的。因此,在宗教教义的持守和修习上的要素就是念住和辨识智。无论何时,一件事,不论好或坏,与心意接触,念住和辨识智必须立刻地掌握它。这样你才能及时警醒于善恶的事件,并防止心意荡随于有害于它的事物。大部份,每当一个念头 生起,不管突然与否,心意就会随著那个念头而动摇或受伤害,因为它缺乏念住和辨识智—预先去仔细地观察和检查事情,它看每一件事情,好像都值得追逐,所以你就毫不自觉地让心意一路追随著那些事情。等到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时,时间已经浪费掉了,要让心意停下来也已经太迟了,所以你让事情随其因缘而去,直到它们都化成灰烬,没有任何补救的方法。这除了缺少可以导致解脱的念住和辨识智之外,它并没有其他的原因。如果不是这样,谁愿意为了这种挫败而牺牲自己的价值—胜过世间任何其它事物的价值 然而这是无可避免的,我们—我们全部—都得屈服,因为当紧要关头时,很正常的,念住就会消失,而我们也就不能及时抓住任何事物了。于是我们就让事情随著它的因缘力量而去,它比心意所能抵抗的更为强大。

  所以,从现在起,我们自己就要对环侍在我们周遭的事物做好准备,内在的和外在的,它们随时随地都准备要出击。即使仍是早上(即使你还活著),不要耽误你自己。做好准备就是为你的生存和死亡努力去建立一个坚固的基础,内在的和外在的都是一样。无论你住在那里,无论会死在那里,无论你活在今生或来世,无论你来此世界或前往他方,你都必须做好准备,现在就开始,就在此时此刻,否则,当生命结束了,你就来不及去做任何准备了。我从未听过任何老师的法义说明天、下个月、明年或来生,你要自己做好准备的,那只会助长人们懈怠放逸罢了。我只知道法义说,就在现在,当你活著的时候,不论内在和外在,你都应该成为自己的依止之处。即使白天、黑夜、岁月、此世、他方都是宇宙间经常呈现的事物,它们也不是为了那些对世间或法义毫无利益之举,徒然生死其间的庸碌之辈而存在的。

  尤其是,现在我们身为比丘和禅思者—这是宁静安详的生活方式,这是世间信赖和尊敬的生活方式,这是比任何其他世俗人有更多机会去为自己和别人而行善的生活方式—我们必须充分地备妥身为比丘的本份,不要让我们自己有所缺失。为了我们身为比丘的行为成为一种欣悦鼓舞别人的仁慈方式,我们必须以念住和辨识智做为我们的守护者,照顾著我们的每一举一动,一个以念住和辨识智照料他的行为的人,内在外在都是仁慈的,并以随时都不会消失的方式保持著仁慈的风范,当我们以念住和辨识智来修正我们内在的事物时—也就是心意和它的成堆妄念—心意立刻就变得洁净、清明而有意义了。记住你所学过和听过的法,将它导入内在去融合你的修习并维护它。你的心意和你的一举一动都要谨守著念住和辨识智。无论是眼睛所视或耳朵所听之处,念住和辨识智都要跟随著。无论舌头、 子和身体接触到什么—不管有多好或多坏,粗劣或微妙—念住和辨识智必须观察这些事情,每当有所接触时,就要(机智地)深入观察思惟它们的因缘。甚至意念就在心意本身之中生起时,念住和辨识智也必须不间断地观察并检验它们—因为那些心意已经从世间的纠缠中得到解脱的人,都是以这种方式示现著,他们从未表现得像被抛弃在地上的木头那样,日夜任小孩爬上去大、小便。如果任何人表现得像根木头,那么从各方面而来—亦即从色相、声音、气味、味道和碰触而来的烦恼和渴爱,就会透过眼睛、耳朵、 子、舌头和身体等根门跑进来,在心意上大、小便,那正让它自己成为一根木头,因为对于内在和外在的妄念,它并没有任何的机智或审慎可言,它只让渴爱和烦恼日夜地在它上面大、小便。这对于那些志在解脱轮回的人—亦即志在涅槃者—是全然不适当的,因为佛陀和他的弟子们的涅槃并不是懒惰的涅槃或木头的涅槃。那些心向佛陀涅槃的人,必须试著去遵行佛陀和他的弟子们所留下来的修习道迹。换句话说,他们必须努力去开发念住、辨识智、信念和坚毅,一切时中,对发生于内在和外在的事件要保持念兹在兹。不要表现得像根木头,只是形式化地经行、静坐、禅思,坐得像田野中的一根树桩,心中却没有丝毫的慎思,这种形式化与一般俗人的正常活动无异。

  身为如来—他的名誉流传三界—的弟子,你应该设法唤醒蛰伏在心里的念住和辨识智,以便它们能够协助你努力于从当时如木头般的心里,抽出所有的种种烦恼和渴爱。贪欲、瞋恚、愚痴、懒散、不满、嫉妒、占有¨¨ ¨¨ 所有堆积在心里的这些事物都是排泄物。一旦念住和辨识智如我们所说的得到训练,它们就会日益强壮,愈来愈习惯于运作,就像我们习惯于其它形式的工作一样。当我们把它们导入有关于内心的修习努力时,不需要多久,它们就能够当下了解心里的事务了。

  为了让你的训练有原则、有次第,持续地保持你的意识在身体上。让念住专注那里,并用辨识智观察思惟身体的范围(中译注:身观念处)。这样做就是追随念处和圣谛的精义,它们构成所有圣者之道。

  有四个参学的架构(中译注:四念处):身体、感受、心意、法相(中译注:与法义相关的现象)。「身体」是指身体的各部份,这就叫做「身观念处」。「感受」是指「快乐」、「痛苦」和「漠不关心」(中译注:通常中译为不苦不乐),这就叫做「受观念处」。「心意」是指心理状态,它是由心意所形成并予染著,这就叫做「心观念处」。「法相」是指任何事物,物质的或心理的,它是心意观察思惟的目标或焦点,这就叫做「法观念处」。

  在观察思惟这四个参学架构时,从一开始就务必要有正确的了解,做为参学架构的身体、感受、心意和法相,是从拥有它们做为参学架构的心意所分隔开来的一类,否则,当它们展现出变易是在它们的常态之中,或是观察思惟的结果时,你将会感到沮丧或困扰,这在修习过程中是可能会发生的。换句话说,这四个要素正常地经历著那些能够产生快乐或不快乐的变易。当我们正在观察思惟它们时,它们也继续遭受著变易,那会让禅思者快乐或不快乐,或者有时甚至沮丧而厌烦于观察思惟。我提到这个,以便在事情发生时,你们能得到预先的警告,并让你们自己审慎地了解,那掌管参学架构的心意,无论如何并未曾随著它的参学架构而有所变易—那将使你沮丧,而你自己(心意),无论如何,就会受到损害。一旦你已经正确地了解了,你就会对自己在参学架构上的观察思惟确信不疑。不管是那一个参学架构—身体、感受、心意或法相—展现出变易或消逝,心意—不变易或死亡的法相—将能够尽其全力地观察思惟,将不受到身体和心意的快乐和痛苦—它们是参学架构所展现的情况—所影响,一步一步地,对这参学的四个架构有了清楚的了解。

  【身观念处】

  在观察思惟身体中,你可以考虑内在或外在的身体,端视情况和何者较易进入心意而定。「内在的身体」是指你自己身体的每一部份,「外在的身体」是指别人和动物的身体,「身体中的身体」是指身体中的任何一部份。对于运用辨识智去观察思惟身体并如实地认识它们的人而言,所有的这些事物都会呈现出它们本身是 心而吓人的。里面和外面,内在的身体和外在的身体都一样,全都共有相同的特性。它们永远必须予以洗濯和清理—因此对世间上的每一个人而言,照料身体就是一项经常的责任。那些用来照料身体,让它活著而能见人的东西,都是全世界最畅销的商品。

  对身体观察思惟,以便用辨识智清楚地看透它的起始、需要、活动状况,就是切断心里忧悲苦恼之泉的方法—因为即使一座高耸入云的硬岩大山也未能重压心意造成苦恼,但是积蕴(中译注:五蕴的积聚)—诸如物质的积蕴或身体—一直压迫,并增加心意的重担,弄得我们无法卸下它们,相关于积蕴的苦恼之事因此集中于肩负它们的心意之上。因此,掌理积蕴的心意,必须对积蕴得到全方位的了解,包括好的和坏的方面,以便于顺利地和愉快地管理它们,不至于永远被它们虐待。

  正常地,积蕴整天在利用我们,我们所做的每一个举动都是为了它们。如果心意能够从对积蕴的了解中找到一条出路—即使它仍然肩负它们—它就能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与它们竞争,而不必要负担所有积蕴的苦恼和伤痛。同时,积蕴的苦恼和伤痛也不会开店把它们的痛苦卖给我们。因此那些用辨识智观察思惟积蕴以便看清它们优缺点的人,就不是注定要肩负积蕴的痛苦—除痛苦之外再也没有什么。他们一定会找到一条路来减少并解除他们心里的紧张和压力。

  在观察思惟身体时,为了你了解上的需要,你必须重复地观察思惟它,一次又一次的,而不是由你的懒散来决定—直到你真正地看清楚身体就是身体而已,绝不是有情、人、我或其他的。这就叫做观察思惟身体做为参学的架构(中译注:身观念处)。

  至于感受,心意和法相,你应该知道它们都呈现在这个相同的身体,但它们的特性有些不同,所以它们的名称才有不同。你务必要弄清楚这一点。否则,四个参学的架构和四圣谛将会变成痛苦的因缘—忧伤和疑虑的来源—当你正在修习的时候,因为你混淆了这些法相的始末之处。

  【受观念处】

  至于感受有三种:快乐、痛苦和漠不关心—既不是快乐也不是痛苦。来自身体和来自心里的感受都有这三种相同的类型。要观察思惟它们,你必须搜出并检查与它们一致的特性,但不要把身体当做感受。身体是身体,感受是感受—同样的,看到老虎是老虎,看到大象是大象,不要把老虎当做大象。否则,你的知证将与实相不一致,而妄想将会蔓延直到不可收拾。换句话说,搜出并观察思惟当下展现的感受,以便看到它如何生起,如何停留,如何消散。所有的三种感受生起的基础是身体和心意,但是感受本身并不是身体,也不是心意。在它们的生起和消散中,它们持续著感受,不要认为它们是其它任何东西,否则你将会错误地了解它们。那时,苦恼的因缘将会生起,而你将找不到任何方法来补救或逃离它。你的观察思惟,除非导入辨识智才能从苦恼和它的因缘中解脱,否则,当时在你不知不觉中,将会变成一座生产苦恼和其因缘的工厂。

  感受作用的方式是生起、停留、消散。每次它们都是这样子。对它们而言,全然没有「有情」、「人」、「我们自己」或「其他」。当我们对它们投入「有情」或「人」的观念,它们立刻就呈现出「有情众生」、「人们」的观点,这是当时生起苦恼因缘的力量,而我们也将立即地强化著苦恼,禅思者必须如是运用他们的辨识智去审慎地处理感受。当你观察思惟「感受」时,如果你不误认为「感受」就是「你自己」的话,那么所有的三种感受都将清楚地呈现它们真实的样子—与参学的架构和圣谛的精义一致。无论这些感受变好或变坏,对于时时刻刻观察思惟著它们展现其异动和变化的人,这是增长辨识智的一个方法。「有情」、「人」、「我们自己」或「其他」的观念就全然没有任何漏洞可以溜入这三种感受里去。就只是呈现著:感受就是感受而已。当这三种感受正展现著它们的活动状态时,无论如何,将没有忧伤、不满、沮丧,迷惑或自负的感觉能够生起,因为我们对它们有了正确的了解—当感受生起时,我们身为禅思者,一直对它们有著正确的了解,我们可以说是以感受的观察思惟做为心里参学的架构(中译注:受观念处)。

  【心观念处】

  做为参学架构的心意并非异于或离开其它三个参学架构的心意层次。这就是它被称为参学架构的原因,就像身体、感受和法相一样。假如我们用木材做个比喻,这个层次的心意就像整棵树,包括全部的树枝、树皮、软木、主根和细根,那是不同于用作盖房子的木料建材的。以观察思惟心意做为参学架构,就像把一棵树裁切成你所要的建材。在这个层次上观察思惟心意,我们必须凝聚专注于心意中的「思想形成」(中译注:意指五蕴中的行蕴),做为我们观察思惟的目标或主题,因为这些都是让我们认识心意的烦恼和光辉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不认识它们,那么即使心意整天感受著烦恼和痛苦,我们也没办法知道。如果我们想要认识心意,我们首先就要了解「思想形成」,它们就像调味品赋予食物各种味道一样地调控著心意。事实上,心意展现如此无限变化多端的形态,从它原始的状态变得连它自己都迷惑了,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对治它,屈伏于心事而没有是非善恶的感觉,这都是由于「思想形成」在调控著它。因此,做为参学架构的心意,就是与其主观偏见纠缠著而由其「思想形成」所调控的心意。「思想形成」的观察思惟就是这样关系著心意,因为它们恰好在本性上是相互关连的。如果我们了解「思想形成」,我们就开始了解心意;而如果我们了解心意,我们就会更加了解「思想形成」—从显著的「思想形成」开始到中级的和微细层次的;心意也从显著到中级、微细的层次。这些层次的「思想形成」和「心意」是来自于心意会牵涉到显著的、中级的或微细的主观偏见。以观察思惟心意做为参学架构的人们,必须如是让他们自己从一开始就了解,心意和它的各种状态—或「思想形成」,是不同种类的两件事情。它们不是相同一样的,否则心意和它的「思想形成」就会混淆不清,使我所解说的观察思惟变得复杂了。

  凝聚专注的重点是在「思想形成」的生起,牵连—它们所触及的主观偏见—以及它们的消散,连同它们的主观偏见一并消散。试著去观察并追踪这些「思想形成」的活动情形—它们从心意出来,凝聚专注于过去或未来的主观偏见,显著的和微细的都有。永远要知道,「思想形成」和各种互相关连的主观偏见必然一起生起和消散,它们不能用不同的方法产生作用。因此「有情」、「人」、「我」或「其他」的观念不应导入、涉及到心意,因为它们将立刻变成苦恼的因缘。试著去观察,直到你看见每次一个「思想形成」的构成,它就只是一个「思想形成」而已,在观察思惟的过程中,辨识智将会看到这个,也会看到,如佛陀所教导的—心意就是心意而已,并没有其他的东西—没有有情、人、我、其他或任何的。当我们这样观察思惟心意时,内心就不会受到诸行和因缘的困扰或迷惑,这就是以心意做为参学架构的意义(中译注:心观念处)。

  【法观念处】

  以法相做为参学的架构,涵盖了心意凝聚专注的任何事物。在精细的层次上,它指心意本身。外在的法相有许多种。内在的法相包括身体的每一部份,所有的三种感受,以及在参学架构层次上的心意。所有这些都包含于观察思惟法相做为参学架构之内。身体、感受、心意一并观察思惟—当下所有四个参学架构—从丛林法义的观点(亦即从实践学得,非由书本学得),就是以观察思惟法相做为参学的架构。如果这有任何错误,乃是由于我在了解和解说这件事时缺乏善巧所致,我要请求听者和读者的原谅。因为每次在我的谈话或书写中提到「丛林法义」时,我总是觉得辞不达意。因此,我请求读者们,当读到「丛林法义」时,对每一个章节试著去培养完全开放的心胸,以免在阅读的时候感到困扰。

  在观察思惟四个参学架构的过程中,当把它们一并导入法相的观察思惟,以便成为一个单一的法义层次时,这是修习的要点,远较从前所经过的任何一件事更为令人惊讶和不可预料。这是因为在开始观察思惟身体的阶段,就像一块粗糙状态的原木,「感受」呈现粗糙的状态,「心意」呈现粗糙的状态,即使「法相」也呈现粗糙的状态。因为观察思惟本身就像一块粗糙的原木,所以所观察思惟的事物也都呈现相同的状态。但是当我们用努力修习来刨平和磨光事物时,修习范围内的每一件事物就逐渐地改变它的情况。

  我在这里所提到的,有关以法相的观察思惟做为参学架构,是非常精细的法义层次,所以我们不禁要感谢,在开始的层次上,粗糙状态的观察思惟所打下的基础。当我们在最后阶段观察思惟法相时,会觉得与开始的阶段有相当的不同,虽然它们是相同的四个参学的架构。当我们到达最后阶段时,四个参学的架构—身体、感受、心意和法相—在心里呈现联结,所以它们全都在「法相的观察思惟」之下成为一个参学的架构。它们完全地融合,所以并没有这是身体,那是感受,这是心意,那是法相的感觉。它们似乎进入一个单一的法义层次。

  在论及身体、感受和心意时,对修正和解脱心意的观察思惟方法上,我已经给予相当充足的说明,但是现在我们谈到法相的主题,讨论似乎完全牵涉到我个人的经验。不过,我希望你们能够用我刚刚所提到的态度来探讨它,并以适合你们自己个性的方式来实践它,结果相信会与我跟你们说明的一致。

  摘要略述四个参学的架构:身体,包括内在的身体,外在的身体,和身体中的身体。感受—内在的感受,外在的感受,和感受中的感受。(感受的流出是相当复杂的,所以我愿意在这儿补充一些意见:内在的感受是心里的情绪,外在的感受是身体的感受。)心意—内在的心意,外在的心意和心意中的心意。「内在的心意」系专指心里牵涉到主观偏见的心理状态。「外在的心意」系指涉及外在的主观偏见的心理状态。「心意中的心意」系指从心里涌现的许多心念瀑流中的任何一个单一的心念之流。还有法相—内在的法相,外在的法相,和法相中的法相。「内在的法相」是指心意的精细状态或主观偏见,它是心意的目标或焦点,也是心意本身,它是所有心理目标的集中点。「外在的法相」是指能够成为一个心意目标的每一个外在因缘。「法相中的法相」是指心意焦点的许多因缘中的任何一个单一因缘。

  因此所谓「身体中的身体」,「感受中的感受」,「心意中的心意」,和「法相中的法相」都是指这些事物中的任一单一部份或例子。例如,头上许多毛发中的一根毛发,我们的许多牙齿中的任一颗牙齿,这些就叫做「身体中的身体」。通常,一个人观察思惟身体的任何一部份,就叫做观察思惟著「身体中的身体」。感受、心意和法相也是一样。因为担心时间不够,我就不再详述,让我们留待日后。

  从丛林法义的观点来说,四个参学的架构全部呈现在我们自己的身体和心意上。不过,这并不是说它们的外在方面就不相关。当你在参学的架构上努力,直到你能够在法相的观察思惟层次里,把它们全部联结起来,你才会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心意不会觉得被迫去追寻任何外在的事物来帮助修习,仅只是专门地观察思惟著身体和心意,运用著身体和心意所完全具备的四个参学的架构,就足以对治它自己的问题了。

  在开始的层次上,内在和外在的每一件事都是相关的,因为心意的执著让它们相关。但是当你渐渐到达「放下」的阶段,那些种种的因缘将会失去它们的关连。即使是身体、感受、心意和法相,它们是参学架构的必要名词,也必须放下,它们不应被执著或生成心里的重担。当你的观察思惟完全地达到「法无我」(法相不是我)的程度时,它们都必须要被放下。而后,一旦心意已经超越积蕴而能驾御它时,你可以转回来再观察思惟并联结它们,作为当下心意的法乐。 禅思者,在参学架构的修习中,如果他们是坚定而不畏缩的,一定会看到许多不寻常和令人惊讶的事情,时时在他们的心意里生起。当收获成果—法义层次上,相应于适当开发的因缘—的时候来临,成果必然会由预流果(中译注:须陀洹果)、一来果(中译注:斯陀含果)、不还果(中译注: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一个阶段接著一个阶段地显现,不必有所怀疑。

  【四念处与四圣谛】

  由此可知,不论我们观察思惟四个参学的架构或是四圣谛,它们都是为了解脱痛苦和烦恼的同一条道路。即使可能有些差异,也只不过是在名称上而已。从它们的基本要义上来看,它们是相同如一的。那些努力于四个参学架构的人和那些努力于四圣谛的人,正在执行著同一部门的工作。因为痛苦(中译注:苦),它的缘起(中译注:苦集),它的消散(中译注:苦灭),和它的消散之道(中译注:苦灭道迹),就像身体、感受、心意和法相,在真理的层次上是一样的—就像不同的人们在同一个工厂内做不同的工作一样,从他们的劳力所产生的利益都归于同一个工厂。

  摘要略述,从努力于参学架构和圣谛,一步一步所产生的最后成果:刚开始时,身体、感受、心意和法相是呈粗糙状态,痛苦、它的缘起、它的消散和它的消散之道也呈粗糙状态,因为修习也是在粗糙的状态之下,往复地刨平和磨光,浑然不觉法义的轻重、深浅、宽窄;也丝毫不晓得修习上的是非、善恶,因为这些是我们以前所从未做过的。从我们的祖先到父母和其他亲戚,没有人曾经告诉我们—参学的架构和圣谛是像什么样子 应该怎样去实践才能得到如此这般的成果—因为他们本身也不知道。更糟糕的是,他们把这些无上的参学架构和圣谛,一再地抛弃于地下、水下和火里。我们只是他们的孩子、孙子和曾孙,我们怎能自夸了解并且全都知道这些事呢 我们实在必须承认自己的无知。即使,真的,参学的架构和圣谛从一开始就是无上的法义,当它们到了我们这里,它们就必须从粗糙的法义开始,因为我们自己就是处于粗糙状态的人们。甚至我们的修习也是在粗糙状态下的修习,但是当我们坚毅地修习,无所退却;当我们对法义和修习的了解,一点一滴地,日复一日地,逐渐地呈现,而且慢慢地开始打成一片时,我们对佛陀的教导的信念持续地增强,更加根深柢固。以前神秘的事物逐渐地显露出它们的真实面目来。

  例如,四个参学的架构和四圣谛,虽然它们就跟我们在一起,我们却浑然不觉,就像从未见过一般。我们听著比丘们说法,却幻想著遥远的事物,比我们耳、目所及的范围更遥远。我们从未想到去参学这些攸关自己内在的教导—法义的集中点。当比丘们的说法结束时,结果可能如是:「我们没有到达法义的能力,因为它们太深奥而且太微妙了,法义解说了,而我们听众却处于相反一边的世界。」我们全部—老师们和听众们都一样,从未想到,我们是在四个参学架构和四圣谛的同一个世界里,那些所解说的事情,完全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没有丝毫的偏差。诸如此类的误解都会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但是当真相—例如四个参学架构—在我们的修习过程中,开始显露它自己的时候,这些教导逐步地成为心意的蓝图。我们看到身体、感受、心意、和法相,它们就像一张画上标帜和符号的地图,告诉我们前进的道路,以便得到痛苦和烦恼的解脱。参学的架构和圣谛,内在的和外在的,成为全方位为心意显示前进路线的标帜和符号,它们似乎在说:「快点,跟随著这些箭头,它们显示著安全之道,敌人正在这附近疯狂地搜寻著你,到处埋伏等待著你。不要松懈地认为这里的每个地方都是安全的,你只有赶快穿过这个丛林,才会到达安全的地方。」我们在修习上的坚毅于是增强,伴随著念住和辨识智,我们学会以参学的架构和圣谛做为我们的砥砺和道路。过去我们所不稳定地、不平顺地观察思惟的身体、感受、心意和法相,现在成为共同层次的法义,全部都可予观察思惟,以便整合和统摄于纯法相的观察思惟层次之下。

  当心意把法相的观察思惟做为本身的参学架构,直到它熟练而且完全地相信它自己时,法相(法义)的观察思惟转向专门地处理心意的事务。在这个阶段,你可以说法义成为心意,或心意成为法义。一旦心意已经纯净地进入法相的思惟,外在的因缘—色相、声音、气味、味道、碰触和观念,伴随著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感受和思想,过去就像一座坚硬的岩石山,障碍著心意以致于找不到出路—凋萎而从想像中消失。身体(色)、受、想、行、识,就像浮云遮蔽著心意,现在一点一滴地从它的轮廓—传统实体的臆测—中,被念住、辨识智、信心和坚毅的强风吹散了,直到它们消褪得几乎无影无踪。剩下来的只是从心里生起的空幻的烟雾:这是尚未被摧毁的法相层次,但是它无法再公 然展示自我了,因为强壮的念住和辨识智已经包围了它,并且全程不断地侦察著去摧毁它。最后这个层次的法相—心意的无明—彻底地被念住和辨识智所摧毁,运用的乃是法无我—法相非我—和所有法相都不值得执著的真理。有情、人、我或其他的观念,当他们不再有任何传统的臆测可作为庇护所了,现在就必须自行飘散了。

  当念住和辨识智已经对参学的架构完成其任务的时刻,一种特别而令人讶异的自然本性全面洋溢著。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没有任何机会再继续下去了,因为积蕴和心意之间的因果都已经到了全面的和永久的停息。即使它们仍然住在一起,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互相争论了。各别与其实相一致解脱了。所谓『事物的如实知见』─就丛林法义的理解来说,意指在积蕴与心意之间,世间与法义之间,内在与外在之间,都没有疑惑了。心意和任何地方的事物都不再像过去那样是敌人了,而心意现在能够善加处理所有的事物了。

  我要求你们全部,身为比丘和禅思者,注意听以便直入心意,并努力奋斗直到你的修习也直入心意为止。对那些专心作意的人而言,所有的这些法义就像心里无限价值的财富,没有什么可以分开它们的。就像佛陀,这些努力成就了一项光荣的胜利—一种世间无与伦比的胜利—也就是胜过自己的努力,如巴利圣典所言: 可贵的是胜过自己。

  到目前为止,似乎解释得很充分了,所以现在,在这次谈话结束的时候,我请求三宝的力量庇护你们每一个人,让你们身心安和,让你们在戒、定、慧上有所进步,直到你们能够克服所有通往安全与宁静之境(亦即涅槃)的障碍为止。

  一九九五、一、十二译于台中远离轩

返回目录

标签:四念处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