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公案100 不肯承当
圣严法师:公案100 不肯承当
药山惟俨问高沙弥:「听说长安很热闹?」高沙弥说:「长安是很热闹,但我的心很平静祥和。」药山问他:「你这个境界是从看佛经得到的,还是向老师请教以后得到的?」高沙弥说:「都不是。」药山又问:「很多人跟你一样,不看佛经也不向老师请益,为什么他们得不到?」高沙弥答:「不是他们得不到,而是他们不肯承当。」
本则讲的是身处闹市仍能保持平静祥和的心,这是来自观念上的认知以及修行禅定的功夫。如果仅有认知,并不易达到这个境地;如果仅靠定功,出定一久也不易把握维持。唯有从观念上时时提醒自己勉励自己,同时在内心的训练上经常注意心中的平静与安定,二者相辅相成,就能恒常处于心平气和的状态。
高沙弥这位小和尚已有这么深厚的功夫,实属不易。药山问他是从经中看到的还是哪一位善知识教他的,他说都不是。药山又问:「很多人都跟你一样,不看佛经也没有老师教,为什么达不到你这样的程度?」他回说:「只因他们不肯承当。」也就是说,他是能够承担,所以自悟自证不假外求。承担是内心的功夫,随时随地把生命投注在内心的平静状态以及平日所吸收的观念上。佛经和老师对他一定有所启示和教导,但这都已变成他自己内在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他已独立自主,他的境界已不等于来自佛经或老师,否则仅是知识性的观念而已。如系来自佛经及老师,很可能知识止于知识,教训归于教训,跟他内在的生命,无法结为一体。那对于他的旧观念、老习惯的改善,并不能产生决定性的功能。
有些知识份子,看过不少佛书佛经,也有能力讲解佛经和祖师的论典,并且自以为能够助人明心见性,但他们自己的身、口、意三类行为,所谓七情六欲,都与一般人没有两样,比如高傲、自负、要面子、斗胜负、论人臧否、计较金钱、两舌、恶口、酗酒、耽淫,甚至搞婚外情。照道理他们既然懂得佛理,应该不至于如此,可见他们具备的知识学问和内心世界的人格修养,并不相应,这便是不肯承担,不肯把佛经和老师的教示从内心加以体验、实践。高沙弥已能做到如此,所以在任何情况下,他的心都是平静祥和的。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