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空海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600问&答 第三十六章 知足感恩大慈大悲 问答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5日
来源:   作者:空海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空海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600问&答 第三十六章 知足感恩大慈大悲 问答

 

  五八八、请画出图表来解析法界、海洋、波浪、自我。

  五八九、怎样做到不以盲引盲?

  答:把修行摆在第一顺位,认真打好闻思基础,止观双运打开智慧眼,实修实证,为法做见证。成为明眼人的时候,自然会自利利他,会告诉别人一条光明的解脱道而不会以盲引盲。

  五九O、怎样把自我放开?

  答:我们内心的苦和不安,是因为被自我捆绑住,放不开我是、我能、我慢,不知道家在哪里。当你真正愿意放下自我;愿意大死一番,真正地把视野、心胸拉开去看整个世界。照见到自己所处的位置,看到法界的缘起甚深;看到自己跟整个法界的密切关系,才会心甘情愿的放开自我。

  五九一、解脱者解脱之后到哪里去?

  答:解脱者没有到哪里去,如果有来有去,就有自我,就有生死轮回。解脱者看到整个真理实相之后,全然的放开,心与空相应,随顺缘起,安住在每一个当下,扮演当下的角色,当下就解脱、当下就自在。如同一个波浪回归大海,他是无来无去,又无所在,无所不在。

  五九二、怎样让生命洒脱自在?

  答:当体证到真理实相、体证到不生不死,从此不再怕无常、无我,把自我放开,把生命交给法界。这样,生命就得以洒脱自在。

  五九三、爱自己最好的展现是什么?

  答:早日开悟 、证果,摆脱烦恼,解脱自在。

  五九四、解脱者是什么心境?

  答:知足、感恩、快乐、安详。

  五九五、先佛住处在哪里?

  答:就是回归到法界,溶入空海。如同波浪消失后溶入大海,他无所在,无所不在。一切来自于空,一切也终将回归到空。

  五九六、对抗无常、无我,会改变大自然法则吗?

  答:一般众生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一直跟大自然的法则——无常、无我——对抗。想要改变无常、无我,那只是自讨苦吃。有智慧的人看到整个实相,从此不在惧怕无常、无我。当他了悟真理实相,体证到不生不死,因此全然的放开、全然的信任,把生命交给法界洒脱自在。

  五九七、怎样断除我慢?

  答:如果看不到自己跟整个法界的密切关系,而在自我的世界里,内心的苦、不安就会继续存在着。法界是不会臣服于你这个小我,你会常常被法界的无常风浪、无我风浪,打的昏头转向。你的自我越大,苦就越多。当你能看到你的存在,是靠法界大自然各种因缘支撑的时候,我慢很快就会消失。

  五九八、怎样做到知足、感恩、大慈大悲?

  答:经过闻思修证,体证到真理实相,看到“小我”的存在,需要大自然地水火风的养育,你这个“小我”,就在法界大爱的怀抱之中,你会真的知足、感恩,而且展现出大慈大悲的精神。

  五九九、为什么说修四念处成就快?

  答:①在生活中、在工作中时时刻刻保持清醒明觉,随时随地都在用功。

  ②修四念处,培养正知明觉,用以深观内心深层所打的结;深观习气和怕无常、怕死亡、怕空,而紧抓不放的自我。

  ③通过修四念处,觉悟宇宙人生的实相,从梦幻世界里醒过来,自我消失,成为觉悟者。

  六OO、修行的次第是怎样的?

  答:①打好闻思基础,才能做到实修实证。

  ②通过实修四念处,开发明觉的心,才能体证三法印、四圣谛。

  ③体证到无常法流,才能溶入到无常法流里。

  ④体证到无常,才能体证到无我。

  ⑤体证无我,一定要体证法界与自己的密切关系,把小我交给法界,然后溶入到法界里面。

  经历以上实修实证之后,不管是在打坐,还是在历缘对境中,都能溶入无我的世界里,能所双亡,体证到一体的世界。

  增补:

  470、怎样才是走在出家的路上了呢?(285页)

  答:不要把出家的意思狭隘化,今天你发心一心一意走在解脱道上,当然工作照常了,然而能把修行解脱摆在第一顺位,就已经是走在出家的道路上了,身相虽然没有出家,但你的心已经走在出家的路上。真正的去闻思修证,为法作见证之后,自然会自利利他自他具利。

  471、如何体会什么叫不生不死呢?(286页)

  答:当你的“自我”真正愿意放下,真的愿意大死一番,让过去的统统归零,当你真正的“无我”、“无为”时,你只是放开,心甘情愿的放开,彻底的臣服法界大自然,结果整个法界的法流都跟你一起脉动,这时候才体会到什么叫不生不死。我这个波浪有生有灭,但是当我消失时,只是溶入大海里面,没有真正的死啊!再来,当我这个波浪形成,也不是我波浪本身在决定,那是很多的因缘具足后才形成,才有这个波浪的产生。当我这个波浪要消失,也不是我这个波浪本身在决定,那是整个法界的因缘,才让这个波浪消失。然而,波浪的消失不是断灭。至于溶入大海之后,何时再形成波浪那是法界大海的事。

  472、怎么体会“自我”消失与法界溶为一体的意思?(286页)

  答:当你的“自我”放开撤除掉,你愿意全然的放开,跟整个法界溶为一体,这时你的生命就会从本来是死的这口井水,变成活的一个泉水,你的生命就会变成一口活的泉水井。因为整个法界的法流不断川流而过,而且这整个法界都是充满着生命力,因此你的生命都是变成很新鲜,而且充满着法喜。你才会从死的这口井水变成活的泉水井,泉涌不断啊!所以,解脱者没有到哪里去,若到哪里去,就还是有来有去,你内心都会抓得很苦,他只是当下如实去看到跟整个法界的密切关系,看到整个真理实相之后,于是全然的放开。

  473、如何体会“无来无去”的意思呢?(287页)

  答:当你全然的放开,与法界全然的溶为一体,你是安住在每一个当下的,当下我是什么样的一个形状,我就会全然扮演当下的角色,你能全然的安住在每一个当下,就是体会到“无来无去”。我不必非到哪里才叫解脱啊!当下就自在!因为他看到整个法界,整个大千世界的实相及缘起甚深。于是心与空相应,当下现起的是什么样的波浪,我随顺缘起,随顺因缘,当他了解法界人生的整个实相之后,他就是返璞归真,就是安心自在啊!

  474、“入流”的条件是什么?(288页)

  答:一是身心要很柔软,才能够入流。二是要随时归零,让过去的死掉才能够入流。三是用无为法,才能够入流。当你入流之后,因为还不够稳定,要把那一种稳定度巩固住,然后再从点、线、面、空扩大,到后来是全然与整个法界的法流溶为一体。当能来到此阶段时就真正来到无修,不用修行,到哪里都是跟整个法界的法流在一起,而且里头没有我慢的。

  475、若你还没有真正到家,应该怎么办?(288页)

  答:这需要静下心来扪心自问,只要你还没有真正了悟,还没有真正到家,就要虚心学习,不要怕说把缺点暴露出来,就会感到可耻。如果你的“自我”都还抓着,就要把你这些缺点不足都暴露出来,然后虚心学习,认真的改正,脚踏实地的走在解脱道上,会有一天你真的能够解脱自在。

  476、众生是怎么样自讨苦吃的呢?(289页)

  答:众生都是在自讨苦吃,比如要怎么样才能够解脱呢?要到哪个大海去,才能够找到你的家?到哪里去,才能找到一个大师?要怎么样,才能够对抗潮流?怎么样才能对抗无常?要如何才能够避开那个大波浪呢?……都是这样一直在跟法界对抗,一直跟无常无我对抗。但是,不管你要怎么样对抗,大自然的法则不会屈服在你这个小波浪之下。你一个波浪想改变大海的潮流,可以吗?想改变整个法流,想改变无常、无我、可以吗?那都是众生我慢在作怪,自讨苦吃啊!

  477、现象界的一切,都如同大海中的一个波浪吗?(290页)

  答:要拉开我们的视野,打开我们的心胸,去看到你就是大海中的一个波浪,他也是大海中的一个波浪,现象界的一切都是大海中的一个波浪,都是整个无边无际虚空法界里的一个缘起现象。你不能否定现象界的存在,它是缘起的有,但是他又生住异灭,成住坏空,不管他怎么变化,都是在这个空里面,在这整个大海里面。所以要照见到你所处的位置,要照见到你跟这个大海的关系,你就是一个波浪,当你能够体会到你跟整个大海的关系,就能够在大海中自在往来,在法界里游来游去。

  478、怎样才能做到心与空相应,外相随顺缘起?(291页)

  答:心与空相应,外相随顺缘起,当下因缘形成什么,我就缘起是什么,不管我扮演什么角色,我就全然的活在当下。当我是波浪的时候,也不是我能,不是我本身在决定,那是整个法界的因缘。当我这个波浪消失时,我知道是回归大海,并不是真正的断灭,那么我是全然的溶入法界大海,生命才是到达不生不死。

  479、什么时候经典文字都可以放下呢?(293页)

  答:我们要回归到依法界为师,看到整个法界的因缘。真正地把心静下来,回归到法界,回归到大自然来看,去看到缘起甚深,去看到无常、无我。去看到空的玄妙,真正看懂这些,你就能了悟生死大事,解脱自在,那么经典,文字都可以放下。

  480、成佛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①.了悟真理实相,远离颠倒梦想;

  ②.走在八正道上;

  ③.从有为法迈向无为法;

  ④.从有修来到无修;

  ⑤.把十个结逐一断除,成为一个觉悟者。

返回目录

---------------------------------------------------------------------------------------------------------------

更多空海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