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问答>> 藏传佛法>> 实修指导>>正文内容

昂江扎西仁波切答:上师们的“分别心”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1日
来源:   作者:昂江扎西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昂江扎西仁波切答:上师们的“分别心”

 

  问:顶礼上师,弟子有幸接触过很多上师,也很留意观察了上师与弟子之间的相处,发现上师们都会选择性地对某些弟子很亲近,而对另外一些弟子似乎表现得不是很在意。请教上师,这种现象是否真实存在?还是由于弟子自身的分别心在作怪?或者说,师徒之情原本与世人之间的友情、亲情一样,都是由彼此之间缘分的深浅来决定的,请上师仁波切开示!

  答:首先,不排除师徒关系之间有亲、疏现象的真实性,也不排除个别所谓的“上师”为了贪图自身的名利,有意图地亲近那些有钱、有势、有名的弟子,而对那些平民弟子连表面敷衍的时间似乎都抽不出来。对于这样的“上师”,我们是很容易识别出来的。因为这些“上师”所注重的往往是形式上、场面上的法事活动,传弟子最多的恐怕也就是咒语,他会把身边的弟子们都哄得很开心。而无论跟随这样的“上师”多久,也很难在教法上得到完整、系统的引导,这些“上师”以贪图为目地,有分别心的对待自己的弟子们。

  而具德上师也同样以“分别心”对待着自己的弟子们,而这种“分别心”恰恰与弟子的信心相印,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缘分,这个缘分可以分为“因”之缘分和“果”之缘分。“果之缘分”是指师徒之间具足前世之宿缘,无论彼此身处何种境况,都无法阻挠彼此间亲密的缘分。就弟子而言,即便听到、遇到再大的障碍,对上师的信心也坚不可摧。“因之缘分”则为大多数师徒之间的缘分,这种师徒缘分的亲疏主要有赖于弟子对这份法缘的希求和努力程度。就具德上师而言,他们从不为荣誉所驱,不被权势所使,就像太阳的光芒普照大地,而人们只因自己所站的角度不同,或感炽热、或感温暖、或感柔和、或感清凉、或感寒冷,由于自身的分别而觉受各异罢了。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向上师求法,同时对上师具足信心,才是真正能得到具德上师亲密摄受的行为。具德上师们以教化度众为己任,他们不会依弟子的身份地位、财富权势而赐予教化,而是观察弟子之信心随缘度化,自然不会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那些对法、对自己没有信心的弟子身上,所以有时候从表面上看他们也会显得很无情。《宝积经》云:“若不信之人,不生诸白法,犹如烧种子,不生根芽等。”我们经常说佛法要去求才能得到,这个“求”其实就是对我们信心的考验;就弟子而言,就更应该从“因”上面尽量为自己创造与上师之间缘分,并好好把握、珍惜与上师的缘分了。我们依止上师,就应该主动地去亲近上师、承侍上师、想尽一切办法向上师请法,以自己坚定的信心去建立、加深与上师之间缘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