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丹:佛说:最便捷的成功途径
卢志丹:佛说:最便捷的成功途径
——节选自 卢志丹居士《佛度有心人2》
大海边,经过一夜的暴风雨,使得许多小鱼因逐浪而被困在沙滩水洼里。大海虽在咫尺,但它们回不去了,而且过不了多久就会成涸辙之鲋。
不知什么时候,一个小男孩出现了,捡起小鱼用力扔回大海。一个正在海边散步的中年男子正好路过,他对孩子说:“这小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得了吗?”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一条小鱼在乎!”小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小鱼扔回大海。
“这一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三国时蜀主刘备临终前对儿子刘禅的遗言。他叮嘱让刘禅不要轻视小事。“小”中有大。“小”水滴不断滴下,力可透石;“小小”火星,足以燎原;“小小”的一句话,足以影响一国之兴衰;“小”不忍,即足以乱大谋;一丝“小小”的微笑,给人信心无限;每日一件“小小”的善行,足以广结善缘……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会说些大而无用的话,或像海边散步的中年男子那样,自己不行善反而说一些似乎是哲理的话来劝阻他人,甚至嘲笑别人做傻事;或有人如是想:这么多的小鱼儿啊,就算把几条扔回大海,又有什么用呢?
佛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陀山起了大火,许多鹦鹉一起飞舞于陀山大火之上,原来这些鸟儿们是“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它们将身上的羽毛沾上水,然后把水洒上陀山,期望能熄灭这场大火。正是这样一种“入水濡羽,飞而洒之”的鸟儿的“善小”之举感动了天神,天神在弹指之间就帮鸟儿们灭了这场山火。
鸟儿们对陀山的情怀,虽以“善小”之举,却昭示出“大爱”。
人是依靠因缘而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应该多多广结善缘,因缘愈多,成就愈大。有时一句好话、一件善事、一个微笑,都能给我们的人生广结善缘,成就大好功德。
我们虽很平凡,但是我们可以用博大的爱去做生活中每件最平凡的事……一块砖在街道上妨碍行走,捡一下,就解决问题;蹬三轮货车上坡的送货员汗流浃背,举步维艰,帮忙推一下,车子就会轻松上坡;老人上下车蹒跚吃力,扶一下,老人行走就方便了;自来水哗哗直流,拧一下开关,就节约了用水……这些举手之劳的小事,表面看来微不足道,不足挂齿,但小中可以折射大爱心、大慈悲。
一天,有一个小孩,尿急跑到院子里。当他要撒尿的时候,发现有一群蚂蚁在搬东西回家。他立刻憋住,跑到另一边去。此举虽小,但对蚂蚁来说,一泡尿就是一场大水灾呀!《梵网经菩萨戒》云:“水滴虽微,渐盈大器。”“积善成德”,正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
结缘就是播种,不播种,将来怎么能有收成?我们宁愿相信有一双看不见的眼睛在注视着人间的一切,也宁愿相信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能够调节付出与得到的平衡,只要我们从结缘的角度付出善意,做出善行,哪怕是小小的,没有别人知道,佛陀也总会赐给我们一份惊喜。
当代高僧净慧老和尚有言:“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
世间上最宝贵者,并非黄金白玉,也非汽车洋房;最可贵者乃是“缘份”。人与人要有缘份才能合好;人与事要有缘份才能成功;人与社会,乃至事事物物、你、我、他等等,都要有缘份才能圆满功德。
春秋时代,秦晋两国开战,秦军失利,秦缪公被晋国的军队包围了,正在这危急关头,忽然来了一群人,疯一样冲进了包围圈,硬是把他救了出来。回到自己的阵地,秦缪公惊魂初定,才仔细打量救他出来的恩人,于是失声说道:原来是你们!
原来,几年前有一天,秦缪公的好马丢了,急忙派人却找,后来终于找到了,可是那马已经被一群野人杀吃了。秦缪公的手下非常气愤,他们也以为秦缪公会责罚野人,可是秦缪公却说:“算了,他们也不容易,我们走吧!”忽然他又想起什么,回头说:“我听说吃马肉不喝酒容易生病,把咱们带的酒送给他们好了。”
事情过去好久了,这么一件小善事秦缪公也早就忘到九霄云外了,没想到,今天倒是这些人救了自己的性命。
一匹马,一群野人的性命,对于这位泰国的君主来说,并不算什么,只是小事一桩。但对于这些野人来说,就非常重要,自己吃了人家的马,人家不但没怪罪,反而赐酒,当然值得以死来报答。
遇到那些身处困境的人,一定要伸出援手,勿要以为你帮不了多大忙,其实你一点小小的举动,人家却可能非常受益。常言道“雪中送炭”,其实“送炭”的人可能觉得这不过是小事,可是对于在“雪中”挣扎的人则是大恩大德。
勿以善小而不为。“善小”不是“不足道”的,因为“善小”含有“大义”。佛教讲“一滴水中看世界”。我们虽渺小如沧海中的一滴水珠,但仍可尽这滴水珠的力。不要轻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善事;正是这些小善事,如同阶梯,让我们的生命超越到高境界。
许多现代人,一提到结善缘、做善事,就会有一连串的意念:“这是有钱人做的事。”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觉,认为做善事就等于出钱。
其实,做善事的范围相当广,有“出钱”做的善事,如:开设医院、创办学校、建养老院、办孤儿院、赠医施药、造桥修路、设灯照路、赈济饥荒、施衣济寒、施棺葬尸、创修寺院、印造经文、捐印善书、买物放生等。
亦有“不出钱”能做的善事,如:慈悲戒杀(减少世间一份杀孽),解除他人冤怨(调解怨恨,化干戈为玉帛),替人隐恶扬善,息除是非争端,原谅别人过犯,宣扬善德,捡除挡路之瓦石(香蕉皮、西瓜皮、玻璃碎片等),修桥补路,尊敬长辈,爱护小辈,孝敬老人,扶伤残人士过马路或上下车,让座位给孕妇或老人,路见病危、尽力救护,出言语安慰病危或轻生之人,鼓励意志消沉之人,成全他人之名利或节义,助人骨肉团聚,讲经史谈道义而化导奸顽愚昧,劝人弃邪淫而向正道,劝人信因果、种福因,献血救人……诸如此等,都是不用花钱而能做到的善事。
更有不少人做善事不给人知,不给人见,如匿名捐款济贫,暗中息除他人冤怨,暗中替人消灾解厄,暗中成全他人等等,这些人种的福德更大,暗而不显之善事,是谓之“阴德”,亦是佛经所云“无相布施”也。
由此可知,做善事、结善缘不一定要“出钱”,最要紧的,是要“出心”去做!
做善事有大小之分,主要的区别原则大约可分两种:
一、以“出心的程度”来衡量。
比如说,富者施舍出一百元,贫穷者亦施舍出一百元,富者所施舍一百元犹如九牛去一毛,而贫穷者所施舍的一百元则可能是数日之餐。因此,出心的程度就大有区别,同是一百元数目,贫者所做的善事就大得多,所种的福德效果也大得多。所以,往往贫人施舍数十元,会胜过富者施舍数千元或数万元。
又比如说,甲乙两人同是一样生活环境,施舍出同一个数目的钱财来做善事,而阿甲做了善事之后,心中常常记住,冀图速速获报答,并常有居功之心,沾沾自喜。而阿乙做了善事之后,无居功之心,亦无冀图速获福报,谦虚谨慎,只顾耕耘,不问收成。因此,甲乙两人的“出心”程度就大有区别,阿乙所得的福果必然远胜阿甲。
佛经有云:“无功德处,是大功德。”意思是说,没有“功德之心”自居,所做的功德才是大功德。“出心”即是“发心”,是发慈悲之心、发布施之心。如果是较有修持和德行的人,发出的“慈悲之心”是非常深远的。现在佛教的一些法事,在“回向”的时候,都是将法事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祈世界和平,风调雨顺,众生安居乐业。这也是发大慈悲心的表现,本身就具无量的功德。
二、以“受益的程度”来衡量。
比如说:阿甲所做的善事是一个人受益,而阿乙所做的善事是使大众受益,当然阿乙胜阿甲。
又比如:有阿丙不务正业,嗜赌邪淫,债台高筑。阿甲用金钱帮助他还清债务,救起阿丙免受官刑之苦。而阿乙则用言语晓以大义,劝回阿丙改邪归正,使他终生幸福。甲乙两人同使一人受益,都有善德。但阿甲是使他暂时受益,而阿乙是使他终生受益,则后者又远胜于前者。亦可见不一定要用金钱才能做得善事。
以上两种衡量方式都是首重于“发心”。因此不一定有钱的人才有机会做善事,贫者只要能“发心”去做,效果一定比富者好。因此“出心”比“出钱”要珍贵得多。而上天所庇辅的,也就是能够真正施舍出“爱心”给众生的人!所谓 “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天道无亲,唯与善人”。这正是上天最公平的之处!
佛陀告诉我们:未成佛道,先结人缘。 善缘能驱除消沉者心灵的阴霾,使他们看到生活的美丽,看到希望的绚丽;善缘能消融失意者心灵的雾障,使他们信心百倍,勇气陡增。很多现代人朝思暮想要成功,其实,最便捷的成功途径就是广结善缘。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