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绍云老和尚观音七开示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2日
来源:   作者:释相平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更多近现代百年高僧事迹

绍云老和尚观音七开示

 

  (2011年农历2月12至2月18)

  农历2月17

  观音佛七明天就圆满了。一个佛七时间很短,但是由于大家信心很足,这个佛七打得还是比较顺利的。我们这个道场近年来,每年都是按照一定的时间来打佛七,这个也成了一个惯例,尤其是常住的,他们都是了解的。我们后来参加的人,我看很多人对佛七信心很足,在念圣号当中也非常认真。

  这个念诵圣号的法门,只要你真正把万缘放下,一心一意的持观音菩萨的圣号,就一定会得到利益的。就是说我们除了白天念诵,夜里睡觉还在念,似乎看到观音菩萨的样子,这说明你的念头总住在圣号上,境随心现,一切境界随我们的心显现出来的。你的这个念头总是在这句圣号上,那么妄想心就渐渐收敛了,妄想心一收敛,清净心就现前了。到清净心现前时,你会亲身感受,没有妄想,清净心现前是什么滋味,什么境界。这个事需要自己亲身感受,为什么呢?纸上讲的,书上谈的,人家传的,都是人家的事,与你亲身感受不相干。只要你亲身感受到,清净心就是一念圣号现前,没有二念的时候,只要半个小时,你就会感受到那个没有妄想、清净心现前的滋味。一些小病啊,或是哪里不舒服,只要你坚持两个小时,好了,你试试看,没有了。一切妄想海,皆由业障生。我们的业障就像大海一样,为什么有业障呢?就是妄想心。大海本来是清净的,妄想就像风,风吹大海,它就起浪,浪越吹越大,现起种种情形,就是我们现在的宿业所形成的六根对六尘的境界。什么时候风一停,妄想心没有了,浪也歇了,风平浪静,依然是静静的蔚蓝的大海。所以我们要想修观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首先就是要要具足信心,心无杂念。观音菩萨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所谓反闻,就是向内返,向内闻。像我们现在,你就听你的妄想,也就是观你的妄想。

  眼睛看还有现象,耳朵听声音没有现象啊。文殊菩萨对释迦牟尼佛讲:“我今白世尊,此娑婆世界,真正清净体,一切在音闻。”在我们的娑婆世界,真正想修清净心,耳观音声,超过眼观的功德。在六根功德当中,眼只有八百功德,耳有一千二百功德,它是圆通的。为什么这样讲呢? 眼只能观前方、左方和右方,后方看不到。而耳朵能听十方,这里在打鼓,十方一声响,十世一时闻。耳朵能听到打鼓,眼睛却不能看到。

  观音菩萨是修耳根圆通证道的。我们求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救的观音菩萨,不但是求他解救我们的一切病苦和业障灾难,而且是要以他修行的法门来收敛我们的妄想心,来了我们的生死。有人说,我只是在念佛,念观音菩萨,不错,你念阿弥陀佛,念观音菩萨,也能修耳根圆通法门。一句佛号,从你的心里念出来,你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念六个字也好,四个字也好,你都一字一句的听得清清白白,不起二念,把耳根和意根一摄,眼鼻舌身这四根不起作用了。你们试试看,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把这六根一摄,没有妄想,唯有清净念,就是净念,一念接着一念,延续不断,时间一长,妄想心收敛了,清净心就现前了。清净心现前,时间再长呢,定功现前了。定功现前,三摩地就要现前了,就是得三摩地,三摩地就叫着正定。

  1997年,我和一诚老和尚等八个师傅到台湾去传戒,妙莲老和尚请我们到日月潭去看看。妙莲老和尚就住在日月潭边上,是南投区,他的道场也叫灵岩山。他原先在香港没地方住,有居士给他搭了一个茅棚。他总共闭了二十一年的关,三年一个关,那就是七个关啊。当他闭关闭到十年以后,他打了一个般舟七,所谓般舟七,就是不坐不睡,只是站、拜、行、绕。那天我们两人聊天,我说:“老和尚啊,你乡音蛮重的啊,你是哪里人啊?”他说:“我是安徽巢湖人,你的乡音和我的差不多,你是哪里人?”我说是含山的,他一把抓住我的手说:“哎呀,我今天在这里见到老乡了。”他乡遇故人,他异常高兴,我们的话自然就越聊越多。我说:“听说你在香港闭了二十多年的关。”他说:“哎呀!我没地方住啊,就只好闭关了。”我说:“听说你在关里打了十几个般舟七,得到念佛三昧了。”他说:“念佛三昧啊,还谈不上,只是遇到一些境界。”我说:“您老人家把境界讲给我听听如何。”他说:“一次打般舟七的时候,外面下了四、五次雨。台湾地区天上没有云,可是说下雨马上就下,下完后立马天就晴。那一次有个居士把我的衣服洗了,打招呼说,我把你的衣服洗了,挂在门口,要是下雨打雷的话,你把它收一下。当时我在修般舟拜佛,念南无阿弥陀佛,拜下去刚起来,就不知道自己站到哪里了,看不到自己的家。这怎么搞的?再一看,就看到阿弥陀佛了,尽虚空,遍法界,周围上下都是阿弥陀佛放光,而且向我微笑。当时我的身心啊,不知怎么的舒服,感到自己像鸿毛那么轻。半个小时以后,境界消失了。那是外面下雨我一点都不知道,打雷也听不到。”

  后来帮他洗衣服的居士跑回来,在外面喊,老和尚啊,叫你把衣服收回来你怎么不收,你看衣服都淋潮了。妙老说:“外面下雨啦?”居士说又打雷又下雨。妙老说我没听到呀。居士说;“打雷你都没听到?”妙老说:“我确实没有听到,我还打妄语吗?”

  真正得念佛三昧的人,你只要停留在那句佛号上,外面打雷刮风你都听不到啊。你就念一句佛号,听一句佛号,你也会什么都见不到,就见到阿弥陀佛。我和老人家谈了一个多小时,他老人家一再说,一句佛号也不容易念啊,关键就是要看破放下。妙老说我是不得已啊。到这个庙住不得,到那个庙住不得,只好在街上化饭吃。我带着蒲团,晚上只好在人家店门口走廊上打个坐,有些居士晚上出来看到了,咦,这个师父晚上天天在这里打坐啊!他们问:“你是大陆人啊?”“是啊。” “你没庙?” “我没庙。庙里不挂我的单,又不让我住。” 居士说:“哎呀,我们帮你搭个茅棚把。”他们讲的茅棚,是盖瓦的,一栋楼有上下三层,居士住得没多远,在家把饭烧好送给他吃。我们这几年年年去香港打七,去过他的茅棚,现在住的茅棚更大了,在大屿山那一带。所以你们讲念佛,真真正正想往生极乐世界,我以为妙莲老和尚的这种修持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他老人家挂不上单,又没庙住,没有办法,只有闭关,情况一急,他不得不放下。白天在街上化碗饭,晚上就在店门口打坐,香港那个地方,没有定力根本不行,这是他的命运,也是他的助道因缘。

  我们现在有的人,你不要认为你家里的条件有多好,又有车子,又有这个那个。不行呐,你如果不把心放下来,什么都没有用,要统统放下才行啊。修道这个词没有别的巧妙,关键是你把这个世界上的名和利要看破,把五欲也就是财色名食睡称为地狱的五条根放下。这个根必须要有缘,也就是境界。比如说你们有的在家里面,年纪这么大,白天没事想修道,可是有人来喊你,我们去商场看看,那里打折,这个就是恶缘,你要把恶缘断了。如果你不去,难道还有人拖你去不成,道理也是一样的,要有决心。又比如说持戒,不是你有意要犯,但是遇到那个境界,导致你犯。你把缘要断掉,你不要沾啊。你不接近它,缘不就断了吗?越接近越沾染,好了,心念就动了。心念动了,罪恶就产生了。“罪从心起将心忏”,心在哪里?就在当下这一念。这一念为什么要动呢?就是遇到了境界。你不见面,不讲话,看到他如没看到,那就不会动念。你老是想见,你动念了,好了,念头一动,你就有业障了。业障现前,罪恶就出来了。没有一定功夫的人,在缘上要注意。过去祖师讲,修远离行,宁在深山睡觉,不在城市修道,就是跑到深山老林里去,和世间的一切不沾。看不到听不到,时间一长,那些孽缘也就忘掉了。你天天看天天听,天天接触,好好的一块白布从染缸里拖出来,它还能白吗?不是红的就是绿的,要不就是黑的。如果你不进染缸,不到染缸里去,那还是白的,所以这个缘很重要。

  情下面就是欲,情欲一动,下面就是妄心,往欲里走了。我们讲道力,什么是道力呢?不起二念,一句佛号牢牢现前,就叫道力。佛号不在,就起二念,这就是妄想,这就是邪念,这就是不正的念。

  我们这次佛七即将要圆满了。佛七刚开始的时候我说过,我们打观音七的目的是什么?一是为了消我们个人多生劫以来的业障;二是为了今生今世得到菩萨的加被,使我们能安心修净土法门,临终能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我们打观音七的目的。

  这次法会后,我有两个打算,和大家讲一下。佛七明天就要圆满了,法会后,如果大家认为在这个道场修道好,那么我们可以在这个道场继续修行,可以在这边打佛七,在禅堂打禅七。我们的头等大事是了生死的大事,其它都是附带的,不是正题。弘扬佛法,办大事就要把名和利看淡薄,名利不看破就想搞钱,我不想搞那个,我只想你们在这里打七念佛,经常组织人来坐香,来打禅七,这就是我唯一的目的,也是我的心愿。这里是道场,不是经忏,不是讲堂和讲经的场所,我们这里只讲修道,余者皆妄。今晚我们还要念一支香,明天吃过午饭后,就圆满解七了。我如果有空就来,没空的话,就请堂主和领众按常规程序解七。今晚就讲到这里了,阿弥陀佛!

更多近现代百年高僧事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