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文教事业考察报告(觉多)
佛光山文教事业考察报告(觉多)
《佛学研究》2008年第17期
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毕生重视文化、教育、艺术,也勤于笔耕。在大陆期间,曾主编《怒涛月刊》、《徐报》的〈霞光〉副刊、《海潮音》;到台湾后编辑过《觉群》,并为《觉生》、《菩提树》、《自由青年》等写稿。1951年应东初法师之邀,主编《人生》月刊,并发行过《今日佛教》、《觉世旬刊》、《普门杂志》等。
佛光山开山之际,便定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的弘法宗旨。40多年来,佛光山落实文化、教育的理念,始终如一。文化、教育,非口号,非空头支票,而是要真正的落实、实践。此篇考察报告针对佛光山落实文化、教育,做简单的介绍。
一、文化方面
星云大师曾说:“佛光山是为佛教文化而存在的。”由此可知,文化对于佛光山的重要性。以下简单介绍佛光山组织下的文化单位。
(一)佛光出版社
1959年,台湾社会各项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于佛教的认识更是模糊。当时星云大师已深知文化事业是佛教慧命所在,便于台北三重埔创办“佛教文化服务处”。佛光文化为因应各种不同根器的众生,出版经典、概论、史传、教理、文选、仪制、用世、艺文、童话漫画、工具、影音、电子等十二大类,以方便接引有缘人。泰国副僧王至佛光山参访时曾说过:“一般的出版社只能出版一类的产品,如:专门出版童话漫画类,或专门出版文选类,或影音类,或工具书等等,然而,佛光文化居然能够出版既通俗,又能兼顾学术性的书籍,实属不易。”
佛光出版社与佛光山海内外二百多个道场、单位结合,将星云大师的著作译成英、日、韩、德、法、西、葡、俄、越、泰、印尼、尼泊尔等二十多国语言,促使佛法弘扬国际。台湾天下文化出版社创办人高希均教授曾说:“在台湾地区,唯有星云大师的著作是文化的输出。”
每一本好书,就如同每一个人的好朋友;目前佛光文化为全人类提供2000多位好朋友。如星云大师的书籍《释迦牟尼佛传》、《十大弟子传》、《伟大的佛陀》中英文版、《海天游踪》、《星云大师讲演集》四集、《往事百语》六册;以及《现代佛教人物辞典》二册、《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二册、《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等等海内外有名学者的著作。
另外,有针对青少年出版《佛教高僧漫画全集》。将中、印、韩、日各国古今高僧故事以漫画形式呈现,体现高僧们在刻苦的环境中成长、修行,忍辱、坚忍不拔,不为外境打倒的精神。藉此提供给下一代,尤其是现在的草莓族,一个新的模范。柏杨先生表示:可以说近半世纪来,佛光山出版的图书,大大提升台湾佛教的文化水准。
2008年1月18日星云大师与台湾文学界人士座谈时提及:“写作要以文学为用,以佛法为体。”以《中国佛教高僧全集》为例,陆续出版一百册,将历代各宗派的佛门大师,以白话小说体的方式,展现文学的美,同时,使人们可以藉此提升信仰力量,增加面对逆境时的勇气。也有,针对儿童的《百喻经图画书》20册;此为集邀13位儿童文学作家及19位插画家,以《百喻经》为题材,改写成为佛教儿童文学作品。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有位6岁的曾昱皓是祖父、祖母的金孙,因长期过著予取予求的娇惯生活,渐渐养成蛮横无理、讲话粗鲁、脾气暴躁的恶习。2003年因父母学佛而亲近道场。刚开始到寺院时,昱皓也是以粗鲁的语言和法师们对话。母亲感到非常不好意思,后来得知寺院义工老师以星云大师的《佛光菜根谭》为教材,教导小朋友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三好运动”––作好事、说好话、存好心。昱皓刚开始参加时,以流利的台语和老师、同学们唱反调。后来,经过星云大师法语的熏习,及《心经》、禅修、美劳、佛教故事等多元化课程启发,增长昱皓对奉行三好的信心。现在,昱皓皈依,并主动随父母参加八关斋戒。在学校里也以优异的表现荣获“环保小尖兵名誉姟奔啊袄制靼啾硐纸艹鰥”。幼儿园毕业时,还是全班唯一获得“校长姟钡难R蛭鸱ǖ难眨硼┯伞靶”┚北涑扇巳嗽尢镜摹靶∑腥薄U庋氖道诜鹈胖斜缺冉允恰�
又,由星云大师监修,楼宇烈、王尧、方立天、赖永海、陈兵、方广锠、蓝吉富等教授,及慈惠、慧开、依空法师担任学术委员,程恭让教授担任总策划出版《中国佛教学术论典》120册,每册约30万字,是当代佛教的重要文献。收录两岸三地自1972年至2005年间各大学之硕、博士论文300余篇。内容分为:一、佛教义理;二、历史制度;三、语言文学;四、考古;五、建筑;六、艺术等六大类。此论典的收录,增进了两岸人民的情感、文化交流,及建立彼此间学术交流的平台。
另外,佛光山也发行杂志,如:《觉世旬刊》、《普门杂志》,以及佛教学术论文双月刊《普门学报》。由于佛光山的道场遍及全球五大洲,也积极参与各地区的国际书展,与各国先进出版同业相互观摩、拓展视野。例如:马尼拉国际书展、台北国际书展、多伦多书展、加州图书馆协会书展、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国际书展、伦敦国际书展、国际法兰克福书展、日内瓦国际书展等等,藉以呈现佛光山各类语系的书籍、影音产品,将佛教文化推展至世界各地;把人间佛教的思想,带上国际文化的舞台。
“诸供养中,法供养第一。”佛光山经常将这些美好的图书赠送图书到海内外各大学、图书馆、学术单位、机关学校、学者教授、寺院道场、监狱、传播媒体等。希望透过赠书活动,促进国际交流,藉此推动读书风气,丰富人们的生命。
佛法更能改变人的生命。如林宏弦居士在狱中时接触佛教,出狱后虽生活困苦,但受到佛光会员的鼓励,从一个枪枝不离身,背上刺满图腾的冷面杀手、道上大哥,改变转化成中规中矩的佛弟子。手上戴的是佛珠,而不再是满天星;口里说的是好话,而非凶狠的恶语;心里想的是发心为人服务,而不是歹毒的念头。佛法就是教育、佛法就是文化;佛陀,是一位宗教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佛法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增加人善美的念头,若人人心地善美,自然能减少社会的负担。若人人能净化自心,那么必定社会和谐、国运昌盛。
(二)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
自古以来,大藏经的编纂,大都由政府出资,以国家的力量完成。佛光山开山十年后,即于1977年发起成立“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以历代各版藏经为底本,重新整理、校勘考订、分段标点、名相释义,并有经题解说、索引,以及诸家专文等,倾力编纂一部“人人能读,读而易解,解而能信,信而易行”的佛教圣典。共分为《阿含藏》、《般若藏》、《禅藏》、《净土藏》、《法华藏》、《华严藏》、《唯识藏》、《秘密藏》、《声闻藏》、《律藏》、《本缘藏》、《史传藏》、《图像藏》、《仪志藏》、《艺文藏》、《杂藏》等十六大类。佛光山以民间的力量重新编辑藏经,目前已完成《佛光大辞典》、《佛光大藏经·阿含藏》、《佛光大藏经·禅藏》、《佛光大藏经·般若藏》、《佛光大藏经·净土藏》。台北市前“市长”马英九先生于2006年8月份至佛光山参访时表示:“佛光大藏经是划时代的伟业。”佛光山编纂的《佛光大藏经》,已陆续赠送千余套给各国、各界、各大学图书馆。如:联合国图书馆、纽约大学、哈佛大学、俄国圣彼得大学、英国剑桥、牛津大学等,都有典藏,可说是全中国的荣耀。
为因应时代的需求,1995年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成立“佛光山电子大藏经”,投入佛教书籍资料及佛典电子化的工作。电子佛典方便携带、保存,易于查询、检索等优势,使得佛教文化更加深度化、普及化。
另外,编辑《佛光大辞典》邀集佛、文、史、哲各家学者,以及梵、巴、韩、日各国语文专家数十人,历时十年,编纂完成。共收录22608条目,700万字。内容、编排之系统条例,被喻为是现代人的“佛教百科全书”,为研究佛学最佳的工具书。1989年获颁台湾优良图书“金鼎姟薄�
(三)《人间福报》
佛光山于2000年4月1日创办人间福报,同年七月,美洲版《人间福报》同步发行。其目的是希望“人间有福报,福报满人间”,把《福报》送到每一个人的家里,深入每一个家庭。《人间福报》是台湾一份干净的报纸;是第一份由佛教团体创办的综合性日报;适合全家阅读的报纸。
其报导内容,不偏重惴测,不拟刺激人心,不悬疑惑众,不刊布恶行恶事;它所刊载的都是真善美的新闻、都是具知识性的新闻;所传达的是人间美好、奇妙、有趣的事情,希望对于社会风气的改善,对人性的提升能够有所助益。2006年4月1日《人间福报》创报六周年庆,吕健吉教授投书于《福报》,这么说到:“在《人间福报》的宗教文化专版中,可以看到全世界各种宗教讯息的报导,让以佛教徒为主的读者群,也可以看到其它宗教文化的特色,了解其它宗教的意涵,知道其它宗教与佛教间的异同点;让《人间福报》的读者不会有所执,以无分别心来看待其它宗教;以更宽广的心胸了解佛教众生平等的旨意。”
(四)人间卫视
1998年佛光山率先投入媒体领域,创办了佛教界第一家独立制播的电视台“人间卫视”。“人间卫视” 是台湾电视史上,唯一不收商业广告的民营社教电视台,所播放的节目融和知识性、娱乐性,是一个没有污染的纯净频道,带给社会祥和欢喜。
2001年12月起,频道陆续延伸至世界各地,传送范畴涵盖北美洲、东南亚、纽、澳等二十六个国家及香港、澳门和大陆地区。
电视对于当今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看电视可以娱乐、获得知识。人间卫视的创立,让人们可以透过电视的传播,学习佛法。使佛法走入每个家庭,在家里也可以听闻佛法。
星云大师监制的“佛国之旅”,自2006年4月1日起,写下由东森、TVBS、人间卫视联播的纪录。所谓天下名山圣僧多,让世界佛国名胜古迹进入电视,进入大众的心中。历经600多万公里的行脚,3万多小时的采访,足迹遍及20余国的世界佛教文化圣地。
现在媒体充斥著八卦、恶骂、****等负面新闻。2002年,《人间福报》创刊两周年之际,《人间福报》与《人间卫视》共同发起“媒体环保日·身心零污染”活动,于记者节举行“媒体环保日”运动,联合平面及电子媒体人、演艺人员,在台北大安森林公园誓师,呼吁媒体奉行“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三好运动,及“不****、不暴力、不扭曲”三不运动,让媒体还给阅听人一个纯净的园地,散播人世间美好的人事物。
(五) 佛光山电视中心
1997年佛光山创设“电视佛学院”,1999年11月更名为“佛光山电视中心”。佛光山电视中心制作各种佛学节目、教学带、记录片、心灵小品短片、卡通动画和谈话性节目,宣说佛教教义,启发生活智慧,提供人间卫视播出。落实星云大师“让家庭成为学校,客厅就是教室”的理念。
(六) 如是我闻
佛教之美也可以透过音乐传播。“如是我闻”,除致力发扬佛教梵呗音乐,也将大师弘法事迹和佛光山成长的轨迹与贡献,制成音乐CD专辑。近年来更远赴欧、美地区,与各地优秀的音乐人合作,运用西洋乐器及电影配乐手法制作专辑,在不同的音乐元素里,呈现佛教音乐的本质,以提升佛教音乐的品质,并将佛教音乐带上国际。另外,也藉由专辑制作因缘,让佛法的善美,传递到海内外专业音乐人的心中。
(七)兴办各类学术会议
佛光山开山以来,致力于佛教国际化以及各宗教间的对话,历年来所举办的国际会议有:国际佛教会议、世界佛教青年学术会议、世界显密佛学会议、国际禅学会议、世界佛教徒友谊会暨世界佛教青年友谊会、世界佛教杰出妇女会议、世界佛教金刚会议、国际佛教僧伽研习会、第一届天主教与佛教国际交谈会议、国际电子大藏经研讨会、亚洲宗教与高等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希望通过会议能促进各宗教、南北传、人民的相互交流,彼此间能有更多的了解、尊重及包容。另外,也透过学术会议,提升佛教徒对佛法的认知,推动佛学研究,与世界各地的菁英交流。
(八)梵呗赞颂团
梵呗,原本只有在寺院的大殿中才能听闻;大师将佛教传统的梵呗音乐带入一些国家殿堂。足迹从亚洲延伸,让澳洲、美洲、欧洲人士亦能均沾法益,深获音乐界学者专家的肯定与推崇。佛光山梵呗赞颂团是第一个登上澳洲国家殿堂(雪梨歌剧院)的佛教团体;是东方宗教音乐首度于德国莱茵杜塞道夫Tonhalle音乐厅演出。以“音声作佛事”,梵呗音乐的美妙、庄严的气氛、和谐的音律,超越语言的言传,让佛法深入到世界不同民族的内心。
(九)佛光缘美术馆
每一件艺术品都在述说着一段又一段的法义。1983年佛光山兴建“佛光山文物陈列馆”,藉由陈列佛教文物、字画、法器等作品,实践以文物说法的布教方式。至今,先后于美国西来寺、高雄佛光山、台北道场、屏东讲堂、宜兰兰阳别院、澳洲墨尔本、雪梨南天寺、马来西亚东禅寺、彰化福山寺等道场立佛光缘美术馆,另新西兰南岛佛光山、新西兰北岛佛光山、宜兴大觉寺等的美术馆也在积极筹设中。佛教艺术,将内心对表达佛法的体证,表现于外,传达真、善、美的世界。
以上所描述的,只是佛光山在落实文化上的一小部分,其对世间的影响,无法以言语表达,却深深的刻入人心。佛光山将佛教梵呗从殿堂走入国家剧院;将佛法从寺院走入家庭;将福报传入人间;将佛教艺术展现于世;将法音弘传世界。
二、教育方面——从幼儿至研究所
从家庭到社会、从僧众到信众。1963年,星云大师在高雄信众的邀请护持下,于高雄市鼓山区创建寿山寺。1964年寿山寺落成时,决心创建佛学院。1965年,即以“寿山”为名,创办寿山佛学院。这是佛光山佛教学院历史的开始。后来,因慕名而来求学者众多,学生人数逐年扩增,院舍与教学设备不敷使用。因此,1967年创建佛光山时,首先建的不是大雄宝殿,而是佛学院。可见,教育是佛光山的重点发展。
佛教需要人才,人才需要由教育著手。佛光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中学、推动到大学;从个人、家庭推动到整个社会;从寺庙、出家僧人众推动到社会大众的生活里。落实“寺院即学校,住持是校长”的理想。佛光山的教育体系中,主要分为三大块:僧伽教育、社会校育以及信徒教育。
(一)僧伽教育-佛光山人才培育的摇篮
僧伽教育又分“僧伽教育研究委员会”、“中国佛教研究院”、“佛光山丛林学院”、“国际学部”。目前在海内外有16所佛学院,培养了1300余位僧伽人才;为让有心学佛的男女皆能入学就读佛学院,在佛光山读佛学院,不一定要出家。
《大智度论》云:“菩萨为广度一切众生,而广学一切法。”为了培养弘法人才,除基本的五堂功课、高僧行谊、经论导读、佛学研究等课程外,也有世间法的课程安排。包括语言、写作、阅读、计算机等课程。另外,佛教教育更加重视生活教育。每个人轮流打扫、典座、行堂、出坡,从为人服务中修行。以期培养出能担负起海内外住持、监寺或身任文教要职的全方位弘法人才。
学佛不是要当自了汉,不单为自身求解脱而已,而是一种思想,一种信念,应有“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菩萨愿心。因此,佛教要走出去,要将佛教人间化、国际化、现代化,才能使更多人受益。
佛光山秉持着“走出去”的精神,也带回来了世界各地有兴趣学佛的人士。目前有来自印度、拉达克、尼泊尔、斯里兰卡、越南、泰国、印尼、美国、韩国、瑞士、德国、南非等地的同学至佛学院学习佛法,宛如一个“联合国”。他们将来也必定再把佛法带回自己的家乡,与人分享,使得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常流五大洲。
(二)社会教育–从幼儿园至研究所
佛光山的社会教育从幼儿园至研究所,有:1、幼儿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宜兰慈爱幼儿园、台南慈航托儿所、善化慧慈幼儿园、新营小天星幼儿园。2、中小学教育:高雄普门高级中学、埔里均头国民中小学(按:南投县埔里镇第一所由佛教创办之中小学)、台东均一国民中小学(筹备中)、宜兰人文国小(按:公办民营)。其中,普门中学的女子篮球队在台湾地区小有名气,教练来自韩国奥林匹克选手。日前,台湾的媒体报导:普门中学的女子篮球队没有小动作,没有恶意伤害对手,是全世界最干净的球队。3、大学教育:美国西来大学、宜兰佛光大学、嘉义南华大学,筹备澳洲南天大学(按:中国人在南半球创办的第一所大学)。
其中,西来大学于1991年星云大师在美国洛杉矶开办,是一所现代化、精致化、融和东西文化的大学。2006年成为美国西部大学联盟(WASC)正式会员;是一所国际各界承认的学府,亦为华人在美建校获此认证的首座学府。学生所修学分及所获得的学位,可获得美国各大学的承认。
南华大学创办于1996年。创校以来即以发扬中国古代书院传统、重建人文精神、树立21世纪新型大学为目标。采小班精致教学,以知识创造及整合见长,形成研究型学府;更注重人格健全发展,每年皆以古礼,为大一新生举行成年礼仪式,在台湾各公私立大学中独树一帜。并于1996年创立台湾唯一的中国宫廷乐──雅乐团。
星云大师效法古代武训兴学及实践佛教徒喜舍奉献之精神,希望为社会办一所具有人文精神的大学──佛光大学。佛光大学是兰阳地区第一所大学,于2006年更获“教育部”核准增设“佛教研修学院”。将宗教人士的培养纳入政府高等教育体系,并授予毕业生正式的宗教学位,这是宗教学院设立于一般大学之首例。
另外,澳洲卧龙岗市长George Harrison 2000年与市政府厅执行长Rod Oxley,在满谦法师陪同下,至台湾参观佛光山。返澳后,市长George Harrison发布市政府愿意赠地给佛光山盖大学,并得到市议会议员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土地捐签约仪式于2001年5月31日在南天寺进行,寺方以一元象征付给市政府,获得1131公顷土地的所有权。澳洲政府对宗教采取开放的态度,不会担心宗教会干预学术,甚至欢迎宗教办大学,以利净化人心,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为社会、国家带来更多善美的观念。
一个国家是否有前途,但看该国家的青年的道德观念及知识水平,而这些是需要靠教育来增进。教育是百年大计,每位青年未来必定是社会的中坚份子、楷模,引导社会大众走向正知正见。因此,大学教育是佛教回馈社会最好的礼物,希望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懂得惜福感恩的社会中坚。佛光山文教基金会结集众缘,发起义卖、义唱、园游会、行脚托钵兴学、梁皇法会、梵呗演唱、百万人兴学等活动,完成“把智慧留给自己,将大学留在人间”的建校大愿。
为了支持佛光山办学及各项建设,信徒们捡拾废纸、资源回收。有位陈菊妹师姐虽不愁吃、不愁穿,每天在住家附近捡拾纸板,做资源回收,为资助佛光大学的建校。每天一大早就出门,担心晚一点,东西就被捡光。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夫妻俩每次在路上看到可利用的东西,不捡就觉得可惜。有时捡到拿不了,便把“香奈尔”皮包挂在脖子,一手拉著宝特瓶,一手夹著纸板。每天忙的不意乐乎。陈菊妹师姐觉得当了义工后,儿子都很乖巧孝顺,事业越做越大;孙子的功课也大有进步;在家中地下室整理回收物时,也常闻到檀香味。服务,带来了无形的财富,如:家庭幸福、和谐、平安。
又,黄博浩,就读国小六年级时虽生活清寒,听到老师说每人一个月赞助一百元就可以盖一所大学,也发心将零用钱存入猪扑满。十多年后的今天,博浩无限感恩的说:“当初想存钱盖大学帮助别人,想不到自己竟然也能够上大学,甚至可以出国深造。”播种美好的因缘,带来了美好又有意义的人生。
佛光山不时的关怀社会,于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台湾超过700多所的学校受损,校园重建需要经费新台币300亿元以上。佛光山文教基金会率先响应“教育部”认养灾区学校重建的呼吁,认养了东势中科国小、中寮爽文国小、草屯平林国小等学校的重建工程。还有草屯富功国小、草屯国中、名间国中、台中大同国小等校区的部分工程,并协助数十所学校设备之修缮,以及提供27所学校营养午餐,捐赠9所学校炊具等,帮助灾区学童尽速复学。佛光山受到众人的护持,在条件准许下,也为社会尽微薄之力。所谓:取之于十方,用之于十方;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
(三)信众教育––从僧众到信众
佛光山的教育事业,是由教育僧众,扩展到培养信众,提升佛教徒的文化素养,让在家居士也能深入佛法,以之作为生命的活水。佛光山的信众教育有:都市佛学院、胜鬘书院、电视佛学院、佛光人间大学、台湾各县市社区大学、天眼网络佛学院等等。
1、都市佛学院:设立在大都会,使无法到佛学院就读的人,也有机会接受全盘而正规的佛学院教育。课程内容与一般佛学院相同,重在解行并重,只是课程较少,上课时间皆利用假日与晚间学习。寺院如同发电场,当人们感到精神没电时,便到寺院充电;寺院如同百货公司,到寺院寻求精神的食粮;寺院如同水力公司,到寺院洗涤、净化心灵,让人们有力气、有勇气再继续往前迈进。
2、胜鬘书院:世界是我们的学校。胜鬘书院于1994年9月正式创立。星云大师说:“佛法并非一定要在经本里或藏经楼上,若能处处用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间,无一不是佛法。”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胜鬘书院专为女性提供一个佛门的短期进修,透过云游、参学,学习佛法,增长见闻。行迹已走过欧洲、美加、东北亚,东南亚、新澳等地。
3、电视佛学院:“让家庭成为学校,客厅就是教室”,只要用心,处处都可以学习。电视佛学院帮助每一位视听者在家就能闻法,使佛法更加普及化。
4、佛光人间大学:佛光山落实“寺院学校化,学校寺院化”的理念,协助社会教化民众,目前与台湾各县市合办的社区大学。有:高雄人间大学、台南人间大学、台中市光大社区大学、彰化市社区大学、嘉义博爱社区大学、苗栗大明社区大学。
社区大学使得人们可以终身学习,不分学历,不分年龄。有各种课程:妇幼成长营、亲子成长营、青少年成长营、长青成长营、生命教育课程、人文艺术课程、学童课程、生活美学课程等等。
有位郭和豁先生为了取得博士学位长达7年日夜颠倒,完成学位后接任教职,巧遇学校体制改造,每日依旧疲于奔命,直到出现胸闷、胃痛、夜不成眠,赫然发现已患得忧郁症,并出现轻生自杀的念头。后来就医证实得忧郁症,便开始积极参与人群互动的活动,并选修“宗教与人生”、“中国禅宗”等社区大学课程,学习面对,学习放下。忧郁症逐渐改善,现已复原。严重忧郁症会有自杀倾向,郭先生借由参与活动,为人服务并在内心上重新调适,走出了忧郁症。可见,一般民众透过参与各项活动,可以与社会更加贴近、与时俱进。而在团体活动中,更能学习与人相处、为人服务,培养良好的美德及健康的心理。
5、天眼网络佛学院:网络,可以是工作联络、信件往来、查询资料、买生活用品的便捷平台;网络,已成为人人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项工具。天眼网络佛学院的设立,使人人也可以在网络学佛。课程内容含括:解门,人间佛教系列(经证等)、英文佛学、华严经、佛法概论等经典教义之研究及语文课程;行门,提供佛门活动讯息,如短期出家、八关斋戒、念佛、禅修、朝山等相关信息。另外,也提供世界各地佛学信息,以达到资源国际共享。
2007年5月22日,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学术交流考察团,35位硕博士生至佛光山参访,团长暨文化及宗教研究所博士生张雪松表示:“佛教的信仰藉由多元性的整体活动,深植于个体的内心深处。”佛光山提供一个天地,让人们可以学习各种的才艺、佛学、艺术、知识;透过活动,结交各阶层的朋友,扩展视野;藉由参与宗教活动,如:法会、拜忏、朝山,净化心灵,提升信仰层次。佛光山的各项事业、活动、出版品,都为度化各种有缘的众生,使人们可以得到好的观念,转识成智、转迷为悟,并让人们可以广结善缘。
(关于各单位内容,参考佛光山内部资料《佛光山四十周年特刊》及各单位简章等)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