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08-035《法苑珠林》业报观辑要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5日
来源:   作者:海涛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08-035《法苑珠林》业报观辑要

   《法苑珠林》业报观辑要—一 海涛 辑

  1.惟凡夫造业,乃有多种:自有心与身口相称,亦有身口与心违者。凡动身口,皆由心使。若心不善,方能损物。若内有善,方能顺福。

  2.虽复损益不同,然三业之本,以心为源,故业起不同,略须料简。

  3.《成实论》云:「有三人俱行绕塔:一为念佛功德,二为盗窃,三为清凉。虽复身业同行而有善、恶、无记三性殊别,当知罪福由心。」

  4.《成唯识论》云:「如世人言:贼烧山林聚落城邑,不言火烧。此义亦尔。唯依心故,善恶业成。」

  5.但有心识,无身口业。身口业者,但有名字。实是意业,身口名说。

  6.《佛遗教经》云:「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

  7.《正法念经》云:「有五因缘,虽杀无罪:

  一、谓道行无记心。二、无心伤杀蠕蚁等命。

  三、若掷铁等,无心杀生而断物命。

  四、医师治病,为利益故,与病者药,因打命终。

  五、然火虫入,无心杀虫,虫入火死。如是五种,虽断生命,不得杀罪。」

  8.《弥勒问经论》云:「十不善业道有其三种:一、果报果,二、习气果,三、增上果。

  一、果报果者,若生地狱中,名果报果。

  二、习气果者,若从地狱出,还生人中,依杀生故,有短命果;依偷盗故,无资生果;乃至依邪见故,痴心增上。如是一切,名习气果。」

  又如《萨婆多论》云:如牛呞比丘常作牛呞,以世世牛中来故。如一比丘虽得漏尽,而常以镜自照,以世世从淫女中来故。如目连比丘,虽得神通犹常戏跳,以前世时曾猕猴中来故。

  《法苑珠林》业报观辑要—二 海涛 辑

  三、增上果者。依彼十种不善业道,一切外物无有气势。所谓土地高下、雀鼠雹棘、尘土臭气、多有蛇蝎、少谷细谷、少果细果,及以苦果。如是一切名增上果。

  复有相似果者,如杀者故,兴所害众生种种诸苦。因彼苦故,生地狱中受种种苦。以断命故,后生人中得短命报,断他暖触,是故一切外物资生无有气量。

  9.故《涅槃经》:云何名为烦恼余报?(五钝使:贪、瞋、痴、慢、疑)

  一、若有众生习近贪欲,是报熟故堕于地狱,从地狱出受畜生身,所谓鸽、雀、鸳鸯、鹦鹉青雀、鱼、鳖、猕猴、獐鹿之属。若得人身受黄门形、女人二根、无根、淫女。

  二、若有众生以殷重心习近瞋恚,是报熟故堕于地狱,从地狱出受畜生身。所谓毒蛇具四种毒:一见毒,二触毒,三啮毒,四螫毒。虎、狼、师子、熊罴、猫狸、鹰鹞之属。若得人身具足十二诸恶律仪。

  三、若有习近愚痴之人,是报熟时堕于地狱,从地狱出受畜生身。所谓象、猪、牛、羊、水牛、蚤、虱、蚊虻、蚁子等形。若得人身聋、盲、喑哑、癃残、背伛,诸根不具,不能受法。

  四、若有修习憍慢之人,是报熟时堕于地狱,从地狱出受畜生身。所谓粪虫、驼、驴、犬、马。若生人中,或入奴婢身,贫穷乞丐。

  五、疑使大意同痴,不劳别述。亦名五钝使报。

  10.如《分别业报经》偈言:

  常乐修智慧,而不行布施;所生常聪哲,贫窭无财产。

  唯乐行布施,而不修智慧;所生得大财,愚暗无知见。

  施慧二俱修,所生具财智;二俱不修者,长夜处贫贱。

  11.故《摄大乘论》云:悭惜是多财障,嫉妒是尊贵障。

  12.故《大智度论》云:财物是种种烦恼罪业因缘,若持戒,禅定、智慧、种种善法,是涅槃因缘。以是故,财物尚应自弃,何况好福田中而不布施。

  《法苑珠林》业报观辑要—三 海涛 辑

  1.《菩萨藏经》云:「复次长者!我观世间一切众生由于十种不善业道而能建立,安处邪道,多堕恶趣。何等为十?

  一者、夺命,二者、不与取,三者、邪淫,四者、妄语,

  五者、离间语,六者、麁语,七者、绮语,八者、贪着,

  九者、瞋恚,十者、邪见。

  2.长者!我见众生由是十种不善业故,乘于邪道,多趣多向,多堕恶道。为欲证得阿耨菩提,超出一切诸邪道故,以净信心,舍释氏家,趣无上道。」

  3.《大智度论》云:「佛语难提迦优婆塞:杀生有十罪。何等为十?

  一者、心常怀毒,世世不绝。二者、众生憎恶,眼不喜见。

  三者、常怀恶念,思惟恶事。四者、众生畏之,如见蛇虎。

  五者、睡时心怖,寤亦不安。六者、常有恶梦。

  七者、命终之时,狂怖恶死。八者、种短命业因缘。

  九者、身坏命终,堕泥犁狱。十者、若出为人,常当短命。

  4.如佛说:不与取有十罪。何等为十?

  一者、物主常瞋。二者、生人疑。三者、非时非处,行不筹量。

  四者、朋党恶人,远离贤善。五者、破善相。六者、得罪于官。

  七者、财物没入官。八者、种贫穷业因缘。九者、死入地狱。

  十者、若出为人,勤苦求财,为人所共,若王、若贼、若水、若火、若不爱子用,乃至藏埋亦尔。

  5.如佛说:邪淫有十罪。何等为十?

  一者、常为所淫夫主欲危害之。二者、夫妇不睦,常共鬪诤。

  三者、诸不善法日日增长,于诸善法日日损减。

  四者、不守护身,妻子孤寡。

  五者、财产日耗。六者、有诸恶事,常为人所疑。

  七者、亲属知识所不爱喜。八者、种怨家业因缘。

  九者、身坏命终,死入地狱。

  十者、若出为女,多人共一夫;若为男子,妇不贞洁。如是等种种因缘不作,是名不邪淫。

  《法苑珠林》业报观辑要—四 海涛 辑

  6.如佛说:妄语有十罪。何等为十?

  一者、口气常臭。二者、善神远之,非人得便。

  三者、虽有实语,人不信受。四者、智人谋议,常不参豫。

  五者、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六者、人所不敬,虽有教敕,人不承用。

  七者、常多忧愁。八者、种诽谤业因缘。

  九者、身坏命终,当堕地狱。十者、若出为人,常被诽谤。如是种种不作,是为不妄语,名曰善律仪。

  7.如佛说:饮酒有三十六过失。如是四罪不作,是身善律仪。妄言不作,是口善律仪,为五戒律仪。」

  8.《业报差别经》云: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外恶报。若有众生于十恶业多修习故。感诸外物悉不具足。何等为十?

  一者以其杀生业故,令诸外报大地咸卤药草无力。

  二者以其偷盗业故,感外霜雹螽蝗虫等令世饥馑。

  三者以其邪淫业故,感恶风雨及诸尘埃。

  四者以其妄语业故,感生外物皆悉臭秽。

  五者以其两舌业故,感外大地高下不平山陵堆埠株杌丘墟。

  六者以其恶口业故,感生外报瓦石沙砾麁涩恶物不可触近。

  七者以其绮语业故,令诸所有草木稠林枝条棘刺。

  八者以其贪多业故,感生外报令诸苗稼子实微细。

  九者以其瞋恚业故,令诸树木果实苦涩。

  十者以其邪见业故,感生外报苗稼不实收获鮮少。如是十业得外恶报。

  9.如《优婆塞戒经》云:佛言:善男子!众生造业有其四种。

  一者、现报(今身作极善恶业即身受之,是名现报)

  二者、生报(今身造业次后身受,是名生报)

  三者、后报(今身造业,次后未受,更第二第三生已去受者。是

  名后报)

  四者、无报(犹无记等业是)

  《法苑珠林》业报观辑要—五 海涛 辑

  10.此无报业复有四种。

  一、时定报不定(此于三时决定不改,由业有可转故报不定)

  二、报定时不定(由业力定报不可改,然时有可转故时不定)

  三、时报俱定(由业定故感时亦定)

  四、时报俱不定(由业不决定故时报亦不定)

  11.众生作业有具不具。

  一、若先念后作,名作具足;若先不念直造作者,名作不具足。

  二、复有作不具足者,谓作业已,果报不定。

  三、复有作已亦具足者,谓作业已定,当得报。

  四、复有作已不具足者,果报虽定,时节不定。

  五、复有作已亦具足者,时报俱定。

  六、复有作已不具足者,持戒正见。

  七、复有作已亦具足者,毁戒邪见。

  八、复有作已不具足者,三时生悔。

  九、复有作已亦具足者,三时不悔。如恶既尔,善亦如是。

  12.《佛说行七行现报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七种人可事可敬,是世间无上福田。云何七种人?一者行慈,二者行悲,三者行喜,四者行护,五者行空,六者行无相,七者行无愿。其有众生行此七法,于现法中获其果报。

  13.阿难白佛言:何故不说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乃说此七事乎?世尊告曰:行慈七人,其行与须陀洹乃至佛等,其事不同。虽供养须陀洹等不现得报,然供养此人者,于现世得报。是故阿难当勤勇猛成办七法。

  14.如《佛说义足经》云:佛告梵志言:世有五事,不可得避,亦无脱者。何等为五?

  一、当耗减法;二、当亡弃法;

  三、当病瘦法;四、当老朽法;

  五、当死去法。此之五法,欲使不耗减,是不可得。

返回目录

-------------------------------------------------------------------------------------------------------------

更多海涛法师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