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佛教与生态文明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9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与生态文明

 

  纵观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渗透在大众意识并影响人们行为的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的内涵很广,涉及宗教信仰、生活方式、艺术、社会道德等。其中宗教信仰无疑是传统文化中的纲目性部分,因为他对其它文化内容具有先导性的影响。一般有信仰的人对生活、对人和自然都有其特殊的指向和诠释。

  佛教最初是一种外来宗教。由于其许多实质内涵能满足历史上苦难的中国人的精神需要,加之与中国的传统宗教“儒”、“释”、“道”具有许多相通、互补之处,传入中国后很快就融入了中国文化,许多核心内涵也已被中国其它宗教所吸收。因此,中国人几乎不认为它是外来宗教,在中国的道教中佛教的菩萨也被共尊。实际上,佛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想和大家探讨中国宗教文化具体就是佛教中的生态文明观。

  一、“大慈大悲”倡导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平等与和谐相处。佛教推崇的是大慈大悲,即众生的平等、一体。所谓众生就包括人、动物、植物甚至山川、河谷等。佛教认为所有众生都是有生命的,而生命是平等的。只要大家互相尊重、互不侵犯,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凡众生都可最终达到佛的境界。显然,它所倡导的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建立在尊重基础之上的和谐、共生。人类只有互相尊重、帮助,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少了互残,自然才能可持续下去,人类才能具有可持续繁衍、发展的基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教通过成佛这一终极目标引导、宣扬着一种先进的生态文明观,即:扶弱济困、助人自助,人与人和谐共生;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

  二、“中道”、“园融”观指示了人类辩证认识人和事物的方法论,对社会的和谐、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佛教的“中道”、“园融”思想无不体现了看人看事要多角度、多方面,每个角度看问题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而任何一个角度看问题得出的结论都有不同的利弊,否定了绝对的“对错观”,使不同的看法和谐存在,即所谓的“和而不同”,这正是人类社会过去、今天能和平共生与共存的核心价值观。人与人的和谐,是生态文明的根本内涵。人类社会没有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根本谈不上。

  三、“因果论”进一步强化了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不只倡导人们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它还辩证的突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凡事有果就有因,有因必有果。通俗的说,做好事能成佛,而作不利于他人和自然的事情就会“下地狱”,遭到报应。为人类的负向行为预设了表面“虚无”但实际上内涵很丰富的“惩罚”后果,从而进一步促使人们选择正向行为。其实,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当大家都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大自然就会多呈现有规律的、温情的一面;而当你破坏了自然和谐,自然也会以愤怒来回报你,让你“下地狱”。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既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佛教的许多理论教义通过长期的传播,深深影响着大众的行为,为中国社会、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从史料可知,历史上甘肃、青海绝大多数的地方都被森林覆盖,至今在甘肃省兰州市南侧高耸的兰山上还会发现历史上残留的、庞大的针叶树根系。然而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战乱破坏等原因,时至今日,绝大多数地域已变成了荒山秃岭,而唯独许多少数民族特别是藏族聚居区,大片的天然森林仍然保存至今,除了他们人口较少、地处偏远等原因外,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民族具有很深的宗教信仰,历史上就有崇拜自然、保护自然的传统文化,而这种文化毫无疑问,主要来自于宗教信仰。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也会有它的局限性,如它太强调“和”、“慈悲”,面对出现不平等的情况时,依然缺乏积极的应对思维。正因为如此,佛教在其历史演变中也容易被一些居心不良者假借、利用,如有些统治者曾借助佛教奴役、麻痹大众;也有人把佛教迷信化去借以图财。但是,无论如何,佛教思想中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十分积极的,为中国历史上的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保持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实影响。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