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发殊胜菩提心(通赞)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发殊胜菩提心(通赞)
发殊胜菩提心
通赞师
阿弥陀佛!大家晚上好,今晚讲发殊胜菩提心之一:四无量心
发殊胜菩提心分三类:四无量心、发殊胜菩提心、愿行菩提心学处。
菩提心有两种:一、世俗菩提心,二、胜义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四无量心分为: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
从实修的角度而言,要从舍无量心开始。
一、修舍无量心
所谓的舍无量心,舍的是什么?舍的是我们的概念思想,比如对父母眷属等的贪爱心,对我们怨敌的嗔恨,这两种执着都要舍弃,达到怨亲平等,一视同仁,都以平等心对待,没有好与坏的概念。
从因果的角度讲,人们经常把亲人杀害,把怨敌当作亲人。有一个公案最能说明这个问题:
口食父肉食其母,怀抱杀己之仇人。
妻子啃食丈夫骨,轮回之法诚稀有。
有个女人怀中抱着孩子,口中吃着牛肉,把吃完的骨头丢在地上,一只小狗吃她丢掉的牛骨头。女人厌烦小狗碍事,用脚使劲踢那只小狗。这时有个僧人看到这一幕,就说了上面那首偈颂。
女人所吃的牛肉是她父亲的转世,因她父亲欠她家的的债,死后转生到她家做牛偿还债,结果她把牛杀掉吃肉。“怀抱杀己之仇人”她怀抱的小孩子是过去世杀她的仇人,现在转世做她的儿子。“妻子啃食丈夫骨”那只小狗是她母亲的转世,牛是她父亲的转世,他们原本是夫妻。“轮回之法诚稀有”,众生颠倒根本不知事物的真相。所以我们一定要舍弃好坏的概念,把一切众生视为父母。
在修行的角度,一切众生都是施于我们恩德的善知识,所遇到的好坏顺逆,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接受,就会消除我们内心的烦恼和业障。用平等心面对高低贵贱、贫富无别这就是舍无量心。
二、慈无量心
修舍无量心达到标准后,接着修慈无量心,将三界六道一切众生平等作为大慈心的对境,就像父母养育小孩子一样。用自己的身语意,竭尽全力使一切有情,今生与来世获得安乐善妙的各种方便上,希望并帮助每一个人幸福快乐,获得解脱、远离痛苦。
三、悲无量心
有情众生在遭受痛苦时,内心产生悲悯救度之心,无论如何都要救度他,甚至用自己的生命交换他的痛苦都可以。
悲无量心是很重要的,它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动力,如悲心生不起来,其它的善法都很难产生。悲无量心有一种禅修方法:观想在我们面前有一只被屠夫捆绑的羊(或其它动物)马上就要被宰杀,观想自己就是那只羊,或者是我们最爱的眷属,马上面临死亡,该怎么办呢?心中十分害怕和恐惧,可是又无处可逃,无力反抗,生命的下一瞬间就是死亡,最珍爱的生命马上就要结束了!眼睁睁地看着屠夫手握令人恐怖的屠刀,刀子扎进咽喉,捅进心脏,无比痛苦,内心充满仇恨,鲜血像泉水一样向外喷涌。血流干了,虽然身体显现为死亡,但神识依然存在,屠夫开始剥羊皮,内脏全部掏出,肉一块一块地被割下来,整个身体被瓦解,羊头被割下,眼睛依然睁着。整个生命结束到分解的过程中,都感受着无比的恐惧、痛苦与仇恨,就这样观想,用心去感受这一生命结束的全部过程。
然后再观想屠夫因杀生的业力堕入地狱,这时把自己融入屠夫的角色,在地狱里感受着众合地狱、黑绳地狱、油锅地狱等,无法忍受的痛苦与恐惧。
然后再观想羊被杀,屠夫之所以下地狱,都是他们的业力所感,羊肯定是前世造了业障而转为羊,屠夫也是无明业力所感,这时一定要提醒自己,千万不要造恶业,不要伤害众生。爱护众生,给我们的修行创造了充足急迫的条件。
再观想这只羊和屠夫在过去就是我们的父母眷属。无始以来,众生在六道里轮回流转,每个众生毫无疑问都做过我们的母亲,这只羊也许就是我们过去世的母亲,因家境贫寒,为了养活我,偷盗别人的东西,以这种恶业转世为羊。屠夫也许是在做我们的父母时,因为我而杀生,以此业习所感而成为屠夫。因此我理当有责任,竭尽全力用佛法度化他们,把生命奉献他们。(这样观想完全是合理的)
这种观想的方法会把一些悲心不够广大的初学者的大悲心唤醒,我们完全有理由和责任为利众生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此类禅修方法在任何痛苦、恶业众生前都可以观想,乃至可以延伸到无量无边的众生,这样反复观想,内心肯定会生起广大的悲心。
如果一个修行人内心没有悲心,没有爱护众生的心,怎么能算得上一个修行人呢?尤其是一个大乘佛法的修行者,内心远离了慈悲心是无法获得成就的。
四、喜无量心
随喜赞叹他人的权力、威势。有人获得了禅定,证悟了本性等,获得殊胜的功德,我们心生欢喜祝福。
过去有一国王发心供养佛陀及五百阿罗汉三个月斋食及一切用具,这样的福报是非常广大殊胜的。当时有一乞丐女见国王今生的福报已经这样殊胜了,还能发心供养佛陀和五百阿罗汉,将来的福报必定广大无边,心中生起欢喜赞叹之心,一丝一毫嫉妒分别心都没有,在佛陀用完斋,做功德回向时问国王,“回向是先念施主的名字,还是谁的功德大先念谁的名字?”,国王心想:是我供的斋,当然是我的功德最大,就说,“谁的功德大就先念谁的名字吧。”出乎意料,佛陀先念乞丐女的名字作回向。大家要知道真诚欢喜的心做随喜,功德非常大。在生活中见到他人行善法如建寺捐款、扶贫、救灾等社会公益事业都要欢喜赞叹。如果能够帮助完成,都会得到全部功德。
然而,有些人往往犯一个毛病,见到别人做的事情比自己殊胜,反而心生嫉妒不好的分别念,认为他这样也没什么了不起,如果我站在他的位置上,我做的肯定比他圆满,因此产生了不欢喜的心。这种心态只会损失功德,增长业障。所以一个人要学会善用其心,这样功德自然会增长,否则,只有下坠。
我们修行人如果把慈悲喜舍作为自主要的心念,走进社会,面对生活,无论遇到逆缘顺缘都会善调其心,一切外境都会成为修道的助缘,也即是上师所说的“人成即佛成”。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