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天台宗>>正文内容

印泉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解内容(20)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8日
来源:   作者:印泉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印泉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解内容(20)

   但以殷勤方便勉济诸子火宅之难,然后各与珍宝大车。如来亦复如是。

  就是培训我们,佛说法49年,不断的培训我们的善根、福德,最后都通通成佛,通过声闻、缘觉、菩萨,最后成就。

  虽有力,无所畏而不用之。

  其实世尊表演的时候,在菩提树下先是用了二七日,讲了一部《华严经》,但是九法界众生听不懂,佛把《华严经》收回来,然后说法四十九年,其实就是解释《华严经》,最后用《法华经》做总结,《华严经》、《法华经》都是一乘,是一不是二,都是佛的究竟境界,两部经是公认的经王。寺院、道场早课要南无《华严经》,晚上要南无《法华经》,一头一尾代表圆满,都是表法,中间是方便说。

  但以智慧方便,佛法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为说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而作是言,汝等莫得乐住三界火宅,不要在三界虚度。以前我在香港看见有一个道场,对联写的很好:“嘻嘻哈哈过一生,烦烦恼恼断不了”,断不了就出不了六道。勿贪粗弊,色声香味触也,若贪着生爱,则为火烧

  在六道里,不能有爱,要把爱改为大爱、改为慈悲,三界六道没有一样是真实的。

  汝速出三界,赶快劝我们出三界,学佛法的第一步(出三界)。

  当得三乘,最后把三乘回归一乘。

  声闻,辟支佛,佛乘,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汝等但当勤修精进。如来以是方便诱进众生。帮助我们众生一步步提升;

  复作是言,汝等当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自在无系无所依求,乘是三乘,以无漏根,力觉,道:

  根就是五根,力是五力、觉是七觉,道是八正道,代表三十七道品,代表整个佛法。

  禅定,解脱,三昧等,而自娱乐,便得无量安隐快乐。

  我们学佛明白,学佛人要以法乐,世味没有法味浓,世乐没有法乐浓,世间再乐超不过阿罗汉、菩萨、佛,没得比,不然每尊佛都是国王出身为什么不要皇位。

  舍利弗,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

  这是讲有善根,佛度有缘人、有善根的人。

  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先出三界。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

  佛设这种方便是根据众生的根性来的,《金刚经》讲“世法平等,无有高下”,但众生的根性有高下,众生的习气有厚薄,烦恼无尽誓愿断,我们的本性是一样的,像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生的习气不相同。

  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舍利弗,如彼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火宅,到无畏处。自惟财富无量,等以大车而赐诸子。

  佛本来是用最好的给我们,但众生接受不了。

  如来亦复如是,为一切众生之父,若见无量亿千众生,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怖畏险道得涅槃乐。如来尔时便作是念,我有无量无边智慧力无畏等,诸佛法藏是诸众生,皆是我子,等与大乘,不令有人独得灭度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

  到佛的境界才算真正毕业。佛法本来没有大乘小乘,小乘是大乘的方便,最后由方便导入大乘,最后到佛乘、一乘;

  是诸众生脱三界者,悉与诸佛禅定解脱等,娱乐之具,皆是一相一种。万法归一。圣所称叹,能生净妙第一之乐。舍利弗,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宝物庄严

  然后再以大乘,最好的最殊胜的佛乘,前面方便品讲的,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但是,除佛方便说。

  安隐第一,然彼长者无虚妄之咎。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何以故。如来有无量智慧,力无所畏,诸法之藏,这是代表性德。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佛有足够的能力帮助众生成佛,是众生不争气,但不能尽受,我们不能全部接受。所以佛不得已,应以什么身得度现什么身,我们百分百接受,佛就给我们讲全部的,我们接受一半佛就讲一半,我们接受一句佛讲一句,随心因量,所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讲,忏悔业障很重要,把所有业障忏悔掉,就能显现佛性;

  舍利弗,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切佛乘,分别说三。佛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这是偈颂,重复前面的经文

  譬如长者,有一大宅,其宅久故,而复顿弊。

  顿弊指的三界,下面看经文把三界比喻成什么,如果明白的话我们要不要去留恋这个三界?(不要)。

  堂舍高危,柱根摧朽,梁栋倾斜,基陛隤毁。

  三界是危房,危房不能住,儒家讲,“乱邦不居、危邦不入”,有危险的地方不去,很乱的地方不能常住,一定要出离。

  墙壁圯坼,泥涂阤落,覆苫乱坠,椽梠差脱,周障屈曲,杂秽充遍。现在感觉到世间杂秽充遍,污染很严重。上次我们在上海,有一条河在寺院旁边,以前很清澈,现在看上去一层很厚的油垢,上面是油,污染很重,云南的滇池以前也很干净,现在也污染很严重。

  有五百人,止住其中。

  这五百人指六道众生,大家看下面的比喻,用动物来做比喻

  鸱枭雕鹫,乌鹊鸠鸽,蚖蛇蝮蝎,蜈蚣蚰蜒。守宫百足,鼬狸鼷鼠,诸恶虫辈,交横驰走。屎尿臭处,不净流溢,蜣螂诸虫,而集其上,狐狼野干,野干是一种动物,独眼,而且有皮肤病

  咀嚼践踏,哜啮死尸。骨肉狼藉。由是群狗,况来搏撮。饥赢慞惶,处处求食。去争,这里讲六道众生都满足我们自己的欲望。

  斗争摣掣,啀喍嗥吠,其舍恐怖,三界是恐怖的。

  变状如是。处处皆有,魑魅魍魉,夜叉恶鬼,食啖人肉,毒虫之属,诸恶禽兽,孚乳产生,各自藏护。夜叉竞来,争取食之。食子既饱,恶心转炽。斗争之声,甚可怖畏。鸠槃荼鬼,蹲踞土埵。或时离地,一尺二尺,往返游行,纵逸嬉戏,捉狗两足,扑令失声,以脚加颈。怖狗自乐。复有诸鬼。

  六道众生用别人的痛苦来取乐,六道众生做乐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其身长大,裸形黑瘦,常住其中,发大恶声,叫呼求食。复有诸鬼,其咽如针。复有诸鬼,首如牛头,或食人肉,或复啖狗,头发蓬乱,残害凶险,饥渴所逼,叫唤驰走。夜叉饿鬼,诸恶鸟兽,饥急四向,窥看窗牖,如是诸难,恐畏无量。六道众生很多灾难,没完没了。

  是朽故宅,属于一人。其人近出,未久之间,于后舍宅,忽然火起,四面一时,其炎俱炽。栋梁椽柱、 爆声震裂,摧折堕落,墙壁崩倒。诸鬼神等、扬声大叫。雕鹫诸鸟,鸠槃荼等,周章惶怖,不能自出。恶兽毒虫,藏窜孔穴,毗舍阇鬼、亦住其中,薄福德故,为火所逼,这就是我们过去生中所造的恶业变现出来的。

  共相残害,饮血啖肉。野干之属, 并已前死,诸大恶兽、竞来食啖,啃尸体,杀盗。

  臭烟烽烰,四面充塞。 蜈蚣蚰蜒,毒蛇之类,为火所烧,争走出穴,鸠槃荼鬼,随取而食。又诸饿鬼,头上火燃,饥渴热恼,周章闷走。其宅如是,甚可怖畏。这就是说的六道。

  毒害火灾,众难非一 。各种各样的难,这些都是众生业力变现。

  是时宅主,在门外立,闻有人言,汝诸子等,

  这个是遇到佛法给我们一个出离的机会,

  先因游戏、来入此宅,

  我们就迷失了真相,大乘经典讲“一念无明生三细”。

  稚小无知,不懂事,欢娱乐著。为三界所着;

  长者闻已,惊入火宅,方宜救济,令无烧害。告喻诸子,说众患难,恶鬼毒虫,灾火蔓延,众苦次第、相续不绝。毒蛇蚖蝮,及诸夜叉、鸠槃荼鬼,野干狐狗,雕鹫鸱枭,百足之属,饥渴恼急,甚可怖畏,此苦难处,况复大火。诸子无知,虽闻父诲,犹故乐著,

  虽然遇到佛法帮助我们,但是还是放不下世间的乐,世间的假乐,

  嬉戏不已。是时长者,而作是念,诸子如此,益我愁恼。今此舍宅,无一可乐,三界没有一样是真正的乐。

  而诸子等、耽湎嬉戏,迷在假相里面,不受我教,遇到佛法不愿意依教奉行将为火害。为烦恼所害。

  即便思惟,设诸方便、告诸子等,我有种种,珍玩之具,妙宝好车,羊车鹿车、大牛之车,今在门外。汝等出来,吾为汝等,造作此车,随意所乐,可以游戏。诸子闻说,如此诸车,即时奔竞、驰走而出,到于空地,离诸苦难。长者见子,得出火宅,住于四衢,坐师子座、而自庆言,我今快乐。

  这个快乐,佛以众生解脱乐而为乐,《华严经》讲,“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此诸子等,生育甚难,愚小无知,而入险宅。我们掉到三界里面去了

  多诸毒虫,魑魅可畏,大火猛炎、四面俱起,而此诸子、贪著嬉戏,经典上讲深著世乐,但还是放不下世间的乐,世间的假乐,嬉戏不已,这个快乐是,佛以众生解脱乐而为乐。

  我已救之,令得脱难。是故诸人,我今快乐。尔时诸子、知父安坐,皆诣父所、而白父言,愿赐我等,三种宝车。如前所许,诸子出来,当以三车、随汝所欲,今正是时,惟垂给与。 长者大富,库藏众多,金银琉璃,砗磲玛瑙,以众宝物、造诸大车。庄校严饰, 周匝栏楯,四面悬铃,金绳交络。真珠罗网,张施其上,金华诸璎,处处垂下,众彩杂饰,周匝围绕,柔软缯纩,以为茵蓐。上妙细叠,价值千亿,这代表我们自性里面的宝藏用不完,无比的殊胜,性德显现;

  鲜白净洁,以覆其上。有大白牛,肥壮多力,形体姝好,以驾宝车。多诸傧从,,而侍卫之。以是妙车,等赐诸子。诸子是时,欢喜踊跃,乘是宝车,游于四方,嬉戏快乐,自在无碍。告舍利弗,我亦如是,众圣中尊,世间之父。

  世间之父指的是大慈父,父亲不会害小孩,佛菩萨不会欺骗众生,佛恩超过父母恩,父母恩一生一世,佛恩生生世世。

  一切众生,皆是吾子

  我们要相信佛对众生的慈悲,皈依,皈依什么?皈就是回头,依就是依靠,依靠佛是靠的住的,世间法靠不住,世间法是生灭法。

  深著世乐,无有慧心。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这是很重要的经文)

  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燃不息。如来已离,三界火宅,寂然闲居,安处林野。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告诉我们三界怎么来,三界是执着有来的,变现出来的。

  其中众生,悉是吾子。而今此处,多诸患难

  告诉我们六道是患难的。

  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所以我们要出六道一定要靠佛、佛陀教育,靠佛法,只有佛才能救我们出去,什么叫“百千万劫难遭遇”,没有佛法没有办法出六道。

  虽复教诏,而不信受,

  虽然佛告诉我们,但是我们不跟佛配合,不老实、不听话。

  于诸欲染,贪著深故。

  我们被烦恼习气所覆盖,被世间所迷住。

  以是方便,为说三乘,

  我们业障重,佛给我们说三乘。

  令诸众生,知三界苦,

  我们要知道三界苦,出离世间

  开示演说、 出世间道。

  是诸子等, 若心决定, 具足三明、 及六神通,

  有得缘觉、 不退菩萨。 汝舍利弗, 我为众生,

  以此譬喻、 说一佛乘, 汝等若能、  信受是语,

  一切皆当, 成得佛道。 是乘微妙、 清净第一,

  于诸世间、 为无有上, 佛所悦可, 一切众生、

  所应称赞、 供养礼拜。 无量亿千、  诸力解脱,

  禅定智慧, 及佛余法, 得如是乘。 令诸子等,

  日夜劫数、 常得游戏, 与诸菩萨、 及声闻众,

  乘此宝乘, 直至道场。 以是因缘, 十方谛求,

  更无余乘, 除佛方便。

  佛说三乘,最后以三乘回归一乘。

  告舍利弗, 汝诸人等,皆是吾子,我则是父。

  汝等累劫、 众苦所烧,我皆济拔,令出三界。

  济拔是指帮助我们,烦恼无尽誓愿断,我们断烦恼一定要靠佛法。

  我虽先说、汝等灭度

  前面所讲灭度不是真实的。

  汝等若能、信受是语,

  我们讲依教奉行

  一切皆当,成得佛道。

  就是说我们只要真正信佛,一定是可以得成佛道,一定成佛,学佛的最终目的是成佛。

  是乘微妙、清净第一,这个乘是佛乘。

  于诸世间、为无有上,就是说这个成佛是很殊胜的。

  佛所悦可, 一切众生、所应称赞、 供养礼拜。

  无量亿千、  诸力解脱,禅定智慧, 及佛余法,

  得如是乘。 令诸子等,日夜劫数、 常得游戏,

  与诸菩萨、 及声闻众,乘此宝乘, 直至道场。

  以是因缘, 十方谛求,更无余乘,

  就是这个因、这个佛乘是最殊胜的,其它的二乘、三乘,最后都是导入一乘。

  除佛方便。 告舍利弗, 汝诸人等,

  皆是吾子, 我则是父。 汝等累劫、 众苦所烧,

  尤其是六道众生无量劫被烦恼所烧。所以我们皈依的时候不是发四弘誓愿么:烦恼无尽誓愿断。

  我皆济拔,佛生生世世帮助众生,令出三界。

  就是令出三界,法华经不仅出三界,还出十法界。

  我虽先说、汝等灭度,但尽生死,

  讲究竟的话,还没有真正的灭度,《法华经》讲的究竟灭度,前面是有余涅槃。

  但尽生死, 而实不灭, 今所应作, 唯佛智慧。

  若有菩萨, 于是众中, 能一心听、 诸佛实法,

  这个实法是真实的,到最后《法华经》是和盘托出,把真相说出来。

  诸佛世尊、 虽以方便, 所化众生, 皆是菩萨。

  若人小智, 深著爱欲, 为此等故、 说于苦谛。

  众生心喜, 得未曾有, 佛说苦谛, 真实无异。

  若有众生, 不知苦本, 深著苦因, 不能暂舍,

  为是等故、 方便说道。 诸苦所因, 贪欲为本,

  一句话贪欲为本,就说一切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一个字,讲一个字来说就是“贪”字,贪欲为本。

  若灭贪欲,无所依止,

  贪一切,不过这里《法华经》讲,最后佛法也不能贪,这个贪也是法执,四圣法界。

  灭尽诸苦,名第三谛。为灭谛故,修行于道。离诸苦缚,名得解脱。是人于何而得解脱,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佛说是人,未实灭度,

  这里讲四圣法界还不是究竟。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