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都市佛教文化功能的当代转型与诊疗价值(唐忠毛)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8日
来源:   作者:唐忠毛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都市佛教文化功能的当代转型与诊疗价值(唐忠毛)

 

  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通过与儒道的对话、碰撞和融合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与中华民族心理结构中不可忽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是和平与和谐的宗教,佛教文化也是一种积极倡导和平与和谐的文化。佛教文化的和平与和谐理念,源自佛教教义自身的理性与慈悲精神。在佛教看来,世界上万事万物以及各种现象的产生,皆有其“因缘业力”所致;要解决各种纷争与矛盾,任何非理性与暴力都将无济于事,只有洞察万事万象复杂的“缘起”,并通过其自身的积极振救才是真正的出路。在此理性智慧的基础上,佛教还认为,世界上一切众生与万事万物,其在究竟的层面上都是平等的;不仅“一切众生悉皆平等”,而且从“正报”与“依报”的关系上看,人与自然之间也是一体而平等的关系。由此可见,佛教的和平、和谐的文化理念,在当今社会的多元文化背景下,不仅将有助于建立社会秩序的和谐、尘态秩序的和谐,同样也有助于现代文明病下的个体心灵的愈合与回归本真自然。

  考察中国佛教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都市佛教始终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中国历史上,都市佛教曾有过辉煌时期,如洛阳佛教、长安佛教、金陵佛教等,都是古代都市佛教的典范。与山林佛教的重个人修持、重出世相比,都市佛教往往比较重视佛教文化活动,事实上,古代都市佛教确实承担了一种重要的都市文化艺术中心的作用。与传统的都市佛教相比,当代都市佛教只有顺应时代变迁的要求,顺应都市发展的现实需求,深刻体察现代都市人群的心理与精神疾苦,才能坚持其人间化道路,才能真正走向都市人群、融入都市生活,承担起精神文化诊疗作用,从而促进社会和谐与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一、古代都市佛教的主要文化功能

  与传统山林佛教的重个人修持、重出世相比,古代都市佛教则比较重视佛教义学与佛教文化的传播,它们往往在佛经翻译与刊刻、佛教文化交流与互动以及佛教艺术的创造等诸多方面卓有成就。事实证明,古代都市佛教还承担了一种重要的都市文化艺术中心的作用。都市佛教成为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的事例,在东晋南北朝以及随唐时期就已经蔚为壮观。据《洛阳伽蓝记》卷二称,北魏洛阳城东,有专门由“百官等所立”的正始寺,其余名寺也多为王公将相所立,这些寺院在客观上成为士大夫们与佛教之间的一道桥梁,所谓佛教文化精英往往荟萃于此。及至隋唐,长安佛教更是一片繁荣,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构成唐代文化繁荣、以及多姿多彩的长安都市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而言,古代都市佛教的文化传播与文化活动类型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古代都市佛教由于其自身的物质与文化基础,往往成为佛教学术研究的中心以及佛经翻译以及研讨佛教的重要场所。就长安佛教来说,它就是中国佛教最大的译经重镇,历史上出现了翻译佛经的四大译场——草堂寺、大兴善寺、大慈恩寺和大荐福寺,以及四大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玄奘、义净、不空。长安的佛典翻译事业开始于西晋武帝之末,译师为高僧竺法护,译经地点在长安青门外大寺,译经总数为165部,从此开长安佛典翻译事业之先河。前秦时期,高僧道安继续在长安组织中外译人从事佛典翻译,并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进一步奠定了中国佛典翻译的基础。后秦时期,鸠摩罗什在长安创立第一个国立译经场——逍遥园大寺(今草堂寺)译经场,集四方英俊、共相提携,禀访精研,务穷幽旨,从而开创了中国佛教佛典翻译的新局面,并山私译进至官译,由散译进至有组织的翻译。通过长期的努力,长安佛教借助都市佛教的地位与优势贡献了中国汉译佛典中的半数以上。大型的佛经翻译活动,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还需要组织严密、分工具体的领导与协调,正是由于都市佛教自身具备的物质与文化保障使其承担了这一重任,留给我们的一份丰厚无比的文化遗产。

  其二,古代都市佛教由于身处国家的政治活动中心,因此往往为政府提供宗教仪式服务,举行各种法事、斋会,并带有浓厚的政治象征与礼仪性质。古代佛教法会按照性质大致可分为斋僧、礼忏、超度、纪念、放生法会等,以及二敕施舍、圣节敕斋、国忌设斋行香等布施活动,这些活动有的直接为官方所主导。而自宋代起,设在州、府、县的某个佛教寺庙往往被指定为地方官员节日行礼的场所,而这些寺庙也常常设在都市。其中,国忌日需要到寺院中设斋行香,由于参加人员都是国家官员,故称为“官斋”。至于一般的法会、超度、礼忏等活动,老百姓则积极参与,场面壮观。唐长安高僧云集,朝廷对僧侣送往迎来或者圆寂丧葬的仪式极为重视。如普光寺释法常的葬礼,“京寺僧侣门人子弟等,各建修幢三十余车,前后威仪四十余里,信心士女执素幡花,列侍左右,乃盈数万,卿相傧从”。武则天迎接北禅宗神秀入京都时,“王公以下,京邑士庶竞至礼谒,望尘浮拜,闩有万计”。而唐代朝廷六次迎取法门寺舍利入京供养,更是成为重大盛事。每次的迎佛骨活动都让引起长安全城的轰动,王公士庶“瞻礼施舍,如恐不及”,长安市民则有“废业竭产,烧顶灼臂”,而农人则“多废东作,奔走京城”。山此可见,古代都市佛教仪式活动本身就已经成为都市文化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三,山于寺院集中了建筑、雕刻、绘画等艺术品,古代寺院,特别是都市寺院往往成为重要的文化艺术展览中心。古代僧人往往都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僧人中能书善画的人不在少数,因此他们会自己动手为寺庙进行艺术设计与创造。此外,古代的文人艺术家往往对佛教文化有喜好,他们通过与僧人交往,为寺庙增加艺术作品。《卢氏杂谈》中曾论及长安各名寺中的名画古迹:“又西明慈恩多名画。慈思塔前壁有湿耳狮子跌心花,为时所重。圣善敬爱,亦有古画。圣善木塔院多郑广文画并书。敬爱山亭院有雉尾若真。砂子上有进士房鲁题名处。后有人题诗曰:‘姚家新婿是房郎,未解芳颜意欲狂。见说正调穿羽箭,莫教射破寺家墙。’寺西北角有病龙院并吴画。”。此外,象著名的慈恩寺大雁塔,是玄奘参照西域样式修建的,今存者屡经改建,仍可窥知本来的面貌。因此,我国古代大量雕刻、绘画、书法以及碑刻等艺术品,往往被供奉及收藏于寺庙之中,古代寺庙也因此成为重要的艺术活动中心。

  其四,山于佛教法会与俗讲的出现,古代都市佛教寺院还出现了通俗市民文化的特征,都市寺院成为市民欣赏说唱艺术的重要场所。除此之外,古代都市寺院往往还成为诸如住宿、洗澡,甚至宴饮与送行等市民活动的场所,因此,古代都市寺庙俨然成为市民生活的一个公共空间。如保唐寺的俗讲见于唐人孙荣的《北里志》:“诸妓以出里艰难,每南街保唐寺有讲席,多以月之八日,相牵率听焉。皆纳其假母一缗,然后能出于里。其于他处,必因人而游,或约人与同行,则为下婢,而纳资于假母。故保唐寺每三八日士子极多,益有期于诸妓也。”到了宋代,俗讲更为普遍,一般市民老百姓往往借助这些俗讲法会,进行交际活动,甚至青年男女乘此机会进行恋爱。值得一提的是,古代的都市寺庙有时还提供住宿、洗澡,甚至宴饮与送行,从而使佛教寺院成一个市民生活的公共空间。由此可见,古代都市寺院已经成为向公众开放,具有通俗性、普及意义与文化教育功能的社会活动中心。

  此外,古代都市佛教还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如唐都长安不仅是印度、西域僧人来华的长住地,也是日本、新罗等国与中国互派僧人,进行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之地。事实上,各朝各代都之中都有中国都市佛教与国外进行佛教文化交流的事例,如近代的上海佛教界就曾与日本、印度、东南亚以及欧美等地进行了较为广泛的交流活动。山此可见,都市佛教还俨然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交流平台的作用。

  自宋以降,中国佛教已成江河日下之势。由于政府的消极宗教政策,加之佛教的义学不振,特别是不立文字、注重农禅的禅宗与念佛的净土宗合流之后,佛教寺庙往往偏向选择山林僻地以禅修与念佛为己任,与此同时,都市佛教的相关功能则日趋衰落。明清以来,佛教更加衰微,由于都市佛教的政治仪式以及文化教育功能的闩渐丧失,继而出现了以荐亡、超度、放焰口等为主要活动,并呈现出民间化一俗世化、鬼神化趋势,从而使得近代都市佛教越来越被赋予民俗文化甚至迷信化的色彩与功能。清末民初以来,随着中国佛教复兴思潮的兴起,佛教界的有志之士深感都市佛教文化教育功能的衰败,同时,对重“鬼神”、“重荐亡”的佛教弘法模式严加批斥。在杨仁山、太虚等一大批高僧大德的倡导下,僧界与居士界在民国时期都掀起了佛教办学的小高潮,企图重振中国佛教的文化教育功能,并以人间佛教的理念来探索现代佛教的弘法模式。在此背景下,近代都市佛教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各种佛教组织、佛教教育机构、佛教学术活动在城市中兴起,为中国都市佛教的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直面当代都市人群的精神状况与信仰需求

  及至当代中国,山于政教分离、学校教育与宗教教育分离,寺庙己不再承担政治象征意义的仪式活动,也不承担国家意义上的祀典活动,而是作为一种普通宗教信仰活动的平台;同时,象古代都市佛教的佛学研究、佛经翻译、佛教艺术活动功能也被各大高校与研究机构部分分担:而诸如寺庙的娱乐、住宿、洗澡,甚至宴饮与送行等市民活动则更是被专门的现代服务业所取代。与此相应,当代都市佛教的慈善理念以及宗教性文化所产生的特殊精神心理安慰功能则突显出来,成为当代都市佛教文化功能的亮点。可以认为,在当今多元文化与现代性困境的背景下,佛教文化一定能够共同参与到都市人的精神生活当中,为当代都市人提供一定的精神诊疗价值,并成为当今都市元文化的一个积极的组成部分。

  当代都市佛教文化功能的转型,是与当代都市人的精神状况与信仰需求密切相关的,是佛教契理契机的应对。作为现代文明象征的现代都市,虽然都市物质文明十分繁荣,但都市人的精神生活却往往显得特别苍白、干枯;都市人的心灵世界有时就象都市的群楼和复杂的交通一样,显得杂乱和堵塞。都市生活的紧张、忙碌与孤独,造就各种心理和精神疾病,而“都市病”仍有逐渐蔓延之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在高楼大厦里的现代都市人,似乎越来越感到自身的健康经常出现不良症状。在繁忙的工作和污染的环境双重压力下,面临现代都市病的侵蚀,有人对都市的各种身心疾病作过盘点,指出都市病的种种相状:繁忙导致睡眠障碍、疲劳成为健康大问题、信息爆炸令人猝不及防、肥胖和高血脂偏爱“都市人”……更有研究显示,在现今快速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抽样调查约有32%的年轻“白领”们患有高血脂和脂肪肝。由于这些是人体脂质代谢异常所造成,因此对健康影响很大,会使人过早出现动脉硬化、冠心病、脑梗塞、脂蛋白性胃病、糖尿病等一连串疾病。

  除了身体的疾病之外,心理和精神疾病更是现代都市人的深层疾病。大量的调查显示,由于生活和工作节奏特别快,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压力感大,而随之生活的幸福感差——幸福指数很低。在现代都市这个巨大的市场装置之中,人们闩夜奔忙,追逐金钱和事业,但是其结果往往是“有了钱却缺少幸福”。同时,由于现代都市生活的紧张繁忙的节奏和交往圈的分化性,都市人际关系在某些人群间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从而导致了一些精神空虚问题。山于人际关系的淡漠,现代都市人经常感到心理的孤独和无助。与此相应,精神生活的空虚又往往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  “网络瘾癖”、  “偶像崇拜”、  “过劳死”、创造能力低下等等。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剧,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急剧加快,尤其是以都市白领为主体的人群,其工作压力大、紧张度高、生活节奏快。这类人群因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下,而又得不到应有的调适,会使其身心过度疲劳,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焦虑不安、抑郁症、精神障碍等心理问题和疾病。从生理角度讲,长期精神高度紧张又会使其内分泌功能失调,人体免疫力下降而导致各种生理疾病产生,甚至会导致过劳死,其后果不堪设想。

  现代都市的各种身心疾病既是是现代都市紧张生活的产物,也是都市人展示的人类现代困境——那就是物质的丰富与精神的空虚之间的现代张力。漫无边际的“忙”构成了都市生活的现代特征,并将都市人的生活编织在这个无底的深渊之中,疲惫不堪。事实上,简单的、机械的游戏已经无法将现代都市人带向内心的宁静,相反,信仰——宗教的信仰却能在一定程度上给现代人以精神的抚慰,心灵的超越。也许在激烈工作之余,人们应该放下脑中思绪,寻求信仰的智慧之源,寻求生活方式的转变。正因如此,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现象:随着现代物质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宗教活动不但没有衰落,反而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甚至有不少专家预言,2l世纪将是信仰的世纪。自二战以后,宗教信仰在许多国家尤其是欧美等国呈复兴之势。以美国为例,每10个人中就有9个人自称相信上帝,有了个人属于某个宗教组织,有6个人每天祈祷;美国85%以上私立中小学校学生就读于教会学校;美国有1200多家宗教广播电台,每12家电视台中就有l家宗家电视台;美国现有30万以上基督教教堂、犹太教会堂、佛教寺院等宗教活动场所。可以说,宗教已经在西方现代社会生活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影响到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

  在我国,改革开发以来各大传统宗教也呈不断发展的态势,而作为中国经济龙头和对外交流的桥头堡的上海,其宗教发展也尤为迅速。中国民间有句老话,叫做“穷算命,富烧香”,也从某种意义上道出了宗教兴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微妙关联。通过对现代都市市民信仰生活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道理:

  其一,多元化的社会格局,一方面使得个人的生活空间日益私人化、多元化,从而培养了市民精神的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与此相应,市民的精神需求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而宗教作为抵制“工具理性”与“物质主义”的心理情感方式,也作为价值之源成为市民多元化精神需求的一个重要来源。与农村和一般城市不同,在现代都市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信教群众不只是教育程度较底的人,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事业成功人士和企业老板,其中年青人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人的信仰状态往往是出自精神的需求,由于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有一定的空余时间和物质保证,又重视精神生活的质量,因而往往被宗教的超越性与理想性的境界所吸引。

  其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与贯彻,广大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护,这为现代人的宗教信仰提供了法律保证和外部舆论环境。在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保证下,在多元化的精神需求下,一些人就选择了到宗教信仰中寻求生活的意义。此外,物质生活的不断富裕也为宗教信仰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当人们满足了基本物质需求的时候,就会寻求更高层次的心理与精神需求,比如寻求“意义”、“自我”以及“生命的归属感”等等,而宗教在一定意义上恰恰能满足人们的这方面需求。

  其三,个人生活的不稳定,产生宗教信仰的需求。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快、生活成本高、竞争异常激烈、人际关系的紧张、成功与失败交错等等,都使得都市人的生存压力远远大于农村和中小城市,从而导致都市人的迷惘、焦虑、不安。由于诸如此类的种种焦虑与不安,加上个人前途的不可预测,从而使人们易于到宗教信仰中去寻求心理的抚慰和精神的满足。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正形成了都市宗教信仰的世俗化特征。在上海,我们看到一些人一方面追求财富、追求时尚、追求消费和享受,一方面则进教堂、进寺庙。就玉佛寺来说,正月进庙烧香的人群就特别之多,几乎成为众多人群的一个盛大的节斗。在这种信仰和礼拜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同的信仰目的、不同的信仰层次以及不同的心理需求。

  其四,现阶段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与社会不公正、不平等现象也为宗教信仰提供了存在的土壤。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言:“宗教是被压迫尘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社会的矛盾与不公正恰恰构成宗教存在的社会原因之一。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和都市化过程是一个激烈巨变的社会转型过程,在此过程中必然会激起一些社会矛盾,产生一些暂时的社会腐败和社会不公正现象。比如:各种形式的官员腐败侵吞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激起了广大群众的愤慨,使得一些人对社会产生不信任、甚至仇视的心理;由于社会竞争机制的不健全以及不公正的激励机制,使得一些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感到社会的不公正;由于贫富差距的扩大,失业、下岗、低收入、疾病等等使得社会低层弱势人群陷入困苦和心理失衡。此外,在现代都市生活中还有其他种种社会问题的存在,这些社会问题也导致一些人走进信仰的世,寻求宗教的庇护与安慰。同时,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宗教所提供的世界观、认识论、美感境界以及心理抚慰与精神超越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给困境中的人们提供一定的安慰和诊疗作。

  相对于世俗文化,佛教文化可以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宋启发现代人们的思维,有助于人们走出心理的不安与精神的困境。比如,佛教的自我解脱性思维、佛教的和谐思想、佛教的慈悲理念、佛教的财富观念、佛教的苦乐辩证法、佛教的五戒十善伦理等等诸多方面,都具有世俗文化不可替代的文化功能。可以相信,都市佛教将闩益成为现代都市人的心灵花园,它不仅是广大都市信众的一片净土,也是普通市民了解佛教文化、启迪智慧的一片天空。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环境与其他诸多因素的转变,与古代都市相比,当代都市佛教文化功能更加突显出来,并呈现出当代的特色。

  三、契理契机的当代都市佛教文化诊疗价值

  都市生活中物质与精神之间的背离关系,是现代都市佛教直面都市现代生活,诊疗都市众尘的一个良好契机。佛教作为人类文化系列的一支,它是一种生命的学问,一种关于身心的愈合之道;同时,也是一种给人一种价值观和生活态度。随着大乘佛教的人间转向,人间佛教更是以众生现实的疾苦为其诊疗对象;因此,挖掘佛教中的种种有益现代人的精神食粮,将对现代都市的生活引导、心灵净化、生命指引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为共塑现代城市精神作出自己的贡献。

  今天,佛教寺院和佛教文化都正在走进现代人的生活之中,并为现代人,特别是都市的现代人提供各种诊疗作用。在法国一个叫做“梅村”的地方,一个来自越南的一行禅师在那里开设了禅坐中心。每逢节假闩,来自周遍都市的人们便来到这里,一起进行禅修活动。深受都市繁忙和紧张困扰的人们,在这里学习静坐,深入观察自己的痛苦产生的根源,并试图转化它们,以求得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在闩本,也盛行到寺庙里去的“一日行”风尚。所谓“一日行”,就是利用一天的休假时间到寺庙里去过修行、坐禅、拜佛、诵经等出家人的生活。事实上,不仅在日本,在新家坡的居士林、台湾的佛光山、河北的柏林寺……等等,都已经投身于佛教对现代人的诊疗功能之中。可以说,当今佛教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当下责任和重任,那就是必须走向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在上海这个国际化都市中,佛教寺院理所当然也应该发挥其佛教文化的诊疗功能,并为共塑现代城市精神而作出自己的努力。现代的城市精神逐渐走向多元化,我们知道“顽强拼搏”、“自强不息”、“锐意创新”这些都上海这个国际化都市的城市精神之应有之意,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实现,我们的城市精神中也在追求其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加多元化的形式。比如,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我们需要身心的放松和舒展;在强烈的竞争之余,我们需要宽容团结和超越胜负的情怀;在灯红酒绿之余,我们需要内心的宁静和淡泊;在锐意进取之余我们也需要超然物外的洒脱……毫不怀疑的说,佛教文化通过其现代的诠释,完全能够为多元化的城市文化增添亮色,为共塑现代都市精神生活贡献其自身的力量。在佛教的基本教义中,蕴涵着和谐、慈悲、和平、诚信、大爱、奉献、宽容等丰富的精神资源,这些对于现代都市人的精神生活以及和谐都市的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概括而言,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精神资源,它在当代都市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其一,引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佛教是一种追求自由和解脱的信仰的体系,它有着自身的价值系统和行为规范,因而也通过其价值规范和行为规范为人们确立了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它能够为现代人提供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对于现代人来说,信仰的迷失、价值的失范导致了私欲的膨胀,从而使得现代人的价值观产生了扭曲,并导致了一系列的“疾病”。从价值观而言,大乘佛教主张“普度众生”,度人以度己的精神,其实就是一种积极利他、为社会服务的价值理念。这种理念不仅有助于现代人摆脱狭隘的自我欲望,而且还和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所倡导的集体主义精神相契合。就人生态度而言,大乘佛教主张“不断烦恼而证涅槃,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因此,它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精进不息的进取精神,这有利于培养我们顽强拼搏的人生态度。在行为方式上,佛教的“五戒十善”,不仅为我们确立了向善的行为准则,同时也向我们指出“节制”生活的重要性,它告诉我们只有过一种有节制的生活,才有利于阻止私欲的膨胀,才有助于避免自我的迷失,从而回归真实、健康的当下生活。在具体生活方式上,佛教倡导“素食文化”、“简朴文化”、“洁净文化”,这些可以使人们培养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从而有利于身心健康与精神愉快。

  在纷繁的都市欲望生活之中,佛教为我们指引了一种摆脱欲望控制的解脱之路。佛教告诉我们:由于私我的虚妄性,一切私我的欲望是不真实的,也是无法真正满足的;在价值观上,佛教告诉我们只有做到“无我”,才能真正实现“自我”,只有愿意作出自我牺牲,在利益驭舍上遵循利他的原则,才能真正实现精神的解脱和自由的实现。在某种意义上,佛教就是要培养出一种大慈大悲的情怀,舍弃一切嗔恨、争斗、嫉妒、欺诈、占有欲,从而形成一种健康、高尚、完美的人格境界。可以相信,如果汲取佛教的生活智慧,那么上文所指出的都市身心疾病就能得以不断的治愈:如果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之余,多一种禅意的闲适,那岂不给自己的心灵增添一份宁静?如果我们能遵守“五戒律十善”,那价值的失范与混乱岂不得以辩明而清晰?如果我们能够放弃“私我”的执着,那么我们的人间关系岂不充满了互爱与互助?如果我们了知了诸法实相的“性空”之理,那我们岂不更加超然洒脱地面对现实人生?当然,我们不可能强求一般人都能对佛教有深刻的领会与信仰,但至少我们可以说,了解佛法的道理,它完全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生活态度,而这种生活态度对于当下的都市人来说确实是有益的。

  其二,发挥心理与精神的抚慰功能。在中国,人们不习惯于去看心理医生,不过佛教在一定程度上却在发挥着不知不觉的心理治疗作用。佛教的超越性理论与信仰活动,为人们摆脱当下的痛苦起到了一定的安慰作用,而佛教提倡的修身、禅坐,也能使人们放松心情、获得心理的平衡,从而增强心理自主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在欲望的态度上,由于佛教对“我执”的消解,从而使人能正确地面对自己的得失,心态平衡地承受人生的挫折和失败。事实上,“占有欲”的膨胀是现代都市生活种种病态的根源之一。诚然,恰当的“欲望”是人们进取的动力,但是过分膨胀的欲望则成为人性扭曲的根源。我们看到,现代社会的很多罪恶就是由于人们私欲的膨胀。在佛教看来,执着于自己的欲望就是一种“无明”,是对事物的本性缺乏洞察的结果,是对自己心性本质缺乏了解的结果。只有放弃对自我欲望的攀缘,以利他的精神去面对一切,人们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和解脱。

  佛教的心理抚慰功能,既是其信仰的精神作用,也有其复杂的心理学背景。在当今的都市生活中,心理与精神问题越来越多,佛教作为一种独特的信仰体系与文化功能,它对于梳解人们的不良情绪与心理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日益获得人们的认同与关注。佛教的心理与精神抚慰功能不仅是一种理论的说教,更是一种修持的实践。佛教就是通过自己的价值观和修持实践,使得人们的心理逐渐获得平衡。可以说,佛教的修持也是是一个真善美统一的过程。其中,真就是领会四圣谛,排除世俗偏见,把握真如实相;善就是戒和定,克己奉公,利益众生;美就是由善的伦理规范行为而获得的内心的和谐与解脱,是通过修持实践而获得的人格美和境界美。在繁华的都市之中,佛教寺庙就象一个闹市之中的一个心灵花园,在这个清凉的心灵花园里,人们可以得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升华与灵魂的休息。正如赵朴初先生所说:“佛法博大精深,佛教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世界观,缘起性空、如实观照的认识论,无我利他、普度众生的人生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三学并重、止观双修的修养方法,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奉献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在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特殊的积极作用”

  其三,提供积极经济伦理价值,树立诚信的优良品格。佛教有着自己的价值系统和行为准则,并以此影响广大的信教群众,维系社会的稳定。因此,深入挖掘佛教中的积极的伦理价值,可以引导树立社会道德规范,起到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事实上,在社会道德的维护中,宗教历来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佛教的“五戒十善”、“慈悲”、“菩萨道”等,都为人们树立利他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提供了理论支持,并在今这个价值和行为失去规范的当今时代产生一定的价值约束作用。除此之外,大乘佛教中还蕴藏着积极的经济伦理价值,这为我们确立正确的财富观、消费观和慈善观提供了指导。在西方,马克斯·韦伯就曾明确指出“新教伦理”与“资本注意精神”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基督教的伦理价值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韦伯看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有物质的市场部分,还要有精神的支持,而新教伦理一方面主张努力工作的“天职”观念,一方面又主张“入世禁欲”的克己节俭的行为准则,于是社会财富得以迅速积累。

  相对于西方,中国的宗教伦理往往忽视了宗教中的经济伦理价值的挖掘,在“宗教与社会相适应”问题上,本土宗教思想也缺乏经济利益与宗教信仰的密切关联,因此我们应该汲取西方宗教在此方面的合理思想,融于我们的宗教和文化之中,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事实上,大乘佛教的“入世服务”、“人成佛成”、“人间净上”等思想都可以进行现代诠释,从而有助于培养诚信、勤劳、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在对待财富的态度上,佛教不仅主张财富的积累要通过合法的“下业”来取得,还主张积极“布施”,将自己的财富用于社会上需要的人和需要的地方,回报社会和众生。都市中的信众都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都有着自己的职业和岗位,因此,佛教的这些积极伦理思想可以在日常的修持实践中加以培养,从而服务于社会。

  其四,培养互助互爱的和平理念,缓解社区矛盾的冲突。正如汉·斯昆所言,没有宗教的和平就没有世界的和平,当然,没有宗教的和平也就没有社会的和平与国家的和平。具体就上海而言,山于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不同信仰者共同生活在同一公共空间的机会将越来越紧密,如何处理不同信教群众之间的团结将是一个现实问题:其次;在一个家庭之中,家庭成员中的不同宗教信仰情况也存在,如何处理也是维系社会稳定的一个现实问题。因此,我们的宗教必须认真面对这些实际问题。事实证明,要避免二十一世纪的文明冲突,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一定要克服宗教的独断论,以真诚的、平等的姿态和宗教宽容的精神进行宗教间的对话,以达到各个宗教及文明的和谐共存及发展。说到宗教的独断论,佛教是几大宗教中最重“圆融”的宗教,这一思想有利于宗教和平理念的发挥。作为都市中的佛教寺院,一定要发挥其自身的和平、宽容与平等的理念,促进不同宗教之间、信徒之间、信徒与非信徒之间的团结,从而为社会和平稳定作出自己的努力。

  其五,借助佛教文化交流平台,促进经济文化的互动。佛教有着符合自身特点的文化活动,并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佛教文化代表了东方文化的特色,是古老的东方文明的一种重要形式与载体。因此,它的对外交流既是沟通东西文化重要桥梁,也在促进文化交流的同时,形成经济文化的良性互动。关于这一点,都市佛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都市佛教身处闹市,有着重要的文化传播平台。其次,都市佛教容易聚合各类文化艺术人才,为佛教文化的传播奠定一定的人力基础。其三,都市佛教面对的信众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具有接受和欣赏佛教文化艺术的能力。其四,都市佛教还具有从事文化艺术活动所需要的财力和技术支持。正由于都市佛教在文化艺术方面的种种优势,所以都市佛教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佛教文化中除了“智”的一面,还有“悲”的一面。慈悲是佛教文化的重要部分,被视为佛道的根本,同时也是中国慈善文化和慈善精神的重要理论来源。在当代,佛教参与社会慈善事业不仅可以在慈善文化上起到积极的宣传作用,同时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佛教从事各种社会救济、社会福利活动,如救灾捐款、赈济灾民、捐资助学、办养老院、资助残疾福利院乃至行医等等,通过对弱势人群的救助,可以减轻国家负担,缓解社会下层群众的情绪。事实上,在都市中的佛教寺院,直接面对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弱势人群,因此,理应发挥佛教一贯的慈善理念,积极关注弱势群体、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此外,都市佛教寺院的慈善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慈善宣传,向人们宣传佛教慈善文化,更向人们传达一种爱心和慈悲的理念,从而将慈和善的种子播种到我们都市的每一个角落里,让和谐与爱的花朵在都市中盛开。

  四、当代都市佛教文化功能对都市寺院的新要求

  当代都市佛教文化功能的转型,对当代都市的弘法模式与文化传播模式提出了新要求,这对当代都市佛教寺院来说既是发展的机遇也是现实的挑战。概括而言,当代都市佛教文化,应该形成与现代政治、经济观念相结合,与都市生活、伦理规范相融合,与都市人精神心理状况相契机,并以城市平民为基础,依托于开放的、社会意识活跃的城市氛围,积极倡导当代形式的人间佛教。具体而言,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与转型,当代都市佛教寺院在佛教文化活动方面存在以下几点的挑战:

  首先,当代都市的佛教信徒大都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他们要求对佛教的义理进行较准确的理解,这就要都市寺院僧人必须提高自己的佛学造诣和综合文化素质。为此,当代都市寺院寺在僧教育与僧才培养模式上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期的新需要。

  其二,由于当今都市高度发达的信息通道与文化传播手段,使得当代都市佛教必须借助现代的文化传播方式与手段,以促进佛教与现代化的结合。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现代都市文明影响、改变了当代都市佛教的弘法与文化传播手段。

  其三,面对当代都市巨大的精神需求,当代都市佛教应该发挥佛教文化的净化心灵、提升人格的作用,以减轻与消除人们的烦恼,获得生命的向导。作为现代都市中的佛教,它不仅需要深研佛法,也应该深刻地体察现代文明的正面与负面本质内容以及当代都市社会生活的特征与当代都市人的精神生活状态,只有这样才能直面都市人的精神需要、契理契机地服务于广大众生。

  其四,当代都市佛教在弘扬人间佛教的同时,必须坚持佛教文化的自身品格,坚持佛教文化的超越性与批判性特质。佛教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现代人们的精神家园,成为净化心灵的独特智慧,首先就在于佛教文化的超越性与对世俗文化的批判性;因此,人间佛教在一定意义上,绝不是要让佛教文化本身世俗化、人间化。都市寺院身处闹市,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民众,但同时也容易受到世俗文化的影响。因此,如何避免佛教文化不被都市商业文化、大众文化、消费文化以及其他非佛教文化所污染、所湮没,而始终保持信仰的纯正信,保持佛教自身文化的独特性,这确实需要当代都市佛教在推行人间佛教的同时,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总之,都市佛教,寺在都市,心系人间;都市佛教寺院是都市人精神生活的心灵花园。如何把佛教认识世界、认识人生的智慧,转化为现代人生活和工作的有益的启发和指引,成为现代人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项巨大的心灵文化工程,也是都市佛教在当代社会进行现代化转型的探索目标,这个目标需要佛教界和相关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