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广释菩提心论》摘录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7日
来源:   作者:海涛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广释菩提心论》摘录

   《广释菩提心论》摘录—一海涛辑

  1.所有最胜一切佛法,皆由悲心而为根本。此悲所因,为观众生故。

  2.如《圣法集经》云:「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诸菩萨不应修学多种法门,但于一法而自勤行,即于一切法如掌中得。何等一法?

  一、所谓大悲,诸菩萨乘此大悲,即于一切佛法如掌中得。

  二、世尊!譬如转轮圣王轮宝行处,即得一切力聚;而诸菩萨亦复如是:大悲行处,即能成就一切佛法力聚。

  三、世尊!又如士夫命根坚固,即能令诸根而得转故;而诸菩萨亦复如是:大悲坚固,乃能令诸菩提行法而得转故。』」

  3.如《无尽意经》云:「复次——舍利子!——当知诸菩萨大悲无尽。何以故?与一切法为先导故。舍利子!譬如士夫所有命根,与出入息而为先导;大乘法门广大普集亦复如是:菩萨大悲为先导故。」

  4.如《象头经》云:「尔时有一天子,问妙吉祥菩萨言:『当云何能发起一切菩萨胜行?复云何住?』妙吉祥言:『天子!大悲乃能发起一切菩萨胜行。菩萨缘诸众生,为境界住。是故菩萨常起爱念一切众生,而于己身无所顾惜,纯一为他,长养利益,于长时中难作能作,发生诸行。』」

  5.诸佛所行,悉以大悲而为其因。

  一、如《信力法门经》云:「彼诸菩萨悲心坚固,为救度一切众生,时而无少分苦想;

  二、若得度已,亦无所度之想;

  三、不舍一切难行苦行。

  四、如是不久诸行圆满,成本所愿,证一切智,得一切佛法。

  五、如是皆由悲为根本,所有佛.世尊现证一切智,大悲普摄,广为世间作最胜利益,安住无住涅槃。如是佛所行,悉以大悲而为其因。」

  《广释菩提心论》摘录—二海涛辑

  1.如佛于诸经中说,一切众生于诸趣中有种种苦,如其所应极大苦恼,菩萨常为众生悲愍观察,所谓:

  一、地狱趣中有种种苦,业火烧然,长时无间,苦恼无尽,如世盗贼种种治罚、系缚、捶打、铁叉、驱逐、断截身分,受诸苦恼。此苦亦然,饿鬼趣中有其种种极饥渴苦,身体干枯,为伺求食故互相残害。虽常伺求,纵经百岁,终不能得少分残弃及不净等。

  二、又有饿鬼,自力劣薄,依他胜者;虽复依止,而无所得;设有所得,转为强力诸鬼,欺陵、逼夺、埵打、治罚,受如是等无量苦恼。

  (一)受是苦者,是昔人中富乐自在等类,由起诸恶故,堕是趣中。

  (二)畜生趣中受无数苦,起恚害心,互相食噉,或有穿通其鼻,或破裂其身,或打缚等,极不自在,遍身楚痛,实无少分可爱乐处。如人负重,尝无懈倦;虽复长时,不念疲乏。

  三、又诸畜生于旷野中一心肆逸,此彼奔驰,曾无暂住,互相残害,互起怖畏,于此趣中复有是苦。如是地狱、饿鬼、畜生诸趣,由起种种烦恼恶业,为其因故,彼彼趣中受诸苦恼。如人堕于崖险之处,苦恼亦然。

  2.复次欲界诸天,欲火烧然,心意散乱,欲令自心于剎那间定聚一处,竟不能得。

  一、当知:欲乐坏时,苦即现前;如贫苦者,云何有乐?

  二、此欲天中常所堕灭,怖畏忧恼及破坏等亦非其乐,所有色界诸天,谓由诸行常所迁转,彼天报尽,或复堕于地狱等趣。

  三、如是等诸趣类中,烦恼业等常所缠缚,不得自在,由是生诸苦恼。是故当知苦火炽盛,烧然世间而不休息。

  四、菩萨见是苦已,即起悲心,普观一切众生。

  《广释菩提心论》摘录—三海涛辑

  1.又复菩萨见诸众生受种种苦时,无怨、无亲,起悲愍心,平等观察而为救度。又一切众生无始已来轮回流转,菩萨未尝于一众生不起亲友之想,起是平等心故,即以是行,于十方一切众生普遍观察,若见一众生有苦恼者,菩萨爱之如子,即当代受,不令众生受是苦恼。以是悲心转故,能令一切众生苦恼息灭,乃得成就大悲胜行。

  2.如《无尽意经》云:「此悲观行——世尊!——于《阿毗达磨经》最初演说,为欲救度一切有情故,起悲愿等力,趣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不为度众生,我即不发是菩提心!」

  3.如《十地经》云:「一切众生中,诸无救护者、无归趣者、无依止者、无知见者,菩萨见已即生悲念,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若不为他开导教示,菩萨即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故当知:诸菩萨勇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谓即悲心坚固。」

  4.如《如来智印三摩地胜上经》云:「菩提心所行,能坏轮回苦!」

  5.如《弥勒解脱经》云:「善男子!譬如有人,不取大金刚宝,别得一切金庄严具,而亦不舍大金刚宝,于贫穷者而能普济。善男子!菩萨亦复如是:

  一、不取一切智心大金刚宝,别得一切声闻、缘觉功德金庄严具,而亦不舍彼菩萨行,所有一切轮回贫穷者而能普济。

  二、菩萨能于一切种、一切学平等而修,是为无量胜行。是故从菩提心出生方便,成就大菩提果。」

  6.如《无畏授问经》云:「发菩提心所生诸福如虚空界,广大胜上,无有穷尽。正使有人以殑伽沙数佛剎,满中珍宝供养世尊;若有人能合掌至诚一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而此福德胜前福德不可较计。」

  7.又如《象头经》云:「诸菩萨所行真实故得菩提,非诸所行不真实故。」

  《广释菩提心论》摘录—四海涛辑

  1.如《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云:「佛言:『大王!若汝所作多种事业,于一切种一切处,应共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而学。是故——大王!——

  一、汝应如是于正等觉起欲信求愿,趣向等心。若住、若行、若卧、若立、若饮、若食、若诸所作,决定常时思念作意。

  二、观想一切佛、菩萨、缘觉、声闻、诸愚夫、异生及己身等,所有过去、未来、现在,一切善根合集一处,发胜上心,自当随喜已。

  三、普于一切佛、菩萨、缘觉、声闻众中,供养承事所有功德,与一切众生共之。普愿众生乃至得一切智,一切佛法皆悉圆满。

  四、若日日三时,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王!汝所作事皆得清净,菩提行等亦悉成就。

  五、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生善根果报无数,若生人中或生天上,于一切处常得最胜,而汝大王亦如是作,斯为广大。

  六、大菩提心最上最胜,若复所行真实,即能成就大菩提果。』」

  2.如《华严经》云:「善男子!从菩提心生一切佛法,广大胜上庄严,菩提心有其二种:一者愿心,二者分位心(行心)。」

  3.又彼经云:「善男子!一切众生极难得者,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广起行愿,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前安住,普尽世间能作利益。

  4.善男子!我得成佛,谓由发起求菩提心乘本愿心,后以所行诸行,从先所起彼一切行,而悉普摄成分位心。是故行、愿等力若悉成立,即得善知识现前摄受,舍去一切不实境相。

  5.菩萨如是发菩提心已,自行布施等诸波罗蜜多相应胜行。若人自不能调伏,何能调伏他人?是故当知菩萨若不自修诸行,而何能得大菩提果!」

  6.如《维摩诘经》云:「菩萨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

  《广释菩提心论》摘录—五海涛辑

  1.如《三摩地王经》云:「童子如我所行得真实故,而汝童子应如是学。何以故?童子!若所行真实,即不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如是菩萨诸所行行,若以十波罗蜜多、四无量、四摄法等,广分别者,如《无尽意经》、《宝云》等经说。

  3.又学有二种,谓世间、出世间。云何世间学?谓技能功巧等。云何出世间学?谓禅定等。余复云何:谓利益众生所作一切事业?此中应知诸菩萨所行,要略而言,谓慧及方便,而此二法无令减少。

  4.《象头经》云:「诸菩萨总略而言有二种道。于是二道若具足者,诸菩萨即能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二?所谓慧及方便。

  一、若离般若波罗蜜多行、诸波罗蜜多、四摄法等,云何能严净佛土、大富自在、成熟有情、作诸化事、普摄诸法、善巧方便?

  二、是故此慧与彼方便,为无颠倒性,有分别因,由此因故起正方便。如所说诸法,起无颠倒思惟分别,而能毕竟利乐自、他,能令烦恼不起,犹如诸毒为咒所害。」

  5.如《现观庄严论》云:「发心为利他,志取大菩提。」菩提心的体性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志取圆满菩提。

  6.发菩提心之因,《十法经》中说:「发菩提心之原因有四:

  一、见发菩提心的功德而发心,

  二、对如来发生诚挚的信心而发心,

  三、看见众生的痛苦而发心,

  四、因善知识之导化而发心。」

  7.《入菩萨行论》云:「发菩提心已,睡眠放逸时,功德亦不断,其量等虚空。」菩提心生起后就会与以前大不相同。于一切时,自己的福德都会不断地加强和增长。

  《广释菩提心论》摘录莲华戒菩萨造

返回目录

-------------------------------------------------------------------------------------------------------------

更多海涛法师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