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护法 以身弘法 共创和谐(周义勇)
以心护法 以身弘法 共创和谐(周义勇)
——浅谈信众应如何维护佛教良好公众形象
闽南佛学院弘法社第一届青年佛学进修班学员 周义勇
佛教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戒行严谨、见地真正、有修有证的僧团来住持正法,使之正法久住,也需要广大在家信众协同合作,共襄盛举。当今在人数上远远超过出家众的广大在家居士,他们在实践和弘扬佛法上所起的作用,是极其重大的。茗山法师在谈到僧俗关系时曾说“广大在家居士与出家僧尼长期的协调合作,使僧俗四众互补互利,结为手足关系。这正是中国佛教进行改革,发展人间佛教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他认为只有大量的正信佛法居士对佛法有正确全面的认知,把佛法的智慧,慈悲带入生活,如法如仪地护持三宝,以诚恳护持的心态和出家僧众协调合作,互补互利才能真正让佛法净化人心,佛法兴盛。佛教界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如何发挥信众的力量来共同维护佛教良好公众形象值得引起关注。笔者从信众的角度,对信众应如何以心护法,以及信众在弘法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为共同维护佛教良好公众形象建言献策。
一.以心护法:
当今的僧团通过自身积极行持及如理教化去影响信众,发挥积极的利世度人的菩萨心行,从而树立起崇高的人格形象,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和服务功能。而居士以三宝为核心,运用在家的方便护持三宝、护持正法、护念众生。在学习熏修,弘法利生、著书办刊、组团结社等方面,不遗余力,身体力行;在维护佛教权益、进行社会救济方面,居士的作用更不可替代。僧伽和居士的互补与良性互动,促进了佛教的全面发展,由此构成佛教的整体形象。
在护持正法方面,那些发菩提心的,有弘法能力、有机缘弘法的和护持佛法的居士除了自己业余爱好和自己修行以外,他投入很多时间来护持三宝。起到外护的作用。虽然随著近现代居士运动的勃兴,僧俗关系一度曾经成为近现代佛教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但居士中的绝大多数,仍出于佛教以比丘僧为中心的传统,对僧尼尤其是戒行严谨、见地真正、有修有证的僧团相当尊重。出家人住持佛法,在家居士护持佛法,对佛教而言,两者是“理同相不同”。僧俗二众犹如手足股肱,互敬互重,共同肩负起住持佛法和护持正法的重任。
现代的居士众以三宝为核心,就是以僧团为核心。僧团以圣言量,按照佛说的法为标准而去说法,一切讲经说法的师父都是代表佛陀来说法的,那么我们大家在心中对于僧宝,对于所有的出家人都要生起跟佛一样的尊重心、恭敬心。现代的居士众以心护法,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尊重、爱护、供养僧尼,在仪相上维护僧尼住持、在表相佛法的核心地位和维护僧宝尊严以及维护佛教良好公众形象等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以身弘法:
居士能否弘扬佛法?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就有“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自古以来,居士以身弘法的案例有很多。佛在世时,有维摩诘居士,佛灭度以后有许许多多大德居士不断涌现,在佛教史上留下弘法利生的无量功德。在中国如古代的庞蕴居士,近代的杨仁山居士和赵朴初居士等,他们都是竭尽全力的弘扬佛法,护持正法的表率,对佛法的贡献极大。佛教虽然向以出家比丘僧为住持佛法的中心,但人数远远超过出家众的广大在家居士,在实践和弘扬佛法上所起的作用,实在不容忽视。这些都无一例外的说明居士众在弘扬佛法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佛法是智信、兼善和利他的。我们应从哪些角度来构建我们现代弘法的方式呢?笔者认为在弘法方式方面应有所创新。
在弘法传播方面,可以借鉴现代整合传播的理念来为弘法服务。在有关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充分运用现代传播理念和工具进行弘法。现代整合传播的理念是以信众需求为中心,以信众资料库为基础,把所有的传播工具(如弘法宣传、信众关系管理、弘法活动等)进行统合,使其口径一致,达到强烈而且是单一形象的讯息传达,并促发信众学修正信佛教的行动,为佛教发展服务。。
笔者认为,借鉴现代整合传播的理念来为弘法服务,是对传统弘法方式进行时代适应的创新和补充。通过传播管理能与信众形成长期的互动关系。而与信众维系久久不散的关系,则有赖于不可或缺的信众群体资料库,这种“接触管理”,能有条不紊地与信众进行适时适地的双向沟通,避免出现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猜疑和不信任以及对佛教产生信任危机。
近期海外学术界的“大陆佛教极少有高僧,大量的是中低僧!”、境外一些媒体的“中国大陆九成和尚娶妻生子”等不负责任的言论也陆续地见诸报端,接踵而来的是海外各类传媒对中国佛教界以及中国知名寺庙知名僧人的各类谩骂和诽谤,致使世界许多不明真相的佛教信徒对中国佛教产生误解失去信心。这许多乱象都无一例外的表明在信息不对称下,外界对佛教的误解误读,现代的佛教弘扬方式应该在传播方面进行变革,以正视听,已到了刻不容缓,不容忽视的阶段。
那么在弘法传播方面,如何借鉴现代整合传播的理念来为弘法服务,使佛经中所形容的“分身无数亿,法音广宣流”成为现实呢?笔者认为要在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整合:
1、一个核心:整合传播是以广大信众的需求为中心,广大信众是整合传播360度同心圆的圆心,整合的基础在于广大信众资料库的建立,明确了这个中心,整合传播才有准心。
2、一种口径:整合传播就是将所有传播技术和工具加以紧密结合,以维持并清楚传达单一共享的形象、定位、主题和讯息,让广大信众始终听到的是一种声音,看到的是一种符号。
3、超越时空:整合传播是主体化、多层面的传播,时间的差异、地域的差距都不应该成为整合的障碍。厦门南普陀寺在2007年5月1日晚,海峡两岸——厦门、金门、澎湖佛教界以“祈祷和平,传递和谐“为主题,举行第一届海峡两岸“温馨之夜”传灯祈福法会。由于场地空间限制,负责晚会策划的法师和信众,运用现代的传播工具,请全体厦门,金门、澎湖的信众在晚上7时整,无论在场内场外,在家或在异地,同时点亮心灯,颂观世音菩萨名号,共同祈祷世界和平,一时间,场内外同声齐颂,盛况空前。这就是运用整合传播的一个经典的案例。
4、创造感受:整合传播直接渗透到信众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是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和心理感觉等多种感觉渠道来接触信众的,把握和整合这些感觉点是整合传播的关键。
5、双向沟通:整合传播强调的是双向互动的沟通,侧重的是弘法活动中的广大信众的参与,这种互动更利于正信佛教信息的传达。
6、趋同行动:其目的是为了要影响信众的行为,而不只是让信众知晓或对佛教有好感,而是要真正地激发信众的行动,让信众都能“观自在”, 让信众成为“观世音”。
在信息时代的以身弘法,必需借助现代的传播手段,才能“人人观自在,处处观世音”,才能更大程度上的为弘法服务,为维护佛教良好公众形象服务。
三.共创和谐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未来将是多元文化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新世纪,中国佛教仍将保持大乘佛教的精神风范,走“人间佛教”的道路。
佛教是大众的佛教,是为一切众生服务的。占佛教徒绝大多数的信众显然是关系到佛教的发展及整体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的居士众以心护法,借助当今现代的传播手段来进行弘法,以降低由于在信息不对称下,外界对佛教的误解误读,现代佛教的弘扬与时俱进,在弘法方式上与时代契合,使中国佛教的社会公众形象适应世界形势的发展。广大信众利用自身优势,在实践和弘扬佛法以及维护佛教良好共众形象上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维护佛教良好公众形象,呈现出共创和谐的良好局面。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