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善知识的选择及依止法的修习浅探
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善知识的选择及依止法的修习浅探
善知识的选择及依止法的修习浅探
圣钦
综观世上一切佼佼者,无论是杰出的科学家,还是卓越的政治家,无不出自于教师的悉心教导、培养。佛法中亦然,古往今来的高僧大德无不得助于大善知识的导引而成就,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善知识是为成就者在修行的道路上做了铺路石,功不可没。学习了《略论》的依止法是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寻求、选择依、止善知识及对其应给予广泛的恭敬与尊重的重要性.
一 善知识在修学佛法中的重要性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尊敬师长亦为其传统美德,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尊师呢?韩愈在其《师说》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而佛教的《坛经》中亦云“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在佛法中正因为佛子们重视自己菩提之道,重视善知识所传的解脱之法,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恭敬和尊重善知识,因善知识就是引导我们入道的根本。古德也常教诫我们:佛法从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密教中有一位侯惹瓦大师也曾云“大乘道的根本是善知识,若不恭敬依止善知识,是对于什么道不能生起的”可见,要想得到无上的解脱之道必须依止尊敬善知识。尤其作为佛法中的初学者,对佛法的理路不清,若无善知识的正确引导,自己只能是盲修瞎炼,徒费光阴。所以,佛陀才与诸经论中以种种方便教导弟子,必须重视善知识在修学佛法中的重要性,有部毗奈耶杂事中记载:阿难问佛“善知识在我们修学中是否能起到一半的作用”佛陀回答“岂止一半,善知识在修学佛法中起到全部的作用。”学习《略论》的依止法后,我对在修行为什么要依止善知识又有了更深的体会,如其云“一切妙善之根本,皆由善知识教导之力。”我们亲近善知识的最大利益就是能听闻正法,解开心中的种种疑惑,树立起正知正见,然后我们再依教奉行,才能在修行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因为善知识都是过来人,正如俗话所说的“欲知山前路,须问过来人。”有善知识的警训,前车之鉴,我们在修行中就可避免重蹈覆辙乃至误入歧途。不仅如此,如果我们能如法依止善知识还可以获得非常殊胜的功德,如宗大师在论中就有开示我们:“由如法依止善知识故,得近佛位,诸佛悦豫,常遇善知识,不堕恶趣,速断一切烦恼恶业,不背菩萨行,常具正念,功德资粮渐渐增长,成办现前究竟一切义利。”因此,如法依止善知识能令我们成办一切事业,善知识可以说就是我们进趣菩提之道上的一盏指路明灯,而其所传的道法就是我们趋向菩提大道的车乘,谁得到他,谁就能率先的顺利到达目的地。正因善知识在我们修学佛法中如此重要,所以古德皆乐于行脚,四处参方。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玄奘大师负笈万里,慧可大师跪雪断臂等寻求善知识的懿行,在教 内外已传为佳话,正因为他们能如此虔诚恭求善知识,所以才能获得佛法真髓及衣钵真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急速得大成就。由此可见,重视寻求和依止善知识在我们修学佛法中是如何的至关重要了。
二 善知识的选择
(一) 所依善知识应具的德相
以上以明善知识在我们修学佛法中的重要性,可以说他是我们一切功德善法生起之源,是在尽诸佛未尽之责,替诸佛行事,引度苦海众生离苦得乐者,是人天导师释迦世尊法脉的继承者和宏扬者,不是随便一个什么人就可以担挡这个重任。更何况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因此我们应当选择好的如法的善知识作为依止,才能正确引导我们在菩提路上修行前进,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我们修法的必须。因为我们所选的善知识在我们修学的道路上扮演的是极为重要的角色,他是我们的导师、模范和参考点。善知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接受教法以及知见的确立,《菩提心论》云:“学人应具功德,如六度四摄等,皆关系于善知识。”因此,我们在依止善知识前,必须用心去观察抉择。那我们应如何去辨别选择真正的善知识呢?《略论》中宗喀巴大师就三士道渐次接引吾人认识整个大乘佛道,直至成佛的具德善知识,给我们作了详细的说明。其引《庄严经论》告诉我们选择善知识的标准:“知识须具戒、定、慧,德胜、精进、教富饶,通达真实、善说法,悲愍为体、断疲厌。”这就是宗师教诫弟子寻求依止善知识的所具的十种德行,即是我们所选的善知识首先必须先顺佛教总相,即如能以戒定慧三无漏学调伏自己的身心,这样才能真正的去利益他人,如宗师论中所云“彼调御他人之师,先须自能调伏。”具足此德者方能作为我们修行的依止师。宗师又于衡量善知识十条标准为我们一一加以说明:
1 具足戒德:即是我们在选择善知识时,应观察其是否持戒清净,是否能以戒行来约束自己的身心,使之如法如律。若此善知识“如调野马,制伏其所不应行。于应行处,努力进趣。”者,即是具足戒德的善知识。
2、3具足定慧德:即是我们在选择善知识时。要观察其是否是积极致力于增长善行而与戒相合,努力断除恶行,使自己的身心不与戒律相违背,并以正知正念,清净安住于善所缘,不住散乱放逸等境,如此具足定慧者,方为具德善知识。
4德胜:即是我们所选择的善知识的功德,即他的德性、学问、才能必须要超过我们,这样才能起到见贤思齐的作用,如宗大师引普穷瓦之言说:“我闻前辈传记时,自然生起向上心。”因此宗大师认为“善知识之功德,有须胜于己之重要。” 宗大师所言极是,俗语也常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环境对我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不容忽略。
5教富饶:即是我们所选择的善知识必须内外教理,但主要的还是内教,“博通三藏,具足多闻”,如此掌握丰富的教理知识,而自庄严。
6通达真实:即是我们所选择的善知识不仅要掌握丰富的教理知识,而且还要有现量证得。
以上六德,只是善知识成就自利之德,尚不能利他,尚不能“如以水涤人之垢,以手拔人之刺”一样,因此善知识要达到利他的目的,还须成就四德,即:
7善说法:即是我们所选择的善知识必须掌握说法的次第,能随弟子之根器,善巧的为其开演妙法。
8具悲悯:即是我们所选择的善知识必须以一种清净之心、慈悲之心、切实为利益一切众生而不为任何名闻利养,为众生说法。
9精进德:善知识的精进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做善知识的人必须首先自己要戒骄戒燥,谦虚对待学问,经常努力学习,勤奋修练,不断地提高自己,另一个就是指我们所选的善知识要勤于教导,勤于事业,以勤奋精进的精神教育弟子。
10断疲厌:即是我们所选择的善知识必须具足忍耐力,若众弟子智力根器、思想素质、爱好习性各不相同,不但要善于因材施教,而且还应该具备那种百问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和教育低劣质弟子的耐心,数数为弟子宣说法要而不生厌倦之心。
以上十德即为弟子选择善知识的十种标准,是佛法中如法的行道者。从中我们也可见,其实善知识的责任就在于佛法妙道的弘扬,以悲悯心授予弟子解脱之法,引导弟子归于圣位,以令法脉相续不断,利益更多的众生,故要求我们所选择的善知识不但要重视自身的修持,还要以悲悯心重视利他之道。具足此十德可谓最理想的、如法的善知识了,然而,末法时期,想寻求合乎这十种德相的善知识实为不易,众里寻他千百度,还比凤毛麟角希。那我们岂不是找不到合格的善知识了吗?非也,宗大师又引大德之言告诉我们“博多瓦云:‘具三学,通真实及有悲心,五者为主。我漾尊滚阿阇黎,既无多闻,难忍疲厌,闻者不解其言。但以具前五德故,凡亲近者皆得受益’。又宁敦师,不善辞令,纵为施主咒愿一次,人莫解其所谓。然以具足五德,亦能饶益徒众。”在这里,宗大师虽然把我们择师的限度放宽了,但仅具这五德的善知识,具足正知正见,能帮助我们契入空性,如果我们能寻求得到并且全身心的依止修学便可终身受用无穷了,如宗大师所言 “然师为万善之根本。诸欲依师修心者,当知彼师应具之相,励力访求。”因此,我们在选师时,不能只看其名气大小、地位高低、信徒多少,也不能看有没有装神弄鬼的神通之类,而要看具备不具备经论中明确指出的善知识应具备的德性,以这些德相条件衡量投靠的对象。若我们掌握了选择善知识的方法,就要象古圣先贤那样,不畏生死,悉心参求,我们也一定能速疾得到佛法的受用,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
(二) 能依弟子应具的德相
作为一个求师者,不能只要求善知识的德行,自己首先也得具备一定的标准,即是个人本身是一个堪雕琢,堪被教化造就者。否则,即使善知识德行再高,于其何益。故宗大师在论中引《四百颂》云:“质直、具慧、求法义,是则名为听法器,不将说法师功德,执为过谬听亦然。”此即是堪为法器的能依弟子应具的三种功德。
首先是质直:所谓质直是指没有邪见、偏见、成见,心理正常、思想纯朴、行为端正。即作为弟子心地必须正直,不堕党类,若心有所偏蔽,就不能察见善知识的功德, 更不能获得善知识说法的真实义利。如《中观心论》云:“以堕类故心热恼,终无通达寂灭时。”因此作为弟子必须要时刻警醒自己谨防生起厚自薄他之心,失大义利。
其次是具慧:即作为弟子必须具有正常人以上的认识思维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等,即具有分别善说正道,恶说似道的慧力,能分辨是非,善知取舍。才堪教化。否则是非不辨,邪恶不分,愚痴无智者,犹如朽木一块,终不能成器成才。
再者作为能依弟子还必须具有求法意乐,即指对所学之法具有浓厚的兴趣,具有认真学习,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精进不息的追求精神;对法有此渴求之心,才能依教而起修,就象阿底峡尊者当年寻求依止金洲大师,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飘扬过海,可见其求法之心之切,尊者亦能如其所教,励力修行,终成法器。
除此之外,作为能依弟子还必须“善摄心听,敬法及师”如是具足以上 能依弟子所应具的德相,方为法器。否则“根基不利,不堪大法”。因此作为求法之人,我们必须把善知识及弟子须具应具之德相牢记于心,做为自己修行及观察寻求善知识的一面镜子,并且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自己的身心调治平正了,方能择到具足德相的善知识。从此我们也可得知,如果能达到师徒双方都具足各自的德相,则对于我们求法之人来说,利益真是太大了,求证佛果犹如探囊取物。如弥勒日巴与其师玛尔巴,就是一个光辉的典范。而师徒之间如果有一方德相欠缺,就犹如折翼之鸟,不能展翅高飞。故我们对 善知识的抉择和自身的修养德行不可不慎。
然而,我们都是生死凡夫,烦恼习气炽胜,假使我们寻求到了如法具德的善知识,我们应该如何行持才能达到全身心的依止善知识而获大利益呢?在论中宗大师对依止法给我们作了明了的开示。
三 依止善知识应具的态度
1 意乐依止
首先,要思其功德,树立信心。就是要求我们在依止善知识时,必须以净信为本。我们所依止的善知识是给我们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以其引导及教授,使我们的身心能精进于菩提道业之上,善根功德能不断的增长。因此,如果我们对善知识无净信之心,又怎么能接受其所传授的道法,怎么能去依教奉行呢?就象佛陀时代的提婆达多和善星比丘,对佛陀没有信心,终不能得度。再者,如果是一位具有纯正知见的善知识也不会把无上的妙道传授给对己无有净信的人的,所谓佛不度无缘之人,道也不传不堪之人。所以我们首先必须对善知识生起净信,方能获益。正如宗大师在论中引《宝炬陀罗尼经》云:“信为前导有如母,出生长养诸功德。”因为具足净信故,“能令功德未生者生,已生者安住,展转向上增长也。”因此,对一位能令自己道业功德增长的殊胜善知识,爱重之心应当胜过自己的生命。宗大师在论中也教诫我们:把善知识当视如佛,因为伟大的佛陀,为了寻找宇宙人生的真理,抛弃王位,六年苦行,终于菩提树下降伏魔军成等正觉,才有珍贵的佛法流传于世。因此,有了佛陀这个大善知识才有了后世源源不断的法可传,有了法,才有了后世的诸多善知识及弟子。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推一浪。所以说,善知识就好比源头,而道法就好比江河,而那数不尽的后浪就是我们弟子,也是延续浪流的人。如果我们仅注重那宽广的河流,而不知饮水思源,那么源头一旦枯竭,后浪就会消失,即使是在宽广的河流也终将成为一洼死水。故善知识就是掌握我们法身慧命的法乳之源,我们必须珍惜净信这个能给予自己生命及永久安乐的法源。我们学佛信佛对佛皆可生起欢喜敬信之心,那么对自己的善知识亦当如是,才能常思其功德,悉心敬仰尊重他,才不致生起寻过之心。就象弥勒日巴大师,他对善知识的恭敬、信心可以说是无可挑剔。因大师在出家之前,曾修习过黑法,以咒语残害过许多人,所以他初到玛尔巴上师那里求法时,上师不但不给他传任何法,而且还千方百计地折磨他,上师多次令他背石上山建造房屋,当房屋将建好时,又命他拆掉,再把石头背下山。如是反反复复的“折磨”他,大师的背也因此而被石头磨了几个洞,血肉模糊,而玛尔巴上师似乎没有丝毫同情之心,依旧严厉地责打他,并始终不传他任何法。但是,弥勒日巴大师对上师的信心始终没有丝毫的动摇,依旧恭敬上师如孝子对父亲一般,正因他对上师存有如此净信之心,终于得到了玛尔巴上师的传法心要,也成为后人尊仰的一代宗师。由此可见,我们只有对善知识心存净信,才能得到如法之道,才能有所成就。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我们所依的善知识我们认为其有不能理解的行为,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论中有云:“设以放逸心或烦恼炽盛等过,忽起寻过之心,应当励力忏改防护。如是修习,纵见稍有过失,以念德心盛故,亦不能障碍其信心。”此即告诉我们要戒骄戒躁,无论如何也不能退失对善知识的净信之心,只要我们一如既往的恭敬遵循善知识的教导,励力修行,照样能够获得成就,如阿底峡尊者对金洲大师的净信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因此,我们在依止善知识时,必须以净信为本,常思忖其功德及闪光点,能从其学到解脱之法,成佛之道,这才是我们要重视、要悉心关注的。
其次,要思其恩德,激发敬心。就是我们对所依止的善知识,还必须念恩生敬。佛法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若非宿世再来之人,想精通三藏,修行解脱,谈何容易。能得遇善知识悉心的教导成就,令我们断恶修善,远离痛苦热恼三途之因,我们实应对其感恩戴德,常思其恩。忆往昔佛陀在成佛之前为求法,经历了多少我们难以想象的艰难辛苦,同样,我们的善知识也是经过长期艰苦求学,才获得了无上妙法,今日就象父亲把财宝传给子女那样毫无吝啬地传给了我们,这如此大恩实重如泰山。世人尚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更何况是为我们永久脱离生死轮回而赐予解脱妙法的善知识,怎能不常思其大恩大德,而生起至诚的恭敬之心呢?。佛于经中也告诫我们:给人施教一句经文的功德比用七宝装满三千大千世界赐给这人的功德还要大。何止一句经文?上师把成佛的妙道教理系统地传授给我们,此恩此德,怎能报答?如此常常思维,便能在感情深处激发起自己的感恩之情。宗大师在论中 也引《华严经》教诫我们应对善知识常做如是思维:“我此善友说法人,诸法功德为开示,菩萨威仪总为说,一心思惟而来此。能生善行如我母,哺功德乳如乳母,菩提支分教修习,此诸知识遮损恼。解脱生死如妙药,亦如帝释降甘霖,令我增善如满月,开显涅槃似日明。心于怨亲固如山,亦如大海不荡动,救护一切如船师,善财如是思惟来。菩萨令我发大心,佛子令起求菩提,我此知识佛所赞,以是善心而来此。救护世间如勇士,又如商主众所依,与我安乐开慧眼,以此善心事知识。” 善知识就是我们的法身父母,是成就我们的法身慧命,引导我们在佛法光明大道上勇往直前的人。是救济我们出离生死苦海达涅槃彼岸的人,其恩浩荡,我们必须时时意念其恩,而恭敬尊重之。
2 加行依止法
我们要想成佛,必须积极福德智慧资粮,而善知识可以说就是我们最好的福田。那么作为弟子,如何侍奉供养善知识才如法呢?宗大师引《事师法五十颂》云:“此何须繁说,随师喜当作,不喜者悉止。”即是要我们随顺善知识的意愿,他喜欢的我们就尽力去作,他不喜欢的是我们尽量远离,避免违背其意,就不会触恼善知识,而失法利。并且招致无量的过失,如论中云“若不如法依师,此世易为病扰,或为魔侵,后世堕于恶趣,感受无量苦恼。”又云“复次,诸未生之功德不生,诸已生者失坏。常与不善知识及恶友为侣,亦令功德损减,过失增长。生出多种不可爱乐之事。故于一切能感苦果之因,悉应断之。”因此我们在依止善知识时,不可不谨慎,“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可不顺从师意。
那么何谓师喜者呢?论中云“师所喜应作者,分三门,谓内外财供,身口给侍,如教修行也。”
首先,我们对善知识必须修供养,培植我们的福德资粮,甚至要不吝己身及一切财物,“如往昔佛陀于三昧阿阇黎,于难舍之妻子及自己生命,以修供养,何况飘流不定之财物。” 当然,善知识并不希望我们倾其所有,尽财尽命,但是我们在供养善知识时,也要尽力而为,如法师所的:在自己条件许可的限度内,尽量做得好一些。就象种田,土地尽管非常肥沃,但如果种子缺乏或者种子质量差,其收获也不可能理想,对善知识的供养也和这道理一样,其功德的大小与供养优劣并非没有关系。因此,我们要尽其所能,而且,供养的真义不在于物,而是在于我们对善知识那份诚心和恭敬心。
其次,我们要尽力去侍奉善知识:要象古德那样,勤勤恳恳地侍奉上师,不怕脏和累,挑水砍柴做饭样样干,把自己的身言意全部投入到敬奉上师的工作中去。因为积德消业,没有比这更殊胜的办法。如论中云“若于灌顶师,三时伸礼奉,则为已供养,十方诸如来。”可见我们全身心的奉事善知识功德之大了。并切我们还要常称赞善知识的功德,张扬善知识的懿德,令他令己增信,福慧双增,得大益利。其实,善知识并非需要我们的供养和称扬,只是我们作为弟子必须有这样的意识,应尽自己的一分孝心及恭敬心,回报师恩,积福积德。以期解脱。
再者,我们必须听从善知识的教导,弟子能如其所教,精进修行,才是善知识最欢喜的,如昔霞惹瓦云:“凡为大乘师者,不观察于财物”。也就是说善知识并不以财物为重。他所喜爱的,只是弟子能如教修行。因为“能如教修行,上者可得证真实。次亦不失自宗,最次亦能去恶修善。“所以在善知识所欢喜的三门之中以此门为主。在《佛本生记》中也说“对有恩者表敬意,均按教导去实行。”因此,我们若要想报答善知识的恩情,对善知识表达自己的敬意,就要听从其教诲,身体力行其所传的教法。更何况我们亲近善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对治自己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获得解脱自在,如果我们不听善知识教导,亲近善知识就一点也不起的作用了,又怎能达到亲近善知识的目的?因此,听从善知识教导,依教奉行的重要性,可不言而喻了。遵照善知识的教导去精进修行就是敬奉善知识、取悦于善知识、回报于善知识的最好的敬师方法,我们作为求师者应努力实践之,不负师教,不负己求。
综上可知,依止善知识关系到我们的生死大事问题,其即为我们入道的根本,引导我们走向解脱的根本。善知识可以说是一本不易解读的书,时至今日我终于读懂了这本书的深切内涵,其悲智双运,传法育人,诲人不倦,所以堪为人师,堪为吾辈依顺;德才兼备,弘法利生,,续佛慧命,所以堪为人范,堪被吾辈敬尊。古人云“从善如流”相信我们的内心本来都是纯洁的,绿色的,未受染污过的一弯溪流,只要我们拥有了一个如法的善知识,给我们一扇释放无明烦恼的闸门,一方展露悲心智慧的河床,那么,我们心中纯净的慧水便会飞溅而出,披靡向前,冲破一切烦恼羁绊,顺利抵达涅槃的彼岸。国学大师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我要说:僧青年强,则法门强,让我们都来恭敬尊重如法的依止善知识吧!依善知识的教化指导,去修学实践,用丰富的教理文化知识和完美的人格把自己强壮起来,让我们共同携手,创造佛教更昌盛,更辉煌的明天!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