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智:生活中的佛教 从现代医学看禅与身心健康
林克智:生活中的佛教 从现代医学看禅与身心健康
提要 本文从禅及禅在我国的流传开始,讲明中国禅之特色,并以此说明习禅者所具的条件有:发菩提心、深信缘起性空的因果关系、严持戒律、素食等等。由于禅修,故其智慧宽广,处事有条不紊,心态平衡,身体健康。接着介绍了现代医学对防病、治病,维护和开拓身心健康的一系列研究措施,其结果正与习禅者对自身的要求相合,故真正的禅人身心健康。本文以此说明佛教非但是与时俱进的宗教,也说明了禅在现代社会存在的必要性。
禅,全称禅那,意译为“静虑”、“思维修”等。禅那之体,为寂静而具审虑之用,静即定、虑即慧,故禅那即为定慧均等之妙体妙用,亦即心体寂静。
大珠禅师说:“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动,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可见宗下禅之体为涅槃妙心,依离语言文字顿悟一心,教上别传向上之宗旨者是为禅。故从本质上看,禅是一种见性之法,它为我们指出摆脱桎梏、走向解脱自由的道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中国禅铄古震今的名言,它包含了禅宗的全部主张。故学一点禅,对修行者来说,不管你修何法门,都是有好处的。即使你不是佛教徒,懂一点禅理或学一些禅者的生活,亦会使你的人生活得更有乐趣更有意义。由于这个原因,可以说禅无时间之限制,说它万古常新亦不为过。禅既万古常新,亦当对现代社会发生强有力的作用。
今借云南鸡足山“禅与现代”佛学研讨会之机,谈一些禅的“现代功能”作为抛砖引玉。
禅之源及其在中国的流布
释迦世尊说法四十九年,最后于涅槃会上拈华,迦叶微笑,以心印心授予迦叶。据经载:初有大梵天王以金色优波罗华献佛,请佛坐其身而说法。继因世尊拈此华普示大众,百万人天悉皆罔措,惟迦叶尊者领会佛旨破颜微笑,佛即将此华付与迦叶,并授以衣钵为真传之信物,是为第一代祖。佛灭度后三阅月,迦叶命阿难离竹林外出。阿难既出,因此而大疑,遂于深林静悟,终豁明大事。于是仍返竹林说道:“迦叶师兄开门!”迦叶言:“如何去而复返?”阿难曰:“大事明矣,顿悟彻矣。”迦叶曰:“既已明彻,何不见面?”阿难即时彻底大悟,即以本具之神通妙用,随便而入,迦叶即以如来心印与衣钵真传授予,是为第二代祖,并请升宝座结集经藏。禅于印度至菩提达摩,历二十八世。
达摩西来,道传东土为初祖。师于少室面壁九年待机传法,后得慧可断臂求法,即以无言之心印无言之心,是为中土第二祖。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慧能为六祖。慧能大师得衣钵,其法行于南岭之南,故称南宗;神秀大师之禅盛行北地,故称北宗。北宗渐,获如来禅之踪迹;南宗顿,得祖师禅之真髓。世称南能北秀、南顿北渐,即源于此。世传“拈华微笑”,“折苇渡江”,“面壁九年”,“只履西归”,“断臂求法”,可知中国禅之源头。
南宗禅之特点为:禅风已完全摆脱教网,不堕于名相,不滞言说,倡修证不二、迷悟一如之说。指出人人均有本觉之妙心,烦恼妄念非实有,故扬“一超直入如来地”之顿悟,后称之为祖师禅,或谓南顿。
慧能大师令人从般若行起修,大师于《坛经》中说:“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从一股若,生八万四千智慧。”大师教人所修的,是定慧统一的般若行,故在《坛经》中又说:“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认此义,即是定慧等学。”从而,我们可知大师的主张是以慧为定,定在慧中,故其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如此,则修行者可不离日常生活之行住坐卧而行一直心,于一切法无有执着,定能自利又利他。其禅修亦不必先求入定,或去住静观心,是为最上乘禅。
佛教的修学以戒、定、慧三无漏学为基础。六祖大师对此之看法为:“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不碍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自性虽是无念、无相、无住而如如不动,但其能兴起慈悲心广度一切众生,故又名心地。心地清净无染也无是非,故戒行清净,是为自性戒;心地离一切境,无有挂碍得大自在,此即智慧现前,故称为自性慧;心地于一切境不着有无、染净、生灭、断常、一异、去来等相,是为离一切乱相之自性定。由是而修明心见性,直下承当,则是大师所提倡的最上乘禅法。
慧能大师初见五祖时,即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犸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可知六祖未出家之前就是一位佛性论者。大师以佛性论为依据,提出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将凡夫与佛、烦恼与菩提画等号,所不同者只是迷与悟而已。大师这一思想,在其嫡传弟子永嘉玄觉禅师的《证道歌》里表达得最为明白,其中:“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然天真佛。”即说明见一切法真性,即见佛性。证一切法真性,即证佛果。
此即为六祖大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主要思想。大师弘扬圣教大阐宗风的主要道场是曹溪宝林寺,于大师门下的得法弟子有四十三人,如行思、怀让、神会、玄觉、慧忠、法海等,法海集其言行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六祖大师弟子中,出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大系统,均为七祖。让传马祖道一,一传百丈怀海,海传沩山灵祜与黄檗希运两支派,皆为十祖。祜传仰山慧寂,合为第一沩仰宗,慧寂为第十一祖。运传临济义玄,独为第二临济宗,为十一祖。思传石头希迁,迁传药山惟俨与天皇道悟两支派,皆为九祖。俨传云岩昙晟,晟传洞山良价,价传曹山本寂,合为第三曹洞宗,本寂为十二祖。悟传龙潭崇信,信传德山宣鉴,鉴传雪峰义存,存传云门文偃与玄沙师备两支,皆为第十三祖。偃为第四云门宗,备传罗汉桂琛,琛传清凉文益,益为第五法眼宗,为第十五祖。玄传兴化存奖,奖传南院慧颙,颙传负穴延沼,沼传首山省念,念传汾阳善昭,昭传石霜楚圆,圆传黄龙慧南与杨枝方会两支派,皆为第十八祖。南为第六黄龙宗,会为第七杨岐宗,总为五家七宗。
以上为六祖慧能大师把如来慧命的正法眼藏传付给南岳和青原以后,法水长流、慧灯永耀,而成为五家七宗之传承关系。至此,达摩大师“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之偈语,成为现实。晚近,只有临济之传承最为兴盛,曹洞亦有相传,其他各家就很少有传人了。但总的说,我国后来之禅宗,可说皆为六祖慧能大师之南宗禅。后南宗禅的许多大师倡禅净双修说,遂使禅净双修大行于世。
一般人都认为佛教的修行高深莫测,同时又死板僵化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其实佛教,特别是禅宗威严而幽默,它无时无刻不像春风化雨似的沐浴着一切,滋润着一切。禅不仅充满了光明与智慧,它还给人指明了解脱之路;禅不仅可使众生去除烦恼出离轮回,它更可使人现世就得到心理上、生理上更实在的和谐与统一;禅不仅使人在日常生活中,消除包括疾病在内的种种痛苦,还可使行者在意识上得到圆满的智慧和快乐,享受永恒的存在。
禅与人生
禅是佛教的修行方法,明心见性直到成佛是禅宗的最高目标,是达摩祖师特别提出的,慧能禅师亦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这是习禅者的第一要务。在我国,由于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禅法,并经过祖师大德的长期实践,它在现实社会的许多方面,都已产生殊胜的现实效应与社会效果。
禅与心态真正的禅者,其主要目标是为“了生脱死,超出轮回”,达到菩提正觉的境界。虽然由于各人的心量有广狭之别,所得之成效殊异,但只要你能去实行,其心态必能逐渐至无牵无挂,处处安详。一个人时时处在安详的心态中,就会在繁忙的工作中,即使遇到极大的困难,他也永远不会失去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一个人如能时时处处以达摩祖师的“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和“称法行”去面对现实,心态就会永远平衡、永远安详。
禅与道德行为一切禅法的修持者,均以菩提心为本,以持戒为基,以佛所定的戒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心、口、意三业。其直接效应是,用佛教戒律可以起教化作用,推广行善,约束恶的行为。另一方面,通过禅修能使心理平衡、道德高尚,行为更合乎理性。因为禅修者具有高度的心理自控能力,和很强的自塑能力,他可以掌握自心,塑造完美的人格形象,他的行为当然亦符合伦理道德规范。这样,无形中就适应了现实社会,改善和提高了社会道德水平。
禅与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拥有古人梦想不到的现实物质的享受。但物欲的追求,使人疲于辛苦的奔波,不但失去了最宝贵的心灵自我,还尘封了本有的智慧。如果现代人都能行禅,由于参禅,一定会发挥禅之妙用,如此非但不受欲念的牵累,还会使生活更活泼自然,心态也更安详,使生命随处充满活力。
禅与大自然修禅者之眼光,不同于一般人,他以慧眼观之,大地万物皆禅机。故古人有“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心”;“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此“物我一体,任我取用。物我合一,相入无碍”,自然而然,何等超然。虽然门外看禅,高不可攀,深不可测;其实不假外求,随处皆是,俯拾即得。即禅即境,即境即禅,就如山中青泉,自可洗去心灵中的尘垢;天空的白云,让你任运逍遥。学佛如此无牵无挂,不学者谁知。
禅与却病延年 佛经说人心之散乱,有如心猿意马,昼夜无有停息之时。由于心识不眠不休,累得身体不能放松,故百病丛生。现代医学研究已明白地告诉人们,人体70%一80%病痛,是来自内心的爱染、执着及贪婪和焦虑。习禅的人,心由散乱而转为专注,混浊的思绪逐渐清明,爱染逐渐淡化。由于心的专注宁静,它能引发与生俱来的一种能量,可自然调理整个失调、受创的身体,松筋舒骨,排除毒素,活化全身细胞,自然就会身体强健、延年益寿。
另一方面,禅者的饮食习惯也会促使慈悲心增长,对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及对防病、治病都有极大的好处。
上面简略地说出禅对人类社会的作用,除了这五个方面还可以说出很多,不过限于篇幅只好止此。总的说习禅静坐的利益不外于:一、在防病、却病延年,使有健康的身体,这是属于生理方面的利益;二、在心理上的效益则是能得到一种宁静、喜悦、开朗、闲逸,以及养成独立、坚毅、无畏的性格;三、在心灵上则因生活的纯净无染,生命的彻底净化,自在解脱,就会开展出无我的大爱——爱人、爱国、爱世界,而又能够不执着一切,乃至最后成佛,这才是最究竟、最圆满的利益与成就。
下面再谈一下“禅与人类心身疾病的防治”,因为这个问题大家最关心,同时要谈这个问题,许多问题也都附带谈到了。
习禅可防治人类身心疾患
以禅的智慧看问题,则根本没有问题存在,因为一切问题只是在现前心念的无知执着时才会产生。如果没有直观的智慧,我们也可以从“因、缘、果”的法则来了解问题——这就是说:问题产生了,是结果出来了。在未形成结果之前,尚有它的根本原因和助缘。禅的修持,就是引导我们去寻找问题的根源,查清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以理性、客观、进取的精神去面对、解决、消融。因为这样,所以不管发生人生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得到完善的处理和解决。
心理疾病起因与消除 与上一段所说的相反,如果没有禅或不去习禅,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因为习禅有成之人,他时刻保持内心的清醒、明白是非功过:善念起时令其自然增长,恶念来了会立即制止,故修禅的人有很强的止恶行善力量;与禅无缘者,他的心念昼夜奔驰,攀缘五欲六尘,生活有如行尸走肉,随境变迁、随业流转,无法做自己的主人。人心内在的贪、瞋、痴、慢,若没有宁静、祥和而又活泼、自在的禅法来洗涤陶冶,就不容易从欲望的大漩涡中抽离出来。因此,功利、物质性的心病,就没法根除。现代社会是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社会各个成员都活得很忙,大家在忙乱紧张中焦虑不安,由于压力过度,就会对自己丧失自尊和自信,内疚或担忧未来之心续起,烦躁、生气、孤独之感旋至,工作或思考时精神难以集中,无决断心等等不胜枚举。习禅之后,相信将有助于纾解你生活中的紧张压力,降伏烦恼情绪,使工作胜任愉快,生活丰富美满。故可以说禅是使社会祥和,使人人心身健康的有力保证。
唐朝有位无际大师,也就是有名的希迁禅师,他拜在六祖之徒青原行思门下,时人称石头和尚。师有心药方一济,可治心病,亦能愈身病,今抄录于下,以供参阅:
大师谕世人曰:凡欲齐家、治国、学道、修身,先须服我十味妙药,方可成就。何名十味?
好肚肠(一条) 慈悲心(一片) 温柔(半两)
道理(三分)信行(要紧) 中直(一块)
孝顺(十分)老实(一个) 阴 骘(全用)
方便(不拘多少)
此药用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波罗蜜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瘥!
切忌言清行浊、利己损人、暗中箭、肚中毒、笑里刀、两头蛇、平地起风波。以上七件速须戒之。
此前十味,若能全用,可致上福上寿,成佛作祖。若用其四五味者,亦可灭罪延年,消灾免患。各方俱不用,后悔无所补。虽有扁鹊卢医,所谓病在膏肓,亦难疗矣!
纵祷天地,祝神明,悉徒然哉。况此方不误主顾,不费药金,不劳煎煮,何不服之!
偈曰:
此方绝妙合天机,不用卢师扁鹊医;
普劝善男并信女,急需对治莫狐疑。
生理疾患起因与消除 在生理疾病方面,我们说一下致病的主要原因,以便对症治疗。造成身体疾病的主要原因,有心理和环境两个方面,不外乎:
1、人类活动的影响 由于人口的增多,居住空间的拥挤,及生活、生产上的过失,造成环境污染,空气不洁,使噪音充满,饮水不净,蔬果农药残余的过量;
2、饮食原因饮料采用不当,食物选择的错误,如喜食酒肉,饮食不节等;
3、喜欢作不必要的比较对事作不必要的计较,并处处计较,造成对身心的伤害;
4、凡事太执着有强烈的欲染与执着的心理状态;
5、巨大的心理压力 工作狂或因各种社会竞争而产生的巨大压力;
6、心理的严重不平衡 由于计较,对现实生活与个人理想差距太大等等原因,都能造成心理的不平衡;
7、贪婪心太强 例如以贪婪之心,追求卓越与成长;
8、不信因果 由于不信因果,所以不怕因果,做出伤天害理的事。
对于以上几种造成疾病原因,不仅从习禅的本身、佛学的因果观,以及清净持戒方面去看,还是从禅者的生活规律去探讨,都一定会很好地去除。现将对治方法归纳如下:
1、习禅者当是受持斋戒之人,受戒能离病苦、保健康 佛在《九横经》中说横死九因,前四种皆为饮食不慎,第五为肠胃不畅,可见食事与身体之健康关系甚大。若依佛制,中后不食,则内无宿食,外无下风(放屁),心易定而少昏沉,身得安而无疾病。经云:中后不食有五福,少淫、少睡、得一心、无下风、身得安隐。又云:无宿食患。又《药师经》载:“若有病人,欲脱病苦者,当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斋戒。”
2、佛教讲“病从业生”,可知业障是重要的病根 《观无量寿佛经》云:“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优婆塞戒经》说:“受持八戒,除五逆罪,余一切罪,皆悉消灭。”《涅槃经》载:“波罗奈国有屠儿名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为北方天王毗沙门子。”以屠儿之重大杀业,犹可仗此一日一夜之持斋功德而消灭之,其余之轻罪更何足论耶?据此,念一声佛、持一日八关斋戒之功德尚有如此之大,更何况终身持五戒、比丘戒、菩萨戒呢?习禅者终身持戒,业障消除,自然少病多福了。
3、养成素食的习惯 习禅者必餐素食,不要误认食素者会缺乏营养;相反,肉食倒是疾病丛生的祸根。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就是不信佛的人,食物果蔬与肉食的搭配,应保持在九比一这个比例较妥。雷久南博士在《身心灵整体健康》中,谈到天然食物与身心健康时说:“停止肉食是否会使健康立刻改善?答案是肯定的。在个别的例子中,有好莱坞的明星停止肉食后,子宫内如柚子般大小的瘤自生然消失。丹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中曾因粮食不足,全国素食,那年死亡率出奇的降低,生病率也减少。第二年恢复肉食,死亡率又回升到以前的数字。”她在同书中还说到:“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后,不但生活环境改变,连带的饮食也有很大的改变。以前过节才有大鱼大肉,现在天天有得吃;以前白糖是奢侈品,现在随时可以购买;糙米粗面也由白米白面来代替。短短二三十年,饮食的改变,已影响到一般健康状况。心脏病、糖尿病、癌症、肥胖症和未老先衰已是司空见惯。表面上好像平均年龄提高,但事实上是婴孩死亡率降低。至少在美国四十岁以后的平均寿命五十年来没有增加。”我们如果到因特网上一查,素食能防病、治病的资料,比比皆是,这里就不再引用了。
4、持戒的现实利益现以不饮酒为例,佛教的各种戒律——从五戒到菩萨戒,都有戒酒这一条,习禅者当然不会酗酒,所以与饮酒有关的各种疾病,与修禅的人无缘。和其他戒律一样,酒戒是释迦世尊亲自制定的,佛陀认为“凡饮酒者,有十过失。何等为十:一者颜色少,二者少力,三者眼视不明,四者现嗔恚相,五者坏田业资生法,六者增致疾病,七者益斗讼,八者无名称,恶名流布,九者智慧减少,十者身坏命终,堕三恶道。”故至今僧人仍遵循这些戒律,禁饮酒。限于篇幅,其他方面就不谈了。总言之,持戒能使自己合乎道德和生活的规范,其好处不言而喻。
5、起心动念即影响生理这可从不同的人吃同样的食物,有些人会发病,有些人则没有病。有资料说河南林县,食道癌的患病率是世界最高的地方之一,因为他们吃一种没有放盐而腌三个月以上,最后都发霉了的菜,他们认为味道很好。虽然食道癌的发病率很高,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病。有人问过当地居民,知道在得病之前,若为某一件事特别生气或特别不高兴,这时喉咙就不舒服了,这只是心情影响身体的一个小例子。再举一个例子,说人心理的每一个念头,都会影响到生理,尤以压制自己,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或人的个性时为最。资料显示:在美国有位叫拉山的医生,专门研究心理治疗癌症的方法。他曾举了一个病例:有位非常成功的律师,他有三个孩子,太太也很好,一般需要都有,他却得了脑癌,医生表示不能开刀了。他只好去找心理医生,他跟心理医生谈了之后,医生发现:他的太太是母亲给找的,律师是父亲逼他做的,根本不合他的兴趣,他爱好的是音乐,因为父亲是律师要他继承这份工作。表面上看起来很成功,但不是他所爱做的工作。这位心理医生就对他说:“既然生脑癌不能活的话,你不如过自己爱过的堆活,因为你死了不是等于什么都没有吗?”在这个情况下,他就放弃了律师的工作,开始学音乐,过了几年他加入交响乐团,他的脑癌没有治疗就自动消失了。另外像不能原谅别人,如果有人对你不好使你受到委曲,你心中老是不舒服,这就会使你的健康受到损害,为了你的健康,你应该改变自己的心态,原谅别人,这在佛教叫“忍辱”(学佛的人都知道忍辱不是压制自己),在儒家叫“恕道”。我们还要用赵朴初居士常说的“知恩报恩”之心来对人,用感恩之心、用爱心对人。这也就是佛学所讲的“一切众生是我过去世的父母,未来诸佛,”我们怎么可以对他们不好呢?实际上这是一种养生之道,不管怎样,有感恩心、原谅心,还要有表达自己个性的勇气,这不仅习禅者可以做到,即使不参禅的人如能学一学,放开“我执”,你的心情也会变得非常愉快,这确实是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有好处的,疾病也会远离而去。
6、疾病与三世因果的关系 学佛的人当然相信因果,对不信佛的一般人来说,可能会认为这是佛教徒的偏见,但这个问题是一位美国华人学者,叫雷久南的提出的。她是在夏威夷大学毕业后,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造,在取得化学博士后,到美国德州大学癌症中心工作十年,是专门从事研究癌症的预防和治疗的专家。1981年,她曾在中美学术交流的课题下,由美国科学院派到北京,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的肿瘤所合作,研究河南林县食道癌与微量元素的密切关系,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她说:“佛法是世界上最深奥的一门学问,佛法也可以说是人生化学,因为佛法讲因缘——缘起,一切事情都是许多不同的条件所结合而造成的结果,也就是因果报应。如果你学过化学就知道,不同的化学成分是由不同能的元素组成的,经过不同的变化后,会改变而造成不同射的结果,所以佛法可以说是人生化学。疾病是什么因缘造成的呢?一般说来,你在前世或多世以前伤害别人的话,好杀生,你所得到的结果,其中之一可能就是身体不好。佛法讲五戒或十善,基本道理就是不伤害人。尤其是五戒中的不杀生,就是不伤害动物,不偷盗也是不伤害人家,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这样就不会伤害到自己,可以说是真正健康基本的来源。”
7、非但不食肉还应护生、放生 因为我们的病是切断别人的生命所造成的,你现在尽量使动物生命延长,就是造了自己长寿的因,这是自他两利的事。
雷久南博士还说到,一个人的寿命结束有三个因素:一是你的福报享尽了,二是你的恶业成熟了,三是你的生命力结束了。你知道自己快要死的话,可以找解救的办法:如果是福报享尽的话,你就赶快多积福,多做些帮助人家的事情,也就是行善。不管哪一方面,真正为人家去做、去想的都是善业,都有福报。如果恶业成熟的话,你想使身体健康,你就要忏悔。忏悔可以用拜《观音忏》、《大悲忏》、《八十八佛洪名宝忏》等方式进行。她还认为发菩提心,也是一种消业的最好方法。
她更认为谈健康也不能不谈到死,因为每一个人都要面对死。她说根据佛法讲:一个人的缘尽了,他就要离去。人不知死了多少次,所以生生死死不是没有,如果你能真正去观察的话,就像换一个家,换一个房子,换一个肉体。如果你知道可能有一个很好的来生的话,那么你对死的恐惧就会慢慢减少。如果你在临死时,充满了爱心、慈悲心、善良心,你一定会有一个很好的来生,而且那时候,最好能够想到佛菩萨,你就能得到佛菩萨的迎接,自然有个好死。
雷久南博士在她所着《身心灵整体健康》的最后举了两个实例,说明所谓心灵对健康的影响。一是她在1987年正离开美国的时候,有一个患肺癌的病人去找她,此人大肠里的瘤已经除掉了,但在肺部中还有一个,要等一两个月后再开刀。雷博士特别为他讲明要注意两方面的事:第一、在饮食上必须吃素;第二、在心理上尽量从各方面发挥自己的兴趣,如绘画、音乐等等,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在此同时还应念佛。结果不到一个半月,他打电话给雷博士说:“医生取消了我的开刀,因为肺部的瘤已不见了。”另外雷博士在1988年到中国时,碰到一个四个月前见过面的肺癌病人,当时她也要求病人同样应注意、并做到上面所说的几点,此次碰到时他已没有病了。
雷博十在《身心灵整体健康一百问》这本书的《序》中,说身心灵保健十项守则是:
1、保持爱心,避免一切伤害他人之言行,特别是杀生 健康的第一原则是不杀生,包括间接杀生,如吃鸡鸭鱼肉等,因为大自然的根本定律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原则能做到,则其他促进健康的方法都容易收效。
2、饮食之道,自然为要 饮食以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种子、核果、豆类与海菜为主。中国有一句古话:“病从口入”。能避免有害身体的饮食,身体自然健康。以植物为主食,既合乎现代医学界最新的资讯,也合乎上述第一原则。
3、抛开旧伤、新痛、愤怒与悲哀 一切现象如梦幻泡影,常作无常观、空观。能保持心情舒畅、开心,是健康的主因,如怀恨在心、冤屈不平,就是吃得最合乎健康原则,也难健康起来。相反,一个人如果开开心心,即使粗菜淡饭,吃得差一点也会健康。
4、从事利益他人的工作 人生如果只为自己而活,会枯燥无味,如果所作所为有益于社会,自然人生会充实满足。如果所作没有意义,那真是浪费时间,真可惜!
5、置身于关爱和护持自己的环境中 人都需要温暖,生活在亲朋环绕中,会促进健康;孤独的人,或处在对自己有敌意的环境中,都容易生病。要想得到温暖,我们先要给予人温暖。病人有时不能改变不温暖的环境,最好避开一下,到一个温暖的环境中去养病。
6、依自己的能力放生、护生病重的人,必须积极地去救其他生灵,才能得以延寿,这也是改命的方法。保护生命除了不杀生,还要积极劝人不杀,劝朋友为病人一个月中也吃几回素食,少吃一餐鱼虾,也是保护生命,是既省钱又延寿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7、消除业障过去所有一切伤害他人之事,不管大小,必须诚心忏悔。可依佛法:拜“三十五佛”、修《大悲忏》、《八十八佛洪名宝忏》、《地藏忏》和持八关斋戒等方法,消除往昔的过错。
8、皈依佛、法、僧三宝疾病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冤家附身,西方国家如美国,有很多这方面的资讯。一批心理学家也观察到了这种现象,如果可请冤家离开,则病情会立即好转。皈依佛、法、僧三宝,是请冤家离开的最好方法。皈依佛、法、僧三宝后,观想自己全身被三宝之金光照着,每一个细胞都被照亮,默想:“我们得佛光的加持、保护、超度,附在身体内的众生,藉这光可得到解脱。”
9、持诵慈悲真言:唵嘛呢叭弥畔咒有大威力,同时声音可影响我们的身心,特别是六字大明咒,有提高能量的功效。不能出声念,默念也可。
10、随喜自己、他人和佛菩萨的功德 随喜的功德不可思议,这是积聚福报最容易的方法。想到自己或他人过去、现在、未来所作一切利益他人的事,心生欢喜,这就大大提高能量;想到佛菩萨所作一切利益众生的事,心生欢喜,更是不可思议。福报大的人,做事自然“心想事成”。
雷久南博士认为:身心灵整体健康的理念,主要是从治本上下手,其间接效果也是治标。所谓“病”只是标,而不是本。她举了一个例子:好比吸烟的人会有口臭、肺气肿、气喘、肺癌、心脏疾病等不同的病,如果针对这些不同的病去治,既费神又没什么效果。但是一旦戒烟,则所有这些现象都会消失。同样道理,对许多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癌症、风湿症、高血压、肾脏病、肝病等等,如果能将饮食改为自然素食,则病况都会有改善,也不必再问不同的病应该有什么不同的治疗方法。
结 语
上文我已从现代医学的研究方面,谈了不少保持人的身心健康与预防疾病、治疾病的有效方法,从这个结论再对照一下禅及习禅者的所持心态与生活,就不难明白为什么真正的禅者、历代的高僧大德,他们生活那样清苦而多健康长寿的原因了,佛教界的长期实践与现代医学研究的两者所得出的结论,不是可以相互佐证了吗?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