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佛教管理是制度化与人性化的结合——大岳法师访谈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8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管理是制度化与人性化的结合——大岳法师访谈

 

  本刊记者问(以下简称问):大和尚,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本期的主题是“佛教管理”,我们想请您谈谈一些看法。根据您对佛教义理的理解和管理实践的经验,您认为佛教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大岳法师答(以下简称答):正如佛教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一样,佛教管理也是一门很大很深的学问,它不仅表现为一种思想,更是一种实践。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佛教管理的鲜明特色。千百年来,佛教的管理制度随着时代、地域、社会等在某些方面曾做出过改革和创新,但是有一个核心的思想始终没有变化,这就是和谐思想。佛教的和谐思想,不仅体现在佛教团体内部的管理上,还体现在其对外与各种社会关系的处理上。佛教团体内部的管理原则,就是佛陀当时倡导的“六和敬”思想。六和精神,是僧团团结与合作的基础,不仅要求我们在思想上要达到统一,而且在行动上也应趋于一致;它是当今世界三大语系——汉语、藏语、巴利语系佛教的共同依止。这种精神,其实也可以成为普通社会一切团体的生活准则。

  问:佛教管理的内容很多,您认为现代佛教管理应注重和加强的是哪些方面?

  答:“六和敬”思想已经包含了佛教管理的各方面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制度化与人性化的结合。“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一个团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佛教创立之初,佛陀为方便出家人更好的修行、弘法从而制定了戒律,这是早期的佛教管理制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教,也就有了中国佛教特色的管理制度,从东晋道安大师制定的《僧尼规范》和《法门清规》,到唐代“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直到近代太虚大师提出的僧制改革,都是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在传统基础上所作出的制度调整与革新。在这些制度的基础上,也才有了中国佛教千百年来的持续不断发展。

  佛教管理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良好的修行环境,以求得人内心的清净、解脱,它的主体是人。突出人的主体地位,这是佛陀创教的本怀。从“六和敬”思想,到各种清规戒律,都可以看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这在丛林清规制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住持、班首、执事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民主、平等等思想得到彰显。人本、法制、民主等思想,这是现代管理的核心理念。今天我们需要加强以人为本的法制化管理,一方面继承那些优良传统,同时学习和吸收现代管理的一些方式方法,让现代佛教管理更好地服务于弘法利生事业。

  问:在当今信息科技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您认为佛教在学习其它各类管理经验的同时,如何保持自己的特色?

  答: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各类信息充斥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这对佛教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有效地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对佛教融入社会、服务众生能够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台湾、日本、韩国等佛教发展已经走在了前面。我们可以将他们作为一面镜子,在看到自身优势的同时,也要看到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我们要用佛教的开放与包容精神,参考他们的发展经验,学习那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还有其它宗教的一些管理方法,如基督教的教区管理制度和传教模式,也可以值得我们佛教借鉴与学习。

  随着现代都市化的兴起,曾有人根据佛教寺院所处的地理环境,将佛教的发展分为山林佛教与都市佛教。从修行、弘法的目的而言,二者是没有区别的,区别仅仅在于,寺院地处山林,清静自然,有利于自我修行;寺院地处都市,人来人往,方便于弘法利生。但是山林佛教切忌隐而不出,都市佛教切忌出而落俗。只有出世与入世的有机结合,才是真正的佛教慈悲救世精神。

  一直以来,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南岳地处山林,远离大都市,自然资源丰富,祖庭寺庙林立,文化底蕴深厚,佛教应该如何走出一条自己特色的道路?这是一个很大却很重要的问题,关系到南岳佛教今后的发展走向。在寺院基础设施基本完成之后,我们的住持们都应该思考一下这些问题。我个人曾有一个关于佛教发展的“三个代表” 思路,即有意识、有目的地加强与重视修行、学问、事业三大方面。现在注重文化建设,提出教育发展方案,就是着力往这方面发展。到时候,天台宗祖庭,就专门做天台宗的修行、学问和事业;禅宗祖庭,就专门做禅宗的修行、学问和事业;净土宗的祖庭,就专门做净土宗的修行、学问和事业。只要把这三方面做好做大了,南岳佛教的特色也就出来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