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佛教与心理平衡的思维调适(渊如)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8日
来源:   作者:渊如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与心理平衡的思维调适(渊如)

 

  编辑:渊如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人的心理不平衡是由于内心产生了对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两方面的过分追求引起的,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每个人对自己的内心的执著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许多人活得很无奈,他们为了活得有自我价值而给自己进行自我暗示、自我欺骗,来寻找自我心理的平衡点。但在佛教看来,欲达到心理平衡的最佳状态,要走三条途径,那就是戒定慧。这个修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心理自我期许、自我暗示的过程,也是心理平衡的过程。当一个人得到了现法乐、胜知见、分别慧、涅槃解脱等功德,他的心理就能处于极其平衡的状态。?

  关键词:心理平衡 思维方法 戒定慧?

  作者简介:渊如,浙江温州圣寿禅寺监院??

  一、思维方法对人生的影响

  思维是框架性的东西,是一座高楼大厦。你把思维框架搭好了,把知识的砖头填进去就可以了。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思维。人生的框架搭好了,人生的方向目的确定了,思维的方法成熟了,任何事情来到你面前,你的思维马上发挥作用,知道应该如何看待或处理。比如有人看到一头猪或者狗正在被杀,作为世俗的人,他们的思维反应就是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养的猪、狗、牛、马,就是为了有所作用。吃它们的肉,也是一种作用。”而在一个五戒居士的思维看来,杀生是不应该的,“我应该尽形寿不杀生”。如果是一个受过菩萨戒的人,在他的思维中,就会出现杀生是禁止的,杀生会堕入地狱的,我应当劝止这个人杀生,我应当出钱买下这个动物,尽我一切的努力,挽救众生的生命,这是一个菩萨戒者的精神。而在

  动物保护者思维中,他们认为有的可杀,有的不可杀,畜养食用牛、羊、猪、可杀,但要“人道”,不可令动物受痛苦折磨而死。又如畜养的宠狗、猫不可杀,野生动物不可捕杀等等。而在佛教徒思维看来,一切动物皆有生存的权利,有生命的尊严,凛然不可侵犯,它是有自己个体主权的,它也是一个生命。作为一个慈悲的人,应该尊重别的生命的生存权利,方不失为人类灵性的尊严,否则与残暴的狮子、老虎何异??

  思维方法在处理社会事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宏观思维与微观思维的确立,对我们的人生起着重大的作用。一种无可估量的力量正在形成,那就是思维的确立。当人生的宏观思维形成时,人生目标就已经确定了。微观思维则是在处理日常事务的观点。人生的宏观思维应该如何确立?就出家佛弟子来讲,有人喜欢弘法讲经,那么一辈子走下来,他就是一个法师;有人喜欢做经忏,那他就是一个做经忏忙碌一生的人;有人喜欢建寺造塔,那他就是一个寺主;有人喜欢沉寂于禅定,不念俗务,那他就有可能得道;有人喜欢做学问,一辈子下来,出了一大套论集,成为一位学问僧;也有同时喜欢禅坐与学向的,那他就有可能成就一代僧名。在这世界上,能留给后人的东西只有三条路:立德、立言、立功。道德与学问在哪里都是吃香的,都是有志向的人的选择。至于立功,于佛教徒来讲,就是修福,造寺建塔,留功名于后代,死后能生天上。作为出家人有道德,那就是修行,把自己修好,自身道德庄严了,就是弘法利生,就是菩萨。你令众生起信心了,不必急着去度众生,没有人让你度得了,每个人都是自己度自己。庄严了自己,就是庄严了佛土,庄严了众生,就是普度众生。古来有言,一等僧人修行,二等僧人做学问,三等僧人修福。所以我们要在宏观思维上确立自己要做什么,这就决定了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是能力的大小、影响范围的大小不同而已。思维是能决定人的命运的;命运的运数,思维是在其中起着主要作用的。

  思维是人生思想中最有影响力的东西,所有业力的造作都出自于人的思维。人的思想中存在着什么样的思维,就会直接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佛教徒要是接受佛陀三法印的教法,用三法印来思维世间上的一切事情,那么这种思维所造就的后果就是当下能体察世间万法迁流变化、无常的观念。在这样的观念下,任何事情对于他来讲,都是可以接受的,不论是好事或是坏事,他都是非常坦然的,不惊不惧的。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当国王是如此,当乞丐也是如此。最伟大的佛陀也是依乞食而住,没有什么不光荣的。作为佛弟子,如果当下放下的话,那就意味着修行有了极大的进展。虽然和成佛比起来,这不过是长征途中迈出的第一步,但这是可贵的第一步,直接的结果是,他将来可能得到生死自在解脱。当然这需要我执的破除,在我执的破除基础上,才能得到涅槃的清凉自在,这些基本上是上座部佛教的思维训练方法。

  而对大众部来讲,发菩提心救度一切众生,以六度万行来行菩萨道,是他们的思维训练方法。首先要先确立其思维框架,“我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存在”,在此基础上,他就消除了我执的存在,我不是为个人的利益,为了自己要成佛来行菩萨道的,我是无私欲的,纯粹为了众生存在而存在,不杂有一点私念。至于六度,没有一个实在的“我体”人在行。我在行六度吗?如果我在行六度,是无法成就菩萨道的。无人行六度吗?不是有个人在辛辛苦苦度化众生吗,怎么没有呢!如果执著了有人行六度,就是着相求福报,终是有为之法;若是绝对肯定没有人行六度,终成断灭之种,这就是要我们放下。譬如布施,三轮体空:无布施者之人我施相,无受施之受相,亦无施物之相,一切皆因缘造作,无有一个主体施者,受施者,布施物。在因缘的造作下,一切皆是相生相灭,一个因接下一因造下一个缘,因缘相续,无穷无尽。?

  在此种的思维训练之下,人对世间上一切物质的精神的索求,皆可以放得下,没有什么东西舍不下。人只是因缘的造作才会存在,才会生存。人会变成一个“无情”的东西,对一切都是非常淡然,什么东西在他心里也牵挂不住,包括父母的死亡,也将无一点悲哀的眼泪。在世人眼里,这样的人是没有“心肝”的,是“无情”的东西,但在佛法里面,应该是值得赞叹的。佛陀涅槃时,已成阿罗汉果者,无人泪眼娑婆。阿难尊者未证四果,却痛哭哀声佛陀的逝去。当今社会,多少人在股场、情场、商场失意,出现跳楼等种种自杀事件,若是受过这种思维训练的人,他的心理平衡状态非常高,决不会为这些事情而轻易舍弃生命的,因而这种思维方法在社会意义有非常大的作用,可以挽救很多人的心灵,提升他们的生命价值。?

  二、心理平衡与自我暗示的表现方式

  阿Q精神充斥着在这个社会每一个角落,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这种自我精神调解。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受着心理上的打击与冲刺,而在承受外来冲刺时总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以使自己有理由活下去。?

  心理上的不平衡导致人们从外在的东西来弥补内心的缺失。一个小孩看别人吃“糖”自己非常想吃,可是没有人给他。在他以后的日子里,他会为了弥补想吃“糖”的愿望,去吃很多“糖”,并且非常有这方面的嗜好。一个人在小孩时心理哪方面受到挫伤,他会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知不觉主动去弥补这种心理挫伤。当官也好,发财也好,读博士也好,都是基于一种心理上的内在的基本要求。从好的方面来看,它是上进心的表示,社会的原动力,也是人的本能的需求与自尊心的需要。美国许多优秀人才,在他们积蓄到亿万财富的时候,不知自己要做什么。有些人采取了自杀,因为他实在想不出活着还有什么可供他去追求的。他的自尊心、自我成就感已经得到极大满足,更深一层的心理上的空虚感,令他生不如死,他只有以自杀的方式向天国报到。在他的自我心理暗示下,活着就是追求成功,成功后他的任务也完成了。?

  经常有人为了求个心安,在佛祖面前念念有词:“佛祖啊!你保佑我吧!保佑我升官发财吧!保佑我子女平平安安!”仅仅在于求个心安,保个平安,并没有真正理解佛的教法。他们只知道给佛捐钱可以消灾免难,没有更上一层的追求。他们时刻处在心理不安稳的状态,在他们的心态里,老是怕发生意外,于是用一点点小小的钱,图个心安。在这种心理自我暗示下,认为“佛菩萨会保佑我的,我会没事的”。实际上,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自心的无穷能量。?

  这种心理上的自我暗示是在自己欺骗自己的前提下发生的。一个人的情绪,在接受人的主观意识的暗示下,可以产生快乐或痛苦的感受。只要你每天早上起来,告诉自己许多遍“我很快乐,我很快乐,我真的很快乐!”并且确认自己真的很快乐,人的情绪受自己主观意识的影响,马上会变得快乐起来,并且长期以往,快乐的性格会慢慢增长,会活得越来越快乐。情绪是假的,你只要欺骗它,告诉它,就会随着你的意愿所转变。追随着你的意愿忽高忽低,或者痛苦,或者快乐。人世间一切的东西都是假的,因为世间上的一切存在是因为人的存在,没有人的存在,万物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万物的存在与否与你的存在和情绪感受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一切的感受与情绪都是虚假的,是在人的情绪意识作用下,才产生了诸如快乐与痛苦的感受。是假的东西并不是不存在,而是你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你看到了问题的实质,出现了万物虚假性的思维框架,那么你就不会为感官世界的乐而迷失本性,也不会为痛苦感受而怨天恨人。你的心处在平平坦坦的一望无际的空际中,不起任何怨憎爱恨的念头。因为一切的感受都是情绪在起作用,而情绪在人的自我意识暗示下,或在固定模式的思维下,产生了忽明忽暗的意识流。

  树立这种假的、空的思维观,是为达到最佳心理平衡状态。最佳心理平衡状态是谁?那就是佛陀,他已根除了一切无明烦恼。心理上达到最佳状态是要去除贪嗔痴等种种无明烦恼,直达生死根本解脱。而达到根本上心理平衡的最佳状态,就要走三条途径,那就是戒定慧三种思维。?

  三、从戒定慧的思维观来看心理平衡的途径

  戒律是约束人的恶性宣泄,培养人的善性流露。佛教提倡不杀生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慈悲心,培养我们正常的人生心态。一个小孩如果喜欢残杀动物,暴力倾向明显,他长大了多为心态不正常,常为社会带来黑暗面,入狱机会多多。而一个爱护动物的小孩长大后,与社会比较合群,显得有爱心,能助人为乐,心态比较正常,不会有过激的行为出现。戒的作用在于防非止恶。人如果具备宏观上的防非止恶的思维观,那么任何事情来临之时,他都不会破坏他本有的那种不为恶的心态。佛教讲恪守五戒得人道或者天道,以持五戒功德殊胜,可以生天享福。生天者当念佛、念法、念僧、念布施功德、念天德清净、念戒行清净。世尊开示:“欲修天随念者,应独居静处禅思:有四大王天,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

  他化自在天,及上界诸天;彼等诸天,因具备那样的信,故死后得生彼处。”只要具备生天的信德,深信我六念功德可以生天,具足信心,心系天德,心念自然正直,伏烦恼盖,便发生近行之禅支,可得生天之愿。这一切的行为过程,都是在自我暗示下完成的。首先心理自我暗示,我一定可以生天,有什么作为理念支持呢?便是六念功德,如念佛功德,深信佛德清净不可思议,心中希慕佛德向佛学习,内心自然具备伏断烦恼盖能力,便生五禅支,心与天人同样清净,便具备生天的能力;如果此心已断欲界念头,具备色界禅定,便生色界天;具备无色界禅定,便生四无色天。?

  在现实社会中,有些人恪守道德观念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是个干净的人;或者出于信念,或者自我暗示自己是个高尚的人,这样,他会活得比较开心。把高尚情操作为自我体现的时候,人的心理就平衡。宗教的作用往往如此,它能激发人类美好善良的一面,来体现一个人生存的价值。作为一个佛教徒,不管他要成为菩萨也好,罗汉也好,首先要激发他真善美的一面,以利他为要务,实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以期能积功累德。当福德与智慧圆满的时候,他的佛道也就完成了。这个过程是心理自我期许、自我暗示的过程,也是心理平衡的过程。

  佛教经常提到业力不可思议,福德不可思议,定力不可思议。在三学中,定学是通于外道的,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的人,一定要从定力才能得到往生。不具备色界、无色界禅定力的人,是无法生到天上的。至于佛教禅定是通向涅槃寂灭的,就像木柴被火燃烧后,只剩下一堆灰烬。木柴就如我们的身体,火就像是禅定力,经过定力的烧炼,闪烁出寂灭的智慧火花,这智慧的火花荡尽一切烦恼覆障,完完全全化作烟尘,向十方法界无尽空间遁逸而去,再也不会有任何牵挂、贪恋。在他的心理上,无须回头再望一眼世间,就此与尘世脱离。

  禅定在佛教有三种类,即单修止,或者单修观,或止观双修,这三种修法皆适应人类的三种思维。《圆觉经》将其分作二十五种修行类型,所谓“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如《圆觉经》云:“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成就,不究竟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此是单修止定得解脱者。此种人,思维好静,不好活跃,故宜得止定。“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多单修三摩钵提。”是单修观慧得解脱。这种思维从观察念头入手,故有好动的趋向。“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若,名单修禅那。”这是单修静虑者以致解脱。?

  二十五种分类中有“先修止定,后修观慧”;或“先修止定,后修静虑”;或“先修止定,中修观慧,后修静虑”;或“先修止定,中修静虑,后修观慧”;或“先修止定,齐修观慧静虑”;或“齐修止定,观慧,后修静虑”;或“齐修止定,静虑,后修观慧”等等修习方法次第。如上经所云“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至静,住于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这是“先修静虑,后修止定”;“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这是“先修静虑,后修观慧”;“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于静虑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这是“先修静虑,中修止定,后修观慧”;“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这是止定、观慧、静虑三法(同修)而得解脱。其他可类推如经文所述。?

  上述二十五种类型,实为三种。第一种止定是从环境的清净和内心的定静入手,逐步澄清自己脑海中的杂念,使内心不攀缘外在的事物。定中自然产生智慧,从而达到轻松、宁静、安祥的境界;第二种观慧方法就是观察内心的念头,体察身体内外各种事物的究竟,进一步了解这些事物都是众生妄念所产生的现象,都是由许多因缘和合所产生的假相,并且本着慈悲心运用种种方便的方式,来教导其他众生;第三种静虑,从除去内心的烦恼和忧虑入手,不执著自身内外的事物,甚至连“空假”、“定静”和“自我”的名相也不留在心中,凡是会使内心产生负担的名相和念头都一并消除。?

  这三种修定的基本思维方式,衍生出二十五种方法,而最根本的原则是这三种方法都是在自我暗示下的思维修习中得到发展的。止定先从外在诃欲弃盖开始,调和自己的身体,从定力的增进,由欲界未到地定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再从定力中炼就观慧达到解脱。在这过程中,每一种禅定都是在自我暗示的思维下而成就的。佛世有一老比丘误认一年少比丘为阿罗汉,对他具大信心,向年少比丘求证阿罗汉四果法。年少比丘玩心未尽,随手丢一个水果,对老比丘说这是证初果,年老比丘随心应道,是初果;再丢一个水果,此是二果,随念证二果;乃至三果四果,亦复如是。丢完之后,年少比丘说:“四果已证毕,可以回去了。”年老比丘当下具证四果,成就阿罗汉道。是什么原因玩笑之下竟能证四果?这就是年老比丘对年少具有极大信心,认为对方已证阿罗汉果,绝对不会骗人戏弄人,在他十万分虔诚心态的自我暗示下,此心此念具备无比的能量,当下就成就初果,乃至四果阿罗汉。至于教者是否真心,那无关重要,只是起了引导作用。可见,我们的心地,也即我们的思维具有无穷无量的能量,地球由我们心的能量所创造,三千大千世界也是我们的心能量创造,这心的能量由我们自己去定夺,成佛作祖亦是如此。?

  四、从修定的功德来看心理平衡的调适

  经论中说,有四修定:一为了“现法乐”住,二为了“胜知见”,三为了“分别慧”,四为了“漏永尽”。为了得到四种功德,所以行者要修禅定。?

  一、为得“现法乐”。现法是现生(不是来生)修习禅定,能得到现生的安乐,这是离欲界所得的喜乐。如修得初禅的,能得“离(欲所)生喜乐”;修得二禅的,能得“定生喜乐”;修得三禅的,能得“离喜妙乐”;修得四禅的,能得“舍念清净”。四禅虽没有说到乐,而所得到的“寂静乐”,是胜过前三禅的。明净的禅心与轻安相应,为欲界人类所从来没有的。对照于人世间的粗重烦恼,禅定得到“现法乐”住的时候,对任何世俗的引诱都没有兴趣,心理已经是非常平衡了,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东西了。?

  二、为得“胜知见”。得胜知见可分为三类:一修光明想。这本是对治昏睡所修的。二修净想。从不净观的修行转化为净观,依白骨而观明净,如珂如雪,见“白骨流光”,照彻内外。光明想与净色的观想,是胜解作意——假观想而不是真实观,是对于定心的增强,烦恼的对治,而不是引向解脱的胜义观慧。三发神通。修得第四禅的,依方便能引发神通,这是超越常情的知见,有神通并不意味着解脱,真正的解脱需要殊胜的观慧。一般人是不具备神通的,世间神通包括能听非常遥远的他方音声的天耳通;能知他人心念的他心通;能看到非常遥远的他方世界的天眼通;能了知自他过去生事情的宿命通;还有随心所欲,往来无碍的神境通。当常人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他的制约能力非常强大,并且别人不能制约他,作为常人,能力胜于他人的时候,怎么会不心理平衡呢?但在佛教里是要摈弃这种想法的,得了神通并不就是代表了一切,最高境界是保证涅槃的境界。这种涅槃思维的训练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福有威并不代表什么,人最终是要死的,得胜知见只是俗人常见,要真正达到心理最佳完全平衡状态是要解脱生死大道的。“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有相对立的东西,有所依赖的,也是不能究竟的,究竟的最佳的平衡状态,是不依赖于神通的。?

  三、为得“分别慧”。“分别慧”是在深入禅定,定心明净,出定以后,定力犹能相持的一种慧力。此慧是在语默动静之中,心中明明历历,饮食时知道自己在饮食,行路时知道自己在行路,谈话知道自己在谈话,起念头时知道自己在起念头,觉想时知道是觉想,这也是初学进修中的“守护根门”,佛经中所说的正知而住。在这里的思维训练是重在念念分别,忿怒时知道自己在忿怒,就不会犯下大错误,心理就处于平衡的状态,不会为外面东西所干扰,心里就处于一种明觉明知的平衡状态。?

  四、为得“漏尽通”。生死的根源是烦恼,在除尽一切烦恼过后才能证得无学,得究竟解脱,成就漏尽通。定力能够伏除烦恼,却不能根断烦恼。“诸漏永尽”是要依观慧而断的:“观一切行无常,无常故苦;无常苦故,无我我所,无我我所就是空”。经中说“空于贪,空于嗔,空于痴”就是要我们契空(无愿无相)而净除一切烦恼,方得涅槃解脱。?

  一个得到涅槃解脱的人,是什么都放得下的人,他的生死可以给你,还有什么心理能不平衡呢?他的心中无有一点牵挂、贪恋,已经得到真正的正道,还有什么东西能使他起一个念头呢?连念头都不起的人,心理怎么可能会不平衡呢??

  由此可见,人的一生,都处在思维的“自我暗示”,“自我欺骗”下而有所“成就”。思维能决定我们今生的成就,也能决定我们生生世世的未来。是心能作佛,也能成就地狱。如果人类能善用思维,不但能为自己带来幸福与解脱,也将给社会带来幸福与安宁。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