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比丘记事:比丘记事(之二十一)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2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比丘记事:比丘记事(之二十一)

   比丘记事(之二十一)

  21、

  受戒后,学习了一段时间戒律,师父让我承担一些对外的工作,有机会接触了一些人和事,整理了一些见闻,觉得有必要记录下来。帮助我们梳理自己的生命状态。

  有一个十二岁的男孩子,在学校里被高年级的同学欺负,因为学习比较好,老师挺器重,就让他做了班委,承担一些班级的工作,因为工作原因和同学发生矛盾,被同学欺负羞辱乃至暴力殴打,据说,有一次脑袋被别人摁在地上揍。

  没办法,他只好回家跟母亲哭诉。母亲找到同学的家长,也没什么结果,找老师也没有具体的办法。事实上,这个男孩子所面对的就是他的人生。别人能有什么办法呢?

  别人在劝慰这个孩子的时候,这个孩子说了一句让很多成人无语的话,他说,你们大人根本就不理解一个孩子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我有一点点理解,因为,我能回忆起我的童年中也有童年暴力,在孩子的世界里,有恃强凌弱、有肉体和精神上的种种伤害,作为孩子,所采取的措施只能是逃避,或者委曲求全,或者用谄媚去讨好强者。老师或者家长的介入往往只能解决一时,在整个童年,更多的时候需要自己去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

  有一个家长,她的痛苦是孩子考试只考了七十分,而没有如她期待的那样考一百分或者九十九分,您读到这里可能不理解这个母亲的痛苦,我也没法用文字表达清楚,总之,在我面对她的时候,感受到她内心强烈的痛苦,怎么劝都不行,她当时已经到了寝食不安的地步,痛苦的理由有很多,虽然在别人看来都不太靠的住,但她就是很痛苦,无法原谅自己的孩子,也不能面对这个事实。

  直到有一天,她又见到了一个弱智孩子和他的母亲。当时,考七十分的孩子很懂事地给大人们倒水,弱智孩子的母亲潸然泪下,说,把自己弱智的孩子养那么大,自己还从来都没有让儿子倒过一次水。

  考七十分的孩子的母亲这才原谅自己的孩子。

  还有,一个十六岁的孩子想读一个自己喜欢的学校,需要一笔钱,她通过努力工作,祈求、求助自己信的过的人,但最终未遂。我接到她的电话时,从她竭力掩饰的语气和哭泣中,我听到了深深的失望和悲伤。

  还有,很多。

  妻子抱怨丈夫赚钱太少,丈夫抱怨妻子花钱太多,商业伙伴互相斗争倾轧,老板抱怨员工要求太多,员工抱怨老板抠门。等等。

  而且,这一切都仅仅是开始。因为我们面对生活的苦难、挫折,并没有真正有效的办法,也并不能相信这一切要从自己的内心下手,先认识苦难的特征,找到苦难的根源,然后动手解决掉它。

  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专业出家修行都挺吃力、挺费劲的。

  但是,这是我们解决生命痛苦的唯一出路啊。

  我们可以暂时制止别人对那个十二岁的孩子的暴力以及恐吓,但是,我们帮助不了他的未来。只能设法培养出自己面对逆境的能力以及正确用心的方法。

  我们可以赠送给那个考七十分的孩子三十分,让他的母亲捧着一百分的试卷开心几天,但是我们不可能让那个孩子永远一百分。那怎么可能。所以,那就意味着他的母亲的痛苦永无止境。

  我们还可以设法给那个十六岁的孩子一笔钱,让她读她喜欢的学校,那么毕业之后呢?再遇到同样类似的困难呢?她用什么样的能力和内心来面对未来要面对的种种复杂的人、事、物呢?

  怎么办呢?

  一个整天应酬在事业中忙的晕头转向的中年人问我一些经营中的痛苦和困惑,我的职业是比丘,不是企业经营咨询者,当然只能跟他讲我的专业的话,我说,你父母会去世的,到时候你会很痛苦。

  他沉默了一下,说,是。

  我说,然后你也会死,当然,我也会死。

  他沉默了一下,说,是。

  然后他说,那又怎么样?大多数人不都是这样过的吗?

  我说,是。

  我的意思是,生活中有比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更重要的问题,但,我们总是一不小心就被那些东西羁绊住、困惑住。

  我们常常不能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当然这么说并不是用死亡来否定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我的师父是这样教导我的,他说,关注死亡是为了更好的活在世上。

  有时候随侍当家师见一些客人,大家所倾诉的种种的生活中的困惑和痛苦,如出一辙,不分年龄、职务、贫富、地位等等。

  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如果不出家,我也会在这些痛苦中纠缠,当然,并不说我已经解决了痛苦,但从师父那里似乎大致了解到一点出路在哪里,方法在哪里,目标在哪里。

  一切似乎开始于几年前一次温暖的奇遇。我尝试能够表达的清楚一点。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