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菩萨方便善巧法门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5日
来源:   作者:海涛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菩萨方便善巧法门

   菩萨方便善巧法门—一 海涛 辑

  1.佛告善男子!菩萨成就十种法,得方便善巧圆满。何等为十?一者、得回向方便善巧(方便善巧四字以下省略);二者、令诸外道归向;三者、转舍境界;四者、除遣恶作;五者、救护有情;六者、施与有情活命;七者、得受取;八者、舍离非处、住于是处;九者、示现、教导、劝励、庆喜巧;十者、供养承事。

  一、云何菩萨得回向方便善巧?

  (一)谓诸菩萨以非他摄所有花果,昼夜六时奉献诸佛及诸菩萨,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二)菩萨以非他摄所有香树,若诸宝树、若劫波树,于昼夜六时供养诸佛及众菩萨,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菩萨又于素怛缆中所有广大承事供养,闻已,起于净信,乐心回此,供养一切诸佛及诸菩萨;

  (四)菩萨能于十方诸菩萨所及余有情所造善业,令菩提资粮皆得圆满,发净意乐,深心庆喜,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五)菩萨若以香花奉献如来制多及佛形像,以此回向,令诸有情离破戒垢,得佛戒香;

  (六)菩萨又常洒扫、涂地,持此回向,令诸有情离恶威仪,修善法式,齐整圆满。

  (七)又诸菩萨奉献花盖,以此回向,令诸有情舍离热恼;

  (八)菩萨入僧伽蓝发如是心,令有情等入涅槃城;出伽蓝时,愿令有情出生死狱;

  (九)若开房门,愿令有情开诸善趣出世智门;若闭房门,愿令有情闭恶趣门;

  (十)菩萨坐时,愿令有情皆得坐于妙菩提树;右胁卧时,愿令有情安住涅槃;从卧起时,愿令有情离缠障起;

  (十一)若往便利,愿令有情向大觉路;正便利时,愿令有情拔诸毒箭;若洗净时,愿令有情洗烦恼垢一切过患;

  (十二)若洗手时,愿令有情离秽浊业;若洗足时,愿令有情离障尘垢;嚼杨枝时,愿令有情舍离垢秽;

  菩萨方便善巧法门—二 海涛 辑

  (十三)菩萨自身所作诸业,持此回向,利益安乐一切有情;

  (十四)菩萨礼拜如来制多,愿令有情常得诸天及世间礼。是名菩萨回向方便善巧。

  二、云何菩萨令诸外道归向方便善巧?

  (一)谓此菩萨于彼彼类外道众中,能变化作诸外道形,谓遮洛迦波利、缚罗社迦、昵健陀弗多罗,于彼法中受持读诵。

  (二)菩萨为欲成熟有情,如是思惟:「我若先作阿遮利耶,则不能令傲慢有情随顺调伏。」由是我往外道法中,示现出家为作弟子。既出家已,勇猛精进,随彼修习种种诸行,博学多闻,究尽彼法,乞麁秽食,所作皆胜彼诸外道威仪行法。由是菩萨为诸外道尊重师范,所有言说悉皆信受,随顺调伏。

  (三)菩萨了知此诸有情归向我已,说彼外道邪见过失、所学之法复非正教、以不能说厌离贪欲令断灭故,由是外道受菩萨化,舍离邪道,入正法中。

  (四)菩萨又于一切外道修习五通梵行之中,勤行精进,证五神通。又复修习成就静虑、诸三摩地、三摩钵底,胜诸外道所得五通,聪慧超彼为作师范。

  (五)菩萨了知所化外道皆成熟已,说彼静虑、诸三摩地、三摩钵底种种过失、所学之法复非正教、以彼不说厌离贪欲对除道故,由是外道受菩萨化,舍离邪道入佛法中。是名菩萨令诸外道归向方便善巧。

  三、云何菩萨转舍境界方便善巧?

  (一)谓此菩萨观见一切多贪有情方便调伏,化作女身端严殊妙,胜余女身,有情见者心生染着。菩萨见彼如是染着,即便于彼寝卧之处示现命终,于一剎那、一牟呼栗多现膖烂相,臭秽可恶。

  (二)有情见已,起大惊怖,生苦恼心,情深厌舍:「谁能令我离于如是秽恶之处!」尔时菩萨即于彼前,随机演说如是诸法,于三种菩提定随证一。是名菩萨得转舍方便善巧。

  菩萨方便善巧法门—三 海涛 辑

  四、云何菩萨除遣恶作方便善巧?

  (一)谓此菩萨见诸有情造无间罪,及起一切诸不善业,失心忧悔。菩萨往彼作如是言:「善男子!云何失心忧悔而住?」彼有情言:「大士!我造无间诸不善业,恐于长夜受诸苦恼,无利益故、不安乐故。以是因缘,失心忧悔。」是时菩萨为彼有情广说正法,令深悔过,受菩萨戒。

  (二)若此有情未能悔过,是时菩萨欲令彼人心生信伏,为现神通,广说彼人思惟之事。有情由是于菩萨所生信伏心,欢喜信乐。生信乐已,根性成熟,菩萨为彼广说妙法,彼人即能随顺领受。

  (三)菩萨又复于彼人前化作父母说如是言:「汝可观之我即是汝同伴丈夫,汝莫悔过此所造业,毕竟不堕捺洛迦中,亦不退失利益安乐!」如是说已,即便杀害所现父母。

  (四)菩萨于彼有情之前示现神变,彼人思惟:「有智之者,尚杀父母不失神通,况我无智而造此业,堕捺洛迦,退于利乐!」尔时菩萨为彼有情演说妙法,令其恶业渐得轻微,犹如蚊翼。是名菩萨除遣恶作方便善巧。

  五、云何菩萨救护有情方便善巧?

  (一)谓此菩萨观见有情根器成熟,堪为说法。彼之有情造作一切极不善业,菩萨为欲利益彼人,方便调伏化作种种诸有情类——

  (1)应以大王身得调伏者,即现大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小王身得调伏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

  (2)应以婆罗门、剎帝利身得调伏者,即现此二身而为说法;

  (3)应以天身得调伏者,即现天身而为说法;

  (4)应以执金刚身得调伏者,即现执金刚身而为说法;

  (5)应以怖畏得调伏者,现作怖畏而为说法;

  (6)应以系缚、杀害、打骂得调伏者,即为示现如是等事而为说法;

  (7)应以爱语得调伏者,即现爱语而为说法。

  菩萨方便善巧法门—四 海涛 辑

  (二)若有情类欲造彼彼无间罪时,于菩萨身兴损害意。其得神通菩萨即为示现种种方便,或时遮止,或复禁制,或移向他方;于彼人前又复示现似彼所造无间业事,或复示现捺洛迦相,制彼所造无间罪业令不现前。

  (三)其有未得神通菩萨善能观察彼诸有情寿命长短,见彼有情欲造无间,作是思惟:「此诸有情将起重罪,而发大悲心生忧恼。」

  (四)菩萨观彼犹如掌中置庵罗果,作是思惟:「我为利益一有情故,能于阿鼻受大苦恼,即此有情乃至未住无余涅槃,常能如是无别方便而能遮止。此诸有情造恶业已,将欲生彼捺洛迦中,由我未得神通自在,无有方便移彼不信、寿命短促、诸恶有情置于他方,恐彼有情由不善业生阿鼻狱!」

  (五)菩萨以是发起悲心,思惟有情各随自业无异方便而能救济,但起慈心平等教诫,示为科罚。是名菩萨救护有情方便善巧。

  六、云何菩萨施与有情活命方便善巧?

  (一)谓诸菩萨观见有情不堪受法,但求衣食以为自足,不能了知圣法调伏。菩萨教示此诸有情算数、技术、文字、注记如是事业,为成于善,不成恶法。是名菩萨施与有情活命方便善巧。

  七、云何菩萨得受取方便善巧?

  (一)谓此菩萨得珍宝聚如妙高山而不受取,若能下劣资生杂物而即受之。何以故?谓此菩萨如是思惟:「此诸有情悭吝、嫉妒,贪爱所蔽惜自他物,不令自他而得受用,由此因缘处生死海,常被漂没。」

  (二)菩萨欲令彼有情等,于长夜中得具足利益及安乐故,而便为受。虽受彼物不起贪爱,无属己心,但为供养诸佛、法、僧,令诸有情同获胜利,及为饶益贫苦有情,施主由是欢喜踊跃。是名菩萨得受取方便善巧。

  菩萨方便善巧法门—五 海涛 辑

  八、云何菩萨舍离非处、住于是处方便善巧?

  (一)谓诸菩萨观见有情堪能受法,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现等觉,然彼有情为得声闻、辟支佛乘,发起方便,常勤修习。

  (二)菩萨说法令彼有情舍离二乘,引导回向大乘法中。是名菩萨舍离非处、住于是处方便善巧。

  九、云何菩萨示现、教导、赞励、庆喜方便善巧?

  (一)谓诸菩萨能令有情未发菩提心者,令发菩提心。已发菩提心者,虽复持戒,心易知足,若少精进而多懈怠,菩萨教令常修精进。

  (二)若诸有情虽少持戒,多有毁犯,由是因缘信不清净,常无喜乐,为破戒垢覆心而住。

  (三)菩萨为彼有情演说种种妙法,令彼有情心生净信,欢喜悦乐。是名菩萨示现、教导、赞励、庆喜方便善巧。

  十、云何菩萨得承事供养方便善巧?

  (一)谓诸菩萨既得出家,于诸利养知量知足,所受利养无非法者。又诸菩萨独处闲静,入定而住,随顺诸佛及菩萨行,如是思惟:「我欲承事供养如来。」

  (二)谓此菩萨随顺思惟已,而作种种承事供养一切如来,得六殊胜波罗蜜多修行圆满。

  (三)云何修六波罗蜜多诸行圆满?

  (1)谓于承事供养等中严办资具,此是菩萨施波罗蜜多;

  (2)谓于承事供养等中,发心饶益一切有情,此是菩萨戒波罗蜜多;

  (3)谓于承事供养等中,心能安住欢喜悦乐,此是菩萨忍波罗蜜多;

  (4)谓于承事供养等中,心无厌倦,此是菩萨勤波罗蜜多;

  (5)谓于承事供养等中一心思惟,此是菩萨静虑波罗蜜多;

  (6)谓于承事供养等中,心能种种差别观察,此是菩萨般若波罗蜜多。是名菩萨承事供养方便善巧。

  ◎善男子!菩萨成就此十种法,得方便善巧圆满。

  以上讲义内容整理自《宝雨经卷第三》

返回目录

-------------------------------------------------------------------------------------------------------------

更多海涛法师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