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二(之十二)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二(之十二)
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阿难,你虽然在前面已经领悟到,那个‘本觉妙明’,它的本性不属于‘因缘所生’,也不属于‘自然而有’。但是,你仍旧没有明白的是,这个觉性之本来,它既不属于‘和合而生’,也不属于‘非和合而有’。”
【悟】领会,领悟,忽然明白了。
平常生活里面大家所说的“开悟”,其含义就是如此,就是指“忽然明白”。而在佛经当中,以《法华经》为例,说世尊出世的一大事因缘,所谓“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个“开悟”则指的是忽然明白了佛之知见,也就是忽然明白了佛性。这样的“开悟”,可以叫做“见性”,或者“明心见性”。
【本觉妙明】即是“本觉明心”。
【和合生】指“和合而生”。
其中,“和”是指“融和”,犹如水乳交融,难分彼此;而“合”是指“结合”,犹如瓶盖拧到了瓶子上,连成一体。本来,这两者含义很接近,但是,在后面,世尊将会分开从“和”和“合”两个不同方面来阐发,所以,咱也必须要分清楚,才比较好理解世尊后面的开示。
【不和合】指“非和合而有”。
意思是说,“菩提心性”是种种境界之外的独立存在。
如前文所说,为啥阿难尊者迟迟“心犹未开”呢?世尊在这里指出了症结所在,那就是:阿难尊者心底里还藏有疑问,以为“本觉明心”是“和合而生”的。虽然他不曾明确提出,但是,佛陀已经预见到了,便直接指了出来。
为了彻底解除阿难尊者心里的疑惑,世尊继续开示道:
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
“阿难,我现今再次通过当前的尘境来问你:如今你仍旧因为,一切世间法都是以‘妄见’和‘妄境界’为因缘‘和合而生’的,所以你自己陷入了又一重疑惑,以为菩提心性也是‘和合而生’的。”
【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一切世间法都是以‘妄见’和‘妄境界’为因缘‘和合而生’的。
所谓的“妄想”,就是指“妄见”和“妄境界”,它们都从心念而起,所以叫做“妄想”。以“妄见”为因,以“妄境界”为缘,便因缘和合而出生了一切世间法。
所以呢,人世间的一切,都需要因缘和合,才会得以实现。通常来说,世间法成就之“因”,是大家的心愿,而“缘”呢,则是客观环境,这两者同时具备,就叫做“因缘和合”,那么,事情一做就会成功。
不过,无论咱大家的心愿多么地美好,它也只是思维分别而已,还属于“妄心”,而不是“妙明真心”本身;也无论客观环境多么地美妙,它也只是虚妄境界而已,还属于“妄缘”,而不是“诸法实相”本身。
但是,可喜可贺的是,咱大家的“妄心”,以及外在的“妄缘”,都是虚妄的,毫无真实可言。只要咱大家看透其虚妄不实,放下了对于它的分别与执着,它当下便回归了“妙明真心”与“诸法实相”。
【菩提心】本来是指“菩提心性”,也就是“妙明真心”。在这段经文当中,则指的是“见性”,即“见之本性”,只要它不沾染一切虚妄因缘,它当下也就是“菩提心性”。
另外,学佛者一般说的“菩提心”,则指的是“发菩提心”,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这样的心呢,堪称是回家之路,是咱大家回归于本来“菩提心性”的必要途径。它是不可或缺的,三世诸佛,都从这里开始走上觉悟之路。
那么,咱的“菩提心性”为啥不是“和合而生”的呢?请看世尊如何带领咱进行思维观察。
世尊继续对阿难尊者说道:
则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
“既然你以为菩提心性也是‘和合而生’的,那么,如今你那个微妙清净的‘见精’,它到底是与光明‘融和’而生的,还是与黑暗‘融和’而生的呢?到底是与虚空的通畅‘融和’而生的,还是与墙壁的阻塞‘融和’而生的呢?”
【妙净见精】微妙清净的“见精”。就是前文世尊所说的那个犹如“第二月”之“见精”。
然而,学习到这里,咱大家都应该知道,只要不沾染种种“见缘”,不攀缘外在境界,那么,“见精”也就是咱的“妙明真心”与“菩提心性”。
如果咱要观察“妙明真心”与“菩提心性”的话,必须要从当前的“见、闻、嗅、尝、觉、知”之“六根性”入手,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佛性可得。哎,所谓的“六根性”,就是一佛性之显现。关于这方面,后面第五卷和第六卷会有明确的开示。
在《楞严经》当中,世尊从“六根性”当中选择了“见性”,也就是“见精”,来作为实地观察“妙明真心”和“菩提心性”的途径。从“七处征心”,到“十番显见”,都是如此。
这其中显然大有深意,既然说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伶俐,那为啥世尊要选择“见性”,而不是“闻性”来观察“妙明真心”呢?
答:“六根性”终究是平等一如的,虽然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伶俐,如《楞严经》第六卷当中文殊菩萨所说,此根最为圆通。不过,在“六根性”当中,咱大家的眼根之“见性”却最为明显,最直观。因此,世尊选择“见性”来实地观察“妙明真心”。
自古以来,包括悉达多太子在内,从眼根的“见性”回光返照,而获得觉悟的人大有人在。例如大迦叶尊者,在灵鹫山,和大众一起见到世尊手拈金莲花之时,尊者便心开悟解,会心地破颜微笑,通过眼根的“见性”而悟入“妙明真心”。再例如洞山禅师,是观水中身影而明心见性的,运用的也是眼根。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其它,还有通过思维修,从“意根”的“觉知性”而明心见性的;也有被祖师打了一棒子,从“身根”的“触觉性”而明心见性的;还有通过“舌根”的“尝性”见性的,以及通过“鼻根”的“嗅性”见性的,等等。
总之,“六根性”都可以入道,后面到了第五卷的“二十五圆通”,诸位圣者将会替咱大家现身说法。
既然阿难尊者疑惑“菩提心性”也是‘和合而生’的,那么,世尊就以“六根性”当中的“见性”来代表“菩提心性”进行观察。就在当前,阿难尊者的“见性”所面对的境界,概括来说,无非是光明和黑暗,以及虚空的通畅和墙壁的阻塞之类。
——那么,阿难尊者的“见性”,到底是与其中的啥东西相“融和”而产生的呢?
世尊提出问题以后,立即带领阿难和咱大家展开了思维观察,自问自答道:
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
“如果你的‘见精’是与光明相‘融和’而生的,那么,你来仔细观察当前的光明,当它出现在你眼前的时候,什么地方‘融和’并掺杂着你的‘见精’呢?”
前面咱说过,“和合而生”的“和”是指“融和”,犹如水乳交融,是掺杂在一起的。一旦有了水乳交融的掺杂,就会有形相的变化。例如,牛奶一旦掺了水,颜色就会变淡,不那么洁白了。
那么,当咱大家的“见精”与眼前的光明相“融和”而生的时候,那个“光明”就会有变化,有变化就应当看得见。请问,啥地方是咱的“见精”与眼前的“光明”相“融和”并掺杂之处呢?
咱试着找一下,就会发现,实际上,根本不可能找得到这个地方。既然找不到,那就说明,“见精”与光明“融和”而生,根本无法成立。
因此,世尊继续说道:
见相可辨,杂何形像?
“你的‘见精’一旦和光明‘融和’并掺杂在一起,就有了掺杂之形相,叫做‘见相’,它是可以辨别的。那么,这个掺杂之形相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见相】“见精”一旦和光明“融和”并掺杂在一起,就有了掺杂之形相,叫做“见相”。
就好比牛奶和水“融和”掺杂以后,就会有变淡之形相;也好比两种颜料“融和”掺杂在一起,就会出现另一种颜色之形相。
可是,这个掺杂之“见相”,却终究无法被找到。这就说明,“见精”与光明“融和”而生,根本无法成立。
但是,假如有人认死理,非要说:这个“见精”与“光明”掺杂之“见相”是不可见的。该咋破斥呢?
世尊说道:
若非见者,云何见明?若即见者,云何见见?
“如果有人非要说,这个掺杂之‘见相’是不可见的。可是,别忘了,光明也掺杂在这个‘见相’里面,你为啥就能够见到光明呢?”
“如果有人非要说,见到光明,就等于见到了那个掺杂之‘见相’的话。可是,掺杂在一起的东西是平等的,凭什么能够见到其中的光明,却见不到其中的‘见精’呢?”
——哈,不得不说,文言文太简练了,都是筋骨,难得有血肉哇。所以,咱大家要想充分理解,必须能够把里面的血肉解读出来并填充进去,法义才会变得清晰明白。
从掺杂之“见相”的角度破斥了以后,为了把“见精”是与光明“融和”而生之观点彻底粉碎,世尊换了一个角度,继续进行破斥。
学习了《楞严经》,咱大家可以看得出,古印度人之间的论辩是极其严密而周全的,也非常狠,要破斥,就把你破斥得体无完肤。为啥呢?因为呀,古印度正式的论辩,往往都是要下赌注的,不是赌脑袋,就是赌做人家弟子,等等,而且,还要请国王或者权贵人物来做裁判,来监督执行,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这就说明,人家的思维极其缜密,也非常重视“智慧”和“学识”。哎,要想在论辩当中游刃有余,这两者缺一不可。
下面,世尊从当前的视角出发,综合《楞严经》前文的许多论述成果,引导咱大家来观察:在可见的范围之内,咱当前的“见精”与所见的“光明”,是否都是“圆满遍布”的呢?
既然已经学习到了这里,答案是毫无疑问的,它们在当前的可见范围之内,都是“圆满遍布”的。于是,问题就来了,两个“圆满遍布”的东西,哪里还需要“融和”呢?哪里还会“和合而生”呢?
因此,世尊继续说道:
必见圆满,何处和明?若明圆满,不合见和。
“就在当前,既然你的‘见精’是圆满遍布的,那么,它究竟在什么地方与‘光明’相‘融和’呢?既然所见的‘光明’也是圆满遍布的,它就不应当再与‘见精’相‘融和’了。”
【不合见和】它就不应当再与“见精”相“融和”了。这里的“不合”,是“不应当”的意思。
一个圆满遍布的东西,根本就不需要和别的东西相“融和”才会产生。而两个圆满遍布的东西呢?就在当前的可见范围里面,它俩应当是无二无别的。
既然是无二无别的,哪里还需要再“融和”呢?
可是,就有一些人认死理,非说当前的“见精”和所见的“光明”,既是圆满遍布的,也是各自不同的。这样的话,它俩不就可以相“融和”了嘛。
对此,世尊予以如下破斥:
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杂失明、性,和明非义。
“如果非要说你的‘见精’与所见的‘光明’是各自不同的。那么,它俩一旦‘融和’混杂在一起,那就连它俩‘见性’与‘光明’的名字都失去意义了。”
“所以,一旦相‘融和’混杂,就会失去‘光明’和‘见性’本身。因此,你说‘见精’是与当前的‘光明’相‘融和’而生的,这个道理不成立。”
这就好比呀,一瓶蓝墨水和一瓶红墨水“融和”混杂在一起以后,蓝墨水不见了,红墨水也不见了,哎,只剩下了紫墨水。
可事实呢,咱的“见精”与当前的“光明”依然健在,不曾变质。综上所述,这就说明,认为“见精”是与“光明”相“融和”而生的,这个观点不成立。
当前所见的的尘境,除了“光明”之外,还有“黑暗”,还有“虚空的通畅”与“墙壁的阻塞”,道理也是一样的。
所以,世尊小结道: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同理可知,‘见精’与黑暗‘融和’而生,或者与虚空的通畅‘融和’而生,再或者与墙壁之类东西的阻塞‘融和’而生,都是不成立的。”
到这里为止,世尊破斥了“见精”是“和合而生”的第一种可能性,即“融和”而生的情形。下面,世尊再来破斥第二种可能性,也就是“结合”而生的情形。
世尊继续对阿难说:
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
“还有,阿难,你再来观察,如今你那个微妙清净的‘见精’,它到底是与光明‘结合’而生的,还是与黑暗‘结合’而生的呢?它到底是与虚空的通畅‘结合’而生的,还是与墙壁的阻塞‘结合’而生的呢?”
咱前面说过,所谓的“合”,就是“结合”的意思,是指两个东西相互间结合。例如瓶子盖和瓶子,一定要严丝合缝才可以“结合”。而如果拿来另一个瓶子盖,里面的螺纹是相反的,那么,肯定就拧不上去了。
世尊对于如此道理洞若观火,由于阿难尊者当前的境界,其内容分为两对:光明和黑暗,虚空的通畅与墙壁等物的阻塞,它们是两两相反的。于是,论证就不难了。
世尊自问自答道:
若明合者,至于暗时明相已灭,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云何见暗?
“如果你的‘见精’是与光明相‘结合’而生的,到了黑暗的时候,光明已经消失了,那么,这个‘见精’应当不能够与黑暗相‘结合’而生才对。这时,就没有了‘见精’,你为何还能够见到黑暗呢?”
其中法义,逻辑关系相当严密,大家需要仔细体会。
可是,如果有人强词夺理说:“见精”见到黑暗的时候,不必非要与黑暗相“结合”而生。意思就是说,例如,“见精”已经与光明“结合”而生了,然后呢,光明没了,黑暗来了,而“见精”还在,所以,还是可以见到黑暗。
对于这样的说辞,该如何驳斥呢?请听世尊的开示:
若见暗时,不与暗合与明合者,应非见明。既不见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
“如果有人说,见到黑暗的时候,‘见精’不必非要与黑暗相‘结合’,也可以仍旧与光明相‘结合’而生。那么,此时见到的既然是黑暗,显然就见不到光明。”
“既然在‘见精’与光明相‘结合’而生的时候,竟然见到的是黑暗,却见不到光明,又怎么能够知道它是与光明相‘结合’而生的呢?怎么能够辨别出它是光明而不是黑暗呢?”
这种说法,显然自相矛盾了。因此,综上所述,也就证明,“见精”与光明相“结合”而生,是不成立的。
在“光明”之外,还有“黑暗”,还有“虚空的通畅”与“墙壁之类的阻塞”,道理也一样,无需赘述。
因此,世尊小结道: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同理可知,‘见精’与黑暗‘结合’而生,或者与虚空的通畅‘结合’而生,再或者与墙壁等物的阻塞‘结合’而生,都是不成立的。”
综上所述,通过世尊的如理批驳,无论说“见精”是与当前尘境“融和”而生,还是说“见精”是与当前尘境“结合”而生,都不成立。
因此,阿难尊者的疑惑,以为自己的“见精”,乃至于“菩提心性”,是“和合而生”的见解,是错谬的。
这时呢,聪明的阿难尊者再次来了个脑筋急转弯,从“和合而生”转向了“非和合而有”: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
“阿难尊者恭敬地向佛说道:“世尊!如今我又想啊,这个微妙的觉性本元,它与外缘五尘,以及心中的念头和思虑(即:法尘)等,大概是不相和合的,难道它是‘非和合而有’?”
【此妙觉元】这个微妙的觉性本元。即前文所说的“菩提心性”。
它也就是“妙明真心”,而在当前呢,“妙明真心”最明显的表现是“见精”,所以世尊就用“见精”代替“妙明真心”来观察讨论。这样最直观,也比较好理解。
【诸缘尘,及心念虑】这里指外在的色、声、香、味、触五尘和内心的思虑念头,即第六尘法尘。
前五尘看得见、摸得着,比较好理解;而第六法尘,就是指一切思虑念头,以及其中的内容。例如:名词名相,概念、道理、论点、法义,以及各种观念及情感,还有种种想象及幻想,等等,都属于法尘的范畴。
当“见精”以及“菩提心性”是“和合而生”的,被世尊通过观察推理否定以后,阿难尊者又转而认为是“非和合而有”,但是,他不敢肯定,所以便再次请问世尊,等待世尊的解答。
佛言: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此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为非塞和?
“佛陀说道:如今,你又说觉性是‘非和合而有’的。我再来问你,这个微妙的‘见精’,如果是‘非和合而有’的,那么,它到底是不与光明相‘融和’,还是不与黑暗相‘融和’呢?到底是不与虚空的通畅相‘融和’,还是不与墙壁之类的阻塞相‘融和’呢?”
如前所说,所谓的“和合”,“和”就是“融和”;而“合”就是“结合”。世尊仍旧从这两个方面,带领咱大家来分别讨论。
首先看看,“见精”到底与谁是不“融和”的:
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
“如果你的‘见精’不与光明相‘融和’,那么,‘见精’与光明之间就必定会有一个界限。你来仔细观察一下,就在当前可见的范围里,哪边是光明,哪边是‘见精’呢?对于‘见精’和光明来说,以何处作为分界呢?”
【边畔】这里是指界限,分界处。
假如“见精”不与光明相“融和”,它们之间就必然会有一个分界。这就好比,油和水不会相“融和”,所以呢,一滴油漂在水面的时候,就会形成一朵油花,和水之间有明显的分界。
可是,就在当前可见的范围内,咱的“见精”是遍布的;而咱眼前的光明呢,只要有阳光,或者有灯光之类,那么光明也是遍布的。在同一个范围内,“见精”与光明都是遍布的,因此,它们之间不可能有界限。
事实上,无论多么聪明的人,也无法找到“见精”和眼前光明之间的分界,因为,那根本就不存在。
但是,从逻辑上来说,似乎有这种可能性。于是,世尊就需要连这种可能性也破斥掉,来论证出,这个分界根本就不存在。那么,也就可以证明,“见精”不与光明相“融和”是错谬的。
于是,世尊继续说道:
阿难,若明际中必无见者,则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
“阿难,你要知道,假如它俩之间有分界,于是在光明的范围内,就不会有‘见精’,那么,它们两个就不相干了,‘见精’也就自然不会知道光明在哪里。这样的话,那个分界怎么能够形成呢?”
世尊破斥得很彻底,可谓一针见血,因为,那个分界离不开“见精”对于光明的观察,否则,谁来确认这个分界呢。
这就说明,“见精”与光明之间的分界根本不存在。于是呢,也就说明,“见精”不与光明相“融和”,是错谬的。
在光明之外,当前还有黑暗,还有虚空的通畅以及墙壁等物的阻塞。关于这些,论证的结果都一样,因此世尊小结说: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同理可知,‘见精’不与黑暗相‘融和’,或者不与虚空的通畅相‘融和’,再或者不与墙壁等物的阻塞相‘融和’,都是不成立的。”
接着,世尊带领咱再来看看,“见精”到底与谁是不“结合”的:
又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
“另外,如果你这个微妙的‘见精’,确实是‘非和合而有’的,那么,它到底是不与光明‘结合’,还是不与黑暗‘结合’呢?到底是不与虚空的通畅‘结合’,还是不与墙壁等物的阻塞‘结合’呢?”
两个不“结合”的东西,也就不相接触,那么,相互间就无法相通相知。就好比电路的闸刀开关一样,只有合上开关,才会有电,电路才会工作。假如开关不合上呢,电路就不通,也不会工作。
同样的道理,世尊如此自问自述说:
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了不相触。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
“假如‘见精’不与光明‘结合’的话,那么,‘见精’与光明的特性就会相互背离。就如同耳朵和光明的关系一样,不会发生任何接触。”
“这样的话,‘见精’尚且无法知道光明在哪里,它又怎么能够鉴别出,它与光明之间是‘结合’还是不‘结合’呢?”
【性相乖角】其特性就会相互背离。“乖”:违背;“角”:对立。
这就说明,“见精”不与光明“结合”,是错谬的。
对于光明之外的黑暗,以及虚空的通畅,还有墙壁等物的阻塞,世尊一起小结道: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同理可知,‘见精’不与黑暗‘结合’,或者不与虚空的通畅‘结合’,再或者不与墙壁等物的阻塞‘结合’,都是不成立的。”
这也就证明,阿难尊者又怀疑“见精”是“非和合而有”的,也是错谬的。
到这里为止,在“第十番显见”当中,世尊预见到了阿难尊者的疑惑所在,通过破斥“见精”是“和合而生”,或者是“非和合而有”,帮助阿难和咱大家,显发出“见精”离过绝非,当前圆满,即是菩提之性。
换句话说,咱大家的“菩提心性”既不是“和合而生”的,也不是“非和合而有”的;既不是“因缘所生”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而是呢,一方面本自天成,远离一切戏论分别;另一方面,又了不可得,终究无相本空。所以说,它不可思议,难以言诠。
虽然难以言诠,它却无处不在,下面,结束了“七处征心”和“十番显见”之后,世尊就将为咱大家直接开显前文所说的“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为咱大家“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也就是说,世尊将要为咱直接显发“妙明真心”,显发咱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后文,从第二卷的末尾,到全部第三卷,都是这个内容。世尊不厌其烦地逐一推论宣讲,看似有些枯燥乏味,实则能够将咱的思维分别心,引领到极其广大的范围,而认识到“妙明真心”无所不包,无处不在。
阿难尊者将因此而明心见性,从一位有学声闻,开始成长为一名菩萨,并发起了极为殊胜的菩提心,说了一首妙绝千古的偈语,既赞叹如来,也标明了自己的慈悲广大之愿。咱大家,是否能够追随着阿难尊者的脚步,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而明心见性呢?咱来试试吧。
(“第十番显见”结束,下面,世尊将为大家直接显发如来藏妙真如性,所谓一切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和七大之“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世尊在简要总说之后,将首先开显“五阴”之实相)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