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07-046生命的本质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4日
来源:   作者:海涛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07-046生命的本质

   生命的本质—一            海涛  辑

  1.若我们想要消除自己内心的迷惑与痛苦,并有益于他人与世界,那么不论抱持何种信仰,都应当努力学习,以了解心的真面目和运作方式。

  2.我们对自己和心的运作方式了解愈多,心能发挥的功用也愈大。

  3.我们可以调伏自己的心,将它运用在某些特殊的事物上,就如我们想要产生慈悲的爱,调伏心便能产生此等功效。

  4.有句古谚说,将佛教融入某个新文化里,犹如将花朵与岩石混合在一起。花朵代表人类具有的慈悲与智慧,以及清明和喜悦在生命中绽放的潜能,岩石则代表了迷惑的心的冥顽本质。

  5.我们的心似乎缺乏弹性,虽然也会被花朵的柔软所打动,但却不知如何将这份柔美运用于心灵上。「觉悟的社会」,正是花朵与岩石将会相遇之处。

  6.智慧或许告诉我们,所追寻的事物永远也无法寻获,而我们之所以不断寻觅,部分原因正是内心从未真正感到满足。

  7.佛陀的修道之旅告诉世人:我们也能唤醒开放的心,并以此体悟生而为人的意义。

  8.佛陀说:「轮回的本质就是真正的痛苦。」我们可能连自己生命中的痛苦都无法看清,部分归因于我们已经太习惯痛苦的存在。

  9.若是透视表象的障蔽,我们便能发现痛苦犹如一条地底的暗流,不断地渗出地表。

  10.轮回是痛苦的循环,它就如轮子般无止尽地转动下去。

  11.虽然明知道这世间没有任何东西能改变轮回的基本性质,但我们仍不断企图让计策得逞,且简直是乐此不疲。这正是人类继续在生死轮回之间流浪的原因,我们就是这样不断地推动轮回。

  12.我们活在幻象之中,以为生命是循着一条直线在进行。虽然地球是圆的,但只要我们踏在平地上,它似乎就是一个平面。世人自以为依循直线,勇往直前,实际上,我们是被困在无明痛苦的转轮之中。

  生命的本质—二            海涛  辑

  1.我们明白无常是一条穿越生命的河流,没有任何岩石能阻挡它的奔流,生命中的悲伤与痛苦因而如影随形。

  2.死亡来临时,往往令人措手不及。若我们一味虚耗生命,否认人类存在的基本事实,结果必然是痛苦不堪。

  3.人类一旦看清无常与无我所幻化的游戏之后,就不会再将自己看得如此重要,而能自在地享受生命。因为我们了悟到,痛苦是源自于追求永恒的欲望。

  4.生命犹如大地之歌,它的基调即是生、老、病、死。那是「我」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在这规则里,我们所得到的快乐不断地变质为痛苦。这其中没有任何永恒或稳定的特质,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我」。

  5.我们能拥有这珍贵的人身已极属难得,因为人身让我们有机会去发现人类本来具足的觉性。假如能像佛陀那样,看清实相本身的空性与光明的本质,便能瞬间从梦境中觉醒。

  6.「觉醒」是闪耀的、灿烂的、流动的与本然清净的。它正是人类本具的特质,也是连结全人类的生命特质。

  7.一旦我们开始明白,自己那未受调伏的心为何迷惑,就不会看着「冰淇淋」而说「那就是快乐」了。我们会了悟,人生中即使没有冰淇淋也一样能快乐,这颗心天生就是既满足又快乐的。

  8.当念头与情绪让我们分心时,必须注意它,再不断地将心专注于呼吸上。如此我们的心便从造成痛苦的昏昧状态,转化成安定、清明且强固的状态。

  9.思惟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鲜少细想的深奥真理,虽然它们涵盖了我们的生命。我们思惟这些真理,以改变自己对于实相和生命的认知。

  10.思惟轮回的重点不是要让人感到无力或沮丧,而是要人明白轮回的本质,不再受到愚弄。

  11.思惟无常也是一种解脱的经验,它能为生命带来节制与喜悦。

  生命的本质—三            海涛  辑

  1.产生轮回的动力在于,我们不断地想从不善行中获得快乐,结果只让人更加迷惑,进而生起固执、贪欲、侵略、嫉妒与骄慢的情绪。这样做带来的不是快乐,而是痛苦。

  2.「痛苦」其实是将自身视为真实,而呈现出的心灵状态。我们可能穷尽毕生之力,企图创造出某种具体的、永恒的自我,或终生向外寻求能反映这类虚幻之物的东西,希望它能如同我们所期盼的那般既真实又永恒。

  3.尽管我们苦苦寻求,但它根本不存在,一切只是缘木求鱼,不断地寻求只会带来痛苦。万物总是随着因缘聚合而又分离,除了人之外,这似乎是万物皆能接受的事实。

  4.我们可以穷尽毕生之力创造坚实的自我,却无法让时光停驻片刻。一旦我们接受这份单纯的真理,便能超越生命中的迷惑与痛苦。

  5.但是我们累世累劫以来就不断执着于某种虚幻、由各种想法和观念所拼凑出来的「身分」,企图保持快乐,这才是我们痛苦的起因。这并非某种原罪,而是源于迷惑的心所延展的古老习气。

  6.迷惑的心是软弱的,因为它不停地迷乱。人类为了维持「我」的舒适而需索无度,造成心的迷乱。

  7.若仔细思惟心的散逸与过分自我重视,就会发现这正是导致痛苦的根源,因为困惑的心无法超越它自己。

  8.我们必须了解迷惑的心的痛苦,并决定不愿再受这痛苦的危害。这并非教你要遁世归隐,而是要认清人的「存在」,其实有着如梦一般的虚幻本质,不要受到它的欺骗,或自欺欺人——相信存在是具体且真实的。

  9.当你在禅修中发现「无我」,并在当中学习如何摆脱念头与情绪的束缚时,如此一来,对于生命的基本事实便能更加熟悉。一旦接受生命无常与无我的本质,就能离苦,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

  10.透过修习宁静的安住,我们更加坚定追求安稳、清明之心的欲望。

  生命的本质—四            海涛  辑

  1.人性本具的良善,使我们与众生联系在一起,让我们学会以逆境自我砥砺,激发出继续追寻真理的勇气,来取代侵略行为以及因之而生的苦难。最后,我们或许真的能将愤怒之心转化为爱与慈悲的能量。

  2.我们对众生所体验到的痛苦产生诚挚的同理心,希望他们的痛苦能消失,这便是慈悲的诞生。

  3.慈悲让人心中生起爱。「爱」就是希望他人能快乐,能心想事成——不论是物质或精神——只要他们希求的,便能满足。

  4.这种爱与慈悲即称为「菩提心」,意思是「觉悟的心」,已觉悟的心会很自然且无条件地关心他人的福祉。

  5.菩提心带着一点点温柔的哀伤,犹如一个永远裸露的伤口,它是我们的真实本性。培养这份特质,能使我们未来更平顺,因为有这些适当的条件,觉悟的心会如花朵般绽放。

  6.菩提心可以无私而广大,就如父母不愿让孩子受苦,而愿为他们做任何事一样。

  7.藉由感激人生的每个面向而助益他人:身体健康时,我们心存感激;即使生病时,也能利用病苦来唤醒自己,明白生命的可贵。

  8.我们可以感激自己拥有的健康,并对患病者心怀慈悲。当病重时,我们仍能保持好奇和勇气,并把握此机会来激励他人。

  9.痛苦给予人最直接的体验,使我们能仁慈且慷慨地对待他人,它让我们直接透过同理心来帮助他人。我们藉由痛苦来培养慈悲心,并推已及人,希望别人能避开痛苦。

  10.如果我们生活富裕,就应感谢自己拥有能力帮助他人;如果我们并不富有,也应感谢清贫生活中的简朴和自由,我们永远都能思惟和感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11.当心中产生无私的爱与慈悲时,我们便产生无比的力量,想帮助别人从迷惑和死怖黑暗的轮回中解脱出来。我们确实都是「圆满」的。

返回目录

-------------------------------------------------------------------------------------------------------------

更多海涛法师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