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律宗>>正文内容

弘一法师思想研究:弘一法师与净土宗(于卫青)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3日
来源:   作者:于卫青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弘一法师思想研究:弘一法师与净土宗(于卫青)

   弘一法师与净土宗

  作者:于卫青

  弘一法师不仅是近代一位著名的高僧,而且是中国近代文艺的开创者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他的多方面成就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尽管他被后人尊为重兴南山律宗的十一世祖师,但是对其佛学思想,特别是他个人的信仰修持、宗派所属,还存在莫衷一是的种种认识。例如:有的著作称,弘一法师“起初修净土宗,后来修律宗”。考究弘一法师的一生行迹和言论著作,本文认为,弘一法师首先是净土宗的高僧大德,他的弘律、研教乃至对其他法门的弘扬,都是作为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助行资粮及出于利益大众的救世悲心。

  一、弘一法师的宗派观及其对净土宗的信奉

  弘一法师出家前,已经是取得多方面成就的文化名人,涉猎广泛,思想开阔。所以,他出家后,不是仅仅追求个人的解脱,而是怀着救世悲心,自利利他,以利益大众、行菩提道为己任。而这一目的的达成,涉及对中国历史上形成的佛教各个宗派如何取舍的问题。

  弘一法师选择了净土宗。但可贵的是,在诸多宗派和浩如烟海的佛学面前,他没有宗派门户之见。他说:“我平时对于佛教,是不愿意去分别哪一宗哪一派的,因为我觉得各宗各派都各有各的长处。但是有一点,我以为无论哪一宗哪一派的学僧却非深信不可:那就是佛教的基本原则,就是深信善恶因果报应的道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同时,还须深信佛菩萨的灵感。”在介绍中国佛教的十大宗派时, 弘一法师又说:“就此十宗中,有小乘、大乘之别。而大乘之中, 复有种种不同。吾人于此,万不可固执成见, 而妄生分别。因佛法本来平等无二,无有可说,即佛法之名称亦不可得。于不可得之中而建立种种差别佛法者,乃是随顺世间众生以方便建立。因众生习染有浅深,觉悟有先后,而佛法亦依之有种种差别以适应之。譬如世间患病者,其病症千差万别,须有多种药品以适应之,其价值亦低昂不等,不得仅尊其贵价者,而废其他廉价者。所谓药无贵贱,愈病者良。佛法亦尔,无论大小权实渐顿显密,能契机者,即是无上妙法也。故法门虽多,吾人宜各择其与自己根机相契合者而研习之,斯为善矣。”他同时认为,净土宗是明季以来逐渐兴盛,并超出其他所有宗派,三根普被,极为简易,极契末法时机,最适合当代众生修持。自己也不例外。他表示,“于佛法中最深信者,惟净土法门;于当代善知识中最佩仰者,惟印光老法师。”对于印光大师,弘一法师认同、推崇他为“ 禀善导专修之旨,阐永明料简之微,中正似莲池,善巧如云谷,宪章灵峰,步武资福,弘扬净土,密护诸宗,明昌佛法,潜挽世风,折摄皆具慈悲,语默无非教化,二百年来一人而已”的大宗师,频频诚恳致信,愿意执弟子礼。他不仅研读印光大师的著作,而且曾经亲侍大师受教。1941年,他在晋江演讲时,公开宣讲印光大师的盛德。从弘一法师对印光大师的推崇景仰以及两位法师的交往,可以看出印光大师对弘一法师影响之深及弘一法师对净土宗的深信和虔诚。

  弘一法师始终信奉净土法门,念佛、礼佛是他的日课。自入空门直到圆寂,念佛功课一直坚持不辍。弘一法师致力于宣传、弘扬的是净土宗和有助于往生的其他法门,念兹在兹的是西方极乐世界。在与僧俗友人的通信中,弘一法师始终表现出对极乐世界的向往赞叹和精进修持,强调说:“至于求早生西方,乃是宿愿,未敢忘怀也。”他的演讲和书信著作中,均以赞叹宣扬净土宗为主。然而,后人尊他为律宗祖师,是否与他的净土宗的修持与成就有矛盾呢?

  二、弘一法师的弘律、研教与净土宗的修持

  弘一法师之所以被称为南山律宗的祖师,是因为他在南山律学上取得的重大成就。他参考明代蕅益智旭的《灵峰毗尼事义集要》和清代见月读体律师的《宝华传戒正范》及其他历代律宗大师的著作,重新注疏、阐发了唐代道宣律师的《四分律行事钞》,倾尽心力,于1924年完成了《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对比丘戒律进行了通俗完整的说明。书成后,由上海穆居士出资影印1000部,分送全国佛教丛林道场,产生了很大影响。此外,他的律学著作还有:《四分律含注戒本讲义》、《在家律要》、《南山道祖略谱》、《见月律师年谱》等约30余种。弘一法师不仅研究戒律,而且行动上致力于弘扬南山律。1931年,弘一法师发愿专学、弘扬南山律。他在各地的佛寺举办了一些流动施教的律学讲座,并经常在各地发表弘扬南山律的专题讲演。特别是他还应邀到青岛湛山寺讲律,为普及戒律特别是南山律起了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弘一法师自己身体力行地遵行着各种戒律。自从出家后,便持“过午不食”的戒律。他锡杖芒鞋,三衣一钵,到处挂单、参学、弘律,以自己的头陀苦行,严格实践着戒律,树立了一代宗师的形象,这对于出家前曾经是锦衣玉食、风流倜傥的名人才子尤其显得可贵。所以,后人常常称之为弘一律师。

  其实,这些是弘一法师的客观成就和影响。从他自己的自述看,弘律是他自利利他的菩提悲心的体现,是修持净土、往生极乐世界的助行。他发誓愿弘律,与其修持净土、往生西方的本愿不相违背。

  1933年正月,弘一法师在妙释寺开讲《四分律含注戒本》。初开讲时,曾述其弘律的本愿与经过:“余出家受戒之时,未能如法,准以律仪,实未得戒,本不能弘扬比丘戒律。但昔时既虚承受戒之名,其后又随力修学,粗知大意,愿以一隙之明,与诸师互相研习。甚愿得有精进律仪之五比丘出现,能令正法住于世间,则余之宏律责任即竟。”他这段话有两重含义:

  其一,自己没有如法受戒,感到遗憾。自元代起,律宗一直消沉不振。佛陀不在世时,以戒为师,戒律对于出家的佛教徒和在家的信众都非常重要。他“因感近代律学式微,僧众行解未能相应,若不急起提倡,终必归于淘汰”。这种危机感使他意识到研律、弘律的重要性。

  其二,他希望通过弘扬律学来革除时弊。他对当时佛教界的不良风气深有感慨:

  “当今知识,罕不以名相牵、利相饵”,“当今知识,罕不以掠虚伎俩笼罩浅识”,“当今知识,罕不侈服饰,居华堂”,“当今知识,罕不精选侍从,前列后随”,“当今知识,罕不同流合污”……可见,弘一法师的研究、弘扬南山律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是利益众生的法布施,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助行,是针对时弊而起的悲心体现。

  弘一法师对《华严经》深有研究,后人称之为“教宗《华严》”,这与他的净土修持有密切关系。《华严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是中国华严宗所依据的主要理论典籍。弘一法师作过《华严经大意》的演讲,但讲稿已经散失。现存的主要有《华严经读诵研习入门次第》、《华严集联三百》、《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观自在菩萨章序》等,以及散见于其他书信中的论述。他还主持出版了《华严疏论纂要》,点校了《华严经注疏》等典籍。弘一法师以研读《华严经》为常课,他在致蔡丐因的信中说:“朽人读《华严》日课一卷以外,又奉《行愿品别行》一卷为日课,依此发愿,又别写录《净行品》、《十愿品》、《十回向》初回向及第十回向章,作为常课。每三四日或五六日,轮诵一遍。”

  弘一法师之深研《华严经》,也有甚深渊源,这首先是由《华严经》和净土宗的密切关系决定的。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初成大道,即与诸大菩萨演说《华严》,导归净土,这是净土宗历史的起点,亦是净土教义的正宗。所以,净土教义,启自《华严》。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首先讲这部经,后面普贤菩萨就特别提倡这个法门。《华严经》到最后导归极乐,所以清朝著名居士彭际清说这是大本的《无量寿经》。清人魏源将《普贤菩萨行愿品》最后一卷,即别行流通的这一卷,附在《净土三经》后面,称为《净土四经》,这个作法得到后人的默认。

  作为中年入道、学养深厚的弘一法师修持净土,自然不会停留于持名念佛的自度。卷帙浩繁、内容广博、思想圆融丰富、与净土宗联系紧密的《华严经》成了弘一法师着力研读的内容。他在与弘伞法师的书信中讲到:“音近数年来颇致力于《华严疏钞》,此书法法具足,如一部佛学大词典。若能精研此书,于各宗奥义皆能通达(凡小乘论、律、三论、法相、天台、禅、净土等,无不具足)。仁者暇时,幸悉心而玩索焉。”尤其对于《普贤行愿品》,弘一法师引古德语,谓其“为《华严》关键,修行枢机,文约义丰,功高德广,能简能易,惟远惟深,可赞可传,可行可宝。故西域相传云:《普贤行愿赞》为略《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广《普贤行愿赞》”。由此可以窥见弘一法师教研华严宗的原因和目的。抗战期间,作为佛教徒,弘一法师提出了“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口号。他多次劝请信众诵念《普贤行愿品》10万遍,回向众生,以期挽救国运。这是弘一法师《华严》思想的体现,打通了出世与入世的关系,圆融无碍。

  佛教各宗都可以研读《华严经》,但是不同宗派的出发点和研读方式各不相同。弘一法师之研读《华严经》,完全是从修持净土的角度出发的。

  不仅如此,弘一法师还兼弘药师法门和地藏法门。有关药师法门的讲述有:《药师如来法门一斑》、《药师法门修持课仪略录》、《药师如来法门略录》、《药师经析疑》。1939年5月,弘一法师在永春普济寺作了一次讲演,指出:“佛法的宗派非常之繁,其中以净土宗最为兴盛。现今出家人或在家人修持此宗,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者甚多。但修净土宗者,若再能兼修药师法门,亦有资助决定生西的利益。依《药师经》说,‘若有众生能受持八关斋戒,又能听见药师佛名,于其临命终时,有八位大菩萨来接引往西方极乐世界众宝莲花之中。’依此看来,药师佛虽是东方的佛,而也可以资助往生西方,能使吾人获得决定往生西方的利益。”弘一法师有关地藏法门的讲述有:《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地藏菩萨圣德大观》。他对地藏法门的弘扬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

  对于弘一法师在律学、华严学等方面的佛学成就,弘一法师自己认为这是修持净土宗的副产品。他说:“净土宗有两种:一是专修,一是兼修。专修者,如印光老法师所教,诵《阿弥陀经》外,唯念一句阿弥陀佛,念至一心不乱,乃至开悟得通,此专修法门也。我亦非常赞喜。兼修者,如前诸祖师,皆是提倡禅净,或密净,或教净等双修,俱无不可。此是随众生根机而定,不能局限于一处的。至于学法相宗者,也可回向往生西方,见弥勒菩萨。如《普贤行愿品》中所说,‘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就是这个意思。不过我所修持的,以《普贤行愿品》为主,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西方,可以说是教净双修了。正因为这样,经律论三藏,都是我所喜欢研读的。”因此,弘一法师是教净双修的净土宗大德,当无异议。

  三、结论

  如上所述,既然弘一法师自己认为是“教净双修”,从教派宗属上认定他是净土宗的高僧当无疑问。那么如何看待他在律宗的地位和有关他的宗属争议呢?

  首先,净土宗与律宗存在密切的关系。净土宗由于修行方法简便,人人都能做到,故自中唐以后广泛流行。宋明以后与禅宗融合,其他如律宗、天台宗、华严宗等,也都兼修念佛法门。虽说律宗是以持律为主,行住坐卧都符合仪规为要务,事实上是为了定与慧的修持。持戒不仅能够防止种下恶因,而且能迅速契入定慧之道。南山道宣律师精研戒律,发愿往生兜率净土,但行般舟三昧,取得种种成就。后世律师纷纷以持名念佛为业。灵芝元照律师一生专弘戒律,提倡持戒念佛,求生净土。明代宝华山见月读体律师、茂林律师、香雪律师都是兼修净土法门。宝华山的德基定庵律师后来也是除了精严戒行以外,便是一心念佛,回向往生净土。由于净土宗在宋代以后大盛,而明代以后禅净兼修风气更甚,到了清代几乎中国佛教寺庙大多以净宗念佛为主要法门,因此律宗门人律净兼修是时代的趋势使然。

  明蕅益大师谈到天台祖师智者大师时说:“昔人列莲宗七祖,太局。只如天台教主,坐不背西,卧必合掌,其发明净土,如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无敢与敌。……非皆莲宗列祖乎?”这显示出净土宗对其他宗派的影响和含括。所以,弘一法师作为中兴律宗的一代祖师,不妨碍他作为净土宗大德的地位。

  其次,后人评判的标准问题。世人之所以高扬他的律学成就,主要是在世间的影响。但是如果从个人修持看,从净土宗修行的信、愿、行的角度看,他的所作所为始终围绕净土宗。所以,弘一法师的塔志称其“教宗《华严》,行在净土,以弘律为己任”,概括得可谓全面而准确。

  参考文献:

  1.金梅《悲欣交集——弘一法师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林子青编著《弘一法师年谱》,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

  3.宗通《净土宗与各宗的关系》。《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70册,大乘文化基金会1980版

  4.弘一法师《佛法宗派大概》

  5.弘一法师《复鼓浪屿念佛会书》

  6.瑞今《亲近弘一大师学律和办学的因缘》

  7.陈兵、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8.秦启明编《弘一法师——李叔同书信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李山、过常宝主编《历代高僧传》,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王荣多《释演音评传·作品选》,中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