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典籍简介:《胜鬘经》
佛教典籍简介:《胜鬘经》
《胜鬘经》
《胜鬘经》,全称《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又称《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经》、《师子吼经》、《胜鬘师子吼经》、《师子吼方广经》、《胜鬘师子吼经》、《胜鬘大方便方广经》。一卷。南朝刘宋求那跋陀罗(394-468)译。师刘宋译经僧,中印度人,原属婆罗门种姓。幼学五明诸论,广研天文、书算、医方、术等学。后读《杂阿毘昙心论》而崇信佛法,遂剃发出家,并受具足戒。师为人慈和恭顺,专勤学业,先习小乘教法,博通三藏,后转学大乘教法,深研《大品般若经》、《华严经》等诸经,进而读诵宣讲,并以佛法劝化父母归信佛教。
刘宋元嘉十二年(435),师经由海路至广州,文帝遣使迎入建康祇洹寺,从事译经工作。师与慧严、慧观等于祇洹寺招集义学僧,译出《杂阿含经》五十卷,于东安寺译出《大法鼓经》二卷,于丹阳郡译出《胜鬘经》一卷。其后,受谯王之请而止荆州新寺,宣讲《华严》等经。此外,师亦曾居住道场寺、中兴寺、白塔寺等多处。刘宋大明七年(463),师奉敕祈雨而感得甘霖普降,帝敕赐甚丰。一生历经文帝、孝武帝、明帝三朝,历朝皆归向推崇之,对内事外事多有贡献。师广演大乘教法,译经弘化,世称“摩诃衍”。所译经典共计五十二部一三四卷。
“胜鬘”是人名,中印度舍卫国波斯匿王、末利夫人的女儿,幼聪明通敏,及长,为阿踰阇国友称王的妃子。因受父母的熏陶而皈依佛法,敬礼赞叹如来,得当来作佛的授记。本经就是以她为因缘,把佛陀所说的道理记下来的。其后并对友称王说大乘佛法,与王共同教化国中人民。
本经是大乘如来藏系经典中的代表作之一。全经结构共分十五章,内容包括如来真实义功德、十受、三愿、摄受、一乘、无边圣谛、如来藏、法身、空义隐覆真实、一谛、一依、颠倒真实、自性清净、真子、胜鬘等。各章内容分述如下:
一、如来真实义功德章:说明波斯匿王及末利夫人受佛陀的教化,得佛法益,欲令其爱女也能见佛生信,于是派遣使者送信给女儿,略为赞叹如来的无量功德。胜鬘阅父母来信,欢喜顶受,生希有心,说偈赞叹如来真实功德,并祈祈愿实时得见佛陀,此念一生,佛陀应时现在其前,更于众中为其授记,以此称叹如来真实功德善根,当于无量阿僧祇劫天人之中为自在王,一切生处常得见佛,又复供养无量阿僧祇佛,过二万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普光如来。彼佛国土,无诸恶趣、老病衰恼。彼诸众生,纯一大乘,无量众生诸天及人,愿生彼国。
二、十受章:主要说明胜鬘夫人于佛前发愿受持的十大受,即:“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所受戒,不起犯心。”这是受戒不犯:不忘承诺、不舍所愿、不失道德、不违法制。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尊者,不起慢心。”这是尊长不慢:不见过失、不嫌落伍、不计斥责、不疑成就。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众生,不起恚心。”这是处众不恚:不瞋人过、不恨人非、不念人异、不害人顺。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他身色及外众具,不起嫉心。”这是他有不妒:不妒人喜、不望人苦、不毁人誉、不谤人有。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内外法,不起悭心。”这是内外不悭:不悭所有、不吝喜舍、不苦奉献、不计所施。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己,受畜财物,凡有所受,悉为成熟贫苦众生。”这是成就众生:财物布施、授艺教导、方便协助、无畏成就。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己行四摄法,为一切众生故,以不爱染心,无厌足心、无罣碍心,摄受众生。”这是四摄度众:舍爱为慈、离厌为亲、去私为公、忘我为人。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孤独、幽系、疾病,种种厄难,困苦众生,终不暂舍,必欲安隐,以义饶益,令脱众苦,然后乃舍。”这是关护残障:矜孤恤寡、帮助困厄、医疗疾病、助长心绪。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捕养众恶律仪及诸犯戒,终不弃舍。我得力时,于彼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这是慈悲爱物:不捕不猎、不杖不杀、不盗不舍、不私不蓄。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摄受正法,终不忘失。”这是不忘正法:明四谛法、发四弘愿、行四无量、证四圣果。
随朝吉藏大师撰《胜鬘经宝窟》卷上末,释十大受的“大”有五义,即:
当体大:谓普息一切恶,普修一切善,普度一切众。
得果大:谓诸佛菩萨、大人王、大天王。
大人所行:九道中,六道二乘皆不能行,唯菩萨能行。
时大:谓三大阿僧祇劫常持此戒。
永不失:一日之戒,日尽便无;一形之戒,形尽便灭。若一受菩萨大戒,虽经六道,而戒法不失,所以名为大。又虚心敬纳,克己奉行,所以称为受。
吉藏大师将第一至五受拟配摄律仪戒,第六至九受拟配饶益众生戒,第十受拟配摄善法戒。北魏昭法师《胜鬘经疏》将第一受拟配誓持,第二至五受拟配摄律仪戒,第六至九受拟配摄众生戒,第十受拟配摄善法戒。总括来说,这十弘誓可归纳为三聚净戒。
三、三愿章:谓胜鬘于佛前所发的三大愿,即:
以此善根,于一切生得正法智。
我得正法智已,以无厌心为众生说。
我于摄受正法,舍身命财,护持正法。
这三大愿,真实广大,如同一切色,悉入空界中,菩萨恒沙诸愿,悉入此三大愿中。也就是说,得正法智是大智能,为众生说是大慈悲,舍身命财护持正法是大勇大精进。此三大愿是菩提心的内容,所以能统摄菩萨的一切大愿。
四、摄受章:谓胜鬘承佛陀威神之力,说菩萨所有恒沙诸愿,皆入一大愿中,这一大愿也就是所谓摄受正法。摄受正法,才是真实无异的大愿。又以四种譬喻说明摄受正法是无量,得一切佛法,摄八万四千法门。
大云喻:劫初成时,普兴大云,落下众色雨及种种宝物。摄受正法就如同大云,能出生无量福报及无量善根。
大水喻:劫初成时,有大水聚,出生三千大千界藏及四百亿种种类洲。摄受正法能出生大乘无量界藏,出生一切菩萨神通力,出生一切世间安稳快乐、如意自在及出世间安乐。
大地喻:大地能任持大海、诸山、草木、众生四种重担。摄受正法的大乘菩萨能荷负四种重任,也就是负起教化离善知识无闻非法众生、声闻、缘觉、大乘等四种众生的重任,普为众生作不请之友,以大悲心安慰众生,哀愍众生,为一切世间正法的生母。
大宝喻:大地上有四种宝藏:无价宝、上价宝、中价宝、下价宝。摄受正法的菩萨,对无闻非法众生,授与人天功德善根;对求声闻者,授声闻乘;对求缘觉者,授缘觉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所以大宝藏就是摄受正法。
又说摄受正法就是波罗蜜,也就是菩萨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能六波罗蜜去成熟众生,建立正法。凡是行摄受正法的菩萨,必须施舍身、命、财三类,凡此菩萨为利益众生而难行能行,则常为一切诸佛所授记,一切众生所景仰。
佛陀对胜鬘所说的摄受正法大精进力,起随喜心,以三喻赞叹:
大力士喻:摄受正法大精进力,如大力士,若有人稍触其身,即会生大苦痛。如同菩萨少摄受正法,就能令魔王生大苦恼。
牛王喻:牛王的形色无以比拟,胜一切牛。大乘少摄受正法,胜于一切二乘善根,这是由于大乘的殊胜广大所致。
须弥山王喻:须弥山王,端严殊特,胜于众山,菩萨舍身、命、财,胜不舍身、命、财的初住大乘的一切善根,更何况二乘。
并谓摄受正法的功德利益无量无边,所以菩萨应该开示众生,使得大利;教化众生,使得大福;建立众生,使得大果;而大众应当欢喜修学。
五、一乘章:主要说明三乘归于一乘,如经中说:“摄受正法者,是摩诃衍(大乘)。摩诃衍者,出生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如阿耨大池出八大河。又如一切种子皆依于地而得生长。如是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依于大乘而得增长。”又说:“声闻、缘觉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是一乘,得一乘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槃界,涅槃界者即是如来法身;得究竟法身者,则究竟一乘,无异如来,无异法身,如来即法身;得究竟法身者,则究竟一乘,究竟者即是无边、不断。”“说一乘道,如来四无畏成就师子吼说。若如来随彼所欲而方便说,即是大乘,无有三乘,三乘者入于一乘,一乘者即第一义乘。”
六、无边圣谛章:分别佛陀与二乘的圣谛是有所差别的。二乘的圣谛智,但断四住地,不能断无明住地,因此不能称为第一义智,不是究竟智,是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智。如来所圆满成就的是不思议空智,能断一切烦恼藏,这就是第一义智,也就是圣谛。
七、如来藏章:以如来藏,也就是佛性,来说明圣谛的体性。圣谛微细难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自觉自证所知,一切世间所不能信。因为此圣谛是说那甚深如来之藏,而如来藏是如来境界,非一切声闻、缘觉所知,所以圣谛也就甚深难知了。
八、法身章:说明圣谛义。圣谛义分为作圣谛义与无作圣谛义二种。作圣谛,又名有量四圣谛,是声闻、缘觉二乘智境;无作圣谛,又名无量四圣谛,这是如来智境。佛所证的圣谛,是如来藏法身,也就是灭谛。如来法身,在凡夫位,为烦恼所缠缚,不离烦恼藏,称为如来藏,而不名法身。如来藏就是因地的自性涅槃,如来藏虽然还没有成就不思议佛法,但也能摄持过于恒沙功德。如来藏与法身的本质是相同的,因地名如来藏,果位名法身,而其差别就如同太阳为乌云所障蔽而隐暗,与太阳破重云而现大光明一般。
九、空义隐覆真实章:说明理智一如。谓如来藏智就是如来空智,如来藏智与如来空智的理智一如,名为如来藏空智。如来藏空智有二种:一是空如来藏,也就是如来藏从无始以来,为一切烦恼所缠缚,虽被烦恼所缠,却不因此与烦恼合而为一,所以说它是“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一是不空如来藏,因为如来藏具有过恒河沙不可思议功德,所以名为不空如来藏。此二空智,是二乘所不能信解,唯佛得证。
十、一谛章:说明四谛归于灭谛,灭谛是第一义。谓苦、集、灭、道四圣谛中,唯有灭谛是离有为相,是常住法,其余三谛入有为相,悉是无常,是虚妄法,非第一义谛。
十一、一依章:说明苦灭谛离有为相,是常,非虚妄法,是第一义。
十二、颠倒真实章:说明灭谛不是一切众生心识所缘,也不是一切罗汉辟支佛的智能境界。此真理凡夫无始已来不觉,譬如生盲不见众色,二乘虽证中道,犹如七日婴儿,眼睛犹弱,不见日轮。凡夫为二见所蔽,颠倒不见真如,二乘虽出二邪,智浅不能观达。或有众生(指二乘而回小向大者、凡夫而初发菩萨心者),佛陀为他们说如来藏法身一乘法,即能信受佛语,于如来藏法身生起常想、乐想、我想、净想,这不是颠倒见,实名为正见。因为如来法身是常波罗蜜、乐波罗蜜,我波罗蜜、净波罗蜜。得此正见者,才是佛陀真子,得于佛法修证解脱。又佛陀说四依,是世间法,是随顺四预流支而说四依,实则只有一依,这一依就是灭谛,是诸法的止住处,于一切依中,此是最上第一义依,不可思议。
十三、自性清净章:谓生死二法依如来藏,非如来藏有生有死。如来藏离有为相,常住不变,因此,如来藏是无边功德所依止,能摄持一切功德而不失,一切佛法因此而得建立。所以,如来藏为依,有二种意义:生死杂染依于如来藏,清净功德也依于如来藏。世间若无如来藏,众生则不得厌苦,乐求涅槃。如来藏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藏。此自性清净的如来藏,本是清净的,而被客尘烦恼所污染。也就是净心与客尘是同时并存的,但两者性质不同,又是分离的,这是不思议如来境界,不是凡夫、声闻、缘觉所能了知的。
十四、真子章:谓随顺法智是由五种巧便观成就而得,即:
观察施设根意解境界。
观察业报。
观察阿罗汉眼。
观察心自在乐、禅乐。
观察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圣自在神通。
于佛陀灭度后,能随顺于信,信心增上;依于明信,能进而随顺五善巧观的法智,就能得到究竟,此究竟就是对“自性清净心,彼为烦恼染污”,这难可了知的甚深义,决了无疑的证信。而于性净尘染能够究竟,就是入大乘道因。
又有三种人对于甚深的法义,能得离自毁伤、生大功德、入大乘道三种利益。此三种人是指:
自成就甚深法智者:于甚深义而得究竟的菩萨。
成就随顺法智者:作五种善巧观的解行菩萨。
于诸深法不自了知,仰推世尊者:信位菩萨。
十五、胜鬘章:佛陀赞叹胜鬘于甚深法方便守护,降伏非法,善得其宜。
以上为本经正宗分,其流通分如次:
胜鬘以法传化流通:胜鬘向友称王称叹大乘,友称王及举国人民皆向大乘。
佛陀付嘱阿难及帝释广为流通。
本经认为三乘之教归于大乘的一乘,得一乘即得如来法身。众生虽然被烦恼所缠,然其本性清净无垢,与如来同等,所以皆具有如来之性(佛性、如来藏)。且以如来藏为基础,即使在生死轮回的世界,也有获得涅槃的可能。本经的一乘思想,是承继《法华经》,而成为大乘佛教的重点所在。又本经的特色是以在家女众胜鬘夫人为说法者,因此与维摩居士所说的《维摩经》,并为大乘佛教在家佛教的代表作。于天台宗所立藏、通、别、圆四教中,本经被摄于别、圆二教;而于华严宗所立小、始、终、顿、圆等五教之中,本经被摄于终教中。
本经在中国前后有三译:
据《开元录》卷十四载,北凉昙无谶译《胜鬘经》一卷,今已佚失。
刘宋元嘉十三年,求那跋陀罗译于扬州。
唐菩提流志所译《大宝积经》第四十八会胜鬘夫人会。
以上二、三译现存,以求那跋陀罗的译本流通最广。今收录于《高丽藏》第六册、《碛砂藏》第六册、《龙藏》第二十册、《卍正藏》第九册、《大正藏》第十二册。注疏有:
胜鬘经疏 一卷 北魏‧昭法师
胜鬘义记 一卷 作者不详
胜鬘经述记 二卷 唐‧窥基说、义令记
胜鬘经宝窟 六卷 隋‧吉藏撰
胜鬘义记 上卷(欠下卷) 隋‧慧远撰
胜鬘经义疏 一卷 日本‧圣德太子撰
胜鬘经疏义私钞 六卷 日本‧圣德太子疏、唐‧明空私钞
何谓十大受、三大愿?
试具体列举自己的十大受、三大愿。
试述本经的主旨。
本经对如来藏思想有何影响?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