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06-063修行菩萨清净行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06-063修行菩萨清净行
修行菩萨清净行—一 海涛 辑
◎出《宝髻所问经》
1.尔时佛告宝髻菩萨言:善男子!何者是修行菩萨,持戒波罗蜜清净行?
2.善男子!修行菩萨有一种持戒清净行,何者为一?所谓于无上菩提而舍心复有,是心若不相应事者而能相应,是心于三界中胜上为最,是心超越声闻、缘觉,是心能救一切,度达三界众生至于彼岸,是心能类无价宝珠而为等量,是心深重护念、无舍使、无暂忘。
3.善男子当知!修行菩萨为十种尸波罗蜜清净行,何者为十?所谓三种身净行、四种口净行、三种意净行,是为十无尽清净戒。
◎出《遍清净毗尼经》
1.尔时寂净天子白文殊师利童子言:初修行菩萨,云何调伏其心?若声闻比丘,云何调伏其心?
2.文殊答言:厌离三界心惊动故,则是声闻调伏其心;若摄授世间无量法故,不断生死,一切众生而施无畏,利众生故,乐住世间,则是修行菩萨调伏其心。
3.若厌离功德资粮、是声闻调伏其心;若集智资粮,功德无厌,则是修行菩萨调伏其心。
4.若厌见一切烦恼则是声闻调伏其心;若摄一切众生烦恼,则是修行菩萨调伏其心。
5.若不为众生故,不念诸佛圣德,则是声闻调伏其心;若为一切众生故,显现诸佛圣德,则是修行菩萨调伏其心。
6.若不具六波罗蜜并四摄事,则是声闻调伏其心;若修六波罗蜜并四摄事坚持摄念,则是修行菩萨调伏其心。
7.若不断一切宿缘习气,则是声闻调伏其心;若除相续一切习气,则是修行菩萨调伏其心。
8.略要言之,若心着数量,亲近量法,习学有量戒行、三昧、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则是声闻调伏其心;若非量数以无量系亲近无量善巧方便,所学戒行、三昧、智慧、解脱、复缘解脱所见,则是修行菩萨调伏其心。
修行菩萨清净行—二 海涛 辑
◎出《决定毗尼经》
1.尔时佛告圣者优波离言:若初修大乘行菩萨,以恒河沙劫,常犯贪欲种类罪故,若信受大乘而生一念瞋心,结罪重于贪欲,何以故?
2.优波离!若瞋心发动则能舍弃众生,若舍瞋贪欲心发则摄众生,菩萨而无厄难。何以故?
3.优波离!佛说若犯贪欲舍离稍慢,犯罪稍轻,若犯瞋恚解离稍速,获罪甚重,若犯愚痴解离则速得罪稍深。
4.优波离当知!三毒轻重如是,修行菩萨应当守护善巧、方便、智慧心故,无令缺犯。
◎出《如来藏经》
1.尔时佛告摩诃迦叶言:譬如有人倒地,若还拓地而得起立,迦叶当知,亦复如是。若于佛法中,倾倒直堕无间地狱,若拓如来圣德,从地狱中还复得起。何者倚拓如来?若能一心念佛圣德依教修行。
2.尔时摩诃迦叶白佛言:纵无净心观察如来,尚能获大利益,况以净心观察如来其福无量。佛言:诚如所说,但种种意行观察如来,皆当为说趣涅槃路。
3.尔时摩诃迦叶言:我今解如来所教,宁于佛法犯罪,不事外道恶行修学。以何义故?若于如来法中行非法罪,所起恶行皆因涅槃能灭;若事外道所起恶行,皆入地狱饿鬼畜生,受诸恶报。佛言:诚如所说。
4.迦叶当知:譬如有人骂詈紫檀香木捶打而掷于地,毁呰不堪受用。迦叶!于意云何?此紫檀香气更能熏是骂人以不?迦叶言:其紫檀香气熏彼骂人,如本无异。
5.佛言:迦叶当知!若有众生、专念如来、若见如来、若闻佛名,是等众生,皆得资熏解脱法门,亦复如是。
修行菩萨清净行—三 海涛 辑
1.尔时佛告宝童夫人言:修行菩萨有三种实语不妄。何者为三?
一者,不诳诸佛如来。
二者,不诳一切众生。
三者,不诳自身。
(一)夫人当知!如何修行菩萨不诳如来、一切众生及以自身?若修行菩萨发菩提心已,然后发愿乐证声闻、阿罗汉果。夫人当知!是菩萨则诳如来及诳众生并诳自身。
(二)何者名为不诳?若修行菩萨发菩提心已,纵值种种苦恼逼切乃至邪魔外道尼干,调弄骂辱以口言气状,若刀剑枪矟刺心,损其所受,毁呰苦楚。
(三)若修行菩萨不惊、不动、不潜、不缩、不忧、不悔,皆能忍受,坚固不弃前言菩提心宝,不移不动,于其三界救度众生,归依无等、无上菩提乃至剎那不念余乘,常念诸佛,愿转*轮,摄受众生,生大威力,现大势力,善行坚固,修治精进,不随他语,无能摧伏。
(四)夫人当知!如是修行菩萨,不诳众生、不诳自身,若有如是菩萨,则是最大无上实语。
2.复有四种因缘,修行菩萨不诳如来。何者为四?
一者,坚固心;二者,威力心;
三者,势力无怠;四者,持戒精进。
3.复有四种因缘,不诳一切众生。何者为四?
一者,坚牢修学;二者,慈心与乐;
三者,悲心愍苦;四者,摄受众生。
4.复有四种因缘,不诳自身。何者为四?
一者,坚固心;二者,重复坚固心;
三者,无谄惑心;四者,无诳心。
5.夫人当知!修行菩萨则入第一实语位,不舍菩提,过去行愿不移不动。
修行菩萨清净行—四 海涛 辑
1.尔时宝童夫人白舍利弗言:汝能以女身为诸众生演说法不?舍利弗言:我今尚厌男子之身,况受女人身耶!
2.夫人答言:舍利弗汝岂厌离是身耶!舍利弗言:实厌是身。
3.夫人言:以是义故,修行菩萨超越一切众生。何以故?
4.若声闻厌者,菩萨殊无厌心;
一、若声闻所嫌,菩萨无厌;声闻厌离五阴六入,菩萨则无厌离;
二、声闻厌摄身分,菩萨无厌;
三、声闻厌摄三界,菩萨无厌;
四、声闻厌世间生死,菩萨无厌;
五、声闻厌离有为功德,菩萨集功德资粮无厌;
六、声闻厌与众生结缘,菩萨成熟众生心故,无厌结缘;
七、声闻厌离聚落,菩萨无厌入于国邑、聚落、王宫;
八、声闻厌自烦恼,菩萨能摄众生,不厌烦恼。
5.舍利弗当知!声闻所嫌厌离诸行,菩萨皆能摄受无厌。
6.舍利弗言:如是修行菩萨以何威力、以何气势而无厌心?
7.夫人答言:修行菩萨八种威力相应而无厌心。何者为八?
一者,于诸众生慈力无恼;
二者,悲力成熟众生;
三者,善修行愿无作者;
四者,智慧力故为除烦恼;
五者,善巧方便力故无倦;
六者,功德力故无退;
七者,智慧力故愚痴已除;
八者,精进力故具足已入不弃往愿。
8.舍利弗当知!修行菩萨有此八种行力相应,皆无厌心。
(讲义三、四出自《宝童夫人所问经》)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