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法语辑要 1-2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法语辑要 1-2
法语辑要—一 海涛 辑
1.于受乐众生生欢喜心者,起二种心:一者,能于他财物中、他资生中不生贪心;二者,于他富贵胜乐不生嫉心。
2.念诸众生如念子想者,起二种心:一者、能如父母念子,遮护诸恶;二者、常于一切众生不舍慈心。《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3.菩萨受持菩萨戒者,至身专念自省己过,不讼彼短。见行恶者心不瞋恨,见破戒者心生怜愍,无有瞋恼。《菩萨善戒经》
4.修忍之人一切爱敬,不忍之人众所憎恶,增长烦恼。
5.长烦恼故,生死增长;长生死故,生诸难处;生难处故,远离善友;远善友故,不闻正法;不闻正法故,重翳疑网;以疑网故,远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方便报佛恩经》
6.菩萨乐善法欲,世间珍宝无不弃舍,以身承事无不恭敬,于和尚、阿阇梨极生尊重。所以者何?为断系缚求如是法,为断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求如是法。发心如宝,除诸众生贫穷困苦,求如是法;发心如药,安乐一切众生,求如是法。《菩萨别解脱经》
7.佛告诸比丘:「菩萨尽其形寿乃至或遇丧命因缘,毕竟不得舍善知识。」《大乘四法经》
8.不念他人恶,常思其善事,智慧离分别,人中最第一。
9.生死如毒树,悟即法身果,生死与涅槃,本性皆平等。
10.净慧贤圣行,大悲常利物,不择于怨亲,恒离于分别。
11.耆年多智慧,净戒悉圆满,亲近如是人,速成安乐行。
12.智慧无垢人,三业恒清净,应亲近是人,尊重过父母。
13.无智难亲近,能坏善人心,如火烧枯木,应当常远离。
14.供给于恶人,欲益反招损,如人饲猛兽,无不伤害者。
15.供养智慧人,小善获多福,如人饮甘露,求得安隐乐。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法语辑要—二 海涛 辑
◎菩萨于一切众生生大慈悲
1.菩萨摩诃萨如是如实知众生心:于未得解脱众生不生瞋心,得解脱众生不生喜心,唯于未得解脱众生生大悲心,得解脱众生生大慈心。
2.菩萨摩诃萨如实知贪心而不生瞋,知离贪心而不生喜,唯于贪心众生生于大悲,于离贪心众生生于大慈。
3.菩萨起贪心时,修不净观即灭贪心;起瞋心时,修行大慈即灭瞋心;起痴心时,修因缘行即灭痴心。
4.以如实知故,菩萨于一切众生生大慈悲。菩萨作是思惟:「我今以此如实三昧法门如实知,为令一切众生成就!」是菩萨以大慈悲心熏修。依彼大慈悲心,修持增上戒、增上三昧、增上慧满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说法集经》
5.有四事疾得佛道。何谓为四?一曰常行大慈,哀诸群生;二曰常行大哀,为之雨泪;三曰常行大喜,和颜悦人视于众生;四曰常行大护,救度三界生死之患。是为四。《佛说决定总持经》
6.《宝云经》云:「谓诸菩萨于诸威仪进止发精进行,若身若心常无懈倦,是名菩萨毕竟精进。
7.云何于此精进得生懈倦?或非时分修极重事,遽生怯弱,尚未成熟,信解难行苦行,便谓施自身肉,何得非时持此受用施诸众生。由是菩萨于诸众生而生懈倦,实时捐弃积集大果菩提心种子。」
8.毁正戒者,此恶知识,应当远离。如是毁正见、正行、正命之者,悉皆远离。
9.乐愦闹者、多懈怠者、着生死者、背菩提门者、乐居家眷属者,应当远离如是诸恶知识。
10.善男子!虽乐远离此恶知识,然不于彼发起恶心及损害意,应如是住心。《宝云经》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