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当前佛教办学现存的几种流弊(开通)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8日
来源:   作者:开通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当前佛教办学现存的几种流弊(开通)

 

  佛教传入中国二千多年,在中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弘传。尤其在近代,中国佛教界提出了“人生佛教”、“人间佛教”、“佛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等思想理念,意在于更好地使佛教深入民间、深入社会,并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其实,佛法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我们人类也是九法界众生之一,佛陀的教法中本来就有“人生佛教”、“人间佛教”,而现在提出这些理念,不过是对原始佛教理念的回归而已。懂得了这个道理,作为我们佛教徒应好好反省一下:当前佛教在其自身的建设中是否符合这些理念?后学不才,通过一些佛教报刊杂志的阅读,发现并总结出当前佛教在其自身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流弊,障碍了佛教的健康发展。

  一、教界存在有四大误区

  当前佛教存在的误区现象比较突出的有四种:即鬼神化、来世和化、哲理化、和学术化。(见《人世间》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在当代的弘扬一文)

  先谈佛教“鬼神化”的误区。济群法师在文中这样说:“当今经忏佛事在很多寺院比较盛行,使很多人将佛教当作是为鬼神服务的手段,从而背离了佛教的人本精神。这里我不是否定临终关怀及超度鬼神的作用,而是反对将鬼神超度作为佛教服务的第一宗旨,甚至以经忏佛事为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要知道我们出家的目的何在?我们出家的目的是弘法利生,解脱自己以及众生的生死大事。这里所说的“利生”是指利三界六道一切众生,不仅仅是利鬼神类的众生。然而,欲弘法利生,先须自利,也就是自己能依教起修,学修并进,这是利生的资粮。倘若自己对佛法还不了解,行持更不谈,又怎能去度众生呢?这时,你拿经忏来超度鬼神,鬼神岂能被你超度出来?因为你的修行不够,鬼神不能仗你的功德得以解脱。再加上以经忏佛事获取经济利益,便种下了将来堕三途的业因,所谓:“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说出来实在可畏!我们出家人在受施主供养的同时,一定要自度利他。否则,将辜负出家时的初衷啊!

  那什么是佛教的人本精神呢?佛教的人本精神,即“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思想理念。人生佛教理念是民国时期太虚大师提出的。当代已故佛协会长赵朴初居土继承了这一思想,提出了“人间佛教”的理念。这两种理念的本质是相同的,它们与以往的传统佛教相比,似乎是独立于各宗派之外而又含容于其中的新生事物,但究其思想内容,并非创新之见。正如文章开头所言,这两种思想只不过是对原始佛教的回归,与其它宗教的以神为本不同,佛教的立足点是人本的。释尊是以人的身份修道成佛的,他的出世虽是要普度一切众生,但重点还是在人,所以说,人道是六道的枢纽。佛教有三世说,佛陀设教的目的是希望众生获得现世乐、来世乐、涅槃究竟乐,但我们要知道,无穷的过去是以现在为归宿的,无尽的未来是以现在为开始的。因而,在原始佛教中,更重视当下生命的改善,无论是生活还是修行,都建立在珍惜当下、把握当下的前提下。而这也正符合佛教的因果原理,由如是因感如是果。我们都希望有美好的未来,这就应该认真对待现有的人生,现有的每一寸光阴。

  通过以上佛教人本精神的介绍,我们出家人特别是那些喜欢搞经忏佛事的出家人,应深刻明白,正信的佛教是立足人本的,“普度一切众生,但重点在人”,不光在于鬼神和死人,活人才是主要普度对象。

  再谈佛教“来世化”的误区。末法时期净土法门的弘扬,使很多人觉得学佛只是为了求得来世,是老之将至时才需要关注的问题。这里所说的“来世化”,并不是否定佛法对来世的关心,而是反对无视现实人生,仅是以求得来世快乐作为学佛目标。印祖在文钞中苦口婆心地劝导我们:“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一生所作,种种功德,不求来世人天福报,不求现世长寿康宁,唯求临终往生西方。切不可以念佛无漏之善因,仅求来世有漏之福报。福报一尽,则永堕三途。如摩尼珠,用弹簧雀。结果是所得者少,所失者多。岂不是惜哉。”(增广册一,《与某居士书》〈代了馀师作〉中之开示)所以,我们千万不能误解净土法门是专为求来世乐的法门,否则,我们便误解佛祖极力推崇净土法门的良苦用心了。通过净土经论的学习,我们对于净土法门也有不少了解和受益。例如经典所说的“净业三福”、“三辈往生”都十分重视现实人生的修为,以它们作为往生的资粮。如果一个修习净土法门的人,只知一心念佛,却少了现实人生中修行的助缘,将来往生恐怕会落空。《弥陀经》有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福德”从何而来?当然是当下的积累,在现实人生中精进用功,依教奉行,而这同时也让你获得了现实乐的法益。法师们常开示我们说:“持戒念佛之人是最有福慧之人,破戒造恶者是最愚痴贫贱之人”。所以净土念佛法门乃末法时期真正能令我们离苦得乐之唯一法门。这里所得之“乐”,不光有将来的往生之乐,同时也有现实人生中种种修行之乐啊!

  下面再谈佛教“哲理化”和“学术化”的误区。济群法师在文中说的对“哲理化”的佛教只适应具有相当文化层次的僧伽来学习研究,普遍民众没时间也没能力深入。这里我并不是否定对佛教哲理的探讨,而是反对把学习佛法当作哲学研究的本末倒置的做法。至于“学术化”的佛教,也只是部分学者的专业,这里我也并不否定学术研究的价值,而是反对学佛者以学术研究作为唯一目的。我们若将佛法当作哲学或学术去研究,虽然这些学术成果从文化的传承来看固然有一定的意义,但却无益于我们现实人生,更无法引发众生的信仰。民国时的欧阳竟无老人曾说过:“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而为当今社会所必需”。既然佛法不是学问,我们为何要去把它当作学问去研究呢?就算佛法是学问,它在空间上是尽虚空遍法界的,时间上是三世相续的,你又能穷其究竟吗?那佛法是什么呢?佛法是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佛教育我们怎样做人与怎么由做人而成佛。既然佛法是教育,那有什么好研究的,难道对佛所说的教法,你不信?要知道古往今来接受佛陀教育而转凡成圣的人不计其数。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要“研究”佛法,恰当地说应该是我们要解悟佛法,“研究”一词不恰当。佛陀是大教育、是真理,教育导人入圣,真理恒常不变,没什么好研究的。研究要出新成果,难道你要通过你的研究重创造一个新真理来取代佛法恒常不变的真理吗?那是不可能的,毕竟你还是个惑业未断的凡夫,而佛是三觉圆满的圣人,是宇宙人生真理的实践者,对佛的教导,我们应深信不疑。所以“研究”佛法准确的应说成解悟佛法。再说,解悟佛法是在“信”的基础上深入经藏的,而研究佛法则不然,它不一定以“信”为基础。什么叫解悟佛法呢?解悟佛法也就是从文字般若理解明了佛所说的宇宙人生真相。然后依解起修,学修并进,才能在今生获得佛法的真实利益。如果光一味地去解悟佛法,却不去依解起修,就算你把三藏十二部都解悟透了,最后还是不能了脱生死,充其量堪称你是个佛学大家。这样不但於己无益,更让其他人视之而对佛法心灰意冷。正如上面论点所说:“若将佛法哲理化,不但无益于现实人生,更无法引起众生的信仰。”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应反省自身,在以后学习、解悟佛法的同时,应依解起修、学修并进,然后在自度的基础上去度众,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综上所述,人生佛教理念正是针对以上几种流弊而提出的,使佛法回归其原有的人本精神,为社会大众提供健康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

  二、教界应处理好三个问题

  自太虚大师提出人生佛教的理念至今,教界的佛弟子做出很大的努力,特别是从党的宗教政策恢复以来,许多佛教场所开始致力于弘法教育事业、慈善事业,力图改变佛教在人们心中的消极影响,发扬大乘佛教积极入世的精神。这确实值得赞叹,但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一味强调入世,对佛教的健康发展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教界许多高僧大德提出当前佛教发展要处理好“学术与信仰、出世与入世和内修与外弘”三个问题。我也很赞同这一观点。

  目前,教界办学也在与学术接轨,但过分强调学术,往往会造成信仰的淡化,结果是得了学位却丢了果位。对于“学术与信仰”的关系论证在上面佛法“学术化”的阐释中已详说过,且不谈。

  第二,是“出世与入世”的问题。我们有很多出家人在修行和境界都未达到一定程度之时便急于入世,其实这样容易被五欲六尘所淹没,使菩提心被名利心取而代之。当今社会物质文明迅速发展,人类对物欲的渴望与要求十分炽盛,而精神文明相对空乏。我们出家人若没有很好的道心和很深的定力,千万不能急于入世度众。通过经教的学习,我们深刻了解到末法时代众生根性陋劣,业重慧浅,我们只有努力坚固我们的菩提心,积累我们的福德智慧,这些都具足了,等到机缘成熟,方可入世度众,这样才能得到自利利他的功德。关于“出世与入世”的问题,我最后重申,总结一句话:没有造就出竖固的菩提心,切不可做入世事,这个出世心便是菩提心、清净无染又能自他两利的真心。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要好好反省一下:这个出世心我们具足了吗?如果具足了,就放心大胆地去做弘法利生的入世事吧!如果没有具足,当下就应该生大惭愧心,然后精进学修,完善自我。对于正在接受佛学院教育的我们来说,更应该学修并进将我们所解悟的佛法运用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而这个学修的过程正是健全我们这颗菩提心的过程。我希望我们出家众,也包括本人在内,在对待“出世与入世”的问题上,谨慎再三。

  关於“内修与外弘”的问题,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些修行具有相当成就的前辈高僧,尚且会因事务缠身而影响到自己的修行,更何况我们这些修行不够的人呢。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论》中特别强调菩提心要以出离心为基础,这一过程对我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我们没有经历一定的闻思阶段,没有三学的熏修,相应的僧格和素质还没有培养起来,就急于“入世”、“外弘”,往往是很难把握发展的方向。岂不见有些出家人因定力的不够和菩提心的缺乏,而于“入世”、“外弘”时脱去袈裟,卷进了滚滚的红尘中。在此,吾人绝无“以僧谤僧”之心想,只是想说明“内修”的重要性而已。所以,我认为正确处理好以上三个问题是佛教健康发展的保障。

  三、佛学院僧才培养力度不够

  原中国佛协会长赵朴初居士在世时多次强调指出中国佛教面临的最大问题:“第一,是僧才的培养,第二,也是僧才的培养,第三,还是僧才的培养。”为什么赵朴老一再强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呢?因为我们出家人,特别是多年轻一代的出家人,肩负着续佛慧命、荷佛家业,弘传佛法的重任。拿什么来肩负?只有培养出有较深佛学造诣,较高修行定力和较好管理水平的僧才,方可肩负弘法利生这一重任。为此全国各地陆续办起了几十所佛学院以造就佛门人才(弘法人才、修行人才、管理人才)。佛学院的开设,为教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毕业僧,但真正能够走向社会弘法利生的人才却极为有限。原因何在?济群法师在《人生佛教在当代的弘传》一文中作了比较深刻全面的回答,我看了之后,很是赞同他的看法。他这样写道:“目前佛学院的教育,虽然在课程设置上涉及面很广,但其弊端在于,任何一门课程设置内容的传授都是浮光掠影式的。学僧通过几年(一般是两年或四年)的学习,往往只掌握了一些支离破碎的佛学知识,未能对某个宗派或某一经论有深入的了解。再从另一方面来说,佛学院的教学沿用了社会办学的模式,基本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对僧弘法能力的培养,既没有安排弘法布教的相关课程,实际的锻炼机会更少。而学僧在毕业之后,更难有进一步的深造和学习的环境。目前国内众多佛学院中,能招收研究生的佛学院极为稀少。没有扎实的佛学基础,又如何能走向社会从事弘法利生的事业?再者,从佛教界的大环境来说,弘法的气候也没有形成。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界有不少人也热衷于权利与经济之争,将发展旅游和经忏佛事作为寺院的重点建设,没有将荷担如来家业作为出家人应尽的本份。因此,即使有一些学有所成也有心从事弘法事业的僧才,却没有因缘去成就他们。综上种种原因,致使能够走向社会弘法的法师寥寥无几。这不能不说是教界在培养人才上的缺陷啊”!

  在现在这个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里,我们佛教徒应该大胆地弘扬佛陀的教法,对各种阶层的人们进行广泛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素养。怎样达到这一目标呢?我们只有在加强佛教自身建设,避免各种流弊的情况下,方可达到这一目标。中国近代的佛教领袖太虚大师曾说过:“佛教必须是实际的,佛教必须是人间的,佛教必须是科学的,佛教必须是世界的。”让我们把佛教文化从庭院深深的寺院推向人间,使它从古卷青灯的氛围走向当代社会,运用于人们方方面面的实际生活之中,这样,人类的精神才会闪耀出佛法中蕴涵的高尚品德和深邃智慧的文明之光。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