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文学 一、佛教文学的起源 一 佛经翻译文学的思想特色
佛教与文学 一、佛教文学的起源 一 佛经翻译文学的思想特色
佛教文学是以阐释佛理,讲说佛教故事,以启发大众对佛教的理解和信仰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佛陀住世时,经常在诸大弟子中讲述佛法,为了使大众能够明了经典教义的内容,佛陀常常采用譬喻、排比、夸张等众多的文学手法来讲说佛经义理佛教传入中国以来,许多的从事经典翻译的译经师开始大量翻译佛教典籍。
在翻译的过程中,他们为了使佛典翻译得符合原意,通俗易懂,便广泛采用多种文学手法,使翻译出来的佛教原典具有很强的文学特色。与此同时,很多的文人学士和著名诗僧不断创作出大量宣传佛理禅意的文学作品,大大丰富了中国佛教的内涵。佛教文学作为独具特色的文学类型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拟对佛教翻译文学的特色和佛经文学作品中的各种修辞手法略作介绍。
(一)佛经翻译文学的思想特色
佛经一般又被称为佛典。佛陀的教法、佛陀的形象,主要是通过佛典传达的,而佛教起源于印度,所以中国人一开始是通过翻译过来的佛经开始接受佛教的,因而佛典翻译成为佛教在中国发展和传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历代都有许多的佛经翻译家为了佛经翻译事业奉献出毕生的心血,才使我们能够看到许多文辞优美、内容通俗的佛经。
早期的佛教译经,是凭着外来僧人的口诵,经一略通他国语言的人口译过来然后另外有人用笔记录下来,最后再经过一些文字方面的润色才算完成。我国可考的第一部翻译佛典是《明度五十校计经》,它是安士高于东汉桓帝元嘉元年所出。佛经翻译事业开始于汉朝末期,当时翻译的作品,大都属于不成熟的直译。
例如:安世高、支娄迦谶、竺佛朔、康巨等人。而三国西晋间,则以支谦、竺法护所译最为调畅易读,属于未成熟的意译之一。意译和直译等多种方式,同时采用多种文学手法加以润色,使译成中文后的佛经尽可能保持印度佛经的原貌。
直译者的特色在于质直合旨,不加润饰;意译者的特色则在于畅达、文雅。
但是二者最大的相同之处就是不管直译或是意译,都以不背离经文主旨为首要原则。
经过中外译师们的长期努力,中国的佛典翻译文学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而丰富的体系,出现了大量的佛典翻译文学作品,而这些内容丰富的经典表现出多种思想特色。现试举几则经典来说明佛经文学作品的思想特色。
第一,佛经翻译文学作品劝人明辨是非,改恶向善。《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佛教传入中国时最先引入中国的经典。这部经主要是对修行人言语行止做了规范,指出修行人应如何立身行持及战胜修持过程中的障道因缘,最终走上菩提之路。《四十二章经》的思想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经文指出:出家人舍亲割爱,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应当在思想认识上高于常人,还要能够明辨是非,防非止恶。
对于善恶行为,《佛说四十二章经》中有具体的说明,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这段经文从众生的身、口、意三方面论述了恶行的来源,有其中任何一方面恶行的人,不但与道相违,而且连世俗中的常人都不如。因此,佛在各种典籍中都反复强调为佛弟子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慎勿触犯恶行。
对于无意中染上恶行的佛弟子,佛陀都积极地奉劝他们改恶向善,使恶业转重为轻。佛对弟子说,人如果有众多过恶,却不知道自我悔过,令这种恶念当下熄灭。那么他的罪业会越积越多,若是时日久远,就像水归大海一样,逐渐变得深广无边。假使有人发现自己的过恶,自己知道主动地改恶行善,他的罪过自然就会消灭。这就像病人出了一场大汗,病痛也会逐渐消除了。
在许多时候,真正行善的人,往往被恶人所侵扰。因为恶人自身行恶,当他们看到有人行善时便会生起嫉妒之心,并且总会想尽办法阻止他人行善,这时的行善之人,对于这些恶人不应怀有嗔心责怪他们,而是应当采取宽容的态度,对他们置之不理,你若不理睬他们,这些行恶之人就会良心发现,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感到后悔,渐渐地,他们便会远离恶行。
佛陀在《四十二章经》中劝诫弟子多行善事,远离恶行,其目的是让佛弟子最终成就道业。佛陀认为,如果想成就道业,必须首先成为一位品质高尚的人。
他的这种思想主张不仅适用出家人,对于当今的普通大众,也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作为一个现代人,首先要具有向善的心,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和尊重。为培养自己的德行,古德先贤都主张亲近善人,远离恶人,因此历史上就有了“孟母三迁”的佳话流传至今。古言也有:“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庖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说法。从这些故事和格言都说明亲近善知识,结交品行高洁的朋友,对提升自己的品行的重要的作用。我们当代的行人,应当以佛陀的思想为指引,逐步把自己塑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第二,佛经翻译文学作品劝人多行布施,广种福田。佛教的六度把布施置于首位。布施分为财施、法施和无畏施。对于贫穷困苦的人,首先要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然后才能谈论其它问题。因为人只有解决了衣食等物质的问题之后,才能进行其它各项活动,这就是佛教中所说的“法轮未转,食轮先转”的道理。对于有信仰的人,法施对他们至为重要,经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以法供养他人,既能增长别人的法身慧命,又能够使佛法得以发扬光大。无畏施是当遇到危难之时,勇于舍身护法,为度化苦海众生,敢于以舍弃生命度化他们。佛陀前世就曾为满足众生之愿而舍生饲虎、割肉喂鹰。
布施是培养人们慈悲心的一种途径,修行人的所住所用都来自于十方的供养,这些财物应来自于十方用之于十方,才不失修行人的本份。若是拥有别人的供养而悭吝不舍,不仅来世会受到贫贱的果报,就是现世也会被人鄙视而缺少朋友。人若是拥有很多财富而不愿去布施,不仅体验不到自我付出的喜悦,而且来世也会受到贫穷困苦的果报。
佛陀在《四十二章经》中说,看到别人以法布施大众,应该为之感到欢喜,这时得到的福报就很大了。曾有弟子问佛陀:“这种福报会享尽吗?”佛陀说:
“这样的福报就像一把火炬,若有数千百人,分取火炬,再把这些火炬用来做饭食、照亮暗夜之后,火炬的光亮依然如故。”见人布施生欢喜心所获得福报竟如此之大,以法布施所获得的功德更可想而知了。
佛陀在经中还提出以食物布施给出家人的功德也很大。他在第十一章《施饭转胜》一文中云:“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在文中佛陀指出以饭食供养一百个恶人不如供养一个善人,如此逐层推进,以此说明布施的功德之殊胜。现代的出家人在用餐结斋时,常会念诵“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的语句。这句话既说明了以食供养僧人所获得的利益,也告诉出家人接受别人的衣食供养应当生起感恩心,把功德回向给这些布施者,使他们获得布施的真实利益。
第三,佛经翻译文学作品劝人远离财色,断欲绝求。经言: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财色、贪欲是障道的根本,也是迷途众生最为执持难舍的。鉴于财色之过患,佛陀在戒律和各种典籍中都反复论述到一问题。佛陀在《四十二章经》第三章《割爱去贪》中云:“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蔽者爱与欲也。”
在此佛陀告诫沙门,即已剃除须发,应当去除世间资财,远离俗事欲乐。应当“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一箪食,一瓢饮”即可。
佛陀认为贪着爱欲是障道的最大障碍,只有去除爱欲才可见道。佛在《四十二章经》第十六章《舍爱得道》中云:“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佛陀又说贪着爱欲的人,就像拿着火把逆风行走,一定会有烧手的祸患。
佛世时,曾有人因为患淫欲之心无法克制,而想自己割断命根。佛陀知道后对这个人说,若断其阴,不如断其心。邪淫的心若不止,断阴又有何益处呢?佛又为这个人说偈曰:“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陀认为,人的思想意识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淫欲心的生起也是由于人的思想不纯净,如果灭掉了这种不健康的思想,淫欲之心便不会生起了,更不要说做出淫乱之事了。
色欲不仅障道,还是违法犯罪的根源。当今社会,道德风气日趋下沉,许多因色欲而起的悲剧时常见诸新闻媒体。有因卖淫嫖娼而杀生害命的;有因痴迷爱河被人遗弃的;有因第三者插足导致家庭破裂的,还有因包养情人丢官获刑的……各种因色欲引起的悲剧难以说尽。
正因为色欲有许多过患,所以佛陀在经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色欲对出家人修行的过患,并且以善巧的方法告诉世人应当如何来对治淫欲之心。作为面对多种诱惑的现代人,应自深思佛陀的言教,清心寡欲,把精力用在事业上,慎勿沉溺于色欲的深渊而不能自拔,更不能被情欲冲昏头脑,做出失去理智的事情来。
佛陀在《四十二章经》中还论述了声名对人的害处。佛说,人随着情欲追求声名。当声名显着的时候,自己已经身死命终了。人若贪恋世上的名声而不去学道,不过是枉费功夫,这会使身心因争名夺利而疲惫不堪。追求声名的人就像烧香,虽然人闻到香气,香已经被烧完了,而危及生命的大火将会紧随其后。
追求世间虚名,不仅伤精费神,于己也毫无益处。因此,修行人坚决要戒除声名之患。对世间人而言,声名都是身外之物,纵使你费尽心思获得了虚假的名声,其实它并没有给你带来实质的利益,等到你身死命终之时再回头来想想,其实声名不过是空梦一场而已。
与名相随的是利,名缰利锁会把人束缚得喘不过气来。对于财物过分贪着,常会给人带来诸多不幸。佛在《四十二章经》中云:“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
世上有许多人,一生千方百计贪求财利。他们不仅自己舍不得享用这些财物,而且对他人也十分吝啬。世上有多少人为了积聚财物铤而走险,杀生害命;又有多少人为了财利客死他乡;还有多少人守着积攒一生的财物死不瞑目。财物的各种过患,搅得人疲惫不堪。为财而死,为财所累终是人生的一大悲哀。
人应该过平淡真实的常人生活,当一个人远离虚名浮利时,对自己来说其实也是一种解脱。人生不足百年,纵使你家产万贯,声名卓著,也终将归于虚无。
人活在世上,只要尽己所能去创造物质财富来满足自身的生存所需,同时又心安理得地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便是一种平实而幸福的生活。平日不羡慕别人,诚恳待人,认真做事,你自会活得称心如意,亦能够赢得别人的称道。
第四,佛经翻译文学作品表现了佛教慈悲为怀、自利利他、信心坚定、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这种佛教思想在《本生经》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本生经》,也叫做“本生谭”,是佛典翻译文学中艺术价值最高、思想内涵深刻的经典。经中讲述了佛陀经过历世轮回,曾为鹿、为罴、为金翅鸟等种生物,以至为国王、修道者等,做无数善事,积累功德,记录这些善行的故事,赞美佛的过去世,就构成了《本生经》。在汉译佛典里,本生故事散见于各种不同的经、论之中。比较集中地保存在《六度集经》、《生经》、《菩萨本行经》、《大方便报恩经》等经典中;此外各种不同类型的譬喻经典如《贤愚经》、《杂宝藏经》里面也包含有不少本来出于《本生经》的部分。大乘经和论藏里也不少本生故事。总之,虽然汉译佛经不存在完整的名为《本生经》的经典,但本生故事在其中却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流传广远。
《本生经》的体裁多种多样,包含有神话、传说、寓言、传奇故事、诗歌、格言等等。它具有固定的结构,一个故事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佛陀现世的情况,这一部分比较简单。另一部分是他过去世的行事。他在过去世是菩萨(在早期的典籍里,“菩萨”专指前世的佛陀。),他示现为动物如鹿、猴、兔、鸽等,或示现为国王、贵族、商人、平民、穷人、婆罗门等等,表现他精勤修道的善行。
最后是关联语,由现世的佛陀出面说明过去世的事情与现世的关联,指出当初行善的某某就是佛陀自己,作恶的某某就是现在加害或反对佛陀的人,从而表现出教训的喻意。在以上三层意思构成的故事时,人物(有些是以动物形象出现的)的性格相当鲜明,善恶十分分明,情节比较曲折复杂,表现富于情趣。经典中的故事特别突出地表现了大乘佛教慈悲为怀、自利利他、信心坚定、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大涅槃经》里的雪山童子“舍身闻偈”是《本生经》中最为动人的故事之一。故事是说当初世尊在世修菩萨道,作婆罗门,在雪山苦行,叫做“雪山大士”或“雪山童子”。天帝释为了试验他的诚心,变成罗刹,向他说过去佛所说半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童子听了心生欢喜,四面观望,只见罗刹,就对他说:
“善哉,大士,假若能说余下的半个偈,我终身做您的弟子。”罗刹说:“我现在实在太饿了,不能说。”这时候童子说:“您只管说,我以自己的身体供养您。”
罗刹就说出后半个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童子听了这两句偈后,就在石头上、墙壁上、树木上、道路上,到处书写这个偈,然后就爬到高树上,投身地下,施舍给罗刹。这时候罗刹现出天帝释的形象,接住童子的身体。雪山童子以此功德超生十二劫。这里所说的偈就是“雪山偈”,又名“无常偈”,它与“缘起偈”和“七佛通戒偈”是表现佛教基本教义的三个偈。在这个故事里,歌颂了雪山童子为了求法而不惜身命的大无畏品格,也就是“舍身求法”精神。这也是为追求真理、不畏牺牲的精神。
《杂譬喻经·鹦鹉》说:过去有个鹦鹉飞到一座山里,它看到山上的百鸟群兽相互亲善,不相残害。虽然如此,鹦鹉也没有久留,它后来就离开了那座山。
几个月后,那座山上失火了。恰巧鹦鹉看见了,它就飞到水里,用翅膀上的羽毛沾水,然后飞到天上,洒下羽毛带的水,想扑灭大火。这样来来去去,飞个不停。
天神见了,对它说:“鹦鹉,你太愚蠢了,这里的大火,是你能用羽毛上的那点大火能扑灭的吗?!”鹦鹉说:“我知道这样灭不了大火,可是我曾在这座山上作客,山上的百鸟群兽都很善良,我不忍看它们被烧啊。”天神很受感动,就下雨灭了大火。这个故事赞扬鹦鹉的仁德,表现了弱小的生命竭尽全力去解救众生的志愿和勇气,让人肃然起敬。
第五,佛经翻译文学作品还反映了舍己救人、舍生取义的思想。其中最著名的是尸毗王以身代鸽的故事。据《大庄严经论》说:有个国王叫尸毗,生性仁慈,爱民如子,因而他的国家富庶和平。其时三十三天的天帝释,即将命终,很是忧虑。有近臣叫毗首见了,问他:“您为什么忽然面有忧色?”天帝释答:“我快要死了,可是想到世间佛法已灭,诸大菩萨又不出世,不知道归依到哪里。”毗首就对他说:“现有一位尸毗王,志行精进,乐求佛道,您若去投归,一定会解脱灾难。”天帝释听了,决定去考验一番。他让毗首变成一只鸽子,自己变成一只鹰,然后以鹰追鸽子的方式到了国王面前。鸽子十分惊恐地躲到国王的身边。鹰站在国王前作人语说:“现在这只鸽子就是我的食物,请国王还给我。”国王说:
“我已立下志愿,要救度一切,现在鸽子绝不能还你。”鹰说:“大王您仁爱一切,可是如果您不给我鸽子,我就会饿死的。”国王说:“假如有剩余的肉,你可以吃吗?”鹰说:“只有血腥的鲜肉才可以。”国王想:害一条性命,救一条性命,不合道理,不如以我的身体来代替鸽子,这样所有的生命都可以保全了。于是他就取来锋利的刀,割自己腿上的肉,拿这些肉去替换鸽子。可是鹰说:“国王,您是大施主,现在您拿自己身上的肉代替鸽子,要称一称,使份量相等才公平。”
国王就拿来秤,把自己身上割下的肉和鸽子分别放到秤的两端,眼见腿上的肉快割没有,但是鸽子那头还是低低的,直到把胳膊、两肋的肉全都割下,肉还是轻,最后国王奋力把自己压到称盘上,勉强立住,心里十分欢喜。天帝释说:“您现在一定很痛,难道不反悔吗?”国王说:“不!依我看来,你的身体就是大苦。”
天帝又说:“您说不反悔,怎样才表明呢?”国王发誓说:“我立下心愿,直到现在,没有丝毫反悔的意思。依我所求,必定作佛,真实不虚。如果得我所愿,我的肢体,一定会立即平复。”当他发这一誓愿时,他的身体即恢复如初。这时候天神、世人,都赞扬为稀有之事,欢喜不已。故事的最后,佛告诉大众:“往昔之时,尸毗王者,岂异人乎?我身是也。”这个故事把佛陀的舍己为人世间救济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六,佛经翻译文学作品里也常常描写到恶人恶行,以和佛陀的善行做对比。
在佛教各种经典中有少数几个人一直破坏佛教,与佛陀作对,其中经常出现的是提婆达多,汉译为“调达”。他本是佛陀的从兄弟。但人心术不正,是佛陀的反对者,教团的叛逆者。在本生故事里,表现他在过去世就是极端的恶人,干尽罪恶勾当。如《法句譬喻经》里的“雁王”故事:从前有个国王,他喜欢吃大雁的肉,经常派人去捕雁。有一个雁王,带领五百只雁,飞来求食,不幸落入猎人的网里,其余的大雁都吓得飞走了,只有一只雁追随着被捕的雁王飞翔,也不躲避弓箭,号叫直到吐血,日夜不停。猎人见了,被这只雁的道义所感动,就放了雁王,让它们相随着飞走了。雁群得到雁王,十分欢喜,围绕着它飞翔。这件事有人报告给了国王,国王也受到感动,从此就不再捕雁了。这个故事,是佛陀对当时的国王阿阇世王说的(阿阇世王是摩竭陀国王,结交调达,囚禁父母,他后来受到报应,到佛陀处忏悔,遂皈依佛陀。)故事说完后佛陀对阿阇世王说:“那时的雁王,就是我;那只追随不去的雁,就是阿难;五百群雁,就是五百罗汉;吃雁的国王就是大王您,当时的猎人,就是调达。”佛陀又说:“前世以来,调达总想害我,我以大慈大悲之力,得以解脱,不念旧怨,自己努力成就佛道。”当佛陀说到这里,国王开悟了。这个故事颂扬了佛陀不念积恨、以德报怨的功德,用调达来做衬托。另外《佛说九色鹿经》、《杂宝藏经·六牙白象缘》等也都是反映这一思想的代表作品,这里就不再一一细述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