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文学 六、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三 佛教对中国小说的影响
佛教与文学 六、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三 佛教对中国小说的影响
中国的小说在封建时代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一直比较接近下层民众。早期文人创作的志怪和传奇就多取民间传说,宋、元以后的长篇、短篇白话通俗小说更是与民间说唱文学血脉相通。通俗小说的流传面与接受者较之正统的诗文,也更偏向社会下层民众;而通俗小说的作者、编者也多为下层文人,他们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心理、审美情趣都比较了解。与小说相似,佛教的传播,从一开始也是比较重视普通民众的。在中国,民俗佛教有着它独特的内容和更为普及的发展天地。佛教关于因果报应、六道轮回、佛法无边等等思想观念,以粗俗、幼稚但又富于形象的感性形式流传于民间,并被纳入民间文学艺术之中。
这样,民俗佛教信仰和佛教观念,就很容易与通俗小说结合起来。另外,我国通俗小说盛于明清两朝,而这一时期佛教是净土宗占统治地位。净土宗,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故有此名。净土宗奉慧远为主,极力提倡业报轮回;其理论简单,法门简易,适合于在普通民众中传播。明清佛教中净土宗的昌盛,自然也助长了通俗小说的写因果之风。正是由于佛教思想在普通民众中流传,这些思想也被一些下层文人融入他们的小说写作之中,于是便有了许多通俗小说中对宣扬佛教思想的内容。这些受佛教思想影响的小说主要有六朝志怪小说、唐宋传奇、以及明清小说中《西游记》自不必说,《三国演义》虽是描写三国群雄战争,而开篇题词即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点明意旨。《红楼梦》描写荣华富贵、儿女情长,洋洋大观,最后以人亡家败为结局,也以一场大梦譬喻人生一世。其他诸如《金瓶梅》、《聊斋志异》、《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三言二拍》等章回笔记小说,无不以宣扬“因果报应”、“佛法无边”、“轮回转世”、“苦空无常”思想为主题。下面略举《西游记》和《红楼梦》中的佛教思想分述如下: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故事取材于唐代僧人玄奘只身赴天竺(今印度)取经的真实历史事件,作者是吴承恩。作为一位具有佛教信仰的文人,吴承恩在撰写神魔小说《西游记》这部与佛教内容相关的小说时很自然地会带上佛教思想的影子。在这部小说中,从前七回孙悟空出世到后面的师徒取经历险,不但取材内容与佛教典故有关,而且还包含有“因果报应”、“佛法无边”、“明心见性”、“六根六尘”等佛教思想,拟分述如下:
首先,《西游记》中诸多故事情节都取材于佛教典故。《西游记》开篇第一、二回中就写到美猴王到灵台方寸山拜须菩提为师。那须菩提即是佛陀门下十大弟子之一,以“解空第一”而闻名。之后孙悟空在须菩提门下一过就是七年,“与众师兄讲经论道,习字焚香。闲时扫地锄园,养花修树”。之后祖师要教他本领,可他一再辞却各种法门,最后惹恼祖师,跳下高台,手持戒尺,在他头上打了三下,然后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而孙悟空即在当晚三更天来到祖师榻前,求传道法,最后学得七十二般变化。这一段故事与禅宗史上五祖弘忍传法于六祖惠能的情节几乎如出一辙,《坛经·行由品第一》中记载: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可见,二人都是领受了师傅的暗示,于三更入室,而得到真传的。另外在收伏红孩儿一回中,菩萨与其法名“善财童子”,对行者道:“悟空,这妖已是降了,却只是野心不定,等我教他一步一拜,只拜到落迦,方才收法。”……那童子归了正果,五十三参,参拜观音不题。这与《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了悟正法恰有契合之处。而第七十七回中,如来使大法力困住的大鹏金翅鸟,就是在佛经中记载的专食肉的鸟王。
其次,《西游记》宣扬了因果报应、佛法无边的思想。《西游记》中多次强调因果报应的思想。诸如“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等,都是明显的说教。而第三十六至第三十九回写乌鸡国王不敬文殊菩萨而招致报应;第九十六至第九十七回写寇员外因为诚心斋僧,地藏菩萨便延他阳寿一纪等,都是将敬佛斋僧的善报具体化了。
《西游记》中有多处渲染了佛法无边这一内容:如其第六、七回中描写孙悟空与二朗神对抗时,无论他是变作麻雀、大鹚老、小鱼还是水蛇、花鸨、土地庙,均被二郎神识破,最后被太上老君的金钢套打中天灵而被捉,及至后来他从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逃脱,却又被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南无阿弥陀佛以掌降伏,压于五行山下,然后以一张写有真言咒语的帖子制住不能逃脱。在后面的章回中,无论是黑风山上的黑熊怪、黄风山上的黄风怪、五庄观的镇元大仙,还是在平顶山伏妖、车迟国斗法、火焰山遇阻、比丘国救婴孩、玉华华州三徒失宝等章回中,孙悟空每遇到降不伏的妖魔或者斗法不过之时,就会去请诸佛菩萨来相助,总得圆满,因而也更加体现出了《西游记》中佛法广大无边的旨趣。另外,孙悟空敢于反出天宫、横扫地府,能够战胜取经路上所有的妖魔鬼怪,既有反抗精神,又有广大神通。但他虽然有一个筋斗翻十万八千里的本领,却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最后成就正果——这是形象地宣扬了佛的威力。
第三,《西游记》中有很多篇章表现了禅宗“明心见性”的思想。禅宗的宗旨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简略地说就是“明心见性”。
所谓“直指人心”是说在修行活动时,以开发自心为主,不必拘泥于某种坐禅模式和固定的修行程序。“见性成佛”则指修行活动中,只要开发了自身原有的成佛之性,达到了开悟的境界,也就修行成佛了,这也就是明心见性的含义所以。
在《西游记》中描述“明心见性”思想的篇章随处可见。在第二回孙悟空向须菩提学习道法之时,须菩提就曾警示孙悟空:“此乃非常之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第四,《西游记》中论述了“六根”、“六尘”对取经的障碍。如第十四回中孙悟空路遇六贼,其名分别为“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其暗喻佛教中的“六根”、“六尘”之说。“六根”即指人身上的眼、耳、鼻、舌、身、意,大体包括了人体的各种感官和功能,“根”是“能生”的意思;“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六个“因素”,“六尘”是“六根”的对象,“六根”一和“六尘”相接触,就能生起感觉,即“识”。佛教认为,一个人要想摆脱尘世的烦恼,就要修炼到“六根清净”、“一尘不染”,即不被各种物质欲望迷乱心性。所以作者安排悟空在保护唐僧西行途遇第一难就是要消灭这“六根”,让心性得以清净。但是孙悟空打杀了六贼,却被三藏责骂他杀生害命,他负气而去,唐僧奈何他不得,最后由观音菩萨做了一顶花帽,叫唐僧设法给悟空戴上,又授与三藏《定心真言》,也就是著名的“紧箍咒”。从此三藏便有了制伏孙悟空的法宝,就是念《定心真言》。可见要调伏最善动的悟空,必得先定心,人如要修道,也得要先定心,这也就是禅宗中特别重要的禅定。
《西游记》第四十三回中有如此一番对话:行者道:“师父,你忘了一句‘无眼耳鼻舌身意’。我等出家之人,眼不视,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谓之祛褪六贼。你如今为求经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舍身,要斋吃动舌,喜香甜触鼻,闻声音惊耳,睹事物凝眸,招来这六贼纷纷,怎生得西天见佛?”这些章回都论述了“六根”、“六尘”对取经的影响。
第五,《西游记》强调了佛教《心经》的重要作用。《西游记》第十九、二十回中,师徒们路过浮屠山,见到禅宗中著名的乌巢禅师,蒙他传教《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禅师说:“若遇摩障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既是说修行者若心性动乱之时,可以此经安稳心神。又暗喻所谓妖魔鬼怪首先是从心中所生的惑见。而三藏悟解《心经》也作有一诗偈云:法本从心生,还是从心灭。生灭尽由谁,请君自辨别。既然皆己心,何用别人说。只须下苦功,扭出铁中血。
绒绳着鼻空,挽定虚空结。拴在无为树,不使他颠劣。莫认贼为子,心法都忘经。休教他瞒我,一拳先打彻。现心亦无心,现法法也辍。人牛不天光皎洁。秋月一般圆,彼此难分别。
又如第二十四回,师徒行进至万寿山时,唐僧问悟空什么时候才能走到雷音,行者道:“你自小时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还能。只要你见性志诚,回首处即是灵山。”第三十二回正行之间又见一山挡路。唐僧道:“徒弟们仔细。”
行者道:“师父,出家人莫说在家话。你可记得那乌巢和尚《心经》云:‘心无挂碍,方无恐怖。’但只是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第八十五回唐僧勒马道:“徒弟们,你看前面山势崔巍,切须仔细!”行者笑道:
“放心,放心,保你无事。”三藏道:“休言无事。我见那山峰挺立,远远的暴云飞出,有些凶气,颇觉神思不安。”行者笑道:“你把乌巢禅师的《心经》早又忘了。”三藏道:“我记得。”
第六,《西游记》中随处可见对佛教偈语的阐释。《西游记》第八十五回孙悟空问唐僧是否记得《心经》之后,又问唐僧道:“你虽记得,还有四句颂子,你却忘了哩!”三藏道:“哪四句?”行者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三藏道:“徒弟,我岂不知?若依此四句,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行者道:“不消说了。心净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
差错些儿成懈怠,千年万载不成功。但要一片志诚,雷音只在眼下。似你这般恐惧惊性,神思不安,大道远矣,雷音亦远矣。且莫狐疑,随我去。”那长老闻言,心神顿爽,万虑皆休。第九十三回中又有一段师徒对话:行者道:“师父只是念得,不曾求他解得”。三藏说:“猴头,怎又说我不曾解得,你解得么?”行者道:
“我解得。”自此再不作声。……三藏道:“悟能,悟净,休要乱说。悟空解得的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
从上面简略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游记》虽不是一部纯粹的佛教神话小说,但却是受佛教思想影响最深的一部神话小说,不论是其基本素材还是主要情节架构,都与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而读者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不仅会被其离奇怪异的情节、幽默谐趣的言语所吸引,还会从中感受到佛教思想对人的诸多教益,从而明心见性,弃恶向善。
下面我们再来谈谈《红楼梦》诗词中的佛教无常思想。
《红楼梦》既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优秀世情小说的典范之作。小说中有大量的诗词,其中有很多诗词反映了佛教苦空无常、因果报应等佛教思想。
《红楼梦》中反映佛教无常思想最典型的诗词为《好了歌》和《好了歌注》。
《好了歌》云: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好了歌》中认为世人都知道当神仙很好,但是却无法忘却世间的功名利禄、妻子儿女,认为这些才是人世间的最可珍惜、永恒的存在。对于世人对这些身外之物的执着,跛足道人分别从不同方面作了驳斥。对于爱好功名之人,他认为从古至今,虽贵为帝王将相,也难逃无常之鬼的纠缠,最后不过是一堆黄土掩埋身躯,更有甚者,也可能因为改朝换代自身不保、为国捐躯,根本没有一个永远的存在;那些爱才如命之人,每天不吃不睡,只是为了能够积聚更多的钱财,可惜人生无常,命途坎坷,待到积聚了很多钱财时,还没来得及享用便一命呜呼了;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临头各自飞。那些整天对丈夫恩爱不绝于口的人,丈夫一旦因意外事故而亡,她们很快就会另寻新欢,随人而去了;中国古来有养儿防老之说,为人父母者,为了让子女能够过上好生活,甘愿忍饥熬寒,于是便有了唐代诗人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感叹,可是“痴心父母古来多”,但是却很少有作子女的像照顾自己子女一样对父母照顾得无微不至。还常有一些不孝子孙打娘骂老子,哪里还有什么孝心可言。由此可见,世间的很多东西都是变幻无常的。
《好了歌注》云: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在《好了歌注》中,甄士隐更以生动的例证指出了物是人非、荣华不再、祸福无常的现实:当年的高官厚禄、莺歌燕舞的盛事景象随着政治形势的不同而变得凄清寂寥、无人问津;当年的声色歌舞之所,如今也变得杂草丛生、枯木凄凉;昔日华贵宫室已经结满了蜘蛛网,贫寒的蓬门之中如今也出了富贵之人;说什么年纪轻轻胭脂浓、花粉香,却怎么转眼间两鬓苍苍如白霜昨天才在黄土堆上埋了白骨,今晚却又在红绡帐里结队成双。纵是金银满箱富贵无比,说不定哪一天突然变成了乞丐被人诽谤。正在感叹别人的寿命太短,谁料想自己回到家里就一命亡;也许你教育子女严格又有方,也保不定子女日后拦路抢劫闯下祸殃;也有人曾费尽心机选择富家子弟作女婿,谁晓得到头来女婿竟沦落在烟花巷;那些因嫌官小拼命往上爬的人,却不料反落得枷锁套在脖子上;昨天还在哀叹衣不遮体挨冷受冻,到今朝反倒嫌紫蟒袍拖地长;乱哄哄地这个唱罢那个又登场,忙碌终生反倒把他乡当作故乡;这一切是多么可笑又荒唐,到头来都是为别人赶做嫁衣裳。
作者认为人间富贵不长久、贫贱也非永恒,生命的无常、青春也不再,甚至人品也瞬息万变,世间的众生相,正恰是一台戏,这个唱罢,那个又粉墨登场。人的一生其实都在为别人而忙。
《红楼梦》中《恨无常》一诗也述说了荣华富贵变幻不定,人生的苦短无常。
诗云: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这首诗歌虽是对贾元春身世命运的描述,但其中蕴涵的却是荣华难长久、人生也无常的思想观念元春托梦父母,其实是在告诉他们人间万事都是无常的,且莫攀龙附凤,平凡淡泊的日子更为值得我们去珍惜。
《红楼梦》中还有评价王熙凤生平的诗歌《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这首《聪明累》讲述了王熙凤耍尽了心眼,显得有点聪明过分,最后狱中度日,连自己的性命也搭上了。她在生前使尽了心计,到死后只落得空机灵一场。
原指望家庭富贵人安宁,却由于无常的到来,终不免家破人亡各自奔前程。她半辈子提心吊胆枉费心机,正好比三更梦,飘飘悠悠一场空。忽喇喇一声响,昏惨惨天地暗,好比那高楼大厦倾,好像那将要熄灭的灯。原本是一场欢喜却忽然变成了悲痛。于是在诗歌的结尾作者感叹人世间的存亡兴衰怎么这样难规定。这首诗歌充分说明了人生的无常痛苦,权势的转瞬即逝,即使像王熙凤这般善弄机巧权变的人,一旦身死命终,也如大厦倾倒,灯火熄灭一般空无所有。世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永恒存在的,正如孔子在川上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红楼梦》中的众多分别从人生的无常、权势的变换、穷富的更迭、人世的悲欢离合等方面的诗词无不说明了佛教的无常思想,意在警醒世人:世事终将一场空,人应当过一种平淡知足的生活,且莫费尽心机贪求财色名利等身外之物。
其实,除了上述所举小说中列举的佛教思想以外,还有很多的世情小说中都含有佛教思想的痕迹。因为这类小说与普通民众的生活、心理离得很近,因此作者十分重视其劝诫作用。他们往往把小说作为人生的一面镜子。这样一来,果报不爽、六道轮回、佛法无边等思想观念就常常浸润着长长短短的世情小说了。
《金瓶梅》是世情长篇小说中开风气的作品,也是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市井恶棍西门庆为中心人物,描写了他的经商、理刑、结交官吏、仰攀权贵,尤其是嫖妓请客,偷奸淫占以及妻妾争风等故事;暴露了流氓恶霸的横行无道,荒淫无耻;描绘出一幅封建社会后期的社会百丑图。小说通过西门庆由发迹到灭亡的丑恶史,形象地说明欲海无厌的可悲下场。但又把人生的命运归结为生前命定,宣扬因果报应的思想,这种思想倾向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醒世姻缘传》是继《金瓶梅》之后又一部以婚姻为题材,以一个家庭为描写中心的长篇白话小说。这部长达百万字的百回本通俗世情小说,具有明显的、浓厚的佛教思想色彩。作品主要描写一个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历史背景是从明代英宗正统年间到宪宗成化以后。头二十二回为前世姻缘。写山东武城县官僚地主之子晁源无行,娶娼妓珍哥为妾,携妾围场,射死一只仙狐。又纵妾虐待正妻计氏,将计氏冷落一隅。计氏次兄告到县衙,晁源上下贿赂,县葫芦提结案。
后遇一个清正的李观察巡视武城,才把珍哥判死刑押监。晁源又与一皮匠之妻通奸,被皮匠发现后杀死。第二十三回以后,作品仍不时继续述及武城晁家。晁源之母鉴于丈夫、儿子的恶果,一心行“善”,扶难救灾,救助穷人,和睦乡亲,结果是百姓感戴,皇帝嘉奖,寿过百岁而登仙。珍哥在狱中与狱吏通奸,用调包计潜出监狱,案发后被拷打而死。小说后来着重写的是今世姻缘,地点移至绣江县明水镇:晁源脱生为地主之子狄希陈,顽而不学,凭侥幸和银子捞了个秀才、捐了个廪生,靠走后门做了城都府经历,敲榨五千两银子致仕还乡。仙狐托生为其妻薛素姐,恣意凌虐丈夫。新婚之夜,拒丈夫于门外。后又不断地把狄希陈监禁在屋中,用针遍身扎刺,用嘴咬掉狄希陈胳膊一大块肉,又用棍棒毒打600下,把炭火倾在狄的衣领之中,以至于用箭射狄,要结果他的性命,种种悍泼,无所不用其极,为避薛氏之虐,狄希陈躲到京城,又娶计氏脱生的童寄姐为妾,这小妾对他也是手打口咬,倍加欺凌。珍哥托生为寄姐的婢女珍珠,受冻挨饿,时常被锁在屋里,终被寄姐逼凌自杀身亡。最后,经高僧点明因果,狄希陈诵一万遍《金刚宝经》,终于才“福至祸消,冤除恨解”。通览整部作品,复杂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构成了一个环环相扣、因果相报的循环链,其间虽过多的宣扬了佛教思想。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佛教与小说的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我们又不能视而不见。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