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03-004倾听智者的声音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0日
来源:   作者:海涛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03-004倾听智者的声音

  倾听智者的声音(一)     海涛 辑

  1.正见即明白因果,不执着事物为安稳、确定与永恒。

  2.修行应该避开纵欲与自虐两种极端。

  3.所有众生皆可证入法,那样的境界是完全清净的。

  4.对于真实法而言,其实不须学太多,只须贯彻一些简单的原则而已。

  5.凡是错误与恶的,让我们尽量避开;凡是善的,让我们尽力去做。

  6.如果你认为还有比修行更重要的事须做,那么修行的时机永远不会到来。

  7.佛教对于行为要求先做到身业与口业的清净,这就是所谓的「戒」。

  8.修行重点在不放逸。

  9.修行要有清楚的觉知,因为「觉知」在修行中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10.检视佛陀的一生,就知道他从来不走快捷方式,他已经做到了,我们却还遥遥无期。

  11.佛陀的话被称为「善语」,因为它善良、如法并充满意义,能引导人心到达实相。

  12.善语非关高下,它只是佛陀的语言,目的是为了减少众生的烦恼与痛苦。

  13.善语不会迎合众生的喜好。

  14.如果我们希望所有事情都称心如意,那无异是缘木求鱼。

  15.闻法的目的是为了让心能够见法与证法,而不只是增长知识或记忆。

  16.不要让知识停留在你的脑中或嘴边,让身、口、意三门都能如法运作。

  17.法并不存在于语言中,语言是一条道路,为人们指出方向,引导心去认识与了解法。

  18.当你的心力增强时,困难的处境与问题就会减弱。

  19.跟着无常的现象走,你就是渴爱的弟子,而非佛弟子。

  20.以坚持与忍耐来承担困难。

  倾听智者的声音(二)     海涛 辑

  1.事物原本自然,毋须增添或删减,但是我们却经常看不顺眼,认为它们不是太大就是太小。

  2.佛陀要求我们将念头安住在身、受、心、法上,没有什么事物需要造作或解决,只须如实观察即可。

  3.当「我」与「我所」的想法生起时,自私与各种麻烦的问题就会接踵而来。

  4.佛陀劝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个身体,从其中看出法的实相,而不需要进行改变与破坏。

  5.心与身,皆是无常之「行」,不是我或我的。

  6.那些看见「行」的人,皆很平静,他们了解身心皆非自我,只是变动不居的现象。

  7.事物只是存在与迁流变化而已,这就是「行」。

  8.一切功德皆源自见法,这亦是寂灭之所在。

  9.当你闻法时,不要只是听而已,要将它放在心里,并付诸实行。

  10.修持戒与法的过程,虽然仍有贪着,但是只要清楚知道它们存在即可。

  11.我们研究与修行的目的都是为了见法;当心见法时,我们就能熄灭苦。

  12.佛陀教导我们,知道之后就应该赶快离开,而不是留下来陪那些痴者一起等待。

  13.当你进入并看见法时,果报自然会现前,毋须索求。

  14.一切修行都是为了让心见法与证法。

  15.见法之后,即使你还有瞋恨的坏习惯,纵令它发作起来,能量也会减小。

  16.与其调整法来适应你,不如调整你自己去适应法。

  17.无论修行何种法,包括布施、持戒、禅定或慈悲,佛陀说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即追求寂灭。

  倾听智者的声音(三)     海涛 辑

  1.我们藉由闻法以增进善巧与喜悦,然后再借着正思惟来造福自己与他人。

  2.一颗大石头重吗?如果我们从上面走过去就不重,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将它举起来,那就得另当别论了。

  3.心如果建立在正确的基础上,则所行进的道路必然不会偏差,将一步一步把我们带往涅槃。

  4.不安源自于邪见,它让你起非份之想。

  5.当我们慢慢了解现象的本质,不再那么执着时,心便得以平静下来,因为我们不再渴望拥有。

  6.积累功德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一只猫变成一只狗。

  7.我们所称的善巧或增上,超越世智辩聪的层次,它需要福慧双运才可得。

  8.智能像闪电,渴爱则像河流。

  9.活在世间而不为世间所污染,清楚觉知这个世间,不要让心被渴爱所淹没。

  10.我们听到佛法说没有任何东西属于我们时,我们便开始害怕失去。

  11.出生之后,事物便消逝,消逝之后,事物又再出生,一切因缘法皆如此生灭不已。

  12.观世间空虚不实,死神就无法追踪你,他将看不到你。

  13.法是一切事物,是眼睛所见到的色,耳朵所听到的声,这些都是法,因为法即现存的因缘。

  14.觉知法的是心,觉知的人则是佛。佛陀教导法,他已经觉悟法,不过法并不会随着他的涅槃而消失。

  15.佛陀说:「阿难!善加修行,充实自己,你一定能在佛陀的教法中证果。凡是见到法的人即见到我,见到我的人即见到法。」

  16.我们在一切时中都应该遵守五戒,它们是查验一个人是否够格为人的标准。

  倾听智者的声音(四)     海涛 辑

  1.只要具有正念正知,我们就可以修行。

  2.由观察呼吸,进而观生命无常,是念死的禅修。

  3.将意力放在呼吸上,保持正念,智能就会生起。

  4.禅定是帮助我们超越痛苦的良方,藉由它我们可以明办是非;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修行,就无法看清楚。

  5.由于不了解自然的法则,因此才会希望事物稳定而持久。

  6.走到终点时,每个人都得放下。无论名、闻、利、养,或一切苦乐经验,都无法从世间带走。

  7.看看法,不要看太远,如果看太远,你将看不见。

  8.做好事,事情就会变好;做坏事,则只会带来痛苦。美好的行为让生命更美好,丑陋的行为则只会让生命更丑陋。

  9.闻法之后,还需要觉悟。有大觉悟,就会有大成果;如果只有小觉悟,就只有小成果。

  10.很少的正见,就会有很多的痛苦;如果具足正见,痛苦就会止息,内心将能获得平静。

  11.佛陀要我们洞见生、老、病、死的实相,如实观察,这就是法。如果我们能如实观察,就可以名为修法。

  12.佛陀希望我们思惟戒与法,了解「他们和我们一样,我们也和他们一样」。如此,就会有了解与体谅,因为我们一样是生、老、病、死的亲戚。

  13.法就在我们的身边,如果我们能了解自己,执着与渴爱就会减少,这都是洞见的力量。

  14.每天训练自己,当头碰到枕头时记得观察吸气与吐气,并且思惟:「真好-今夜我还能呼吸!」

  15.我们精进修行就是在创造解脱的因,佛陀要我们思惟生、老、病、死,因为解脱之因就在这里。

返回目录

-------------------------------------------------------------------------------------------------------------

更多海涛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