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妙解论语(语庭居士)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8日
来源:   作者:语庭居士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妙解论语(语庭居士)

   龙泉原创:妙解《论语•学而第一》之一

  资料来源:龙泉之声    作者: 语庭居士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杨伯峻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语庭居士解】从佛教角度看,孔老夫子这里说的“学”,就是信解行证四阶段中的信与解,而“时习之”就是行与证。不过,这个学习过程并非直线,而是不断上升的螺旋线。以声闻乘的行持为例,初果阶段有初果的信解行证,二果阶段又有二果的信解行证,一直到四果阿罗汉,才算学习完毕。而行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学习到新的法类,又能通过实修去实际体会其不可言说的妙味,是很有乐趣的,这就是法喜,就是禅悦。然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修行有所得却无人可对话,那种独孤求败的感觉,是很难受的。于是乎,同行善友就很重要了。古德中的寒山拾得就是很好的例子。可是,像伯牙和钟子期那样真正的知音,百世难逢,不然伯牙也不会因为子期故去而摔琴了。更多的情况是,虽然师出同门,但是见解不一。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呢?为了对一个法义的不同见解,而争吵得面红耳赤吗?那就是陷入法我执的陷阱而不自知。我佛如来早就有见于此,否则又何来瞎子摸象之譬喻呢?又何必为摩诃僧团制定六和敬的守则呢?要当一个合格的佛弟子,先从“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做起吧。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杨伯峻译文】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语庭居士解】儒家重人伦,故以孝弟为君子修身进德,亦即仁学之根本。佛教重解脱,故以戒律为成佛作祖,亦即解脱道或菩提道之基础。若以佛教术语说,那么孝弟就是君子学处,而戒律就是比丘(尼)学处、菩萨学处。一个护戒如眼的修行人,自然能够遮止恶念,降伏妄心,在世法的层面,是绝对不会犯上作乱,触犯刑律的。在佛法的层面,四众弟子中,在家二众以出家二众为“上”,出家二众中比丘尼众以比丘众为“上”,四众在佛世以佛为师,故佛为“上”,在佛灭度后,以戒为师,故以戒为“上”。戒是三学之根基,无戒无以生定慧,故戒亦是无上菩提本。持戒持得好,就是为修道之路奠定了根基,此即“本立而道生”。而戒律也者,自然就是解脱道或菩提道之本。

  以上是就显教而已,若是密教,在别解脱戒之上,尚有三昧耶戒,而十四条三昧耶戒之首就是不能诋毁上师。以是之故,密教行者以上师为“上”。若能依师所教去行持,一切言行均作师所喜,丝毫不违逆上师,当然就不会“犯上”,也不会“作乱”,否则必堕金刚地狱。密教行者依师指引,精进勤修,定能修到与上师无二无别的境界,由于上师与佛无二无别,行者修到与上师无二无别亦即与佛无二无别。此即密教成佛之道。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杨伯峻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语庭居士解】从佛教的角度看,孔夫子所说的“巧言”,应该就是释迦文佛所讲的绮语、两舌之类的口业。至于“令色”,当属于意业的范畴,因为那是某人出于某种邪恶的动机,让心王去指挥五官摆出骗人的伪善面孔。像这种口业不清净,意业也不清净的人,越是能说得天花乱坠,越是能讲得辩才无碍,越是能装得悲天悯人,越是能扮成慈眉善目,就越缺乏悲心和菩提心,距离魔道越近,距离佛道越远。对于此等佛门败类,我佛如来早有狮子身上虫之喻,龙钦巴尊者、宗喀巴大师等藏地大德祖师,亦有慎重择师之教,吾等佛子,须谨记之。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杨伯峻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语庭居士解】由于孔子最心仪的弟子颜渊死得早,曾子就成了宗法夫子之道的主要弟子,儒家有名的思孟学派,即子思和孟子一脉,就出自曾子门下,故孔门中人把曾子尊奉为“宗圣”。孔圣人的这位衣钵传人,有一套躬身自省的功夫,就是至少要问自己以上三个问题,才能放心去睡大觉。在儒教中,这套修身进德的学问就叫做“正心诚意”。那么,从佛法的角度看,曾子的这段话对吾等佛子的行持,又有何启示呢?

  窃以为,这其实就是最基本的观心法门。曾子三省的前二省,即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都与身口意三业中的意业有关,是心王之所为。打个比方说,大和尚让你去挑三桶水上山,而你一边挑水一边讲手机,结果只挑上来了两桶半,这就是为人谋而不忠,而其原因就是你心不在焉。再打个比方,你要去看望女朋友,女朋友让你给他老爸买降压药,你一边打电玩,一边接电话,满口答应说好。结果,你没有买药就上门去了。如果没事发生,最多你女朋友骂你一下子,如果万一不幸老人家血压高涨,爆血管了,送院留医,你的麻烦可就大了,等着你的不仅仅是两个耳光那么简单。这就叫“与朋友交而不信”。

  最后一省的“传不习乎”,就是弟子有没有听从上师的教诲,依教奉行,亦是心王之所为。如果你有,那么你就具备了精进心,反之就是懈怠心。

  如果佛子每晚睡觉之前,也能像曾子这样扪心自问三次,但必须是认真的拷问自心,不是光走个形式念念几句,肯定有助于修心。这段章句没有说明,曾子在反省之后,会去做些什么?但是我想,曾子如果发现自己没有做到,肯定会自责一番,然后设法去改进,去补救,去做得更好。而在佛教里,这就叫做忏悔。

  至于如何忏悔,不同传承各有各的忏法,梁皇宝忏、慈悲三昧水忏、金光明忏、三十五佛忏、八十八佛大忏悔、金刚萨埵忏罪法等等,五花八门,各有千秋,各位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忏悔法门去忏悔。当然,如果是没有好好地听从上师的教导,那就得去上师跟前忏悔。不过,无论是哪一种忏悔,必须是发自真心的忏悔,没有清净心的忏悔是没用的——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杨伯峻译文】孔子说:“治理具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信实无欺,节约费用,爱护官吏,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间。”

  【语庭居士解】这里的“国”,指的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当时的诸侯国,有大有小,而区别国家大小的单位之一,就是这个国家所拥有的战车数量,一般分成百乘之国、千乘之国和万乘之国三个等级,也就是小中大三类。孔圣人这里只不过是举千乘之国的中等国家为例,他所提到的治国理念,应该也适用于百乘小国和万乘大国。

  那么,以世间为苦,以解脱为乐的佛教,又是如何看待治国问题的呢?也许有人会认为,佛教在这个方面,是不如儒家的,不然为什么南宋孝宗皇帝赵昚会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呢?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未免太小看了如果不出家,就会成为转轮圣王的佛陀的能耐。要知道,佛陀十号之一的“天人师”绝非浪得虚名,他也不是只会教导人天两界众生走上解脱道或菩提路的精神导师而已。所以,让我们来看看我佛如来的“治国之道”。

  《法句譬喻经》中记载,某国王骄奢淫逸,荒废朝政,佛陀为其说法:“夫为国王当行五事。何谓为五事?一者、领理万民,无有枉滥;二者、养育将士,随时禀与;三者、念修本业,福德无绝;四者、当信忠谏,无受谗言;五者、少欲戒贪,心不放逸。”国王听了佛陀的治国教诲后,改邪归正,不仅把国家治理得好好的,还修成了正果。

  佛陀的这五点开示,和孔子在这段话中所说的治国之道,何其相似,相差无几,足见天下圣人,心同理同。

  对于之道,除了这五点开示以外,佛陀在《般泥洹经》中,另有“治国七法”之说。这七大治国方法是:

  第一、国人数相聚会,讲论政事,修备自守——就是要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制定政策,而且要建设防卫性国防。

  第二、君臣常和,所任忠良,转相承用——君臣之间要和谐,要任用忠良。

  第三、奉法相率,无取无愿,不敢有过——主张法治而非人治,要依法不依人,尊重法治,依制度不要依人。

  第四、礼化谨敬,男女有别,长幼相事——人与人的交往要讲礼节,夫妇之间要互相尊重,长辈和小辈要各尽本分。

  第五、孝于父母,逊悌师长,受识教诲——凡是一个好的国家,一个好的团体,对于长辈,亲人都很尊重。

  第六、承天则地,敬畏鬼神,敬顺四时——对天地和鬼神要有敬畏之心,对自然环境也要心存敬意。

  第七、尊奉道德,国有沙门应真及四方来者,供养衣食卧床疾药——要尊敬和供奉有道德高尚的贤人,对国内外的出家人、宗教界人士及其他宾客要提供方便,给予大家种种的优待,种种的服务。

  综上所述,佛陀的治国之道,即使是放在今天来看,也仍然是富有时代意义的。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杨伯峻译文】孔子说:“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房子,便敬爱兄长;寡言少语,说则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力量,就再去学习文献。”

  【语庭居士解】孔门以人伦之教为主,因此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类的家庭伦理,而且把家庭伦理当作是一切伦理的基石,认为如果一个人连父母跟前的好子女、兄长脚下的好弟弟这样的角色都做不好,那么这个人肯定也扮演不好其他方面的社会角色,否则古人就不会有“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也不会有“举孝廉”之类的选官政策了。从这段文字,也可以看出孔圣人主张人们应该先学如何做人,再去学习文化,否则就算学问再高,但不会做人,也是没有用的。

  巧的是,佛教在这方面也有类似的主张。根据《善生经》记载,有一次,佛陀在入城乞食时,遇到一名叫做善生的青年,正在对着东南西北和上下六个方向,虔诚地作五体投地的大礼拜。佛陀问善生为什么要礼拜六方,善生说是遵从父亲的遗命这么做,但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于是,佛陀便向他说明礼拜六方的意义:

  一、礼东方如礼父母,应生孝顺之心;

  二、礼南方如礼师长,应生敬重之心;

  三、礼西方如礼妻妇,夫妇之间应相敬如宾,和睦相爱;

  四、礼北方如礼亲党,亲友之间应互相提携,互相督促;

  五、礼下方如礼僮仆,要对为你工作的下属怀有感恩之心;

  六、礼上方如礼沙门、婆罗门诸高行者,要对修行人有恭敬之心。

  这六点,其实就是佛陀对在家信徒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如果连这六点都做不到,就想去学这部经,修那个法,是不大可能有成就的。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杨伯峻译文】子夏说:“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服事君上,能豁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语庭居士解】子夏在这则章句中说的这一段话,和他老师孔圣人在上一则中所说的,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上一则章句中,孔老夫子主张人们应该先学如何做人,再去学习文化。而在这一则里,他的高徒子夏则指出,如果一个人能把人做好,就算没什么学问,他也认为这个人是有学问的,因为他已经学会了怎么做人。

  不过,杨伯峻在翻译“贤贤易色”时,仍然因循朱子《四书集注》之旧说,译之为“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此说非是!南怀瑾大师在《论语别裁》中就批驳了宋儒的“就是看到贤人——有学问道德的人,马上跟他学了。女色都不要了”的错误解经,因为这样的解释“是违背人情的,违背孔子对学问的一贯主张的”。当代民间学者毛天哲在《论语“贤贤易色”解》文中,进一步发挥了南怀瑾的说法,认为“贤贤易色”应该解释为“(一个人)学习贤人(圣贤)应改变只注意学习圣贤表面的这种方式,而应该着重学习圣贤内在的本质”。

  我认为,毛天哲的解释是合理的,应该比较接近子夏的原意。用现代哲学术语来说就是“不要从表象去判断本质”。

  大画家齐白石有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而在佛门中,凡是有成就的祖师大德,都不可能完全沿着师父踩下的脚印亦步亦趋,而是会观察因缘,因时因地因人而做出变通和创新,否则古代何来大乘八宗?现代又何来太虚大师所发起的佛教革新运动。

  再以马尔巴译师和密勒日巴尊者师徒为例,密勒日巴尊者虽然是马尔巴译师的高徒,但是两人的生活方式就很不一样,马尔巴译师有妻有子有庙,而密勒日巴尊者虽非出家人,却无妻无子也无庙,是个游方岩居瑜伽士。如果从表面现象来看,密勒日巴尊者和马尔巴译师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可是密勒日巴尊者却是得到马尔巴译师心法传承的最佳弟子。

  另外,以佛法角度看,若依毛天哲所解,孔门“贤贤易色”似乎亦与佛门“不着相”相通,如“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等《金刚经》经文与偈语之所说。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