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五阴分第二十七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5日
来源:   作者:乘一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五阴分第二十七

 

  五阴分第二十七

  五阴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分义】五阴虚妄,如是诸法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生灭来去,迷悟生死,色受想行识诸虚妄法,了无所得。

  【五阴】梵语塞健陀,此译为蕴、阴。谓积聚覆盖之义。即积聚有为,盖覆真性,不出色心二法。阴言五者,即色、受、想、行、识。

  一色阴

  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精虚,迥无所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虚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华相起灭。如阿难体,不容阿难。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即此华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若有见者,去既华空,旋合见眼。若无见者,出既翳空,旋当翳眼。又见华时,目应无翳,云何晴空?号清明眼。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分义】色阴虚妄,犹如空花,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本无所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若知花相本空,非有似有,有即非有,则悟色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于真性中,本无山河国土,男女老少,花草树木诸有为相。

  【色阴】色指形质,谓一切色质。阴谓盖覆真性。

  二受阴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受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即触入。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分义】受阴虚妄,仅是幻触,本无所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若知幻触本空,非有似有,有即非有,则悟受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于真性中,本无违顺苦乐,湿滑,冷热诸虚妄法

  【受阴】受谓一切领纳之义。冷暖湿滑之触于身者,能生苦乐诸感,盖覆真性。

  三想阴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醋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醋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如是阿难!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想踏悬崖,与说相类。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分义】想阴不实,从虚妄有,本无所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若知妄想本空,非有似有,有即非有,则悟想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于真性中,本无醋梅心酸诸虚妄相想。

  【想阴】想谓结念之义。于境取像,起贪嗔痴,成十恶业,盖覆真性。

  四行阴

  阿难!譬如暴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踰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如是,阿难!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若因水有,则此暴流,性应非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若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若离空水,空非有外,水外无流。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分义】如是行阴,如瀑流波浪相续,无常迁谢之法,从虚妄有,本无所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若知行阴本空,虽似迁流,实无迁流,则悟行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于真性中,本无生住异灭,迁流变化诸虚妄法。

  【行阴】行谓妄心迁流之意,前后中间,念念相续,依虚妄缘,造有漏业,法身流转,遂成众生。若知流质无性,生机宛然,则九法界,皆佛境界。

  五识阴

  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如是,阿难!若彼方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分义】识阴虚妄,如瓶盛空,本无所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若知识阴本空,非有似有,有即非有,则悟识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于妙真性中,本无频伽虚空,我执法执,无明妄识诸虚妄法。

  【频伽瓶】频伽云共命鸟,一身两头。频伽瓶者,一瓶两孔,形似此鸟。喻我法两执妄想。

  【识阴】识以了别为义。此识阴指第八阿赖耶识,藏诸业种,随有情身,舍生受生,成于命浊。若知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则竖穷横遍,寂光现前。

返回目录

----------------------------------------------------------------------------------------------------------------

更多乘一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