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镜清:摄大乘论 第126讲
韩镜清:摄大乘论 第126讲
第126讲:第四品(怎样悟入所知能相)
(1999年6月27日)
上次我们讲到八种识体跟五十几种心所有法都要远离言说性,就是离言法性。为什么一切法要离言?离言才能够有所谓佛所说的真正的法性。离言的问题咱们最近在《总摄大乘纲领论》里头不是一次提到,最主要的就是四寻求、四遍寻求、四如实知。这个是我们所谓止观、大乘止观,在观的方面,必须对于名、义、自性跟差别通过四寻求、四如实知,通过在意识中诠说把名、义、自性跟差别都认识清楚,不再由言说跟名言来掩护一种看法。
为什么非要离普通咱们凡夫诠说的办法,就是安立语言跟事情的办法呢?为什么非要离开这个才能够看到另外的一种景象?这是个大问题。要按说我们人类,人跟天,人趣跟天趣,都离不开语言、文字来做他生活中的一个主要的一件事情。人跟天它好象还有一种文明的有点文化的东西,象我们几千年的文化的表示,就是有多少卷的资料,有种种的档案来表示我们的文化。所以人趣跟天趣它的生活的内容,也离不开所谓名、义、自性跟诠说。
那么大乘佛教却提出来不同的看法。因为这种普通的诠说的模式固然是可以人类互相之间可以交流,还可以古代传到现代的一些资料、档案为后世可能理解,固然是语言、文字好象是创造了人类文明。可是,在名言它所诠说的义的时候,就生出了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人类利用名言的时候,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情况,这咱们前头已经说到了,就是本来没有的东西,因为你运用的语言、文字的关系,增加出来一种东西,增加出来的这种东西,还是一种很特殊的东西。无著讲“名前觉无”,没有给它立名以前,有许多东西是没有出现的。立名以后,出现许多的很奇怪的现象。
这种很奇怪的现象,就造成我们四种寻求,这种现象它这语言跟事体互相地参加了,就是更互影响,更互表示,不是一方面能表示,两方面语言跟事体更互起来,语言也表示事体,事体也表示语言,这样的一种特殊的情况。更互无定,这两方面的关系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本是二行相而假搭挂,假安立名跟义有这么个关系。可是要没有名的话,也就没有所诠表的义,自性跟差别也离不开这个名和义。
所以在四种遍寻求,这个观,也是一种止,尤其是需要互相寻求,互相研讨。这两方面谁也离不开谁,谁也并不就是谁,所以说假搭挂。世间这种情况,出现了语言跟境界这两种现象缠绕在一起。在天趣跟人趣之间都有这种情况。是这二趣里头的它的生活内容里头的一种好的现象呢?还是坏的现象呢?这名跟义、以至于自性跟差别,自性跟差别也就是义,也离不开名,这名、义之间有更互、依靠的情况,这种特殊情况是人类或天趣的一种特殊的长处哇?还是短处呢?当然恶趣里头也离不开语言,可人类,尤其人类有几千年的历史的话,它就积累了些个语言、文字,数据、档案等,这些东西我们要审查的话,尤其在现在,信息社会,以信息,语言、言说,以这种东西作为人类互相交往、以至能够互相影响的中心问题,都离不开语言文字、信息、符号。为什么这些东西有那么大的魅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现在还认为人类是有一种能够真正相安无事的这种理论,这种理论可是各自说的又不相同,实际上还是在以武力作后盾,还是以杀人作中心的事体。人类……还有相信有上帝造人的,中国相信天,要没有天的话也就没有地,也就没有人。都认为“天行健”,天的运行的时候,很轻,很健壮,所谓有“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上天的运载,没有声音,没有臭,那就是没有色声香味触的运载,到那最轻、最健那种运行,人赶不上天的……。那么就是现在人还相信有上帝造人,或者有天这样的一个运行体,运行所有的事物。相信有上帝,相信有这样的一个天,都拿什么表示呢?都是拿语言文字来表示。没上帝这词儿,也就没有上帝这件事情。
说这名跟义,在人类里头这种现象,人类互相间,或前后之间,都是用这种语言文字来传递、来影响,好象认为这种里头隐含着一种特殊的文明,由此今后信息社会、信息网络,需要造成人类怎么一种生活情况呢?现在刚出现这件事情。将来怎么影响的话,里头还出现什么恶的势力、或者善的势力,现在还不敢说。但是,拿这种信息来影响人,尤其信息网络,互相影响,现在是已经看出来一个眉目来了。
那就是在古今来说,利用语言文字造成了些个文明,而今后普遍来说,利用语言文字更互相影响,尤其在现在人类社会跟整个世界的关系,都有一种好象应该互相寻求、应该寻求的问题。本来名、义、自性跟差别就是一个不大稳定的、是需要寻求的问题。到底文字跟事体应该形成什么样的关系?是不是由名言就有一种义,就有一种它所指的特殊的情况出现?这我觉得我们不管是研究大乘,不管是研究人类的这些文化现象,都应当很注意这个问题,就是人们常用的诠说的模式,就是用语言来表达一个它的世界,也表示它整个的世界,它也有一个整个的,离言法性是佛教的,实际真正安立言说的世界,也是很现实的问题。
所以名跟义,名有特殊所指的一个东西,这个义到底应该怎样理解,名指的这个义,好象很全面,人生的全面,整个地就是主观世界跟客观世界,都包括在这名言所指的义里头。我们的世界观、宇宙观,人类是离不开这个语言跟信息的,我们认为的这个世界,就是由我们自己的语言所建筑成的,离开语言还建筑不成,尤其这语言建筑成什么世界,在大乘佛教里头把这问题揭示得比较清楚。你运用名言以前,跟运用名言以后,这世界上就有些不同的事物出现,那就是在大乘佛教里说,就是根本事物没有自性,没有我,没有常住不变,再进一步说,没有所分别,没有所相。可是利用语言以后,我们的世界就出现了常一不变的东西,就出现了独立存在的东西,就出现了所分别的东西,所相,不是能分别,而是所分别,不是能相,而是所相。出现这种情况。
是不是这些情况就是所谓名所指的义?或大乘里说人类所向往的那个义,所面对的那个真实的世界?所谓面对的真实世界就是义。可是这义怎么来的?是离不开语言和文字。所以大乘佛教抓住这个问题,就是本来是“诸行无常”,本来是“诸法无我”,本来是“有漏皆苦”,却因为不能离言的话,造成不离言的法性,那就跟离言法性具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人趣跟天趣所造成的这种所谓文明现象,是不是里头有些个东西根本没有而认为有的呢?是不是有许多执迷不悟的东西?这问题只有大乘佛教、尤其是慈氏学特别提出来了。
于是乎认为人类要勤作悟入唯了别识性,那就是勤作悟入名、义、自性跟差别,都又还它一个原来的不安定的体性,就是四寻求,你安立这种没有的东西,就是原来没有的常一不变这种分别在里面,原来没有这个独立存在这个自性的分别,可是因为有名言的关系,就非要承认这事物在时间上的一定的延展性,必需要承认有些东西它独立存在,有自性,有个性,这些是在你不安立名的时候,不会有的。那也就是在大乘佛教看这真实情况,诸行,就是依他起性、缘起性的东西,它就是无常的,时时刻刻的跟前头不一样,诸法就是无我,佛所说的法,就指的佛从最清净法界等流出来的那法,那法根本是没有人我,也没有法我,而且可以说有漏皆苦,象我们这个人类世间,一般都离不开烦恼,贪嗔痴,跟骄傲、跟五见,都离不开这种这个,就是都是苦的,一定是有种种障碍,有一种束缚,一定是苦。
所以大乘才看到这种情况,人天好象利用这种语言制造很多的文化现象似的,可是不知道就是因为利用语言就引出了许多不曾有的东西,你增益出来了,因为这个东西增益出来,于是损减了真实。所以咱们上次提到,八识跟五十几种心所有法,非要做到离言法性,也就是非要八识跟五十几种心所只有能分别,没有所分别,没有所相,有所分别、有所相,就是名言所诠的义。那就可以看出来,我们用四寻求、四如实知,就知道名、义、自性跟差别都是假安立的。
四寻求,最主要就是我们看出世间的东西,没有真实的安立,只有假安立。只有假安立什么意思呢?就是没有所分别,没有所相,没有我,没有常。在所取方面,就是客观世界里头,是根本没有自性的问题。再进一步,在能取方面,在四种如实知,为什么叫四种如实知呢?那就是知道世界只有能分别,没有所分别,在能知道“只有能分别”的本身,分别的本身,认识的本身,它就是如实知,自己知道自己,就好比八识自个了解自个似的。这了解还不同寻常地了解,就是如实知地自个知道。
可这如实知是不是也有义的问题?也有能取的问题呢?所以这要追寻到还有不离言的问题。四如实知本来可以说是我们如实了知就是唯有识,没有所分别跟所相。但是你是不是把这个四如实知、如实地知道这些东西,也当成了语言所诠表的那个义呢?所以说是名、义、自性跟差别,以至于自性跟差别之义,这自性跟差别之义就是在所如实知的范围内,自己如实知道自己的时候,本身是不是也有义的问题呢?那就是把唯了别识本身也当作一种想法,当作实际的东西,当作实在的东西。那就是四如实知里头要解决的问题。
名言所指的这个义,所指的特殊的一个所安立、所认识,这么一种世界,是不是在四如实知里头也有这种意思?也有这种义呢?当然是也有。所以要进一步探讨这个东西,那就唯了别识性的想法那你应该放弃。所以真正的证知法界的时候,那就是如同我们把一些义安立到无分别名,所有的义都安立在无分别名上。这名是无分别的,你说这个名是什么?那一切义都使这个无分别名作为它安立的基础,那这个义你说还有没有?没有名之义,那个义存在不存在?假设到你把一切义都由于无分别名所安立的,你说这一切义还有没有?它一点儿也不存在了。如同是我们真正证知到法界。
所以我们凡夫都一定是认为有义,才是我们的世界。真实有一个所取,所分别、所相的有我有常的这东西,才是我们人类所追求、所要了解的东西,所以这些东西都是离不开名,一离开名它一点儿也没有。在道家,老子讲“无名,万物之母;有名,万物之始”,它这无名是不是指的没有分别的名呢?它当然没有明确说。无名也就是,既然这个名没有分别也就是无名。古代圣贤也有种种猜测。无名是万物之母,那无名也就正是阿赖耶识跟前七识互相的那种无有分别的情况,只有能分别,只能推到这种叫做无名。有名,万物之始,那这起名,实际上用名言来建造这个世界,那就是万物之始。儒家也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什么事情把名要正。现在也是讲法制,讲有原则、规律,好象都要立法,要立一套名言。
就连真正的唯识学,拿这真正的唯了别识作为一个想法,作为一个唯识学的一个真正的规律,这也是四如实知里头要淘汰的,也不能把八识跟五十几种心所也当成如实知的那个自性跟差别之义。在大乘来说,所有的名、义、自性跟差别、跟自性、差别之义,都是无义性,根本是无义性,也可以说没有自性性,也可以说无有所取性,无有所分别性,无有所相性。
所以看起来,在初步证真如的时候,那就是极欢喜地的时候,也就是如同把一切义都安立在无分别之名上,也就如同我们都安住在法界理论上。所以法界是我们最初要证到的真如的第一个行相,那就是我们证真如的时候,就要打破能取所取,就要打破了能分别跟所分别,就是打破了这世间有所谓主观、客观的分别。本来世间没有主、客的问题,有主客的问题,那就是人自己搞出来的。
根据玄奘法师翻译的颂子,“众生心二性,内外一切分。所取能取缠,见种种差别”。人的心二性,认识世界、认识什么东西,它都是有能有所,非分成这两方面他不能理解。实际上这种把世界分成客观、主观,这是人类自个的事情,就是自个把世界分成这种条条框框,实际上并没有这些。所以在证真如的时候,就如同证法界,就如同能遍知众生心平等,也能遍证菩萨的心平等,也能遍证佛陀的心平等。真正的心,不是象凡夫那么二性,那么内外性,心应该是整体的、整个的,只能是所取能取、所分别、能分别,所缘、能缘是不能分开的。所以那时候你才能真正证知众生的心平等,那时候才能真正证知菩萨的心平等,也能证知佛陀的心平等,那就是能证知无二性,法界本来是无二性,没内外的分别,没有能取所取的分别。这有内外、有能取所取的分别,都是由于我们凡夫那个习惯势力。所以也造成种种的又有所取的自性,又有能取的自性,无论大小问题,都有个能跟所的问题。(休息)
现在就是唯识无义这个义,大家怎么理解。刚才说名言所诠表的,有的是事实上没有的东西,因为名言的诠表增益出来的东西,这叫做义,在我们人类文化里头,有许多是人类自己增益出来的东西,而事实上是不存在的。什么东西事实不存在?那么现在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平静、有漏皆苦”。不存在、增益出来的就是诸行有为法,有造作的东西,一定是无常的,这诸法一定是无我的,一定是互相依赖而生起的,没有真正独立存在的。所以真正的佛法是什么?只是圆成实性,就是真如。
刚才咱们谈到的,也就是对于三种所知能相有所悟入。最主要的首先是要先悟入遍计所执自性。遍计所执性是什么?就是过去咱们常讲的,就是有常一不变的东西,有独立存在的东西,主要是有自性的东西。根本世间的东西没有自性,没有常一不变的东西,就因为立名的关系,于是生出没有常的东西有常了,没有我的东西有我了,有我有常的话,那就是没有诸行,也没有有为法,也没有无为法。有我就是没有无为法,有常就是没有有为法。所以最主要的认识问题,就是要认识离言法性,离开言的法性,所有的法性、所有的法都是离言说的,顺着言说起的那个,都是跟这法是不相同的。
所以你要证真如的话,必须要是证知无为法,证知没有常一不变的东西,能证到无常无我,那才是真实。有我有常的东西,实际上都是不存在的,而且没有常你越制常的话,那更是不能够常;没有我你非要制我的话,根本是更是不能有我,更不能有自性,更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所以倒行逆施,那就是逆真如而行,就是顺着我们生死流转,那就一定是离开真如的法性面走到无明,走到那种生死流转,而且是和无漏善正相反。世间的有漏善,根本都是有问题的,有漏善一定是有不完全的地方,有失误的地方,所以世间有许多事情,有它见长的方面,同时也就是有它失误的方面;有它有利的方面,就有它不利的方面。世间的东西都是不是一下清净下来的,都是杂染的。所以我们最初能够证真如的话,那就一定不但是知道了依他起性,所谓依他起性就是唯了别识性,就是唯依他起性,能够证到唯了别识性,就能知道依他起性。
再进一步我们怎么能够证到真如?证到圆成实性?前头我们也讲了,要证知所知能相的三种能相。首先要证遍计所执性没有,遍计所执性没有就是二无我,人我法我没有,那就是只有四寻求,没有真正的安立,没有真正的诠表、诠说的模式,没有真正诠说的模式就是证明四寻求,就是证明只有假安立、没有真实的安立。所以这出世间的佛法,跟世间法不同的就是在这个地方。世间的法都认为有真实的诠说模式,而真正大乘佛法,是另外的一种法和义的关系。那就是一定要跟离言法性连在一起。所谓世间的是不离言的,要依靠世间的诠说的模式,而出世间的佛法一定是要离言法性,一定跟名言所诠表的、所诠说的实际有根本不同的地方。
所以第一先要能悟入没有遍计所执性,怎么悟入这个没有遍计所执性?就是遍计所执性的那个义的诠说,义的能相,就由了别识的分别来解释出它这义是怎么回事情。普通的我们诠说的模式就是对于义没法子解释清楚。那么在了别识的里头,所有的都是依他起性的分别,把这名跟义,都用了别识的分别把它说明了,它那名是在了别识上是什么分别,它的义是在了别识上是什么一种分别,它离不开识的分别,离不开唯有了别识的分别,而没有所取能取的义,它把这个所取能取的义,都给解释成了意识中的分别。也就是由了别识的分别来解释出一切事物都是离不开了别识的分别,本身就是分别,就是了别识的一种分别。
这种了别识的分别就是依靠阿赖耶识种子,又有原由,就是种子;又有现前的能看见。事物就是这样一个情况,除此以外,并没有一个你说是一个常一不变的分别。常一不变的分别有吗?在世间有没有这个分别?你说“物质不灭”这句话,是不是有这回事情?什么东西不灭?这话都有问题。所以这种物质不灭,世间是根本没有的,根本不存在的。你认为是存在的,什么东西你说不灭?说物质不灭,这物质到底是什么东西?是什么一种分别?这种不灭的分别是什么?这独立存在的分别是什么?你在了别识上头来分析这问题,那都没有它可以存在的东西。唯有了别识,只有“唯了别识”的时候,那就是你能悟入依他起性。
悟入了依他起性的时候,怎么样悟入圆成实性?这还是个问题。我们已经证明这蛇在绳上不存在,蛇的义是不存在了。然后再认为绳子、麻绳上也是依有色、香、味、触这样的分别、这样的事体,这种色香味触,咱们讲就是色、味、尝、跟触这四个方面,绳子也就不存在了。除了那四种识体以外,或者除了了六识以外,并没有一个绳子可以存在的。色声香味触法这种六处,要进一步来说,它就离不开了别识,要讲唯=有了别识的话,你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处也就不存在了。只有了别识。
进一步再讲,怎么样认识圆成实性?这第三种认识,那就是唯了别识性的这个想法也是不存在的,也不能独立存在,也是无义性。那时候那你就是所谓能够住于法界,已经能够入于如来族里头,加入如来的眷属之中,那就是证知圆成实性,证知真如,证知初地、极欢喜地,真如的现证性。真正证到真如了,那时候就是能够遍证众生的心平等,能够遍证菩萨的心平等,也能证知佛陀的心平等。那个平等的心是真实的东西,是已经能够离开了别识性的那个想,也就是能够离开了人我跟法我,离开了这种二我那种境界。那时候就可以说是跟凡夫的那种心二性不相同了,成了不二性了,成了无二性,可以说没有所取的义,也没有能取的义,没有主观的世界,也没有客观的世界。有主观、有客观的世界那还是凡夫的世界,能够真正证到无有客观、无有主观的那个世界,那才是法界。
能证到这个的时候,那以后的境界跟以前唯了别识的境界就有所不同了。唯了别识的境界,还是唯识无义,是破所取的义,破能取的义。在证了真如的时候,在证了极欢喜地以后,那只有无重的世界,没有二重的世界,无二的世界,没有二义的世界,没有所取能取的这样的世界。这是我们能够证初地、极欢喜地、证到真如的第一个境界的情况。
底下我们想讲一点儿,我们证真如以后我们怎么样学习,那就是怎么样来进行十地的学习,进行已经离开了二性的世界,到达了好象只有无分别智后得智所缘的境界。那时候这境界,完全是无分别智以后的后得智的境界,跟我们过去所有的有分别的那个境界就是不一样了。一步一步来学习佛法,学习十地的所有的助行。
那时候,这种加行跟未证真如以前那种加行、四加行就是又不一样了。未证真如那加行它还是能所的分别,已经证到真如以后,再修习这一阶段,修习地,不是加行地,是修习地,这修习地这一阶段也很长,但是跟未证真如以前那个加行,这个加行是有特殊的一点。那就是,它是无分别智后得智。下次,咱们再讲一次(就该放曙假了)。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