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四章 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 第三节 轮回说的新阐发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7日
来源:   作者:方立天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四章 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 第三节 轮回说的新阐发

 

  佛教轮回说是在因果报应论的基础上形成的生命转化学说,谓众生由惑业的因而招感生死流转,犹如车轮的回转,永无止尽。佛教强调,陷于生死轮回是痛苦的,只有超越生死轮回才能最终获得「解脱」。轮回说是佛教因果报应论的重要内容和解脱论的必要前提。中国佛教学者着重结合中国固有的相关观念阐发了六道轮回的种种形态,轮回与主体、轮回与心性道德的关系,并对儒家学者否定生死轮回说的种种非难,作出回应。

  一、六道轮回与魂归泰山

  君不见,东家妇,健如虎,腹孕常将年月数,昨宵犹自倚门闾,今朝命已归黄土。又不见,西家子,猛如龙,黄昏饱饭睡正浓,游魂一去不复返,五更命已属阎翁。目前人,尚如此,远地他方那可指!闲将亲友细推寻,年去月来多少死。……昨夜街头犹走马,今朝棺里已眠尸。……钻马腹,入牛胎,地狱心酸实可衰。〔注释:祩宏:《出家别室人汤》,《云栖法汇?山房杂录卷二?诗歌附》,金陵刻经处本,1899。〕

  这是明末佛教四大家之一祩宏撰写的出家前告别夫人的歌诀。它表明,正是佛教的生死轮回观念促使祩宏出家信佛,追求超脱生死流转、实现永生无死的终极理想。

  轮回原是古印度波罗门教的主要教义之一,认为四种姓〔注释:四种姓,依等级分别为婆罗门、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是印度古代社会职业世袭,同一种姓内部通婚,不与外人交往。〕在生死相续、轮回转生中,生生世世,永袭不变。佛教吸取这一观念,并加以改造和发展,主张众生在业报之前,一律平等,即都以自身善德恶行决定来世的转生。在没有解脱以前,众生各依作业的善恶而趣往的世界,有五道(五趣)或六道(六趣)之说,早期讲六道,也讲五道,后专讲六道。六道指:

  (1)地狱。地下牢狱,是受恶报最重的苦难深渊,有「八热」、「八寒」、「无间」等名。

  (2)饿鬼。是一种孤贫潦倒的鬼,四处游荡而求食不得,饥渴难忍,苦无休止。

  (3)畜生(傍生)。人类以外的一切动物,如禽兽鱼虫,牛羊猪马等,多受自然环境支配,或依附人类生活。动物之间,弱肉强食,互相残杀;又有人类对它们的奴役、鞭挞、屠杀。

  (4)阿修罗(修罗)。住于海中,是一种大力鬼神,有神通威力而无德行,嫉妒心极强。

  (5)人。指人类众生。苦乐参半或苦乐少,是六道升沉的枢纽,修善得生天道;作恶,如杀、盗、淫,则堕入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然人富有智慧,易于知苦修道,转凡成圣。

  (6)天。指天界众生。共有三界二十八重天,从人间往上有六重天,因有男女情欲,名「欲界天」。欲界以上有十八天,因没有男女情欲,只有色相庄严,名「色界天」。色界以上有四重天,因没有色身形相,只有精神心识,名「无色界天」。天界内部虽有区别,但都重享乐,时享胜乐,并未超脱生死,若作恶也还要堕入恶道。

  上述六道中,印度佛教有的部派删除阿修罗道,只说五道。六道的前三道称为三恶道,后三道称为三善道。六道的群生,通称众生。众生由于未尽之业,在六道中受生死轮回无穷流转之苦,称为六道轮回。因为六道都处在生死轮回的痛苦之中,所以,佛教又称六道众生共在一大狱中。

  从信仰观念来说,在佛教传入之前,中国已经形成天上、人间和地下三种不同空间的观念。天上是上帝(天帝)所居,称为「帝所」,上帝是天上最高的神,他有许多属神,一些权威的祖先神也客居在帝所。地下,是鬼所居住的阴间世界。人死变鬼,鬼的容貌、性情与生前一样,能报答恩情,复仇雪耻,给活人以祸福。《楚辞?招魂》说:「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幽都」,即地下世界。魂既可上天,也可入地。1972年发现的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和三号都帛画。一号帛画画面分为三部分,上部是天上世界,中间是人间世界,下部是地下世界。画面墓主轪侯利苍的妻子,作「灵魂升天」状。〔注释:参见《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上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又见《座谈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载《考古》,1972(9);《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并无「嫦娥奔月」》载《考古》,1979(3)。〕相对人间来说,天上世界是天堂,地下世界是阴间(人间世称也阳间)。中国三种世界说与佛教六道轮回的天、人、饿鬼和地狱,意义并不相同,但也有相通之处。中国人对于六道轮回说,最感恐怖、畏惧的是地狱道。「生人既死,阴府收其精神,校平生行事罪福之。坐罪者刑,狱皆怪险。」〔注释:杜牧:《杭州新造南亭子记》,《全唐文》卷753,第8册,7809页,中华书局影印本。〕「夹殿宏廊,悉图其状(指地狱情状),人未熟见者,莫不毛立神骇。」〔注释:杜牧:《杭州新造南亭子记》,《全唐文》卷753,第8册,7809页,中华书局影印本。〕佛教的人死入地狱说和佛寺地狱图景,令人毛骨悚然,心神惧骇。一些宣扬佛教的小说也极力张扬地狱之苦,如《冥祥记》载,晋人赵泰中年患心痛猝死,十日后苏活,谓曾遍历地狱:「所至诸狱,楚毒各殊。或针贯其舌,流血竟体。或被头露发,裸形徒跣,相牵而行,有持大杖,从后催促。铁床铜柱,烧之洞然,驱迫此人,抱卧其上,赴即焦烂,寻复还生。或炎护巨锅,焚煮罪人,身首碎坠,随沸翻转,有鬼持叉,倚于其侧。有三四百人,立于一面,次当入锅,相抱悲泣。」〔注释:《赵泰》,《太平广记》卷377,第8册,2996~2997页,北京,中华书局,1961。〕佛教的地狱说成为佛教影响中国人信仰的最重要观念之一。

  中国自秦汉以来,已有人死后灵魂归泰山之说,汉魏间又盛行泰山治鬼之说。为了便于中国人接受佛教信仰,中国佛教学者还把中国的泰山崇拜和佛教的地狱报应结合起来,如疑经《佛说妙好宝车经》就说:「将我何所至,送至东太山。」〔注释:《大正藏》第85卷,1334页中。〕「太山」,即泰山,为我国五岳中的东岳,系传说中专司招魂的太山府君所住地。佛教把太山府君说成是阎魔王的书记官,专门暗访、记录众生的善恶行为。泰山成为中国人承受地狱报应的场所,并被佛教徒奉为灵山。

  怎样解救六道轮回中受苦的众生呢?中国佛教告诉人们要信仰六观音和六地藏,他们能救苦救难。天台宗创始人智顗(538-597)在《摩诃止观》卷2上指出,大悲、大慈、师子无畏、大光普照、天人丈夫和大梵深远六尊观世音菩萨,能分别依次破除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和天的转趋圣道的障碍。〔注释:详见《大正藏》第46卷,15页中。〕六地藏是大定智悲、大德清净、大光明、清净无垢、大清净和大坚固六尊地藏菩萨,也能依次分别化导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和天六道众生。中国佛教热烈地尊奉六观音和六地藏为六道能化的神主。这也是中国佛教出现信仰观音菩萨热和地藏菩萨热,对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的信仰超过对释迦牟尼佛的信仰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十界互具与刻刻轮回

  中国佛教学还运用传统的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结合佛教《法华经》的十法界众生悉皆成佛的思想,提出「十界互具」说,为众生解脱独辟蹊径。

  六道也称为「凡夫」,处于「迷」的世界;已获解脱生死的,称为「圣者」,处于悟的世界。佛教认为,由凡转圣,由迷入悟,是众生实现最高价值理想的根本途径。智顗在《摩诃止观》卷5上称,迷与悟的世界共有十类,迷的世界是六类,即六道,悟的世界是四类,为声闻、缘觉、菩萨和佛四圣。声闻是听闻佛说法而证悟者,缘觉是观因缘而觉悟者,菩萨是为度他人悉皆成佛而修行者,佛则是自悟且能悟他与觉行圆满者。六凡和四圣,合称为十界。智顗认为,从地狱界至佛界,十界中的任何一界,都具足十界,都是互相具备其它境界的,如地狱也具从饿鬼到佛的各界,佛也具从地狱到菩萨的各界。一心能造十界的因果,也就具足了十界。〔注释:详见《大正藏》第46卷,54页上。〕这种理论强调众生主体心性活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强调上自佛界下至地狱界的十界,都是众生一心所作,没有差别。这就在主体精神的深层活动中克服了十界的固有畛域,在世俗世界和神圣世界之间架起一座便捷的桥梁,为众生主观世界的转变,进而实现超凡入圣提供重要的理论根据。

  明末祩宏作《六道互具》,认为「六道之中,复有六道」。文章以人为例说:

  有人而天者,诸国大臣之类是也。有人而人者,诸小臣及平民衣食饶足、处世安然之类是也。有人而修罗者,诸狱吏、屠儿、刽子之类是也。有人而畜生者,诸负重力役、恒受鞭挞之类是也。有人而饿鬼者,诸贫穷乞人、啼饥号寒之类是也。有人而地狱者,诸刑戮剐割之类是也。〔注释:《云栖法汇?竹窗随笔》。〕

  祩宏认为这是「各随其心,感报不一」,是人前生持戒修福不同所致。而这些现象的存在在客观上正曲折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不平等。

  有的学者还根据佛教「自业自得」和「随作随受」的思想,提出刻刻轮回说,它与十界互具说既有区别,又有些共同点。梁启超说:

  善和恶是不准抵消的。……恶业受完了报,才算善业的账,若使正在享善业的报的时候,又做些恶业,善报受完了,又算恶业的账。……曾经造过的恶业,并不因忏悔而灭,是要寻报完了才灭。……他(佛)说的六道轮回等等,不过为一般浅人说法,说些有形的天堂地狱,其实我们刻刻在轮回中,一生不知道要经过多少生堂地狱。〔注释:《与梁令娴等书》,《梁启超年谱长编》,1046页。〕

  意思是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业的报应并不互相抵消,作恶业必受恶报,并不因忏悔就能灭除恶报。作善业后又作了恶业,则先受善报,再受恶报。总之,一般人往往既作善业也作恶业,那么,就会时而往升天堂,时而堕入地狱,不断地在六道中轮回往复。刻刻轮回说,客观上把轮回报应加以现实化,成为人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一方面强调人在现实生活中随时受报,这在一定意义上淡化了来世受报应的观念;另一方面认为精神苦闷即是地狱,精神愉快即是天堂,强调多作善业,保持「心地清凉」,在现实生活中就能达到涅槃境界,从而也就把佛教最高价值理想归结为心性修养境界。

  三、轮回与持戒,轮回与心念

  佛教学者在论述因果报应根源的时候,其实已经论述了六道轮回的根源。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佛教学者又特别重视以是否持戒和否行十恶来说明六道轮回的根源,并且以心即主体的心理活动作为决定轮回的主导因素。

  佛教认为众生是由惑业的因而招感六道的生死轮回。所谓惑业的因,即苦因,具体是指贪、瞋、痴。贪,贪欲,即贪着爱乐五欲。五欲指、声、香、味、触五境所引起的五种情欲。瞋,瞋恚,瞋怒,是一种对众生的怨恨心理与仇恨活动。痴,愚痴,愚昧无知,不明事理,不了悟宇宙人生的真实。贪,瞋,痴,也称为「三毒」,是毒害众生,使之长期受苦不得出离生死的三种根本因素,是决定众生在六道中受无穷流转之苦的根源。佛教认为只有灭除贪、瞋、痴,才能消除苦因,获得解脱。这是从人的欲望、情感和认识三个方面来探求人生痛苦的根源,强调只有灭除五欲,增长智慧,才是超越生死轮回的解脱之路。

  中国佛教学者对于轮回的因果关系有着具体的说明。郗超在《奉法要》中说:

  三界〔注释:指众生所居住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之内,凡有五道。一曰天,二曰人,三曰畜生,四曰饿鬼,五曰地狱。全五戒则人相备,具十善则生天堂。全一戒者,则亦得为人。人有高卑,或寿夭不同,皆由戒有多少。反十善者,谓之十恶,十恶毕犯,则入地狱。抵突强梁,不受忠谏,及毒心内盛,徇私欺绐,则或堕畜生,或生蛇虺。悭贪专利,常苦不足,则堕饿鬼。其罪差轻少,而多阴私,情不公亮,皆堕鬼神。虽受微福,不免苦痛。〔注释: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17~18页。〕

  这是具体阐明天、人、畜生、饿鬼、地狱这五道的成因。这里,郗超以是否持戒、持戒的多少、行恶行善来决定五道的区别,认为人是前世持五戒的结果,而不同人持戒的多少又决定其尊卑寿夭的差别。这就把人的命运与佛教戒律即宗教道德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为劝导人们信佛持戒提供了依据。

  中国佛教学者除了从戒律实践揭示众生轮回的原因以外,还越来越强调心(精神)的主体作用,从心的思维活动和原本原义义来阐明众生轮回的根源。

  早期中国佛教学者如郗超就根据佛教心作六道轮回的思想,强调「凡虑发乎心,皆念念受报」〔注释:《奉法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18页。〕后期中国佛教学者进一步认为心的念头生起即入轮回中的不同种类。如云:「一心未生,凡圣皆不可得,……一心既生,则圣凡判然,……凡念头起处,当知自己所入所堕之界。」〔注释:《法语?示法灯》,《紫柏老人集》卷4,10页,钱塘许灵虚重刊本,1878。〕又如:「一切圣凡,善恶因果,依正庄严,皆由一心之所造。然此一心非别,乃吾人日用现前,分别了知之心也。」〔注释:《法语?示徐清之》,《憨山老人梦游集》卷10,江北刻经处本,1879。〕这里所说的心是指思维作用、认识作用。人心一念的善恶,直接决定了生死流转的不同方向。

  极端重视心在轮回中的决定作用,导致了双重结果:一是在佛教修持过程中,重视行为动机的纯正,道德意识的修养;二是以为心不起思维、认识、了别作用,就不会有轮回。杨度作偈曰:

  前偈:心心复心心,一心幻万轮。轮轮似生灭,非灭亦非生。

  后偈:无前亦无后,无去亦无来。本无生灭心,何自有轮回。〔注释:《轮回偈序》,《杨度集》,672页。〕

  这是运用体用一如的观念,把心分为体和用两个方面,从心的用来看,似有生灭心相,故有轮回;从心的体来看,本来无生灭心、无心也就无轮回。心的本体、体性是空无的,是无生灭、无轮回的,所以,如前所引,他认为「放下此心,轮回立尽」〔注释:《轮回偈序》,《杨度集》,672页。〕这实际上是以追求主观心体的空寂为超脱轮回的境界。

  四、对儒家反轮回说的回应

  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儒家学者一直对佛教因果报应论包括轮回说持否定态度,其直接反对轮回说的论点主要有:

  (1)批评人与其它动物「并为众生」说。晋宋之际何承天根据儒家的「天地之性人为贵」的观点,在《达性论》〔注释:《弘明集》卷4。〕中指出,「人非天地不生,天地非人不灵」,认为人为万物之灵,人与天地「相须而成」,人能够广泛利用自然物,加工制作,为人类生活服务,而和其它动物不同。又说:「人以仁义立」,人具有其它动物没有的仁义道德。由此他突出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指出人「安得与夫飞沈蠉蠕并为众生哉?」「飞沈蠉蠕」,指禽兽虫鱼之类。认为怎么能将人与禽兽虫鱼并称为「众生」呢?人既不能和其它动物并称「众生」,也不可能轮回转生为其它动物:「生必有死,……奚有于更受形哉?」何氏坚持儒家关于人的崇高地位的价值观念,抨击「众生」说,并依据宇宙万物的自然规律,否定「轮回」说。

  (2)反对轮回转生的「鬼神」论。宋代理学家张载说:「浮屠明鬼,谓有识之死受生循环,遂厌苦求免,可谓知鬼乎?以人生为妄〔见〕,可谓知人乎?」〔注释:《正蒙?干称》,《张载集》,6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8。〕张载从气本论出发,认为鬼神是气运动变化的形态,气聚显而成物为神,气散隐而为鬼。又说阳气主伸为神,阴气主屈为鬼,这既否定了鬼神的人格神的性质,又否定了鬼神灵魂的永恒存在。他据此批评佛教把人生视为苦命,因厌苦而力求避免死后轮回转生为鬼,是既非知鬼,也非知人。

  (3)指斥轮回说是「怖」、「诱」之术。儒家认为:「且要天堂以就善,曷若服义而蹈道,惧地狱以敕身,孰与从理以端心。」〔注释:慧琳:《白黑论》,《天竺迦毗黎因传》,《宋书》第8册,2390页。〕佛教的天堂地狱说教不如儒家的义理道德实践,是「近欲未弭,远利又兴,……永开利竞之俗」〔注释:慧琳:《白黑论》,《天竺迦毗黎因传》,《宋书》第8册,2390页。〕又说:「佛经怪诞,大而无征。怖以地狱,则使怯者寒心;诱以天堂,则令愚者虚企。」〔注释:道安:《二教论?教指通局十一》,《广弘明集》卷8。〕程颢也说:「佛学只是以生死恐动人。」〔注释:《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一》,《二程集》,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这都是指责地狱天堂说是对怯者的恫吓,对愚者的诱惑,使前者战栗畏惧,令后者产生虚幻的企望。

  (4)抨击轮回说是鼓动「买福卖罪」式的交易。晚唐文学家杜牧指出,官吏巧取豪夺,工商百般敛财,自知有罪,于是「奉佛以求救」,竞相布施财物,建寺塑像,祈求「有罪罪灭,无福福至」,是一种「买福卖罪」〔注释:《杭州新造南亭子记》,《全唐文》卷753,第8册,7809页。〕的交易行为。朱熹也说佛教「以其有生死轮回之说,而自谓可以不沦于罪苦也,则世之佣奴爨婢、黥髡盗贼,亦匍匐而归之。」〔注释:转引自刘谧:《三教平心论》卷上,《大正藏》第52卷,787页上。〕

  佛教对儒家学者反轮回说的挑战作出了响应。它强调轮回是众生行为必然带来的生命转化,是道德和自然相结合的法则。中国佛教学者应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着重援引儒家等典籍的有关记载,以论证生死轮回的确凿存在。如元代刘谧作《三教平心论》,其卷下有两大段话是专门回应张载和程颢反轮回说的,文云:

  《南史》载,梁武帝梦眇目僧执手炉入宫内,欲托生王宫,觉而后宫生子绎。幼即病目,医疗不效,竟眇一目,是为元帝。《名臣言行录》载,范祖禹将生,其母梦一伟丈夫立于侧曰:「我汉将军邓禹也。」觉而产儿,遂名祖禹,以邓禹内行淳备,遂字之曰淳夫。以是证之,则儒家之书,固有轮回之说矣。……《隋史》载,开皇中,大府丞赵文昌死而复活,云:「于冥间见周武帝受罪。帝谓文昌曰:既还家,卿为吾向隋皇帝说,吾灭佛法罪重,为营功德,俾出地狱。」文昌奏其事,文帝遂敕天下僧尼为周武帝诵《金刚经》。《名臣言行录》载,王荆公子名雱,所为不善,凡荆公悖理伤道之事,皆出于雱。及雱死后,荆公彷佛见雱荷铁枷立于门侧。于是舍所居之半山为钟山寺,为其追冥福。以是证之,则儒家之书,固有地狱之说矣。乃谓释氏地狱之说为无有,何其未及思也。〔注释:《大正藏》第52卷,791页中、下。〕

  地狱之说,前既言之矣,至于死而变为畜生,见于儒家之所纪者非一。鲧为黄能,彭生为豕,载于《左传》;褒君为龙,载于《史记》;赵王如意为犬,载于《前汉书》,是中国未有佛教之前,记载于儒书者如此,非释氏创为此说也。〔注释:同上书,794页上。〕

  刘氏引证的例子,多系说梦和传说,他据此得出儒家也早有地狱畜生轮回之说,自然是儒家学者所不能同意的。但这些有关记载畜生轮回之说,自然是儒家学者所不能同意的。但这些有关记载确也有利于论证佛教轮回说,因此仍被佛教学者利用为构筑儒、佛调和论的素材。儒家反对佛教轮回说,而佛教学者则尽力沟通儒、佛的对立思想,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佛教与中国固有观念由冲突而转向融合的思想发展轨迹,体现了中国佛教思想的发展趋势。

返回目录

-----------------------------------------------------------------------------------------------------------

更多方立天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