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漫谈佛教教育对和谐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传正法师)
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漫谈佛教教育对和谐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传正法师)
广东韶关南华禅寺方丈传正法师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经济全球化发展,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不断向前迈进。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党中央作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部署和决策,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和原则,指出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局面”。并要“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创立流传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漫长的历史检验证明,佛教的真谛法理在教化世人向善、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都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办好僧伽教育是开展佛教弘法事业的基础
重视教育是佛教的主要特色。佛陀四十九年讲经说法,以无上微妙的法理传授弟子,以德厚圆融的言行教导众生,总摄世间种种教育之道。佛教的教育大体可分为僧伽教育和普世教育两大部分,僧伽教育是对出家僧众的教育;普世教育则是针对世间大众开展的弘法教育。有道是“法赖僧传”,佛法传入中国后,曾几度兴衰而至今仍具备旺盛生命力,撇开历史政治上的原因,佛教史上“译经讲学”、“丛林熏修”、“专业院校”的教育模式,也是僧伽教育发展和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
佛法初传汉地,翻译梵文经藏是佛教发展的第一步,最初的僧伽教育就是在译经场中展开。主持译经工作的鸠摩罗什、玄奘法师等大师俱是精通梵文汉学,笃学三藏经论的高僧,参与译经的僧人也都是经过严格挑选,且具有一定儒学文化和佛学基础,译经工作自然也就成了他们深入接受佛学教育的过程。
禅宗的兴起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转折点,过去佛教受主政者牵制较多,在大众心中多被纳入神、鬼一类敬待。至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始独辟一径,宣扬“明心见性”,倡导“佛法在世间”的禅法教育,其法嗣马祖道一兴丛林、建道场,弟子百丈怀海又结合汉地实情,制立清规。以僧团共修生活的丛林为教育场所,在日常生活中开展佛学教育。此后,十方丛林始成为唐代以后汉地佛教僧伽教育的主要场所之一。
近代太虚大师倡导“人间佛教”,提出用“佛教的教理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兴办佛教院校,振兴佛教教育这一理念,多年来在海内外众多高僧大德的推广下,已为教界所普遍认同。中国大陆近年来随佛教事业的蓬勃发展,各地寺院新建、重建佛学院校日增,陆续从院校中毕业的学僧缓解了僧才凋零的困境,并在弘法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佛教是面向一切众生的教育,佛教弘法的目的就是为使人转迷成悟,解除人生的一切烦恼痛苦。因此,佛学院的教育不同于世俗的院校教育,既不是文凭教育,更不是应试教育,僧伽教育是综合的素质教育,是为“续佛慧命,绍隆佛种”的需要,培养运用佛法真谛教化世人,拯救五欲中沉迷众生的人间导师。僧材的有无直接关系到佛教的将来,所以,只有先办好僧伽教育,才能为开展佛教普世教育打下夯实基础。
加强传统道德教育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要素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传统的人文道德观念,过去在维系社会关系、巩固社会秩序方面,一直起着法律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今天的社会教育体系,重科学技术知识教学而轻传统德育培养,以致物质文明建设成果丰硕,而传统道德文明建设却步履蹒跚。人若以追求财富为目标,就容易在物欲横流的世间沉迷堕落,漠视人文关怀,忽略家庭、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我们提倡开展佛教教育,正是要用佛教的智慧,纠正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错误。深入经藏我们就能发现,佛陀的教理,与传统社会的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有着众多理义相通之处。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在过去的社会发展中不断修正补充,形成繁复庞大的体系,随着时代的不同、历史的发展,新旧文化交替等原因,传统道德观念一度被视为封建思想而备受批判。然而,优秀的道德文化是历史文明的积淀,始终不会因时代的变革而彻底消亡。如佛教倡导的“六和敬”,“五戒、十善”,“报四重恩”等法理,与儒家的仁、义、廉、耻、忠、孝等道德理念基本相契合,在众多传统道德文化概念中也已难分你我。譬如为大众所熟知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自作自受”,“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等劝人向善的世间谚语,便源于佛教的因果法则。助人为乐、乐善好施体现传统社会的道德风尚,佛教则将“布施”作为修行“四摄六度”之首,倡导“布施”精神。孝养父母,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佛教宣扬“报四重恩”,感恩回报的思想由家庭延伸向国家、社会,乃至一切众生,超越了传统道德教育的范畴。再如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和”理念,也是源于佛教僧团共修生活的“六和敬”法规。要求同住共修大众和睦相处,相互敬重,语业清净,不粗言恶语,坦诚相待,意业清净,理解互信,依戒修行,共沾法益,见解一致,建立共识,利益均等,共享正果。“六和敬”思想非常切合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它能正确引导家庭生活关系,成为社会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国家及地区之间平等对话,和平发展外交关系的准绳。
社会需要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若能将传统人文道德教育再加以发扬,在传承中华民族优良文化的同时,以德育推动精神文明的进步,共同为和谐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开展多元化佛教教育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
面向大众的传统佛教教育,过去多以寺院为中心展开,信众在寺院中参与早晚课诵,参加法会活动,聆听法师开坛讲法,这样传统的弘法方式,较适合已具一定信念的佛教信徒。今天的社会大众生活早已不是农耕时代“日出而作,日落而休”的简单模式,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冷漠的社会关系令人身心疲累,丰富的物质生活诱惑众生一味追逐享乐。
佛陀曾为开示世间迷惘众生,因材施教,广开方便之门。今天我们宣扬佛教教理,也应顺应时代潮流,开展多元化佛教教育,引导大众接受正信的佛教,改变固有观念。因为教育方式并非只能通过讲经说法,举办法事活动而展开。六祖惠能大师曾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教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早已融入大众生活,所以,开展佛法教育,只要顺势引导,便能推此及彼。
(1)用艺术的形式表现佛教文化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好的音乐能触动人的心灵,引起共鸣,佛教的唱诵纯净安宁,梵呗庄严肃穆,通过佛教音乐净化人的心灵,能激发听众对佛法的兴趣,从而走入佛门;书法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瑰宝,现今,执笔书写的方式虽受到电脑输入文字打印的冲击,但书法艺术厚重的文化思想底蕴却永远都无可替代。历代高僧中不乏书法高手,唐代怀素和尚以草书盛名于世,其《四十二章经》是佛教书法艺术的传世佳作,宋代莫庵道肯禅师以三十二体篆书眷写《金刚经》,独树一帜,为世间书法爱好者所珍藏。佛教艺术的表现还有舞蹈、绘画、雕刻等多种形式,加以善用,表现佛教文化,使大众在愉悦中体悟蕴含其中的佛法妙理,就是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之一。
(2)在生活中融入佛教教育
现代人提倡健康饮食,素食已成为独树一帜的门类,从宣传素食的健康概念着手,倡导佛教素食文化,宣讲佛教的“戒杀”理念,以培养众生的慈悲心。由“不杀生”,引导社会大众参与佛教放生活动,感悟佛教慈悲的胸怀,净化心灵,重拾遗落在浊世中的善良本性。
今天的都市人远离乡野山林,体验田园农耕的劳作已成为休闲时的愿望,禅宗的丛林生活中,出坡劳动是修行的方式之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极为符合中国的传统美德教育。农禅劳动,能让大众体会禅宗独特的修行方式。参与禅修活动,体验丛林共修生活,指引大众在调息身心的过程中,领悟禅修的真正意境,舒缓社会压力,重新认识自我,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3)善用现代技术开展佛法教育
现代科技发展对传统文明的冲击甚大,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络的普及,为人类开拓出全新的虚拟世界,又因各种不良信息充斥网络,毒害人的心灵,虚幻的空间成为许多人消沉避世的场所。凡事皆有利弊,互联网络传播不受地理方位、时间空间的制约,善用网络,同样能为佛教弘法提供便利,用网站、博客、微博、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佛法教育,宣传道德文明,宏扬人间正气。
贴近世俗生活,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佛教教育,做到“示教利喜”,让听者欢喜接受佛教义理,从而正确引导大众追求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精神生活。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是佛教教育的重要目的
和谐社会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佛教注重人的德行教育,宣扬“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的道德观念,倡导奉行“五戒、十善”广修“四摄六度”的生活,熄灭人的邪恶、贪欲心火,提高人性的修为境界,达到身心俱能和谐的目的。弘扬佛教“六和敬”精神,促进家庭和睦,人与人之间坦诚交往,形成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宣扬佛教“知恩报恩”的思想,感恩回报的“布施”精神,推动社会慈善事业发展,修正当前扭曲的社会金钱价值观,人伦道德观,净化人心,改良社会风气。以“戒杀放生”理念教育大众,宣扬众生有情的大爱思想,推及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就是我们弘扬佛法的目的所在。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佛教是人间的佛教,发展佛教普世教育,以佛理教化社会,提高众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弘扬人间正义,改善社会面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最终实现社会和谐至善圆满的的众望。
作者简介
传正法师,1946年5月生于广东惠来。现任广东韶关南华禅寺方丈、广东曹溪佛学院院长、韶关市佛教协会会长、广东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韶关市曲江区政协副主席,广东省人大代表。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