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用事相消化理论(广霖法师)
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用事相消化理论(广霖法师)
现代修学者的差别相
我们知道,对于已然觉悟的圣者来说,世出世间一切所行都是在行愿,然而在诸学人中、毕竟都还在凡,在凡就不是一句放下就可以彻底解决的,就会有了种种方便、种种法相。当然从最本质上说,学佛是让我们觉悟、了脱生死的,但我们可以这样一句世间无量亿万生灵都立刻什么都不要了、什么都不搞了吗?当然不能。药师佛用治病救人接引众生;以算命为业算邪命,但如果做为接引众生起信的方便呢?这个就要看发心,看你发的是贪心还是菩提心,以佛菩萨的心肠入世,世间法就是佛法。以凡夫心入佛法,一切佛法都是凡夫法。
在了解佛教不深的人眼中,可能认为烧香礼佛、诵经守戒、吃素行善就算是学佛人了,其实这些最多行的只是人天善法,当然这也很好,种善因得善果,值得随喜,在饮苦食毒、犹如火宅的尘世间,有很多我们担当不起的巨苦,善知回头,自会少受诸多没必要的苦;但如果不明理,则无量对世间的执着心自会产生无量的贪着、嗔恨和愚痴,终会再入迷堕。
用事相消化理论:将佛法应用于身心生活
那么怎样才能将佛法应用到身心、家庭、职场等实际生活中呢?也就是说做到理事圆融、事事无碍呢?将理论应用到事相境缘中,用事相来消化理论,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修持普贤行愿,凡是受用大乘法的,都会任运地摄集种种能产生苦恼、能引发身心疾病等的恶因缘都能转为菩提心和修行的助伴。
有一个故事,名字叫“身边的佛陀”,说的是一位女居士,家庭生活很艰苦,但她善根深厚,常去寺院拜佛,她的丈夫子女都不喜欢她去寺院,以至于她每次去寺院之前都要和丈夫大吵一顿,回到家里又要吵一顿。后来,寺院的住持告诉她,没有转变家里丈夫和子女的心之前不要来寺院,在此之前就在家里好好地发愿尽责任。后来十年中这位居士没有进过寺院的门,但每逢斋日她就独自在家中一个人发愿,她对佛说:“佛陀,今天是拜佛的日子,但我的责任还没尽完,所以去不了。我没有忘记佛的恩德,我在这里给佛顶礼。我为我的全家祝愿,祈求佛光恒时加被我的全家。”后来,从丈夫和子女的口中终于说出了这样的话:“您去寺院吧!”而且,丈夫和子女都变成了佛教徒。
其实就因缘而言、不管顺逆,身在欲界,包括我们这个世间,不是来行愿的,就是受业报的,不可能有真的平等,宿世的善缘成熟,这一生就顺缘多逆缘少。
分别事相:自身修持与慈悲养祸害
将修持应用到生活中,有时也要看具体情况。比如有的修道人全然放下、以出离心不计较俗事,好不好?很好,比如买东西,有时候给他找钱,给他就拿,不给就拉倒,不要了;有的欠他钱,他也不要了;有人骂他,他也听着,也欢喜接受着。这用来修持自己很好,但菩萨以菩提心用世,有时必需要讲规则,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用自身的不计较让世人都养成了不守规则的习惯,那么社会必然处于无序状态,没有规则没有公平,乱象必由此而丛生,这就是所谓的慈悲养祸害。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以不计较的心行世,也定能感化一部分人,也必然会对有一部分愚痴的人起了纵容的作用,所以要观因缘,要看具体情况,要具足一切方便智。
现代社会急功近利者众多,一切行业都正在泯灭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拼命为自己一时之利进行不良竞争,自己不遵守规则又拼命要求别人给自己公平。我们在埋怨社会不平、天地不公的时候,是否也能问问自己,我们了解自己吗?当我们强势的时候,我们能跟比我们弱势的人真正平等对话吗?作为行大乘菩萨道的佛子,就应该什么都无所作为吗?因果归因果,菩萨更当行。在此,爱国爱教的圆瑛法师主张念佛不离爱国、爱国不离念佛,“国家存亡,匹夫有责;佛教兴衰,教徒有责”,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九•一八事变”后,他写下“出世犹垂忧国泪,居山恒作感时诗”心愿,通告全国佛教徒,启建护国道场。同时致书日本佛教界,遣责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圆瑛法师宣传的“三大精神”——大慈悲、大无畏、大无我精神的落脚点,即在“卫教爱国”上。当然,外因环境只解一时,真正起作用还要通过内因、对众生心灵的教化、真正的觉悟起来。
声闻戒与菩萨戒的根本区别
这如同声闻戒和菩萨戒的区别一样,声闻戒约行,菩萨戒约心,凡夫修声闻乘,在未了达实相、心开意解前,先从“戒”行做起,由戒渐生定慧后,此戒行已熏习成定力,渐得心开,则一切皆从心发,这时就是具足菩萨行的时候了。凡夫的心常住贪嗔痴,只是有的更重些、有的更轻些,然后由心指导行,所以就有了千般不善行,而菩萨心开意解、了达实相,自然流露的一切心行,无不是为救众生离苦而施行的方便道。
我们度众生还是众生度我们
讲到教化普度众生,有一位法师说得很好,有时候我们往往都认为我在度众生,这种想法是有一定问题的。因为佛讲了,自己未度要度他人者,为菩萨发心。并不是说我们已经成为菩萨了,或是我们已经能度人了。我们还没有达到能度人的程度。只有佛,成就了,才能真正地度人。所以说我们平时去弘扬佛法,实际上是接受一种锻炼,并不是说我们在度众生。什么是众生?我们自己的贪嗔痴就是众生,不是外面有众生可度。佛才有能力真正地度众生。自己已度,能度他人者,为如来应世;自己未度,要度他人者,为菩萨发心。我们就是因为站的角度不同,如果我们能够心平气和地去思维,我们还是众生。那都是在众生中磨炼自己,很多的众生是来帮助我们,消除我们的业障。特别有人来障我们道,那是帮助我们成就,这是很好的因缘。
躲清静与舍己利他
我们修持普贤行愿,关键就是要把佛性作为人生的根本而生活,不这样的话,我们不但对自己轻视,对别人也轻视。这都是因为没有对佛性生起确信,才落到这般的生活道路中。这种情况主要存在于生起些出离心的学佛人,因为有了厌离心,便对工作、家庭及平日的生活产生厌恶,想独自清静地修行,觉得其他事情都是打扰自己,耽误自己追求解脱。
大乘佛法的精神是舍己利他,对于在家居士易贯彻大乘佛法的精神,为社会做贡献,照顾好自己的家人,也是为众生服务,虽然我们没有能力让所有人都满意,但是通过自己的付出,总可以让一部分人满意。只要全心全意、心无所求,不为自己的私欲、真心为他人服务,我们该出头,这是在贯彻大乘佛法,如果我们不到位次不敢行,至少要理解明了他人的行。
佛教现代修学体系的隐忧
毋庸讳言,在今天佛教充满发展机遇的时代里,佛教现有的修学体系并不乐观,众多有识之士早就认识并论及时下修与学、学与用的严重剥离,学院从事的主要是佛学知识的教授,而丛林道场在修学上更多的是机械化的课诵、有口无心的念佛、形如枯木的打坐等徒有其表的模式,很难达到实证效果。相固然不可少,但佛法是心法,不解决心上的问题,恐怕外相做得再逼真,也难得到实证功夫,更不消说转凡成圣。再加上时下丛林道场的对外开放,很多地方还成为旅游名胜区,学人在道心不坚、定力不足的情况下,耳闻目染社会的繁华和纷杂,都给修学带来一定的障碍。
在各个时代,外现声闻相的出家僧侣在素质、悟性、根机上都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今天的佛教界也不例外,极具文化素养、博闻强记、道心坚固的栋梁之才皈礼佛门,早属寻常之事,精进持戒、潜心修证者也大有人在,但这些在整体出家众的比例中还偏小,而素质偏低、虽发心而器钝者则为数众多,虽说佛法非关文字,但末法诸根中出家众文化素质太低确实不利于闻思,而成为修行的障碍。同时由于多种因素,佛门现在还有大批的混时度日或退失初心、甚至毫无正信及信仰者存在。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流自于大智慧圣者的心性本源,为的是让一切众生通达诸法实相、免受苦轮、证得自在、自利利他。达不到应有的方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修学方式出了问题。佛法是因缘法,一种适应的修学方式的建立,首先应该看时下主体面对对象的根机、接受程度及其主要症结,然后才能契理契机,针对目标的结构组成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弘法要适合现今时代
正法时期,修学者福报大,有肉身佛住世接引,学人易得成就,这是现时修学者无法企及的。既然说放下烦恼还是烦恼,还不如针对人们常见的各种烦恼寻求对治法去化解。我们都知道佛法讲闻思修三无漏学,闻思是修的前提,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闻思更是加固修的必然手段。佛陀行化世间四十九年中,众弟子闻法的时间居多,其实这就是一个信念不断加固的过程,一个不闻正法的人,独自躲在一个角落盲修瞎练,很容易疲懈松驰下来,在这种意义上来说,僧团共修起着极大的环境支持作用。
没有欲望、不来欲界。我们不能总用高标准来要求别人、来道场的在家居士大多都有求,求平安、求财富、求解决烦恼,哪怕求极乐净土也是求,求一个好环境、不再受各种苦。其实在来道场的人中各种类型的都会有,有的是旅游香客,随喜进香,除了觉得佛门清净向善,没有太多概念;有的是碰到些事,拜佛烧香图一点心安;有的是城市喧嚣太久,想找个地方调整一下心情;有的是想亲近高僧大德,像追星一样;当然也有碰到逆境挫折来逃避一时;而真正想放下现实生活的很少。所以佛法要利益所有的人,不是不管碰到什么人、什么样的情况,都一味只把自己一成不变的东西灌输给所有人,法无定法,广开方便之门,要什么求什么先给他什么、先满他当下的愿,然后有因缘再深入。
这里还涉及到一个语言的问题。佛法在中国的近两千年里,虽经历代高僧大德及精研佛学人士的不断翻译弘化,但整体都存在更适用于古代社会的语言习惯特点,而使今天的大多数有趣向佛法意愿者望言生畏,包括听经闻法,讲得再好再深,如果受众都听不懂,也就失去了意义,毕竟要照顾大多数学人的程度,因而,真正让绝大多数现代学人受用的才是真正好的弘传方式。故此,佛法在今天发展,必须经由一大批精通佛法各部、深领法旨意趣、解佛真意的教界人材、善知众生心,根据当今社会人类的特点、用契合时代而又不违佛法主旨的方式、将佛法真正的智慧植入人们心中。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