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教外别传即教内真传(陈明晖)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1日
来源:   作者:陈明晖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教外别传即教内真传(陈明晖)

    教外别传即教内真传

  陈明晖

  禅宗标榜“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以与经教文字所说佛法相区别。这从突出禅离文字言说直契本源、顿明心地的殊胜点来说,并无过分。禅宗初期,中国佛学尚处在对印度佛典整理、研究的阶段,义理之学方兴未艾,习禅修定者皆依经教修次第止观,后来天台、三论、贤首、慈恩诸教宗出,也皆重在义理之发挥,修学仍循闻思修通途。禅宗高树顿教法幢,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洵于诸教宗外别开一片新天地。故后世多分佛法为教下、宗下二大流,泾渭分明,不容混淆。不少宗门祖师,为使学人摆脱文字葛藤之缠缚,真参实悟,多强调本分事不在经教文字,不许学人阅经看教,已通经教者在参禅时亦须将一切文字知解抛向九霄云外,乃至视经教如怨家,斥三藏十二部为鬼神簿、揩不净纸、拭疮疣纸,此等矫枉过正之辞,明眼人自不难识破,无智者却难免执着错解,翻药为病,以为宗门教下绝对是二,只认参话头为究竟佛法,轻视三藏教典修学系统,以“教外别传”为掩饰不通经教之藉口,从而出生诸多邪知邪见、邪解邪行,埋没佛法真义。浅见者则反因“教外别传”而疑禅宗不是佛法,乃至说为道家、儒家思想之发展衍变,使“教外别传”大有变为“道外别传”之患。

  针对强调教外别传所生离经背教的弊端,禅门不少大德又力倡教、禅一致,禅不离教,须依教而参,依教印证。慧能门下南阳慧忠国师云:“禅宗法者,应依佛祖一乘了义,契取本源心地,转相传授,与佛道同。不得依于妄情及不了义教横作见解,疑误后学,俱无利益。纵依师匠领受玄旨,若与了义教相应,即可依行,若不了义教,互不相许。”神会禅师云:“若学般若波罗蜜,须广读大乘经典……第一莫疑,依佛语。”后来双承贤首、禅宗之传的圭峰宗密禅师,特著《禅源诸诠集都序》等融通禅与教,以教下三说配禅门三宗,强调“传禅者必以经论为准”。唐代佛学集大成者永明延寿禅师,被清雍正帝推为慧能后第一大善知识,一生力主禅、教一致。倡万善同修,所辑撰《宗镜录》巨著,以一心为宗,统诸宗教理与禅于一贯。明代高僧紫柏、憨山、莲池、藕益、博山等,虽皆透彻禅关,而力主禅、教不二。紫柏《法语》有云:“今天下学佛者,必须排去文字,一超直入如来地,志则高矣,吾恐画饼不能充饥也。”主张须先通文字般若,次通观照般若,始能契会实相般若。莲池《竹窗随笔·经教》云:“其参禅者,藉口教外别传,不知离教而参者是邪因也,离教而悟者是邪悟也。饶汝参而得悟,也须以教印证,不与教合,悉邪也”。强调一切学佛者“必以三藏十二部为楷模”。憨山《参禅切要》云:“禅虽教外别传,其实以教印证,方见佛、祖无二之道也”。博山(元来)《宗教答响》云:“果教外有别传乎?宗乃教之纲,教乃宗之目”。谓宗、教殊途同归,斥以宗抑教以教抑宗者为魔人,藕益“教外别传,即教内真传”(《灵峰宗论》卷四《除夕答问》)一语,提示禅教关系最为醒目,其中深义,牵涉禅与教之实质,非深通二家者,难以道出。今略展开而论之,以供不明禅教关系者参考。

  经教与禅,追根溯源,皆同源于释尊,亦同源于生佛共具之心源觉海,从来并无二致。经教乃释尊说法之记录,禅源于释尊拈花、迦叶微笑之因缘,其事亦载经教,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一云:“谓诸宗始祖,即是释迦,经是佛语,禅是佛意,诸佛心口必不相违。诸祖相承,根本是佛亲付,菩萨造论,始末唯弘佛经。”从传承渊源看,禅门所传西天二十八祖之前二十四位祖师,与天台宗所传西天法藏传承之二十四祖重合,参以慧远《庐山禅经序》所举印度禅法传承谱系,及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七系付法传》,可见法藏、禅定、心印之传付,在印度原本并无区分。禅门初祖摩诃迦叶,乃三藏教典结集之主持者,二祖阿难,称多闻第一,大小乘经多由他诵出。至禅门五祖提多迦,始开僧诤,裂为部派,从兹教与律分别相传。禅门第十二祖马鸣,第十四祖龙树,十五祖提婆,皆弘扬大乘之龙象,释经造论之宗主,著述等身,文章璀灿。可见禅与教本来一家,并非别传。西藏传说印度佛教界分重讲论之班智达(法师)与重禅修之古萨里(乞士)两派,达摩大师为古萨里派祖师。此两派之分,盖为印度佛教晚期之事。即使达摩时代己分两派,达摩为乞士派祖师,从其行径与传付看,亦非离经教而别传。其入道二门,以“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为前提,即表示悟宗(心性)须依经教。又付二祖慧可以四卷《椤伽经》印心,意谓所悟依如来藏系一乘了义经印证。达摩禅之“二入”,即出自《金刚三昧经》依教参禅,依教印心,依教起行,乃达摩禅之根本精神。

  历来祖师大德,在大彻大悟前,率多先己通达经教,为其顿悟之先决条件,这一点往往被后世懒于学教的禅人所忽视。《宗镜录》卷一云:“且如西天上代二十八祖,此土六祖,乃至洪州马祖大师,及南阳忠国师,鹅湖大义禅师、思空山本净禅师等,并博通经论,圆悟自心”。二祖慧可,原“浮游讲肆,遍学大小乘义”并在香山宴坐八年,始遇达摩,言下顿悟。三四五祖,亦通经论,皆有著述。四祖下旁出牛头法融,先阅《大般若经》“晓达真空”,坐禅多年,乃遇四祖指点而彻悟 。六祖慧能虽称识字不多,然其见五祖前,即闻《金刚经》而开悟,见五祖后入室传法,也是听讲《金刚经》而于言下大悟,其开悟并未离经教。从《坛经》看,六祖对佛学空、相、性三宗大义,皆有透辟之了解,决非不通经教者。六祖门下,有“一宿觉”之号的永嘉玄觉,曾“遍探三藏”,精天台止观,依教开悟后方求六祖印证。后世法裔中,如南泉普愿“初习相部,究毗尼”“次游诸讲肆,历听《楞伽》、《华严》、《中论》百门观,精练玄义”。临济义玄落发受具后,居于讲肆,精究毗尼,博经论”。德州宣鉴精究律藏,“于性相诸经,贯通旨趣,常讲《金刚般若》”,人称周金刚。玄沙师备阅《楞严经》而发明心地,圭峰宗密读《圆觉经》而得省悟。如此者流,不胜枚举。药山惟俨禅师原博通经论,悟后亦常看经,却自称“不曾看经论策子”僧问:“和尚寻常不许人看经,为什么却自看?”师曰:“我只图遮眼”曰:“某甲学和尚还得也无?”师曰:“若是汝,牛皮也须看透”(《传灯录》卷十四)为何悟后犹自看经,却又不许学人看?学禅者须于此处识得古德用心,不可被他机用语谩过。

  藉教悟宗,依教印心,意味着禅、教不二,禅出于教,乃教之纲宗,教内真传。释尊说法四十余年,横说竖说,刹说尘说,其根本旨趣,在末后所说《法华经》中作了明确表白:“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着”。又云:令诸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知见者,按大乘经,以一实相印为宗。而诸法实相者,毕竟不可说不可说,离一切名言概念分别,只可于“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中去契证。《法华经》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以言遣言,指示众生离思量分别之种种执着,契证本来实相,是为释尊说法之实质。依大乘性宗义,诸法实相或真如、法性,终归为众生未被妄念遮盖的本来心性或心真如、心实相、真心,此心本具佛之三身四智,无欠无余。《华严经》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三乘教典,力说无常无我,五蕴皆空,万法唯心,心亦无心,无非是破除众生执着妄想,令其离却妄想执着而契证实相,开发心性本具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这是教之纲宗,千经万论之指归。然教典虽直指本源,破遣妄念,犹属文字语言而非实相本身,喻如指月之指,非即是月。若欲识月,须向所指处看;若欲见自心佛性,须离言思心行在自心中体证。然诵经讲经者多,依经自内证者少,大都认指为月,为经教文字所缚。禅宗法者,正是因指见月,力图离言思心行而顿见真如佛性,将教言纲宗落实于自心证悟,可谓握得经教精髓,不愧为教之纲、教之眼、教内真传。这种直接证悟心性的法门,亦出经教,在《楞伽经》中称为“自宗通”,与随机而说的“说通”相区别。经云:“自宗通者,谓修行者离自心现种种妄想,谓不堕一异、俱不俱品,超度一切心意意识,自觉圣境界。”禅之直契佛心,便属此类。

  古德云:“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又曰:“通教不通宗,两眼黑蒙蒙,通宗不通教,开口胡乱道。”宗为教之纲宗,教是宗之文字表述,佛心宗不在文字,却亦不离文字,经云:“无离文字说解脱也。”问题并不在经教文字中无“教外别传”,而只在学人会不会看教,若会看教,识得教之纲宗,依教调心,则经教文字,句句皆指示心性,何者非宗非禅?若真通教,自然通宗;若真通宗,则阅经看教如见自家屋里活计。若不会看教,依文解义,只在意识思维上下功夫,则不但经教文字反成葛藤,即禅门灯录,乃至禅师机锋,无不成为葛藤。天台德韶国师说得好:“如来一大藏教,卷卷皆说佛理,句句尽言佛心,……若一向纤络言教,意识解会,饶上座经尘沙劫亦不能得彻……若究竟诸佛法源,河沙大藏一时现前。”(《传灯录》卷二五)博山《宗教答响》云:“肯就歧路往循其纲者,诸教中皆有宗旨,得真旨,则一言一字皆最上之机。如不识其旨,泥于文字,则宗亦教矣”。会教识宗,决窍无多子,只不过依教言自调其心,离却妄念而已。上根者若能如此读经,即使无教外别传,亦可自己明心见性。宝志、傅大士、永嘉玄觉,皆是此辈。慧能大师听《金刚经》而开悟,并不在于经文的加持力,而在于他听经之当下,即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等教言调心,与实相相应。

  或曰:“禅高唱顿悟见性,其宗旨自与经教有别。答云:顿悟见性,乃至顿悟顿证、顿悟成佛,本出经教,并非禅宗独唱。《楞严经》云:“理则顿悟,乘悟便消”。《维摩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无尽意菩萨经》云:“以一念慧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禅要经》云:“于内觉观,如一念顷,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华经》中,八岁龙女现身说法,于顷刻间成佛,何止是顿悟,而且是顿证佛果的典范。三乘教典,可以说都倡顿悟乃至顿证。你看诸经末尾,多述佛说法竟,座下多少人即时证三明六通、得无生法忍,最下者亦得法眼净──即见道、证入圣果位,《杂阿含》二六二经云:“须陀洹得法眼净。”可见顿悟顿证,乃如来说法之本旨,较禅宗之实际主张顿悟渐修者,更见速成顿了。或曰:依大乘通说,见性乃初地菩萨事,从凡夫发心至初地,须历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岂可一生乃至刹那间成办?答云:初地见性,乃指证果而言,是指依闻思修通途而修者,并非楷定不移之说。一大阿僧祇劫修行见性,不过离妄念而已,妄念本空,而心有自宰自照之能,只要顿息妄念,本体自然呈露,何须长劫苦修。比如赶路,方便不同,则迟速有异,如步行须一大阿僧祇劫可到者,若乘飞船,则一生可到。依顿悟门观心,则理可顿悟。何况时本无实,依心而转,三大阿僧祇劫不离一念,能转现前一念,则长劫可缩为短。故一乘圆教,皆主顿悟顿证,天台、华严,皆说一生可入初住而见佛性,非仅禅主顿悟。况且禅宗之顿悟,一般仅指悟理而言,尚非证果成佛。小乘八正道以正见为首,大乘六度以般若度为导,正见与般若,皆属见地,先开见地次论修证,是三乘佛法修学通途,禅宗顿悟渐修,先得般若正见,正是循三乘通途。不过智慧分闻思修三,渐教依文字般若,思慧起修,禅宗顿教则依实相般若、修慧起修,顿渐之分,仅在于此。

  或曰:禅宗修祖师禅,与经教所说如来禅异,是为教外别传。答云:依神会语录及宗密《禅源诸诠》,达摩门下展转相传的祖师禅,名“如来禅”、“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真如三昧”,其 名义皆出经教。如来禅(如来清净禅)出自《楞伽》,为该经所说四种禅中之顶尖。经云:“云何如来禅?谓入如来地,得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成办众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禅。”此谓圆觉自性、显现自性不思议力用的禅,乃诸佛自内证的果地境界。一行三昧出《文殊般若经》《起信论》等,以系缘法界一相(实相)为禅观境,《起信论》亦名真如三昧,称为大乘百千三昧之本。总之,直契佛心、顿悟实相,是如来禅、一行三昧、真如三昧之特质。禅宗所传祖师禅,即属此类。达摩祖师用以安心之“壁观”,以调心与道冥符,不空不有、无自无他、无凡无圣为要,正是《起信论》所说一行三昧,后世曹洞宗默照禅,亦属其类。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及神秀所开北宗,则依《文殊般若经》,由称念佛名而入一行三昧。慧能所传禅,亦名一行三昧,亦曰一相三昧,般若三昧,虽与前人禅法似颇不同,其实亦以真如自性为禅境,属一行三昧所摄,不过是从体用、理事不二的角度直接契入真妄一如、世间出世间不二之境地,于生活中显出真如自性之力用,表现为知见一切而不染着的“无念行”,较经教所说一行三昧在修法上更为圆顿、活泼,称为创造,亦未尝不可。

  或曰:祖师禅参究之法,不载经教,乃教外别传。答云:禅宗初期,主张顿入,未必有参究之说。一涉参究,已落第二者,不够直截,不摄最上利根。后来人根渐钝,始有参究之方便。空谷隆禅师云:“不参而悟,上古或有之,自余未有不从力参而悟者。”参禅之法,似出独创,其实亦不然。憨山《参禅切要》云:“其参究工夫,亦从教出。”博山《宗教答响》云:“其真参实究捷径,名第一义,教中具载。”莲池《竹窗随笔》云:“然参禅二字起于何时?或曰经未之有也,予曰有之”。《楞严》云:‘当在此中,精研妙明’。又曰:‘内外研究’,又曰:‘研究深远’。又曰:‘研究精极’。非参乎?自后尊宿教人看公案,起疑情,皆从此生也。”参究的实质,是运用意识,尤其是深层意识寻思内究心实相,《楞严》名曰“研究”,即内审、寻思义。沩山灵祐禅师云:“以思无思之妙,返思灵焰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药山云:“思量个不思量底。”在意识深层内审思量不可言思的心性,从而离意识深思量,一旦豁露本来心地,为参究而悟的基本原则,这在今天看来是一种极有价值的心理研究方法。参究,其实出于三乘教典中修观(毗婆舍 那)之法,属观心、观实相法门所摄,从小乘四念处的心念处观,到大乘实相禅、密乘无相瑜伽,皆以内观其心为内容,观心之法,主要是向内寻思觅究,观心不在内外中间诸处、来无所从去无所至、于三际中了不可得,亦离能观所观。《楞严经》所示观音圆通法门以“反闻闻自性”为要,即向内反究能闻能觉之性,与禅宗参究同一路子。禅宗参究法,便常被称为观心,达磨《破相论》云:“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僧问大珠慧海云:“如何得悟者?师曰:但谛观。”玄沙师备云:“何妨密密地自究,仔细观寻。”(《传灯录》卷二八)谛观、观寻,即内观内究,内求真性。这观、寻、觅、究,实属心所法中的寻、伺二法,正是《解深密经》所言三种毗婆舍那中的寻求,伺察二种毗婆舍那之用心。寻求,谓寻思未解了透彻的问题;伺察,谓在意识深层进行深细思察,虽然未必有推理活动,却悬有一欲期解决的问题,集中心意,等待答案的呈现,就如猎人在耐心等待猎物的出现。禅的参究,即是在深心中寻伺,欲期亲见心性本面。

  至于参话头公案,则是参究的一种特殊方法,在禅门中始于黄檗希运,大慧宗杲力倡后才渐被普遍使用。其实质,是用一不可以意识解会、指向心性的话头公案,如“狗子无佛性”、“我是谁”、“念佛的是谁”、“无位真人”、“死了烧了什么处相见”等,发起关于心性的深细疑情,以凝聚全部心力,疑到极处,疑团粉碎,意识剥落,乃至无明巢窟彻底掀翻,自然一真独露,明本心地。其理其法,仍未出“思尽还源,性相常住”之路数。不过它以疑为道,以一句无意味语唤起人心中的疑情,具有吸聚全部心意识的巨大力量,确为中华禅门祖师的发明创造。然其基本内容,仍不也经教中的观心法门,其方法,不出经教中毗婆舍那的大框架,乃对经教中观心法门的发挥活用。

  综上所述,可见禅的宗旨、理论、方法,皆从教出,乃教内真传。故禅应依教而参,依教印证,这在今天尤为必要。何以故?当此知识爆炸、学说如林之世,人的分别法执极为深细,成为见证真如之大障。若不学通经教,以理性认识破分别执见,则粗分妄执先且难除,何况察深入微,破微细无明。不先明理而先修禅,无正见指导,容易生障起魔。即使参究而悟,亦须以教为则而自印证,不依教言,乃堕邪悟邪解。不仅须依教而参,依教印证,而且更须依教起行。参禅开悟,虽然有顿悟成佛的可能,但须六度资粮圆满,方克臻此。自古来多数参禅者,即使开悟,也不过得正见、见相似佛性而已,只是修行的起点。依天台宗六即佛说,宗门开悟,不过是名字即佛、观行即佛,达相似即佛破见思惑,入三乘圣位,已属罕见,达分证即佛破一品无明而真见佛性,更为困难。即使达到此位,也还是真正修道度人的开头。故悟后正须修行。达摩禅以二入为纲,理入安心悟理之后,须修行入,行入的主要内容,是以般若智为导,修菩萨六度万行,谓之“称法行”。这应是禅宗修学的基本路径,也是大乘佛道通途。然长期以来,因种种原因,禅门只重在理入,而忽略了行入,即使开悟,也重在悟后保任,“随缘消旧业,任运着衣裳”,近于小乘之自了,缺乏大乘积极主动地济世度人、饶益众生的精神。今天,应恢复达摩禅二入的精神,不但讲自性自悟,而且须提倡行入,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实践菩萨六度四摄,以利乐有情,庄严国土。而六度四摄的内容与修法,详载大乘经教,不论已悟未悟,依教而行,在行中修,行中悟,宜为适合时宜的现代禅门。这种禅的参修,自应以经教为准则,为指导。

  禅刊 1991年度第一期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