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期刊文章选读:经忏佛事的利与弊(常静)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经忏佛事的利与弊(常静)
经忏佛事的利与弊
常静
以经忏佛事来作为超度亡者或祈福延寿的方式,在佛陀时代并没有形成。佛法传入中国以后,至梁武帝时代,经忏便逐渐产生并流行开来。相传武帝皇后郗氏因生前生性好忌,死后堕为蟒蛇身,一日在宫中出现请求武帝为其超度。武帝即向宝志禅师寻求解救办法,宝志禅师因而制定《梁皇宝忏》,并举办法会,最后救度郗氏脱离畜生道而转为天人。这是很明显的经忏起源的标志,后来逐渐出现了一些专门的唱念仪式,并且皆是十分细致和隆重的,忏仪也愈来愈多,如
《梁皇宝忏》、 《慈悲三昧水忏》、 《华严忏》、 《大悲忏》、 《净土忏》等。可谓百花齐放,热闹非常。
经忏是由历代高僧大德所编集而成,以圣典为依据,经忏佛事的目的是为了超度亡灵,令亡者离苦得乐、在世者消灾免难。经忏佛事形成初期,从事经忏佛事的出家人,都是有所修证,做经忏佛事时心无杂念,从而能够达到超度祈福的效果,因而那时的经忏佛事受到施主的普遍欢迎。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经忏佛事从最初的以超度为目的,逐渐演变成以盈利为目的商业化活动,引起了广大信徒的不满。以下就简单谈谈经忏佛事的利益及所存在的弊端。
一、经忏佛事的利益
经忏佛事都是由祖师大德根据经文内容所创立的。从诵经礼忏,到“水陆道场”的出现而集其大成。诵经、礼忏、做水陆道场都是集聚功德的好事;若为祈求世界和平以及息灾免难而举行盛大的法会,其功德更不可思议;即使是为了一时、一地、一家善愿的祈求而作诵经礼忏的修持法会也具有殊胜的利益。
祖师大德创立经忏佛事的本意,是主要用于自修精进,而不是用来超度亡灵。中国的大德们广修经忏佛事,也是基于自利利他的慈悲情怀,希望以此利益法界的所有众生、一切有情,令得解脱。所以,超度法会的对象,不只是亡者,更是现世活着的人。因此,印/顷导师在《地藏菩萨之圣德及其法门》一文中指出, “为亡者念经礼忏时,要看作自己做功德才能生效。” 《地藏经》中也说: “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亡者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也就是说,若由活着的人超度亡者,亡者仅得到其中七分之一的功德,其余的六分功德,仍是由做佛事的人所得。
亡者究竟能得多大利益,完全看生者自利有多大。诵经的人如果在诵经的时候入经中的境界,其诵经拜忏就有很大利益。古大德教我们读经的时候要随文入观。随文入观,不是一面看经一面打妄想,也不是一面读经,一面想这段经文是什么意思,这样做自他都得不到利益,还不如老老实实念诵。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一个妄念都没有,这就有功德。这功德是清净心,你修清净心,不仅自己得利益,而且亡者也会受到超度。另外,还要能入观,观是不用心意识,用心意识是思想,不是观;不用心意识而契入这个境界,这是观,这是从定里面开慧。读一部经,经上的境界变成自己的境界,自他不二,生佛一如。入这个境界,亡者就能得到最殊胜的功德利益。
举行经忏佛事进行超度有许多功德和感应,这在许多经典中都有记载,根据《佛说盂兰盆经》中记载,目犍连为救度堕于饿鬼道的母亲求助于佛陀,佛陀开示他要在七月十五日僧众结夏安居“佛欢喜日”当天,布施、供养僧众。而此功德可以使得在地狱道的母亲得以度脱恶道,更可救济其它地狱道众生。在《地藏经》中,讲述地藏菩萨在过去生中曾为孝女光目女和婆罗门女,他为救度已堕恶道的母亲,而做种种的功德,恭敬供养,以诚孝的力量,救拔母亲离地狱苦。因此,除了过世的父母,我们亦可在法会中,为过去生累劫有缘的怨亲眷属超度,这也是一种孝亲的表现。
其实,佛教经忏的原理,在于忏悔及发愿。 《地藏经》说: “……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或累劫以来,有意无意之中都可能对人造成伤害,须在佛菩萨面前忏悔,让自己身口意的行为清净,发愿不再犯过,对于以往造的恶业,一定会负责任,请佛菩萨证明。而施行诵经、拜忏、布施、供养,对沦于鬼神道中的宿世怨亲债主,用佛法开导,使之心开意解,脱离苦趣。当宿世的怨亲,超生离苦之后,心头的怨恨消除了,便不再以怨报怨了。这就使过世者得到了诵经拜忏的最大利益。
总之,我们应当保持恭敬庄严的心念,让参加超度法会成为修行的一个法门;用意愿提升自己的心念,感动众生一起来修行;用诚挚的心,为累世造的恶业忏悔;用感恩的心,为逝去的亲人祝福。
二、经忏佛事的弊端
经忏佛事原本是超度亡魂,度化众生的一种方式。各种忏法、水陆法会、玉兰盆会等经忏佛事,既要诵经,还要持咒,更要有庄严如法的仪式,所谓严道场、净三界、赞叹申诚、忏悔观行种种,本来是为了履行大乘佛教慈悲精神而产生的,本是一件好事,但自明清以来,经忏佛事逐渐具有了商业化的倾向,以至于许多出家人为了利益驱使,每天忙于应酬经忏佛事,忽略了自身的修学。诵经拜忏之人,仅凭功利心来举行经忏佛事,在做佛事过程中他们妄念纷飞,这样就达不到超度和祈福的效果,不仅亡者得不到超度的利益,反而还会给做经忏者本人造下恶业。
对于经忏佛事,近代以来,许多高僧大德都是持反对态度的。明代著名高僧憨山大师,年轻时曾经有一段时间专门从事经忏佛事活动。有一天,憨山大师在放焰口回寺途中,惊醒路边一户睡梦中的老人,这时憨山大师听到从室中传出夫妻的对话,说: “半夜三更走路的,不是贼骨头,就是经忏鬼!”憨山大师听到他们的谈话,深感惭愧,他从此发愿“宁在蒲团静坐死,不做人间应赴僧。”
圣严法师出家之后,曾在上海等地寺院赶经忏多年,他对经忏佛事的弊端深有体会,他曾向信徒谈起当年自己赶经忏的情况。他说,他们每天都忙于赶场子,圣严法师由于年纪小,只是跟随他们一起帮忙收拾一些法器。他们晚上做佛事常常要到深夜,曾经几次,圣严法师在做佛事时因打盹竟从座位上栽了下来,斋主看到后深表同情和爱怜,劝那些做佛事的人让圣严法师早点休息。那些做佛事的人只是随意应酬佛事,并不是严格按照经忏佛事的规程来操作。
圣严法师对那一段赶经忏的日子深恶痛绝。他认为,经忏佛事本身并无不好,如果以赚钱为目的赶经忏佛事,对人的毒害实在太大了。
出家人如果不把经忏佛事作为超拔众苦、弘法度众的方式,而是作为谋取资材的行为方式,经忏佛事的荐亡作用就不复存在,反而还增加了僧人造作恶业的机会。憨山大师和圣严法师的例证都是在提醒修行者,出家修行是为了生脱死,而了生脱死的最方便的修行方式是提起正念,精进用功。不能以经忏佛事为业,这样反而会使自己因造作恶业而堕落。
忙于赶经忏的结果,使人的信仰淡化了,享乐主义的成分增加了。有一部分人进入寺院,剃发染衣作了比丘,已不再以学佛和修心为主,而是在拼命地做经忏,因为做经忏有不可估量的经济收入。并且这种人越来越多,组成了浩浩荡荡的经忏队伍,走南闯北。用悦耳的嗓音和庄严的打扮,赚取信徒的供养。正因为这样,也给了一些好吃懒做之人和骗子以可乘之机。败坏了佛教的声誉,侵蚀着佛教的肌体。
不仅做经忏的人越来越多,而且也有一些寺院正变成经忏道场。隆盈法师在《略谈经忏》一文中指出, “时至今日,许多曾经久享盛欲的名山古刹,已不再是修行办道的场所,而是经忏佛事的重镇,而这股经忏风仍在不停地由南向北侵袭。”言语之中,流露出对佛教前途的担忧。
我并不反对经忏的存在。既然这也是大乘教法的一部分,更何况满众生愿、 为生者消灾祈福、为亡人修福超度,也是如来弟子应尽的义务。而信士们为表诚心给出家人一些供养也算不了什么。但是,我们不要把这当作学佛的主题,也不要把经忏当成僧人的专项事务。僧人应该以精研经教、严持戒律、勤修禅定、劝化人心为主要任务,做经忏应该是附带的,更不要为了金钱而全力扑在经忏上,这岂不要为如来所呵责、为贤圣所呵斥,丧失了自己宝贵的慧命,无常到来,时,后悔也晚了。
摘自《寒山寺》佛教双月刊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