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第二章 第九节 菩提心、觉性赤裸(赤露)、觉性(本然明觉)、大悲A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31日
来源:   作者:郭耀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第二章 第九节 菩提心、觉性赤裸(赤露)、觉性(本然明觉)、大悲A

   第九节 菩提心、觉性赤裸(赤露)、觉性(本然明觉)、大悲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菩提心、觉性赤裸(赤露)、觉性(本然明觉)、大悲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

  (一)菩提心

  1. 菩提心自体

  《普作续》云:诸佛三身五智诸功德,有情生身及与习气等,三有情器所摄诸一切,从本即是菩提心自体。[1]

  2. 发菩提心

  世间出世间诸法之根本、诸道之核心、一切众生之引导者、迅速趋向无上宫殿之乘即是殊胜意乐菩提心。因此,我们应当修学发菩提心。[2]

  (二)觉性赤裸(赤露)

  1. 觉性赤裸如水晶球

  内法觉性通彻赤裸,如水晶球,以证悟故,遂无能取之心,此则本净法尽。境心无二皆是菩提心之自现,知为其游戏之界,则唯一法性自然智与诸法成为一体。[3]

  2. 赤裸

  以密意自然保任者,如是觉性法身,赤裸坦然,超越因果善恶(空分),内

  外通彻,法尽心穷(明分),而于其义,不思不察,自然放下,让其自明自现(明分),了了然然(空分),自现本明,普普通通(现分),这个自心本性就是如此。所以应当对于本性,就是要无修无治,自然放下,让它心胸坦坦荡荡,觉性觉醒,清清楚楚,自我解脱,安安闲闲。就是这样的达到本净莹彻,本位安然,五门自然放松,则可顿然无碍而解脱。[4]

  (三)觉性(本然明觉)

  1. 觉性如虚空

  觉性犹如虚空,不悟菩提心,即成轮回,遂现情器世间,若了悟者,即成涅槃,遂现三身五智。以了知故,觉性虽是普起作,而觉性唯一,谁亦未曾作,从本就是元成而住。[5]

  2. 觉性稳住本净

  若不于现在认知本净之自地,只用平凡之三摩地,则不能从禅天(四禅)得到解脱,反为所缚,而持取上界之生身。《耳传底迦续》云:“虽知修持不知解,如何不似静虑天”。故在内界空明中,觉性则稳住自地,舍身之当下则与法身元成宝合而为一,成为无分别。[6]

  3. 觉性与大悲周遍

  又觉性本身住有身、光、智三种形式:即自体安住于身,故所知显现为自明;本性住于光,故光明境界开展;悲心住于智慧,故事业无方周遍。举现行的瑜伽师为例来说,其入定时显现为法身,不分根本和后得之时显现为报身,出定后显现为化身。[7]

  (四)大悲

  龙钦饶降巴尊者在《句义宝藏论广讲》提到:又觉性本身住有身、光、智三种形式:即自体安住于身,故所知显现为自明;本性住于光,故光明境界开展;悲心住于智慧,故事业无方周遍。举现行的瑜伽师为例来说,其入定时显现为法身,不分根本和后得之时显现为报身,出定后显现为化身。

  《觉性自起续》云:“觉性无别安住为法身,觉性无灭而明为报身,觉性能现一切为化身。”[8]

  二、北传佛经相关文献(请参考附录一)

  在北传佛经大乘佛法中,菩提心、觉性赤裸(赤露)、觉性(本然明觉)、大悲是成佛重要关键之一,笔者举例如下:

  (一)菩提心

  1. 善男子,汝无菩萨种姓,无真实菩提心,不能证得不退转地,亦不能证无上菩提。[9]

  2.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住,何等为十,所谓大慈住,等心观察一切众生故,大悲住,不轻未学众生故,大喜住,灭忧恼故,大舍住,有为无为悉平等故,一切波罗蜜住,菩提心为首故,一切种空住,善解诸法故,无相住,离生受证不退转故,无愿住,舍受生故,念慧住,忍法成满故,一切法平等住,得授记法故。[10]

  3. 佛言大王,随发菩提心即是佛出世,若发菩提心,即是发净信,深心不退转,是发菩提心,云何是深心不退转,佛言,即是所起大悲。[11]

  4. 世尊阿閦如来,入语相金刚三摩地,从定出已说菩提心。菩提心本无生灭,性净无法无所受,无着无染如虚空,是即坚固菩提心。[12]

  (二)觉性赤裸(赤露)

  1. 殊胜不动自性净,持于正觉妙菩提,一切正觉现于前,智火炽焰光显盛。[13]谈锡永上师新译:“无动最极澄明我,持于等正觉菩提,即一切佛之现证,智火炽焰极光明。”

  2. 其它北传佛经使用赤露、赤裸表示裸露身体不穿衣服的意思。例如:圣子,次复梦见,我此身形忽然赤露。[14]

  (三)觉性(本然明觉)

  1. 大王!我常语诸众生:“但断三界无明尽者,即名为佛。”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由此得为众生之本,亦是诸佛菩萨行本。[15]

  2. 善现,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所有正等觉性,如来性自然觉性,一切智性,皆不可思议,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为此不可思议事故出现世间。[16]

  3. 善知识者,是智慧眼,一切法中不执着故,善知识者,心如明灯,顺本觉性而觉了故。[17]

  4. 世尊,如来藏者,是诸如来空智,世尊,如来藏,一切声闻缘觉所不能见,先未曾见,昔未曾得,唯有如来得证,及破一切烦恼,修习一切苦灭道,是故如水与冷,觉性与涅槃无二无别故,或说一乘性欲,或不涅槃,又说同一法界。[18]

  (四)大悲

  1. 诸菩萨因般若波罗蜜,能生如是慧。以是慧,见一切众生受诸苦恼,如被刑戮,菩萨即得大悲之心。得大悲已,以天眼观诸众生,见无量众生,有无间罪,堕于诸难,即生怜愍之心。不住是相,亦不住余相。须菩提!是名诸菩萨大智光明。行是道者,则为一切众生福田,而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19]

  2. 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20]

  3. 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大德世尊,一切智者,于诸法性,能正觉了,又知诸法皆悉是空,如梦如幻,如阳焰等,无有坚实,而大悲无,以善方便。[21]

  4. 世尊,大悲以何为本,为住何处,何处所摄,自在王,大悲以众生为本,住于众生,众生所摄。何以故,自在王,菩萨为度一切众生,生大悲心,生一切智心,是名菩萨慧自在。[22]

  --------------------------------------------------------------------------------

  [1]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87页.

  [2] 龙钦饶降巴.《大圆满心性休息》(索达吉堪布译).香港:佛教慈慧服务中心,2001年.第403页.

  [3]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25页.

  [4]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51~152页.

  [5] 同上,第122页.

  [6] 同上,第113页.

  [7] 龙钦饶降巴.《句义宝藏论广讲》(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460页.

  [8] 同上,第86~87页.

  [9]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四十四,初分譬喻品第十一之三,玄奘译,《大正藏》第五册. 第250页中

  [10]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十一, 离世间品第三十三之六,东晋佛驮跋陀罗译, 《大正藏》第九册. 第658页下.

  [11]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第十九, 阿阇世王问答品第二十二之二,惟净等译,《大正藏》第十一册. 第746页中.

  [12] 《佛说瑜伽大教王经》卷第四,印相大供养仪品第六,法贤译, 《大正藏》第十八册. 第577页上中

  [13]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元朝释智译.《大正藏》第二十册,第829页中.

  [14] 《佛本行集經》卷第十六,耶輸陀羅夢品下,隋闍那崛多譯,《大正藏》第三冊,第727頁下.

  [15]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菩萨行品第三,大唐不空译,《大正藏》第八册.第836页下.

  [16]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四十三,第二分示相品第四十七之二,大唐玄奘译,《大正藏》第七册. 第235页中.

  [17]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十三,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大唐般若译,《大正藏》第十册.第811页下.

  [18]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如来藏论)一卷,坚慧菩萨造,大唐般若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第896页中.

  [19]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八,深心求菩提品第二十,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八册. 第572页上.

  [20]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大唐般若译,《大正藏》第十册.第846页上.

  [21]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一卷,唐提云般若等译,《大正藏》第十册.第959页上.

  [22] 《自在王菩萨经》卷第六,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十三册.第931页中.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