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台湾佛教漫谈(林子青)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台湾佛教漫谈(林子青)
台湾佛教漫谈
林子青
一、台湾地理历史概况
台湾是亚洲东部大陆边沿的海上一个孤岛,它的轮廓好像一个纺锤的形状。经纬度的位置大体在东经一一九度十八分至一二二度六分,北纬二十一度四十五分至二十五度三十八分之间。北回归线适 [是] 从本岛的中部嘉义地方穿过,所以嘉义以南的台南、高雄、屏东等地属于热带,其北部的台中、新竹、台北、基隆等地属于温带,中部高山的气候则近于寒带。
普通所称的台湾是指台湾本岛,但它还有十四个属岛,在行政上包括澎湖群岛在内,还有六十几个小岛。全部面积包括澎湖约三万六千平方公里。本岛南北长三九五公里,最阔处一二三公里,台湾海峡最狭处只有一五〇公里,基隆距福州是一四六海里。
台湾的地势自北而南形成本岛脊梁的是台湾山脉。这脊条梁山脉偏在岛的东部,所以台湾的
2
河流在西部的长大,形成冲积的平原,东方的斜面则到处是险峻的峡谷,面临太平洋的深海。中部高山多是原始的森林,自然成为高山族的乐土。物产北部以煤铁和茶叶为主,中部以米谷和果物为主,南部则以盛产蔗糖和盐着名。东部的高山出产樟脑,是世界驰名的。其他如瑞芳的金矿、竹东的油井、高雄的水泥厂、澎湖的渔业,都是规模很大的。
台湾太古的历史,现在虽无从推考,但就许多文献来看,秦时的夷州、汉代的东鳀,就是现在的台湾。隋唐以后我国航海事业逐渐发达,加以几次中原变乱的影响,推动了中华民族海外发展的事业,闽粤居民就是在这种环境之下移民到台湾的。
十六世纪初期,葡萄牙人首先来到台湾,他们远望这海上美丽的绿岛,称之为伊尔哈。福尔摩沙 Ilho Formosa,葡语意为美丽的绿岛。又因澎湖一带渔船云集,他们称之为披斯卡托尔 Piscatorio,意为渔夫之岛。至今欧洲人尚多用这种名字称台湾或澎湖。其后西班牙人及荷兰人前后占领台湾的北部和南部,建筑堡垒,经营贸易,台湾开始沦于异族的统治。一六六一年,郑成功击退荷兰侵略者的军队,统治台湾全岛,实施汉族的政制 [治];称全岛为东都,置承天府于今日的台南。郑成功锐意经营,图复明室,可惜到台不久得病崩逝,嗣子郑经自厦门奔丧来台,继承父业,治兵垦田,以复兴大明为志。一六八一年,郑经逝世,又由嗣子克塽继承统治权。一八八二年,郑成功部将施琅叛变,亲率舰队进攻澎湖,深入台湾。于是郑氏三世在台的二十三年统治
3
即告结束。一八八三年,清侍卫吴启爵到台接收,依施琅之言,正式命名为台湾,时清康熙二十三年。
清朝领有台湾之后,行政大权使福建省巡抚统辖,置福建省台湾府,设府治于台南。光绪十三年巡抚刘铭传始奏请(一说依左宗棠义)改台湾为行省。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甲午之战”,清军大败,结果缔结马关条约,承认台湾割让于日本。其间约五十年,台湾汉族子孙反抗日帝的压迫,不知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记录。
二、台湾佛教之情况
佛教何时传入台湾,今日很难确定。就可能看到的记录看来,郑氏时代已有寺庙的存在,大约荷兰统治之时佛教就随汉族移民传入台湾了。郑氏三世对于佛教相当敬重,郑成功到台以后,对于来台的广东异僧,曾尊为国师,加以优礼。其子郑经尤为信仰。据连雅堂台湾通史的记载说:“延平郡王以承天府内无丛林,乃建弥陀寺于东安坊,延僧主之”,这也许是台湾最初的寺院之一,但弥陀寺今已不存。此外尚有台南的观音亭、嘉义的碧云寺,也都是郑氏时代所创建的。
入了清代,闽粤僧侣来者渐多,康熙廿二年在台南建竹溪寺,越年建黄檗寺(今废),同廿九年建海会寺,同四十六年,嘉义建诸福寺,乾隆年间,台南诗人杨氏献梦蝶园建寺,即今法华寺
4
,这些二百多年的寺院,在台湾要算是古刹了。据一九三七年日本政府调查,寺庙数目(包括斋堂)为数达三七〇五所。所创建的年代加以分类,二七〇年前的有五五所,二二二年前的有一九四所,一七〇年前的有三七九所,一二〇年前的有六八七所,七十年前的有九三二所,五十年前的有六一三所,其他年代不明的有八四五所。
台湾虽有这么多的寺庙,然并不全属佛教所有,它是包括各种宗教信仰的建筑物,其中多数的规模是很小的,而且二十年来也逐渐零替了。 兹试就所知将号称台湾五大寺院的沿革介绍一下:
一、台南开元寺 本是郑成功初到台湾避暑的别墅,成功死后其子郑经大为增筑,改称北园别馆,奉母董氏居之。郑氏亡后,至康熙二十九年,由当时台南巡道王效宗等改为寺院,初名海会寺,当时郑氏部将不愿仕于清朝的,多削发投身于海会寺。到嘉庆年间,改称为海靖寺,后又改为榴环寺、榴禅寺,大概太平天国时代,福州鼓山某僧始改为开元寺。今寺中大殿配祀郑成功夫妇塑像,而郑成功的笔迹和遗器则珍藏在开元寺的大室作为镇寺之宝。
二、冈山超峰寺 建于咸同年间,规模甚小,三十余年前僧承定就寺左建龙湖庵,为女众道场,住众多至百余人。又在山巅建立大殿,开辟丛林,惜规模太大,内部尚未完成,就与龙湖庵,同被日军拆毁作为防空阵地。光复后地方人士有复兴的建议,恐怕非一时所能成就了。
5
三、新竹法云寺 为泉州觉力和尚到台后所创建,规模相当伟大,最盛时候,住僧达百余人,寺处山中,有良田数百亩可以自耕,实在是实行农禅的好道场。可惜廿余年前当地发生地震,殿宇全被震坏,至今尚未修复。
四、台北凌云寺 一称观音山,离台北三十里,交通不便,所以寺中僧众多居台北的下院,本圆和尚住持数十年,寺务一直是觉净负责的,以前道风颇盛,那些不愿在台北龙山寺应赴经忏的僧众多到山上去静修,可惜山高路远,建设不全,不久就趋于寥落了。本圆和尚圆寂后,现由觉净和玄妙二师分任正副住持,也只是维持现状而已。
五、基隆灵泉寺 寺在月眉山,为善慧和尚所创建。他和国内佛教界时通声气,所以知道的人比较多。太虚法师于民国六年曾到那里讲学,着有东瀛采真录。但是寺屋只有两三进,而且基隆多雨,僧众都不愿意久住。善慧和尚久已退位,住持也一再更人。现在的情况当更不如前了。
以上五大寺院,现住的僧众恐怕不过五六十人,据台僧妙吉(觉力之徒,曾在武昌佛学院留学,归台后,已圆寂)二十余年前所写的“台湾佛教之历史及现状”(海潮音文库第三编佛学历史)看来,当时台湾寺院住僧的人数:台北灵泉寺三十余人、龙山寺三十余人、凌云寺二十余人、台南开元寺三十余人、超峰寺三十余人、法华寺二十余人、新竹法云寺八十余人、圆光寺二十余人、开善寺四十余人、莲花寺二十余人、台中慈善寺三十余人。
6
三、在家佛教的斋教
本文不能不提的是台湾的斋教。这是混合着儒道主张三教同源的一种在家佛教。斋教有先天、龙华、金幢三派,据说都是从禅宗六祖慧能传承下来的。相传六祖为避法难,隐于渔家者四年。其间常穿俗服经商,从事布教,后来在广州落发成为南宗禅之祖。那时有庄怀让和马道一两人,以俗人身受六祖衣钵,而为七代之祖,不论僧俗士庶,皆宣传其道,于是遂立斋教。设三乘之学,首先创立先天派,至第十五祖归全元的派下有名黄昌成(九祖)者于咸丰十年间渡来台南,筑报恩堂,这是台湾先天派的滥觞。
龙华派是明嘉靖年间山东地方罗因(一称罗祖)所创立。至清雍正年间,其第十祖陈普同在福建兴化新设一堂成为龙华派的大本山。至第十六祖卢普涛渡来台南,宣教六年,又归兴化,其第子普爵始创设德善堂于台南,这是龙华派在台产生的因缘。
金幢派以明朝的王左塘(太灵)为祖,万历二十六年得神宗的信仰,创设八十一个斋堂,又得其徒董应亮,大扬宗风。董的徒弟王祖亮亦普继承师业。那时有一渔商蔡文学者,皈依了王祖亮,幡然放弃渔业做了斋公,至台南创立慎德堂,是为台湾金幢派的教祖,一般称之为蔡阿公。一说斋教的主流为龙华派,而以王太灵为祖的金幢派和以黄九祖为祖的先天派则为其分派。史实如
7
何,且留待学者去考证。
台湾斋教三派的教义和仪礼,虽有大同小异,至于三派信仰的对象,都以释迦牟尼和观音菩萨为本尊。生活原则上所不同的是:先天派禁婚娶,而且须绝对素食。龙华和金幢二派则不禁婚娶,且其素食亦限于一定的时日,普通叫做持“华斋”,自然信仰虔诚的人也有完全长斋的。要之,先天派比较多带儒教思想,持戒量为严格,富于自力思想,不容易允许斋友加入,故其团结相当坚固。金幢派似较多杂道家思想,缺乏进取的精神。龙华派最具社会的色彩,持戒较缓,容易接近群众,故斋友的人数在三派中为最多。
斋教斋友的阶位,各派名称不同,兹列举如左:
龙华派分为:空空、大空、清熙、四偈、大引、小引、三乘、大乘、小乘九品。
金幢派分为:上恩、叔公、管前、本管、首领、船头、会首、护法、众生九品。
先天派分为:师位、十地、顶航、保恩、引恩、证恩、天恩、众生八品。
上面这些阶位的分别,似乎是明末清初那些志士所创造的,本来带有一种秘密结社的意味,局外人很难明白其中的奥秘,但是到了今日,这种阶位的分别,似乎并不如何认真,而且也早失其作用了。斋教的三派中都各各有许多斋堂,形成一个俨然的系统。据一九二〇年的调查,台湾这三派的信众约有十八万人,共有斋堂六百三十余所。到了一九三七年严密证记,只剩下二百三
8
十六所。比较具有历史至今尚存在的,只有台南的慎德堂、台中的慎斋堂和新竹的净业院几处而已。
四、日本僧徒与台湾僧徒
日本占领台湾以后,日僧自然跟踪而至。这些日僧最初是以从事布教师的姿态踏上台湾的。后来在日本政府援助之下,有的自建寺庙,有的将固有的寺庙改造,占为己有,种种方式,不一而足。规模比较大的是台北的东西两本愿寺的别院、净土宗别院、曹洞宗别院、高野山别院、临济宗别院、日莲宗别院等,其他或称别院或称布所教之类,遍布于台湾各大小都市,大约有二百余所。日本投降以后,这些日僧寺庙的动产和不动产,已完全被国民政府所接收,交由各市县政府的教育局管理,并允台湾僧人声 [申] 请使用。但大多数规模较大的寺院,早被日本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所占用,乱糟糟的情形是可以想像的。
日本统治台湾的时期,台湾佛教自然以日僧为主体,本岛僧人只是附庸而已。日本政府在台湾总督府的文教局之下设立一个社会课,主管台湾的佛教,办理寺庙财产法物和僧尼的调查和登记工作,按月出版“南瀛佛教”一册。一半是日文,一半是汉文,虽说是佛教刊物,实际却是日本政府的喉舌。二十年前,台湾林德林曾在台中出版一种“中道”,纯粹是汉文的佛教刊物,大
9
概出了几年,终因言论不能自由被迫停刊。台湾光复以后,本岛缁素自己组织一个台湾省佛教会,创办“台湾佛教”月刊一种,由林学周任社长,曾景来任编辑,已经出了两年,现在大概尚在出版吧!
台湾佛教的几位领袖,除觉力和尚已在廿年前圆寂外,如基隆月眉山善慧和尚、台中真常法师、台南开元寺得圆和尚、台北观音山本圆和尚等,均在光复后相继逝去,这是台湾佛教无可补偿的损失。目前老辈中尚有德融、心源、觉净、智性、妙果、德林、善昌、义存,中年辈有高执德、王进瑞、郑罗汉、郑松筠、苏祈财、曾景来、李添春、胡道斋、宋修振、辜添泉、林宗心、林达真、林贤顿、黄玄妙、陈火炎、斌宗、普寿、无上、达玄等。女众方面有基隆杨普良,台北妙清、达超、大甲妙然、新竹陈婉燕,台中张月珠,后里吕妙识,台南何稚教,屏东黄小霞。这些缁素男女大德都是肩负今日台湾佛教的龙众,他们为法的献身努力,真是数十年如一日,让作者在这里遥致敬意,希望他们继续发无上心为迎接新的时代而奋斗。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