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明信因果是学佛修行的基础(成军)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9日
来源:   作者:成军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明信因果是学佛修行的基础(成军)

   明信因果是学佛修行的基础

  成军

  明信因果是学佛修行的基础。首先,佛法的义理和实证都是建立因果之上的,用较“学术气”的说法,是建立在缘起法则上面。也就是因缘法的不断相续,众生所作的业果不失。具体说,就是有情众生在生生世世的轮回中,所造的业作为因,随着外缘的变化,象种子那样生根发芽,最后显现出业果,又构成下面的因,循环往复。

  对於现代人学佛,明信因果却是最难过的一关。即使不信佛法的一般受过教育的人,对於作为东方圣哲--佛陀的智慧,往往是钦佩的。但是要他们相信因果,进而受持三皈五戒、学佛修行,却是很难的事情。

  因果之说并非佛法所特有,古印度和其他宗教的一些外道思想家也有说因果的。现代科学里面,因果律更是基础。但是佛法的因果与外道、科学又有不一样的地方。佛法的因果和诸外道不同的地方,在于佛法的因果是建立在缘起性空智慧之上,既承认因缘的相续不失,又认识世间法的如幻,并指出实证空性的解脱道路。而外道因为不具备缘起无我的智慧,往往把业果执实,背离中道。要么是一味追求生天享乐,要么就是背负原罪的包袱以苦行等方式折磨自己“赎罪”。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一些佛弟子,知见不够纯正,受气功和外道的影响,也会犯类似的错误,以为单纯地苛刻折磨自己就是修行。

  佛法的因果律和科学不同的地方是,科学的因果律局限于人类的感官和科学仪器所观察到的客体,而佛法侧重的是有情众生自身。当然佛法和科学的因果律有共通的地方(例如受了凉会感冒),这一部分也是我们所容易接受的。我们难以接受的是我们所看不到、无法直接体验的那部分。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在经典里面,佛陀教导我们,获得正确的知识有三种主要的方式:现量、比量、圣言量。现量是我们能够亲身体验到,认为它正确而获得的知识。比量,是当我们用现量的知识还没有办法得到结论时,我们通过推理的方式所得到的知识。圣言量,是指圣人(证悟空性的佛菩萨阿罗汉)所讲的道理。因为他们的能力智慧远远高于我们,我们相信他们所说的道理是可信的。

  对於因果的了知,我们也是通过现量、比量、圣言量而逐渐获得。首先,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间细心体会因果和业报。现代社会的节奏比古代快,因缘果报来的也快,少年中年时候种的因,到了老年,果报往往就能显现。其次,可以根据佛法对於缘起法的阐述、心识的分析等方面,结合我们的现实生活,细心思维其中的道理。例如开始微细的习气是如何渐次增长,最后使我们造业,而作造的业又如何构成因缘法新的因。对於我们自身、对於他人,都可以依照佛法的道理来细心体察、思维,这样的体察思维本身也是佛法修学的一部分。随着智慧的不断增长,我们对於世间万象和自己身心背后的因果规律,往往会越来越看的清楚。这些主要是从现量和比量的角度。

  对於我们初修凡夫来说,更重要的是先接受圣言量,也就是相信佛菩萨说的因果。初看起来,这样的做法有“迷信”的地方。但是,仔细想想,我们对於科学的相信,又有多少是出於现量、比量?多数人不也是相信科学家们的“圣言量”?我们为什么相信佛菩萨呢?因为作为佛弟子,我们相信佛是觉悟真理的圣者,他的言教是真实不虚的。具体地,通过研读经论,我们可以感受到佛法的智慧。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去参访那些教导我们佛法的善知识,可以直接感受到他们的慈悲和智慧。

  学佛修行是有次第的,作为初修凡夫,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证得”因果。但是我们可以从通过现量、比量、圣言量,先相信因果的真实不虚。然后在此基础上,谨慎收摄自心,约束自己的言行,逐渐对治习气、增长智慧,最终能够亲证佛法,到那时候对於因果也就自然明了。如果因为无法接受因果的圣言量而始终在佛门外徘徊,便如入宝山而空回,实在是可惜了此大好的人身和听闻佛法的善缘。

  摘自《莲舟集》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