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教相三意(江源)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教相三意(江源)
教相三意
江源
天台宗认为,《法华经》与在其以前经典相异之处有三个方面,又称为三种教相。
一、根性融不融相:天台宗认为,《法华经》以外教法,真实与方便混杂,听法众生根性有利、钝之分,因为程度不一,故不融。由於这种根性的差别,使得佛陀在说法之时分为三乘。众所周知,佛在说《法华经》时就有五千人退席,为什么要退席?就是不愿意听呀。由於这些人根本就是小乘根性,听说要让发菩提心,就会离席,他就是不融。这里所谓的融不融相就是大乘相。
所以当这些人退席后,佛继续说《法华》,此时,众生素质齐一,无利、钝之分,故称融相,其教法亦悉是真实教法。
二、化道始终不始终相:《法华》以外的教法,乃是应时随机之教法,故有许多法并非真意(不始终)。比如佛化导众生有时只说:“比丘呀!厌患生死,持守戒律,严密不犯,终究能得解脱,证阿罗汉;是所作皆办,不受后有。”
有一些人听了就认为自己持戒精严,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那么已经没有什么可修的了。不知道自己还停留在化城呢。
唯有《法华》教法,则是一贯三世有组织教法,以大乘法普度一切众生不受后有,这才是始终之法呀。
三、师弟远近不远近相:《法华》以外的教法,认为释尊今世才始成佛,佛弟子亦今生始为佛弟子;然而《法华经》言,释尊过去久远时即已成佛,佛弟子亦于往昔即为佛弟子,故不可将佛陀及佛弟子,认为是今生开悟,始得教化视为真实。
这一点我们也有这样体悟,为什么有些师父让你一见面就如见亲人一般,会泪流满面;而另一个让你一见面就觉得无缘,这是不是师弟远近不远近相?人际关系的有缘、无缘,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决不是三言两语而说得清的。
摘自《台州佛教》2009年第3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