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红尘中好修行(辜隐)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2日
来源:   作者:辜隐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红尘中好修行(辜隐)

  红尘中好修行

  辜隐

  生:这几天住在山上真好,空气新鲜,环境又清幽,没有都市的吵杂、混乱,眼前尽是花草树木,耳边尽是虫鸟的叫声,微风吹来、阵阵清凉,有空就禅坐经行,轻松、自在,完全没有压力,真不想回家呢!

  师:这是在享清福,不是人人都有这种福报的呢?

  生:山上修行真的很好,不过为了工作还得下山,回到红尘里去忙碌!

  师:修行不分山上山下,内心宁静、对事物能洞察它的本质,都是在修行,你最近有没有什么事情?用怎样的认知和态度处理?

  生:上星期,临时代理同事接下一场演讲,要把五本书的内容综合报告出来,只有两天的时间,很紧迫,心里觉得很焦虑!

  师:焦虑是如何生起的?

  生:时间很紧迫,怕讲不好。

  师:怎样才算是「好」?

  生:至少要完全消化以后,用最完整的方式呈现出来。

  师:如果时间不允许,也非得作到这样不可吗?

  生:很希望能作到!

  师:这个想法是焦虑的原因吗?

  生:应该是!

  师:你觉得可以不用焦虑吗?

  生:不要带有任何期待、希望,就不会焦虑了!

  师:那不会太散漫了吗?

  生:什么才是中道?

  师:用宁静的心面对它,以智慧的观察找出适合的应对方式,譬如说:先可以把五本书的序文、目录读一遍,然后抓住重点,根据自己的思考和灵感,择取一些实例、故事部份作仔细的浏览,以此为基础,再加上自己的阅读心得,总之,尽心尽力,不要执着「完美」,就不会焦虑了!

  生: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这样吗?

  师:正是!

  生:这样就是在修行吗?

  师:在繁忙中保持宁静,就是培养定力,观察当下的因缘,就是培养智慧!用清净的心和积极的态度把眼前的事作好,就是精进!

  生:比起在清静的环境里修行,红尘中的修行要难多了!

  师:当然,所以静中修有基础,定慧成熟以后,便要在动中磨练,才能真正把佛法活用出来。如果连静中的觉察力、观照力都没有开发出来,就无法立即发现焦虑,也不清楚如何观察因缘!

  生:静中的与动中的定慧,似乎有些不同的地方,静中的定慧真的能在动中用出来吗?

  师:如果是修的是守住一境的定,动中就很难活用,因为心无二用,无法专注两种境界。如果修的是心不住于一境而内心寂静、觉知当下的「活定」,无论在清静或活动都可以用得上!

  生:那么在清静或活动中的智慧有没有不同?

  师:本质是相同的,功用各有不同,在清静的环境中,内心、外境都比较单纯,可以深入观照,透澈照见缘起、无我的甚深法性,但是还没有在一一境上验证,广度不够;而在日常生活中修智慧,就可以广泛地在每个情境中照见缘起、空寂的如如法性。而无论在动中、静中,内心的无执、无碍、寂静、光明是完全一样,没有什么不同的!

  摘自 正觉之音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因明概述
下一篇:理门论述记·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