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参法师文集:品味东方底蕴 看苏州的山水文化
延参法师文集:品味东方底蕴 看苏州的山水文化
悠悠吴地,中华源流,吴中的万里山水,镌刻着历代风尘,穿越了人世沧桑。天平、灵岩、上方、穹窿各显俊秀;太湖、石湖、澄湖、独墅湖尽有风雅。千百年来,它们从不昭示自己,只在繁华苏州城外、静静地包孕这属于江南的无边风月,成为吴地子民世代景仰的自然图腾。
“真山真水园中城,假山假水城中园”,这座屹立在太湖之滨、具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苏州,既被灵秀山水所点缀,又被丰富人文所浸润,她被人们誉为东方的威尼斯,她是许多人心目中向往的人间天堂。
苏州,山川毓秀,人杰地灵,园林美景,工艺绝妙,苏州盆景、苏州刺绣、苏州园林等等像戴在苏州头上的一顶顶桂冠,而这些桂冠中最为耀眼的就是苏州园林。
苏州以富丽雅秀的园林建筑著称,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佳誉。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史上的一个丰碑,作为中国文人写意山水园的典型代表,在世界园林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那种悠然与写意的情趣,是中国文人处世哲学的典型体现。
苏州园林是一首凝固的诗,一幅立体的画,她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悠然的诗情画意,并透出浓浓的文化韵味来。苏州园林的构建,使得苏州既有田园都市的散淡,又有文化古城的儒雅。进了苏州园林,如同进入一首古诗的解释中。苏州园林是人间最大的一个比喻,是典型的以小见大、以虚写实的放大,既是文学、艺术比喻,又是建筑、社会学的比喻,更是人间风花雪月的济济之处。
在苏州园林中,回荡着的是隐逸的旋律,散发出的是隐者的气息。一泓清水,一叠假山,一片宅院,组合成一个个小小的园林。在这种精心架构的作品中,人们通过艺术的再现而塑造出一种第二自然,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闲适恬淡的心情在对象化了的人造自然中获得了充分的满足。一种“只看花开落,不问人是非”的安闲态度,一种陶渊明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神情风韵,代表着苏州园林所能够带给人的最高境界。苏州被称之为“中国文化静谧的后院”,大约也是因其有如此这般的园林罢。
苏州山水向以秀美著称,所谓“湖光山翠,宛如图画”,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一不寓诗意,无一不载风月。古人云,人情莫不好山水,山水亦自爱文章,文章籍山水而发,山水得文章而传。千百年来,苏州山水与诗画文章交相辉映,真个是闻名遐迩,誉满天下。但名则名矣,苏州山水却不免好在风雅中定格:“看罢梅花渡五湖,香风吹送入姑苏”,偌大一城山水,似乎都在风花雪月之中了。其实,苏州的山水,风月归风月,骨子里却章法得很:“东际大海,西控震泽,山川衍沃,水陆所凑”。山峦、河流、湖泊、岛屿、沼泽、田野、都市的合理布局,以及四季分明的风霜雨露的滋润调节,形成了一个山温水软、得天独厚的自然和谐的生态体系。进而物丰民富,文采风流为天下冠。因此,就本质而言,苏州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但更是一座源于自然、融于自然的“山水城市”。历史的轨迹清楚的印证,没有苏州的山水特征,就不可能有苏州的城市文化底蕴;没有苏州的生态体系,就不可能有苏州的人居环境模式。在这个意义上说,苏州“天堂”的美誉,既成于天,更谋于人。
苏州山水又可以称之为“文化山水”。在苏州的山山水水之间,几乎没一处不记载着苏州的历史,没一处不铭刻着文化的印迹。离开了历史,离开了文化,离开了城市的故事和传统,苏州山水将变得浅薄甚至苍白。
作为一个具有二千五百多年建城史的古城来说,苏州是够古老的了,因而有人称之为“白发苏州”。确实如此,如果城市也可以像人一样来计算其年龄的话,那么苏州应该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千年寿星了。在这容颜永驻的苏州城,飘逝过一代又一代的苏州人,来去过一拨又一拨的文人墨客们,他们各以其勤劳与智慧,留下了一行行足迹,打下了一个个烙印。这足迹就成了历史,这烙印就成了文化。历史与文化的结晶,造就了这么一座世间唯一而天下无双的苏州城。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有优雅的传统,即绵延两千余年的士大夫的富有情调与韵味,风雅而精致的文化传统,而这样的传统在苏州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苏州有着她的的独特魅力,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古老的历史传统、深厚的文化层积向世人展示了绵长而悠久的东方底蕴。来到苏州,我们不仅是欣赏苏州湖水、溪流的灵动飘逸,触摸盆景、刺绣的小巧精细,惊叹园林、昆曲的雅致秀丽,感受评弹、丝绸的柔和淡远,更应该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弘扬民族不朽的艺术精神,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塑造优雅的人生格调,因为一个有美丽精神、高雅生活的民族才会真正走向世界。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