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圆觉之友•圆觉文教基金会:发菩提心义诀(下)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6日
来源:   作者:梁乃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圆觉之友•圆觉文教基金会:发菩提心义诀(下) 

   我们现在继续将今天早上《发菩提心义诀》未完的部份讲完。

  「何谓佛心?即自觉觉他,自度度他,觉行圆满。依之而修,谓之发菩提心,依之而证,谓之佛陀。佛者觉也,觉分三种:一、外觉,二、内觉,三、直觉。外觉即『澄心』,专修一个『惺』字。内觉即『住心』,专修一个『静』字。直觉即『摄心』,专修一个『寂』字。以上三点合为一修持,是为『大圆觉』,亦即发大菩提心。依此而修持,是为法身常住境界。此时行者安住甚深三摩地,不分别、不爱恶、不取舍,自性平等而住,不生不灭,谓之究竟涅槃。」——什么是佛心?也就是什么是心性?那就是「自觉觉他,自度度他,觉行圆满」,这就叫佛性。

  这里的「自度度他」是一种「觉」的推广,所以「何谓佛心」这一段,重点就是一个「觉」字,就是要「自觉觉他,自度度他,觉行圆满,依之而修,谓之发菩提心;依之而证,谓之佛陀。佛者,觉也」。

  这里说:「佛者,觉也」,所以佛和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如果你觉悟就是佛。佛就是彻底的觉悟者,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他不认为自己是什么神,也不自以为是什么上帝,他就只是觉悟,是对宇宙、人生真正最奥秘的东西都觉悟了、了解了,不再有疑惑了,是个彻底的觉悟者。其实任何一个人都有觉悟的本质,只看他是否做到了,一旦做到了,他就是佛。

  那「觉」又分成三种层次(当然不分成三种也可以),如果合成一个就叫「大圆觉」。倘若要分成三个层次,那就是:一、「外觉」,二、「内觉」,三、「直觉」。

  「外觉」就是「澄心」。譬如说:有一桶水是混浊的,我们慢慢把那些混浊的杂质沉淀下来,水就变清了。把心澄清就是这个状况,此即「外觉」,即「澄心」。

  「专修一个『惺』字」,我把这个「惺」字,解成「清醒的样子」,就是清醒了。对照到「澄心」,对照「外觉」的「外」字,所指的就是对这些外相不迷了。这些外相,如果你迷的时候,它就像一阵烟雾一样,会让你弄不清楚。

  「澄心」的话,也就是把这些都澄净下来、清澈下来,此时才会看清楚,人也就清醒了。所以这个「惺」字,就是外相对你来讲,不会让你迷惑,你的心就不受外相所左右了。

  「内觉」即住心,就是要安住在这个心上。因为我们心中的妄念很强,所以要它安住,不要让它东想西想。那要怎么样才能安住在心上呢?就是要能掌握到自己内心的性质。因此「「内觉」」就是在修空。

  而所谓「住心」,也就是安住于空,这个时候就是专修一个「静」字。要注意:我们是「依义不依语」,所以要注意的不是这个字,而是这个字的意思。「静」的意思就是妄念静止下来,故「静」跟那个「空」的意思是相通的。「内觉」修成了,你就不受心中的妄念所控制了。

  「直觉」即「摄心」,就是把心「摄回来」。本来一直在分裂的这个心,把它收回来,不分裂了。像我们在解剖东西时,那个心都是一直分裂下去的。

  譬如物理中的「基本粒子」,就是把一个东西一直分、一直剖,一直把它碎下去、碎下去、碎下去,再分、分、分、分。也就是先把一个东西剖成两个,然后再把剩下的剖成两个;而剩下的那个,又再把它剖成两个……,就一直这样剖下去,所以是一种一直连续不断分裂下去的状况。这不是「摄心」,而是分裂心。

  「摄心」就是把这个心合起来,收回来。这个收回来的动作就是「摄心」的过程,本身就是在找源头,就是在找初发心,也就是在归元。摄到最后,就会摄到「本来面目」。两边就是把一个东西分成两个,而离两边就是不要分了。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常常会做得到「外觉」,而做不到「内觉」;或是「内觉」做到了,而外觉不会做;更有甚者,是两者都做不到,或是都只做到一部分。「直觉」是不管什么内或外,因为都是被知的,所以一概都不理,也就不受它们的限制,只是把心摄回来。这一摄如果摄得彻底,就回到「本来面目」。

  本来我们这个心没有归位,没有归元,没有回到「本来面目」时,是因一部份分到外相上去,一部份则分到心识(即内心)里去,这时候你就被拉下去了,心也就被分出去了。如果你把它一收,而且收得够彻底,就会回到一个没有东西、不知所云的地方,那就是回到了自己的本心。

  这一摄就是「直觉」,直觉一做到,就寂灭了,什么都没有了,也就是不入世、脱离世间了。原先「内觉」、「外觉」所面对的问题都还在世间,而这一摄就回去了。所以「直觉」就是专修一个「寂」字,比「静」还要彻底。因为「静」还只是安静,心中还有其它东西;而「寂」就什么都没有了,比「静」还要深沉或者寂灭。

  这「惺」、「静」、「寂」三字就是代表这三种「觉」的状况,或是给人的感觉。我们一直在讲:对事情要有感觉,这三个字就是这三种觉的感受:你修「外觉」的时候,就会有「惺」的感受;修「内觉」的时候,就会有「静」的感受;修「直觉」的话,则会有「寂」的感受。

  「以上三点合为一修持,是为『大圆觉』,亦即『发大菩提心』」,那我们怎么发大菩提心呢?粗浅的讲就是要做好多事,要去布施、去救度众生……等等;而深的解释则是修「外觉」、「内觉」和「直觉」,再进一步将以上三觉合成一个,一次修持,即是「大圆觉」,这才是发大菩提心。

  「依此而修持,是为法身常住境界」,你依照这样子去修,就是住在法身境界。住在那里的话,是没有什么分别,也没有什么喜欢与不喜欢、要或不要的问题,心中十分平等。此时它不受一切内外的影响,事实上是连内、外都没有了,因为有内有外,就还不平等。

  所以下面接着说:「此时行者安住甚深三摩地(正定),不分别、不爱恶、不取舍,自性平等而住不生不灭,谓之究竟涅槃。」

  如果这个时候,修行者能够安住甚深三摩地,就是修得很深,做到不分别、不爱恶、不取舍,自性平等而住不生不灭,「自性平等而住不生不灭」,就是你的心性已经很平等、很安稳、很宁静,没有扭曲,是很顺畅的;就如此停留、保持在不生不灭的状况,这就叫做「究竟涅槃」。

  所谓「不生」,就是没有生出来,那是不是什么都没有了?不是的,因此它马上告诉你:「不灭」。所以那里就是不能讲什么,无论讲什么都不对。如果你心里还要找它是什么,那就不是了,它什么都不是。

  证到这个境界的时候,如果要用话来讲,就只好用「不生不灭」来表达,其他的话都很难正确说明。因为一般要不是偏「生」,就是偏「灭」,总是在这两个之间摆来摆去。现在它既不是生,也不是灭,是平等而住,心是在中间。

  但我们说「中间」的意思,就是两边都一样,其实它没有两边。我们一般讲「中间」的时候,你心里还有一个两边,这不是它的意思。它讲「中间」是连两边都没有了,所以你没有办法取两边——这就是「法身常住境界」,也就是「究竟涅槃」。

  事实上,我们可以把「何谓佛心」和「佛者,觉也」中间这一段用括弧括上,那么读起来整个就很单一、很顺畅。也就是说把「即自觉觉他,自度度他,觉行圆满。依之而修,谓之发菩提心;依之而证,谓之佛陀」,当作对「佛」的注解,那么这一段一开始就是「何谓佛心?佛者觉也,觉分三种……」,这样就很单纯。

  好,我们接着看下一段:

  「澄心之教理:是教行者对一切外境,不分别、不爱恶、不取舍,自心平等而住,心不取境,境不临心是也。其真义是令行者依此口诀彻底修行,使六根清净。」

  「澄心」就是「外觉」,是教修行人对一切外境,就是外相,要「不分别、不爱恶、不取舍,自心平等而住。心不取境,境不临心是也」。

  这个其实就是大家法本里面看到的「外修」,教人怎么修外修。就是心跟境不要勾结,也就是心不跟六尘勾结,不向外追逐,不向外攀缘。你不追逐攀缘外境,就能使六根清净,六尘也就不会在这个六根上面制造烟雾、制造迷障。一旦你六根清净了,就是澄心了,心就没有受到六尘的污浊之气,那么这也是前面提到的,你就不染了。

  「自心平等而住」的意思就是:安住在自心平等的状况。这里只要审察一下,就可以知道:你看你在分别的时候,心是很忙的啊,你要爱恶——喜欢这个,讨厌那个;还要取舍——要拿这个,丢那个。你的心一直在做这些活动的时候,是不会平等的。只有在不分别、不爱恶、不取舍的时候,心就平等了,没有起伏了,也就安静下来了。

  所谓「心不取境,境不临心」,就是要心不取外境,境也不挂在心上,那么就跟六尘切断了关系,心就可以不受外境所染着,而可以纯净下来。此时心没有向外看,不受外境所牵制,就能做到六根清净。这一段「澄心」,主要是针对修六尘这个外相的阶段而言的。

  平常我们的心被太多的事情给束缚住,烦恼太多,心就不平,因此就静不下来。而且我们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念头,要它不想,却没办法。当你在想的时候,如果去审察心的状况,会发现它总是一下挤到这端,一下又挤到那端,那怎么会平等?就是不会平。

  所以这里的句子都是由感觉出发来讲的,都是有感觉的东西。如果你读这些东西,读不出感觉的话,就是还不懂,要读到有感觉才算懂。

  「住心之教理:是教行者对心内一切事——过去、现在、未来——不分别、不爱恶、不取舍,自心平等而住,于心无事,于事无心是也。其真义是令行者依此口诀,彻底修行,使第七识(末那识)清净。」

  「住心」是住什么呢?是一个怎么样的修行法呢?也就是「内觉」是做什么的呢?

  就是教行者面对内心无形无相的事,如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观念;或是一些抽象的想法,如数目字;以及内心许多没有形相的心情——比如说心中有一种喜欢的情绪或是怨恨的情绪,它可以没有对象,你不知道自己在喜欢什么或讨厌什么,但就是有这种心情——面对这些无形无相的心念时,也还是一样,要「不分别、不爱恶、不取舍,自心平等而住」。面对内心的事的时候,要不去分别,不去爱恶,不去取舍,那么你的心就安了,不会跟内心的事以及时间、寿命纠缠在一起,心中没有波动,自会平静下来,这就是「内觉」。

  修「内觉」、「住心」有个要诀,就是「于心无事,于事无心」。也就是心里面没事,事里面也没把心放上去,是这样子来修。它真正的意思是「令行者依此口诀,彻底修行,使第七识清净」。「第七识」指的就是比较抽象的思考、抽象的心念,如前面提到的时间观念或数目字,这部份以前讲过非常多,也曾举过非常多的例子。

  「摄心之教理:是教行者对一切外境及心内一切事,将外境内事打成一片,是为『中境』。观外境如梦如幻,内事悉皆空寂,空幻一如,不分别、不爱恶、不取舍,自心平等而住,住世同一梦境,出世还归一如是也。其真义是令行者依此口诀,彻底修行,由第八识(阿赖耶识)清净,转成第九识(庵摩罗识,即「清净无垢」意)。」

  「摄心」的教理是什么呢?就是教导修行人,对一切外境和内心一切的事情,把外境跟内心的事情连成一体,打成一片,就是连成一个,这就是「中境」。

  看外境的时候,是如梦如幻的;而自己内心的事情呢,是空寂的。空寂的内事跟如梦如幻的外境是一如的,就是「空幻一如」。

  所谓「一如」,全是一个真如,就是空幻是一个真如。也就是说在修「摄心」、「直觉」这一段的时候,是要把前面的「外觉」和「内觉」一起修。

  前面还分成有外境,有内事;到这里,外境、内事根本就是一个东西,就是一如,就是一体,也就是所谓的「中境」。

  这个时候就要观外境如梦如幻,观内事悉皆空寂。那个空寂的跟如梦如幻的状况,根本是连通一体的,也就是空、幻一如。面对这样的中境,我们要不分别、不爱恶、不取舍,自心平等而住。也就是面对外境和面对内事(也就是内境),其实是一样的。

  这个时候,「住世同一梦境」,像我现在这个状况,在世间跟大家做同一个梦。也就是已经修到中观、已经摄心的人,这个时候是什么呢?是跟世间的人做同样的梦。

  「出世还归一如是也」,如果他离开了这个世界,就又回到真如了。「其真义是令行者依此口诀,彻底修行,由第八识清净转成第九识」,这样子修下去,就是把你的第八识清净转成第九识——就是「清净无垢」的意思。这个第九识(庵摩罗识),就是行者的清净心性,也就是佛心、菩提心。

  「经云:『诸佛清凉月,游于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各位知道这一段是什么味道吗?就是庵摩罗识的味道。

  「继要安住甚深三摩地,保任此正定,则自性与法界性打成一片,即究竟涅槃矣。」

  如果你继续保持在很深的正定上,那么就能够使得自性与法界打成一片。「自性」指的就是内心、内事这边的性质——空寂的性质。「法界」指的是外境。(当然这个外境,用「法界」来叙述的话,是很复杂的,而且其复杂的程度是难以说明的。)

  这个时候,自性就跟全宇宙可以打成一片了。「打成一片」,就是混成一体。这个状况就像什么呢?就会像观外境如梦如幻,内事悉皆空寂。「空寂」的内心跟「如梦如幻」的外境是相通的、一体的,此时即究竟涅槃。

  当然这个地方不是那么简单的,自性可能还比较单纯一点,而法界不是那么单纯,它不只是肉眼所能体察的这个法界,同时还有另外很多层次、更高层次所体验的法界,都要包含在这个法界性的内涵里面。

  当然,我一直也在说明这个世间、这个宇宙本身就有什么非因非果啦,又有无限啰,有许多性质。其实这些说法就是在做打成一片的事情,就在表现打成一片是什么状况。像我在「第一届佛学与科学研讨会」中讲「无分别心与对称性」,说明在物理的定律里面,本身有无分别的性质,这就是在连接自性与法界,不过是举一些实例就是了。

  像我在前几年讲到无分别、讲到空性时,都不会拿现象界、也就是法界的状况来做例子,直到最近一、两年才开始这么做。同时也常常会从财富上来看,从什么上面来看,这都是在法界里面找出自性,找出他们相似的地方。这些说辞无非是在表达自性与法性打成一片的状况。

  「修行之道无他,惟有革心而已,即将众生之生灭心转为不生不灭之大菩提心是也。」

  这一段话把前面所有的内容都统合在这里了。「修行之道无他,惟有革心而已」,就是说修行其实并没有什么别的方法,只不过是革心而已,也就是要改革我们的心。那要怎么改革呢?要将众生的生灭心转变为不生不灭的大菩提心,就是把生灭心转变成不生不灭心,就这么简单,这就是修行。

  「总之,一切众生未明心现性时,见色住色,闻声住声,心为六尘所转,四大五蕴所障,四相所迷,自己作不得主,故轮回生灭;现性之后,六尘还原为佛性矣。」

  所以总括来说,众生在没有明心现性的时候,他「见色住色,闻声住声,心为六尘所转」,心被这个六尘所牵制,被它们牵着鼻子走。「四大五蕴所障」,「四大」是地、水、火、风,「五蕴」则是色、受、想、行、识;也就是心被地、水、火、风及色、受、想、行、识所障碍了。

  「四相所迷」,「四相」就是我、人、众生、寿者相,就被这四种层次的相所迷惑,弄得糊里糊涂的。「自己作不得主」,这个「自己」指的是什么?「本来面目」、「自性」就是你真正的自己,那个真正的自己就不能作主,而是被别的东西作主,被六尘、四大、五蕴、四相夺权了,是它们在作主,真正的主人反而不能作主,那不能作主就是被夺权了。

  所以我说要提倡「佛权」,佛权才是真正的主权,是真正的自己做主人的权。也许有的人一旦听到「佛权」,就会想成是由释迦牟尼佛作主,或是师父作主,我们不得作主。如果听成这个意思,那简直完全歪曲了这句话的原意。

  「故轮回生灭」,因此就会一直在六道中循环生死、轮回生灭。「现性之后,六尘还原为佛性矣」,如果明心现性了以后,六尘就还归为佛性,那么佛性就不会被外面这些尘相所控制了,他自己可以作主了。

  其实那些外相、外境原本都是佛性,都不离佛性;你一旦现性之后,它们也都还原为佛性了,是一体的——以上这一段就是告诉我们人为什么会被迷,是被些什么东西所迷;而清醒之后,又是怎么一种情形。

  「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是已成之佛,汝是未成之佛。过去诸佛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证;未来诸佛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证;我今亦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证,望为勉旃。」

  「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说所有的众生都有佛性,因此无论是中国人、马来人、西方人、阿拉伯人、印地安人、非洲人统统都有佛性,一切都是平等无差的。

  「我是已成之佛,汝是未成之佛」,华藏祖师自己说:「我是已经修成的佛;你呢,还没有修成,是未成之佛。」

  「过去诸佛,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证;未来诸佛,亦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证;我今亦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证,望为勉旃」,过去诸佛,就是指过去已经修成的佛,都是像《发菩提心义诀》里面讲的这些状况,都是这样子悟的,这样子修的,这样子证的。

  以后要修成的这些佛呢,「亦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证」,也还是一样要经历这同样的过程。「我今亦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证」,华藏祖师说他自己也是这样悟,这样修,这样证,他用这点来勉励大家,希望大家早日成佛。

  因为以前的佛是这样,以后的佛也是这样,他现在一样如此,那不是已经稳了吗?这不是在向大家保证:只要依照这同样的方法去修,就一定可以成道!而不是去考证以前释迦牟尼佛穿什么袈裟,住在什么样的地方——这些外在的形式是可以变的,而修行的方法是没办法改变的。

  因此无论是在什么时代,无论是怎么样的环境,无论是哪一类的人,这些容或有不同,但是亘古不变的是这个修行的方法,是百千万佛实验成功的,这么重要且宝贵的成佛心法大家务必要珍惜!

  问:我在念咒、观想时,心灵上不太会运作,我不知道要如何和这篇《发菩提心义诀》里讲的道理配合。

  答:念咒和观想是在习定,讲这个就比较复杂,而且要因人而异。这篇文章没有谈到要如何念咒、观想,比较相关的是在「澄心」的教理这一段。

  大家如果还记得,以前我们在教一些法的时候,在观想之前先要念一个咒,叫做「净业观空」,然后才观想。而观的时候是观前面空,然后在空中再现出什么来,是吧?如果你不能够观前面空,前面不空,很实在,你就变不出东西来。你想要变,都变不出来的。

  问:另外有一个问题,就是所观出来的像,跟肉眼看到的,会不会互相冲突?

  答:观出来了就算数,并不去比较正误。若要审察,就要审察你在观的时候,心是不是分别的、爱恶的、取舍的?是不是自性平等而住的?你如此审察就对了。

  我以前曾说要用庵摩罗识去观想,就是把心一空,它自己就要现出来。它不出来,你也不必在乎,不去管它。就只是一个意愿,希望它出来。而不是用那个心去刻、去雕、去画;不过,刚开始修的人是做不到的。

  所以你还是先去刻、去画、去描,不过不是用笔,而是用心。这样可以让你练习专注,所以还是有用的,只是不够好而已。当你的心力相当集中的时候,才能描得出来。所以这样修,至少心专注的能力可以练出来,这对修行还是有帮助的。凡是不会专注的人,还是要先练习专注。

  所谓「专注」就是集中精神。所以法本上面也有写道:「制心一境,无事不办」。因此倘若你做不到观空,就要先练习集中精神,这只要下死工夫就可以了。其他的,好像要有点慧根,那没有慧根怎么办?没有慧根,也是要先下死功夫,去练习专注;专注久了,慢慢地其他的能力就会培养出来。

  好,我今天就讲到这里。下面的时间留给陈国镇教授。

  陈国镇教授:

  刚刚有人问到观想和持咒的问题。实际上在「澄心」、「住心」这里面可以看到两句话,所谓的「澄心」,就是「心不取境,境不临心」(或「于心无境,于境无心」);「住心」呢,则是「于心无事,于事无心」。

  如果还要持咒、观想,实际上你的心里面,有境也有事,所以还不是「澄心」的情况。如果你还不懂这里的意思,我建议你就继续地持咒,继续地观想,一直做下去,做到有一天,你自己会懂得怎么样是心里面没有境,这境里面也不住心;又怎么样是心里面没有事,在事里面也无心。

  这是比较偏向反省的方式在修,不是循着一些境或者是事,用文字的方式在修。开始时,可以把文字当做一条路,慢慢地修上去。到后来不需要再攀附文字的话,你就比较知道这个心到底是什么状况,于是你会知道什么叫做「于境无心」,就是碰到一些境界时,你的心不会被它所转,不会被它所迷,你也不会在无中生心,这是比较难一点。

  你可以看看《发菩提心义诀》里面有一段话:「观其始由众生心念而生,故佛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善修行者明乎此,故慎其初念,制其染心,斯为要法。」

  这是最重要的一段。所以你要先察觉到你的心,然后还要知道这个心是不是初心,是不是初念。要先觉察到这个,你才会修后面这三个觉,如果没有办法察觉到你的初心,就不必勉强,还是继续持咒语或修观想。

  说起来我也是一步步修上来的,也不是说一下子就懂的。华藏上师的这篇东西,我是看了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不是头一次或头几次就看懂了,而是看了好久好久以后,我才似乎明白了一点点;然后才又慢慢一点一点、锲而不舍地逐渐去了解。

  所以你也不必急着用自己的话去诠释这些句子,结果反而容易走样,而且走样了自己还不见得有感觉,这并不是很好的修行。当然,如果没有体会,却做了太多的诠释和尝试,这会让你导致邪见。这种做法是自己的心去缠自己的心,缠得非常的复杂,反而很难破茧而出。

  「直心是道场」,所以你就先一直修,不要时时刻刻都想要用自己的话去诠释。你要用心去感觉它到底是什么味道,用这个方式,慢慢地你就可以走出各种困惑了。

  梁乃崇教授:

  讲到这里,我想起以前陈昌祈曾问过华藏上师要怎么修《发菩提心义诀》,他说要每天念一遍。

  陈昌祈副教授:

  上师说要念几万遍,然后再六度万行。

  梁乃崇教授:

  这篇文章如果你每天念一遍,一年才三百六十五遍,一百年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遍。

  陈国镇教授:

  当时你大概没有察觉到这几万遍是什么意思!

  陈昌祈副教授:

  我听了以后,就很勤快地把它背下来。

  陈国镇教授:

  这个方法其实非常好,不过就是要真的用心去读,而不是在读这些文字。

  这些文字里有些逗点也点得不对,念到那个地方就有点中断或者很突兀的感觉,如果你常常会卡在那个地方,这就表示你的心不太能自主。你如果这样子念下来,不觉得句子断得不对,对你来说,就是那么的流畅!

  有没有标点符号都无所谓,反正你的心很顺畅。甚至于你不是从头念到尾,而是随便看到哪一句,就觉得很贴心,那就对了。所以,我们不能在那个字面上盘桓,这会使得你脱离不了「文字相」,不算是真正在修。

  真正修行是:每念一句,每念一个字,在你心里面就好像有回响一样的感觉,就好像在山洞里面喊叫一样,会有回应。

  如果你有这种回应的感觉,那么任何一段文字看起来,都会有非常丰富的意思在里面。所以佛法不离字里行间,也不在字里行间。实际上,你能念到心底去的话,就会发现:华藏上师所讲的真的非常微妙,每一个字都可以打动你的身心。

  我发现只要把这篇华藏上师的《发菩提心义诀》看完了,几乎所有的佛理差不多都在里面,只是有些地方像「十法界」等很复杂的境界,它没有办法叙述得那么丰富、那么完整而已。

  实际上,真正佛法的要旨统统都在里面,而且这篇《发菩提心义诀》,它的文字很符合我们现代人使用的习惯,所以看起来也最顺畅,不会像一般读佛经有逐字逐句去理解的困扰,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篇很好的经文。真正看得懂的人,真的会赞叹,觉得其中每一个字都是宝。

  问:我想请问一下,最后这一段「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是已成之佛,汝是未成之佛……』」。华藏祖师突然加上这个「佛言」,是他入定到佛性,还是他引用佛经里的话?

  陈国镇教授:

  这应该是引自佛经吧!这不是 华藏上师编造的故事,应该是佛说的。

  陈昌祈副教授:

  华藏上师就是佛啊!

  梁乃崇教授:

  是啊!但并不是所有的读者都知道。

  旁答:

  加上「佛言」有鼓励的作用,他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成了佛,你们跟我一样也可以成佛啊!所以加上去也很好。

  陈国镇教授﹕

  这是有鼓励作用。但是加上去,就不要把它看成是必要的「正字标记」。

  旁答:

  我想补充一下,华藏上师曾经说过:中国以前的法师也曾讲过怎么发菩提心,譬如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就是。但是他说他这篇是最详细的,以前的法师则讲得比较简单。

  我们现在看看,他这篇真是既简要又详细,他把整个佛法的大纲通通包括在里头了,不论是对初机或深机,所有学佛的人从初发心开始,直到最后成佛,都可以拿来做印证,也可以当作一个法本。所以华藏上师常常自己赞叹说他这篇写得非常好,而且非常非常重要,是千年以来中国佛教界一篇伟大的著作。

  陈国镇教授:

  确实如此。当初我拿到这篇《发菩提心义诀》的时候,我只修两个字,就是「初念」,我去审查什么叫做「初念」?

  到后来才知道它是怎么一回事,这给我修行带来很多帮助。因为审察初念,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你必须心要定,还要很分明,同时分明中又不能去攀援,然后才能够一步一步找到心念的根,这中间就要琢磨好多事情,我就在这个「初念」上花了很多功夫。

  当时我还不敢修什么「制其染心」,因为根本还不晓得什么叫做被染,所以就先去找何谓「初念」。

  我发现心中本来有个念头,觉得它满简单的,仔细再一钻,哇!底下一大丛念头纠结在一起,是由很多念头纠结成一个我认为很简单的念头;然后我再抽丝剥茧,慢慢去找,发现原先以为很简单的念头,底下还是这么一丛又一丛的,我又慢慢地找,找到后来才发现,噢!原来「初念」竟是那么简单又那么深邃,当你的心稍微这样摇晃一下,就是初念了。

  那里间不容发,而且连痕迹都还不能讲,只要你心中一不定,就是一个初念。怎么个不定?说起来就太多了。

  从这样的反省里面,我一直回头去找,这一个寻找的过程是满辛苦的,不过却是满有味的,因为每找对了以后,我就会看清楚自己的内心,里面有许多障碍纠在一块儿。每解了一个,就会快活一阵子,好像脱胎换骨一样,是一种大死而后大生的感觉。

  所以开始时,《发菩提心义诀》中最打动我的,就是「初念」这两个字,其他的我还不懂。后来才知道,原来所谓「制其染心」就要在源头(初念)上去注意,如果源头上不注意,后面想要收拾,都煞费工夫,而且也不见得收拾得了。就像传染病一样,一旦传染开来以后,你再想去扑灭它、消除它,是件好难好难的事。

  我由「初念」这两个字开始修,后来越来越明白,才知道《发菩提心义诀》中每一句话都那么好,真是一篇伟大的著作。

  我们如果不深入到里面去,会觉得其中的文字并没有什么,起、承、转、合也没有一些文章来得精彩,可是他讲得简明扼要,脉络清楚,不同层次修行的感觉,通通都包罗在这里面,所以这篇文章真是值得我们读几十万遍。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