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佛门出家的现代意义(明智)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2日
来源:   作者:明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佛门出家的现代意义(明智)

   佛门出家的现代意义

  明智

  摘要:出家,在佛教中即指出离家庭生活,专心修沙门之净行,专指出家修道者。真正的出家人,是慈悲的、智慧的,是阳光灿烂的。是心忧天下弘化世界的。现今社会急需佛法滋润人心,涤净社会颠倒之乱象,很庆幸有慈悲的僧宝们发心,各以已身所修之法门,结合十方三宝之宏愿,为众生携手共筑慈悲、清净、祥和且安乐的国度。

  关键词:出家、佛教、现代意义

  前言

  佛教的修行纲领是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并依戒定慧三学,以求达到圆满的目标。而常言,法赖僧传,佛法的弘扬,离不开僧宝的付出和传承,当今社会,只有用佛法的甘露才能涤尽众生内心的烦闷和不安,从而树立理智、大觉、发奋、进取、乐观、向上的理念,让我们每个人在佛法的教育下,在僧宝的引导下,得到幸福快乐、创建社会和谐、国家富强、世界大同的美好未来。

  一、出家的含义

  1、一些世俗误解

  出家,“在佛教中即出离家庭生活,专心修沙门之净行;专指出家修道者。”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好像出家与自杀的意义几乎是相同的;在事业上、金钱上、名利上,受了重大的打击,遭了不可挽回的失败,就心灰意冷,没有勇气面对现实,处处逃避,对世不满,当再也不想奋斗下去之时,第一条路就是以自杀的方法结束这无可奈何的生命;第二条路就是遁入空门,披剃出家,青磬木鱼,了此残生。这种观念,绝对不是佛教出家的本来面目,但我不否认,的确有如此的人进入佛门出家,这些人进入佛门,不会有多大的建树,也不会有多大的破坏,然而这样就导致社会上形成对于佛门僧侣的若干误解。

  2、出家是大孝

  还有许多人认为出家是不孝的行为,《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出家剃发就是不孝。《孟子·离娄上》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社会上影响最大的是不婚配、弃妻绝别,我国社会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的,历来就重视家庭传承,认为多子多福,力求香火不断,所以人们认为出家是大不孝。

  其实,出家的使命是为了普度众生,出小家而入大家,让天下人都能够孝顺父母,这是一种大孝。佛教认为父母在世劳苦万分,子女未能报答全恩,哪能为自己的贪欲而娶妻生子,在世俗中会受到伦理的束缚,只有出家才能救度父母。所以出家是大孝。

  出家是一件非常郑重的事情,而且在佛教徒看来,是一件非常值得赞叹的事情,出家不是要逃避什么挫折或者世间男女感情,佛法能够在世界上流传下来靠的就是一代代出家僧宝千辛万苦的努力,要有一颗“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不为自己求安乐,只愿众生得离苦”的大菩提心。

  二、出家的目的

  1、出家要发菩提心

  要想出家,先要看看自己出家的发心,是否具有出离心,认识到了轮回六道的痛苦,想要出离三界六道,更要看是否具有菩提心。如果具有了菩提心,那么出家后,有着这种菩提心的支持,一定能成就道业。相反,只是因为一段时间的挫折或者情感问题,或者愿意清静几天,那么贸然出家而没有一个坚定的信仰支持的话,出家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我们要发心出家,发菩提心出家,什么是菩提心呢?菩提心就是要自己通过修行佛陀至高的觉悟智慧,跳出六道生死轮回的苦海,并且帮助一切众生走出生死轮回苦海的大愿心。换句话说就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大悲心。

  2、出家要了生死

  我们要真为生死出家,“真为生死出家”就是我们要在有限的一生中了生死、出轮回。一个人若能有真为生死出家的心,那他对人、对事、对物的心态,自然就与别人不一样,不会再争名夺利,也不会勾心斗角。他知道那是轮回业,一心为了生死、出三界,不是做不到,老实按照佛陀的话去做,依教奉行。我们要多想想自己有没有老实去做。

  3、出家要真心

  在末法时代很难了生死,我们这个人生就像在演电视剧一样,各人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其间剧情不离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看戏的人也随着剧情忽喜忽乐、忽忧忽悲的,而这好恶忧乐,也不过是我们自己眼根对着尘境,在分别取舍。我们看娑婆世界也是一样,顺境、逆境、善的、恶的,心境随之起伏,而不幸的是我们的恶习深重,眼根对境,见恶易随、见善难徙,看到恶的,契合自己恶性习气,就心生欢喜,恣心纵意,随顺而去:而听到佛菩萨的作为,像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等,却心生为难,认为那只是佛菩萨的境界,自己是凡夫,如何能做得来,而心生退却,对佛菩萨只能空赞叹。结果好的没学到,坏的却越染越深,这就是本身没有誓愿力的缘故,没有真心出家的缘故。

  出家人放下一切,看破一切,远离是非之争,不介入人我长短,这被一般人以为是消极思想的表现。其实,佛门的出家人,自己放下看破,是积极的:让人放下看破,更是积极的。人间的罪恶与祸乱,难道不是由于放不下、看不破的人太多吗?我们出家人,一边教自己放下看破,并教他人放下看破,同时也教自己并教他人直下承当;名利私欲要放下看破,救人救世要直下承当,这不是消极,反而是积极的。

  《无量寿经》中的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落实到我们生活中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善导大师说:“一切从真实心中作”,所以我们出家要发菩提心,还有我们要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一切众生,救度众生,这样我们才能自了生死,也能帮他人了生死,才能达到出家的目的。

  三、出家的现代意义

  1、出家是社会的需要

  五年前的“非典”,去年的汶川大地震等等,这些灾难是真的突如其来的吗?肯定有发生的因缘。佛陀说:“一切外因莫不是由于众生的起心动念而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自有公道,为何天地不仁?还不是因为众生“自作自受”,所谓“地动莫不是因为人心先动。

  现今社会急需佛法滋润人心,涤净社会颠倒之乱象,很庆幸有慈悲的僧宝们发心,各以己身所修之法门,结合十方三宝之宏愿,为众生携手共筑慈悲、清净、祥和且安乐的国度。佛法是教导人们放弃贪欲,放弃争斗,以一颗清明平和的心来看待世间万物,来爱人、帮助人、拯救人的。

  2、出家要承担使命.

  真正的出家人,是慈悲的、智慧的,是阳光灿烂的。是心忧天下弘化世界的,古来高僧,不仅对佛法贡献卓越,对江山社稷和百姓的福祉也是功高盖世的。在佛法传入中国之前,帝王去世都要用活人陪葬,导致无数家庭生离死别。而随着佛法在东土的传播,以至被朝廷拥戴,佛法慈悲扩生的精神就自然废除了这一残忍的陋习,福泽后世难以言表。佛法的和平、环保、仁爱精神,给人类的文明带来了巨大的贡献,并且将进一步造福后世。

  有很多出家人,发心深入教育,以己身的特长,辅助学校教学,如教育学生爱国、仁慈、惜福、惜字、孝顺、守节、守信、守义、守时、礼仪、尽忠……等;教导众生不言词失礼、不作奸犯科,不杀、盗、淫、妄而胡作非为:发心到全国及世界各地监狱讲经说法,教导技艺,许多受刑人接受佛法的开示,从此洗心革面,改过向善,这些人回到社会后,从事正当净业,自愿服务社会人群;在接受供养后,将财物拿去行善布施,救济国内外贫困者,或铺桥造路,或救济,或兴建医疗、文化、教育……等设施或不经过第三者,直接送交急需救助者手中;发心辅导叛逆、吸毒、逃学、辍学、不敬父母师长的问题青少年,很多人都被佛门中“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大爱所感化,从此收敛放荡、桀骜不驯、逞强好斗的个性,不再成群结党,制造事端、困扰社会、危害国家。

  结语

  由此可见,社会需要佛法,给不知方向的人指明方向,给消极失落的人,以正确的教导。总之,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佛法,佛门的出家对社会来说是如此的重要。

  写完本文,让我对出家的僧宝,再次有了详细的了解和认识,也让我明白做一个如法僧人的伟大和重要。让我知道,在这末法时期,我们僧宝肩负的责任不光是弘扬佛法,还要利用我们的修证,去为构建和谐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摘自《寒山寺》佛教双月刊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