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佛学名相杂集:真妄之心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6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佛学名相杂集:真妄之心

   真妄之心

  真心─真实心,或意谓心的本性之理。真心是其智慧三昧神通解脱一切德性离染,即是一切德故。不悟真心,所作菩萨六度万行皆是魔业。如经论云:「师曰:顿悟真心,具足六度。问:如何真心具足六度?师曰:若悟真心,六度有根。若迷真心,六度如盲。何故真心为之根本?不悟真心布施,则一世受荣,后受殃债。不悟真心持戒,则上生欲界,还堕泥犂(地狱)。不悟真心忍辱,则报得端正,不证寂灭。不悟真心精进,则徒兴生灭,功不趣真。不悟真心禅定,则但行色天,不复法界。不悟真心智慧,则善解语义,皆成有漏。悟斯真心,成就万德。迷斯真心,功行虗设。」

  如经论云,二地菩萨才有真心,连初地菩萨未离垢故,真心尚不现。所以行者如何体知真心与妄心?《大乘义章》云:「根尘有体,何者是本?真妄二心所作根尘,能为事本,是其体也。真妄分别说时,前七妄识,有根有尘。第八真识,不说根尘。前六事识,根尘可知。第七妄识,无常法故,念念生灭,生有依托,故说有根。性是分别攀缘法故,说之为尘。真识常法体无起灭,以无起故,无所依托,故不说根,性非分别攀缘法,故不说有尘。」这应是初习禅者应认知的基础理念,在心未能悟真心前,也只能如此认知而已,难以理解真妄心之真实理。

  《十住经》是说菩萨地者,于初悟知得真心时,若无十心,是无法证得离垢地菩萨。举《十住经》云:「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语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诸菩萨摩诃萨已具足初地、欲得第二地者,当生十心。何等为十?一、柔软心,二、调和心,三、堪受心,四、善心,五、寂灭心,六、真心,七、不杂心,八、无贪悋心,九、快心,十、大心。若诸菩萨摩诃萨已具足初地、欲得二地者,先当生是十心。」

  菩萨要能得此十心,则离不开杀、盗、淫、妄等四重业,与修十善业道。故《十住经》云:「诸佛子!菩萨欲住是离垢地,从本已来离一切杀生、舍弃刀杖、无瞋恨心、有惭有愧。于一切众生起慈悲心、常求乐事,尚不恶心恼于众生,何况麁恶?离诸劫盗,资生之物常自满足,不坏他财。若物属他、他所受用、他所摄者,于是物中,一草、一叶不与不取,何况过者?离于邪淫,自足妻色,不求外欲,属他女人,尚不生心,何况从事?离于妄语,常真语、实语、谛语、随语,不作憎恶妄语;乃至梦中尚不妄语,何况故作妄语?离于两舌,无破坏心,此闻不向彼说、彼闻不向此说,于鬪诤离散人中常好和合。离于恶口,所有言语麁、苦恶、令他瞋恼,又以瞋慢令他怖畏、恼热、不爱、不喜,自坏其身亦坏于他,如是等语皆悉舍离。所有言语甚可喜乐、美妙悦耳、能化人心、和柔具足、多人爱念、能令他人欢喜悦乐,常出如是之语。离于绮语,常自守护,所可言说应作、不作,常知时语、实语、利益语、顺法语、筹量语、不为戏乐语,乃至戏笑尚不绮语,何况故作?不贪他物,若有属他、他所贪着、他所摄用,不作是念:『我当取之。』离瞋害心、嫌恨心、迫热心等,常于众生求好事心、爱润心、利益心、慈悲心。离于占相,习行正见,决定深信罪福因缘,离于谄曲,诚信三宝,生决定心。」

  真心─真实之心,本性之理。反之,妄心vitatha,即非理迷执之意,又称妄识、妄念、妄执、妄情、妄分别等。故妄心即指错误之分别心、虚伪心,即杂染虚假,生灭转变之心。即凡夫于现实生活中,所生起之虚妄颠倒心;也是指能生起善恶业之妄识。妄心是从恶熏习来的,在《大乘起信论》中有举四种熏习,其中即有「妄心熏习」之说。由妄心而生之境界,称为妄境界;盖诸法之本体,本来无自性而不可得,然因妄缘之故,以为实有,故妄境界又称妄法、妄境、妄有。又由虚妄之因缘所现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乃凡夫有情之烦恼执着,称为妄尘。此外,以妄心分别计度事物,称为妄计。故如上全称虚妄分别vitatha-vikalpa─即错会事物之真相,而妄自思惟、识别(分别),称为虚妄分别。盖万法唯心造,心外无别体。然愚痴凡夫起妄心乱识,生种种分别,或执心外有实法,或执实我,此实我、实法之见,即为遍计所执,不契真性,故称虚妄分别。

  圣者亦有妄识、妄心,如其变易生死之心念,此妄识系于第七识(阿陀那识)中缘照无漏法所受之果报。此圣者之变易生死之心念─妄心,可分三种:(1)初地以前菩萨所受之身,(2)初地以上所受之身,(3)八地以上所受之身。

  再来谈修行者如何依真妄心来修入?以心为对象之观法通常分为真心观、妄心观两种。修行上可从真心观入,亦可从妄心观入,不过要能知自己习气与执着性,若是习气与执着性炽盛者,从妄心观入易走偏峰,若是无善因缘提携,可能入迷、入魔。观行中,观一心三观、一念三千时,以心为对象之观法通常分为真心观、妄心观两种。一心,即能观之心;三观,即空、假、中三谛。知「一念之心」乃不可得、不可说,而于一心中圆修空、假、中三谛者,即称一心三观。

  真心观─于天台宗中,真心家主张心乃一切事物之本体,亦即真如之理心;山外派则主张「真心观」,谓观道之要点在依妙解而定妙行,妙解乃理解圆融三谛三千之圆理,妙行是实行圆妙之三观;由妙解而得妙行,即无真妄之别,亦即依妙解而得实相三谛之理心,须视此一理心为观法之直接对象,此理心(一心、一念)并非妄心妄念之一心,乃灵知自性,是不思议境。

  妄心观─谓于一心三观、一念三千中,所观之境若一心一念皆为凡夫心念情识上之微细剎那心,称为妄心观。山家派主张「妄心观」,谓观心目的在转凡心而实现理心,应修圆观之直接对象为日常起灭之剎那心,真性理心本非对象性之物,故不为观察之对象,能成对象者只有无明妄心,即此妄心,方能观三谛之妙理。

  以上之论诤,自哲学观点言之,可谓是「山家实相论」与「山外唯心论」之争。若一心一念皆为实相真如之理心者,称为真心观。盖知礼认为圆教之观心,必须就凡夫之微细心念来彰显三千三谛之圆理;亦即观迷妄之凡心,以达实相真如之理心。此乃因圆教虽开显诸法本真之妙解,然尚未离尽无明之妄心,为还源复本,故须达妄以显真。盖此妄心观乃就初心修观之机而言,山外派之真心观则系就利根之机而言。

  真妄心─

  为真心与妄心之并称,分别论又作真识、妄识。自性清净而恒常不变之心,称为真心;杂染虚假而生灭转变之心为妄心。诸宗派于真妄二心之说不尽相同,如《大乘义章》谓,第八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心,称为真识,前七识则总名为妄识;此系地论师所主张者。另如《中观论疏》则谓,第九识阿摩罗为自性清净心,称为真心,第八以下之八识则为无明所起之妄心;此系摄论师所主张者。

  此外,《楞伽经》以海水与波浪喻之,海水常住不变,是为真;波浪起灭无常,是为妄。真妄二心又可分为:

  (1)唯真心,谓真生不二之一心,指诸佛如来之心。

  (2)唯妄心,谓无明所起之八识心,指外道、凡夫之心。

  (3)从真起妄心,谓由真如而缘起之妄心,指别教以上之心;别教以下乃至外道、凡夫则不知有此妄心。

  (4)妄即真心,离真心而无妄心,谓妄心即真心,此系初地以上菩萨之心。

  五八识─眼、耳、鼻、舌、身等五识与第八阿赖耶识。五八识皆属现量,无我法二执,于证达佛果时,眼等五识转为成所作智,为利益一切凡夫二乘类成种种变化事之智;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又称一切种智,为如来万德之总本。

  八识─astau vijñānāni,瑜伽行派与法相宗五位法中之心法。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共八识。其中眼等六识随所依根而立名;末那识即为意,依其自性而立名;阿赖耶识依摄持诸法因果之义,亦即从自性而立名。或称眼等五识为前五识,意识为第六识,末那识为第七识,阿赖耶识为第八识。又眼至末那乃阿赖耶所生、转易故,总称为转识或七转识;对此,阿赖耶为七转诸法之因,故称根本识、种子识。又有分八识为三能变,阿赖耶识名为初能变,末那识为第二能变,前六识为第三能变。

  若就其性而言,眼等之前六识以了别为其性,缘色等六境,通善等三性;末那识以恒审思量为其性,乃有覆无记性,唯缘阿赖耶识之见分为自之内我;阿赖耶识为无覆无记性,以微细之行相缘自所变之器界、种子及有根身。地论家以阿陀那(末那识)为妄识,阿赖耶为真识;摄论家则以阿赖耶为妄识,别立第九无垢净识;唯识家则谓识仅限八种,且此诸识皆为依他起性,即非真常净识。

  八识心王─眼等八识各有心王与心所,识之本体为心王,与之相应而起之作意、触、受等别作用为心所有法,略称心所。

  八识缘境广狭─为唯识宗所立之八识,其缘境有广、狭之别。即:

  (1)眼识缘唯实唯量境,谓眼见色时,即有识生,能缘青、黄、赤、白等实有之色,称为性境(现前所有实见之境);此识对境,称为现量(见现前之色而能量度)。以其但能见色,未起分别,故所缘之境狭。

  (2)耳识缘唯实唯量境,谓耳闻声时,即有识生,能闻言语等实有之声,称为性境;此识对境,称为现量。以其但能闻声,未起分别,故所缘之境狭。

  (3)鼻识缘唯实唯量境,谓鼻嗅香时,即有识生,能嗅好恶实有之香,称为性境;此识对境,称为现量。以其但能嗅香,未起分别,故所缘之境狭。

  (4)舌识缘唯实唯量境,谓舌尝味时,即有识生,能尝咸酸苦淡等实有之味,称为性境;此识对境,称为现量。以其但能尝味,未起分别,故所缘之境狭。

  (5)身识缘唯实唯量境,谓身觉触时,即有识生,能缘细滑粗强等实有之触,称为性境;此识所缘,称为现量。以其但能觉触,未起分别,故所缘之境狭。

  (6)意识遍缘一切通彻假实二量,谓此识心,遍缘现前实有之境,于实境上分别长短方圆等相,称为假,是则此识三境(性境、独影境、带质境)皆缘,三量(现量、比量、非量)皆具。以其遍能分别假实诸境,故所缘之境广。

  (7)第七识见分唯假唯实,谓此识无别体相,依第八识为因而起,复缘第八见分而为相分,分别思量,常执第八为我,能缘之心是假,所缘之境是实。以其唯起我执,生诸气习,不能遍缘诸境,故所缘之境最狭。

  (8)第八识缘根身器界唯实唯量,根身者,即眼等诸根;器界者,以世界如器。谓此根本之识,染净同源,一切根身器界,依之而生,而此根界,是八识相分,皆为所缘,是实有现前之量,故所缘之境最广。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