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中阿含经讲义·福严佛学院:《中阿含经》卷20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2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中阿含经讲义·福严佛学院:《中阿含经》卷20

   《中阿含经》卷20

  (大正1,554c?560b)

  (八一)《中阿含》1<长寿王品>《念身经》2第十(第二小土城诵3)

  释 大 云 敬编

  2 0 0 6 / 11/25

  一、序分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鸯祇4国中,与大比丘众俱,往诣阿惒那5揵尼住处。

  二、正宗分

  (一)佛为诸比丘说十八念身法

  1、云何说修习念身,分别广布,得大果报

  尔时,世尊过夜平旦,着衣持钵,入阿惒那而行乞食。食讫,中后收举衣钵,澡洗手足,以尼师檀6着于肩上,往诣一林。入彼林中,至一树下,敷尼师檀,结跏趺坐。

  (1)比丘共论修习念身有大果报,得眼、有目见第一义

  ◎尔时,众多比丘于中食后,集坐讲堂,共论此事:「诸贤!世尊甚奇!甚特!修习念

  身,分别广布,极知极观,极修习,极护治,善具善行,在一心中,佛说念身有大果报,得眼、有目见第一义7。」

  (2)世尊闻已,并问共论何事、以何事故集坐讲堂

  ◎尔时,世尊在于宴8坐,以净天耳出过于人,闻诸比丘于中食后,集坐讲堂,共论此事:「诸贤!世尊甚奇!甚特!修习念身,分别广布,极知极观,极修习,极护治,善具善行,在一心中,佛说念身有大果报,得眼、有目见第一义。」世尊闻已,则于晡时从 *宴坐起,往诣讲堂比丘众前,敷座而坐。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向共论何事耶?以何事故集坐讲堂?」

  (3)诸比丘白佛因由

  ◎时,诸比丘白曰:「世尊!我等诸比丘于中食后,集坐讲堂,共论此事:『诸贤!世尊甚奇!甚特!修习念身,分别广布,极知极观,极修习,极护治,善具善行,在一心中,佛说念身有大果报,得眼、有目见第一义。』世尊!我等向共论如此事,以此事故,集坐讲堂。」

  (4)诸比丘请佛为说法

  ◎世尊复告诸比丘曰:「云何我说修习念身,分别广布,得大果报?」

  ◎时,诸比丘白世尊曰:「世尊为法本!世尊为法主!法由世尊,惟9愿说之,我等闻已,得广知义。」

  ◎佛便告曰:「汝等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分别其义。」时,诸比丘受教而听。

  2、佛为诸比丘说云何修习念身之法

  (1)正知:行、住、坐、卧、眠、寤、语、默

  ◎佛言:「云何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

  眠则知眠,寤10则知寤,眠寤则知眠寤,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2)正知出入,善观分别等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仰,仪容庠序,善

  着僧伽梨11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3)以善法念治断灭止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犹木工师、木工弟子,彼持墨绳,用絣12于木,则以利斧斫治令直;如是比丘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4)以心治心,治断灭止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齿齿相着,舌逼上13腭14,以心治心,治断灭止,犹二力士捉一羸15人,处处旋16捉,自在打锻;如是比丘齿齿相着,舌逼上腭,以心治心,治断灭止,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5)知一切身息入出相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念入息卽知念入息,念出息卽知念出息,入息长知入息长,出息长卽知出息长,入息短卽知入息短,出息短卽知出息短;学一切身息入,学一切身息出,学止身行息入,学止口行息出,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6)离生喜乐无处不遍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17比丘者,离生喜乐18,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离生喜乐无处不遍,犹工浴人器盛澡豆,水和成抟,水渍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如是比丘离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离生喜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19

  (7)定生喜乐无处不遍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定生喜乐20,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定生

  喜乐无处不遍,犹如山泉,极净澄清,充满盈流,四方水来,无缘得入,卽彼泉底,水自涌出,盈流于外,渍山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如是比丘定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定生喜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21

  (8)无喜生乐无处不遍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无喜生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无喜生乐无处不遍,犹青莲华,红、赤、白莲,水生水长,在于水底,根茎华叶,悉渍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如是比丘无喜生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无喜生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9)以清净心意解遍满成就游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意解遍满成就游,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犹有一人,被七肘衣或八肘衣22,从头至足,于此身体无处不覆;如是比丘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意解遍满成就游,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23

  (10)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意所念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意所念,如前后亦然, 如

  后前亦然,如昼夜亦然,如夜昼亦然,如下上24亦然,如上下25亦然;如是不颠倒,心无有缠,修光明心,26心终不为暗之所覆,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11)观相善受、善持、善意所念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观相善受、善持、善意所念,犹如有人,坐观卧

  人,卧观坐人;27如是比丘观相善受、善持、善意所念,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12)观见种种不净充满28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 充

  满,谓此身中有发、毛、爪、齿、麁细29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

  大肠、小肠、脾、胃、抟30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髓、涎、痰31、小便32,犹以器盛若干种子,有目之士,悉见分明,谓稻、粟种、大麦、小麦、大小麻豆、菘33菁芥子;如是比丘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谓此身中有发、毛、爪、齿、*麁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抟34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髓、涎、*痰、小便,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13)观身诸界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观身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空界、识界,犹如屠儿杀牛,剥皮布于地35上,分作六段;如是比丘观身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14)观彼死尸腐烂坏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观彼死尸,或一、二日......至六、七日,乌鵄所 啄,

  犲狗所食,火烧埋地,悉腐烂坏,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15)如本见息道骸骨青色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36骸骨青色,腐烂食半,骨锁在地,

  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16)如本见息道离皮肉血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离皮肉血,唯筋相连,见已自比:今

  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17)如本见息道骨节解散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骨节解散,散在诸方,足骨、膞37骨、

  髀骨、臗骨、脊骨、肩骨、颈骨、髑髅骨,各在异处,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18)如本见息道骨白如螺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骨白如螺,青犹鸽色,赤若血涂,腐

  坏碎末,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小结

  ◎「若有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彼诸善法尽在其中,谓道品法也。

  若彼有心意解遍满,犹如大海,彼诸小河尽在海中。若有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彼诸善法尽在其中,谓道品法也。

  (二)沙门、梵志念身故,善法尽在其中,终不为魔波旬伺求其便;反之,则为魔波旬所乘

  1、持水泻瓶喻

  ◎「若有沙门、梵志不正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彼为魔波旬38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空无念身故;犹如有瓶,中空无水,正安着地,若人持水来泻瓶中,于比丘意云何?彼瓶如是当受39水不?

  比丘答曰:「受也,世尊!」「所以者何?彼空无水,正安着地,是故必受。如是若有沙门、梵志不正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空无念身故。

  ◎「若有沙门、梵志正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终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故;犹如有瓶,水满其中,正安着地,若人持水来泻40瓶中,于比丘意云何?彼瓶如是复受水不?

  比丘答曰:「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彼瓶水满,正安着地,是故不受。如是若有沙门、梵志,有正立念身、

  游行无量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终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故。

  2、大重石掷淖泥喻

  ◎「若有沙门、梵志不正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

  以者何?彼沙门、梵志空无念身故;犹如力士,以大重石掷淖泥中,于比丘意云何?泥为受不?」

  ◎比丘答曰:「受也,世尊!」

  ◎「所以者何?泥淖石重,是故必受。如是若有沙门、梵志不正立念身、游行少心者,

  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空无念身故。

  3、轻毛毱掷平户扇喻

  ◎「若有沙门、梵志正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终不能得。所

  以者何?彼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故;犹如力士,以轻毛毱41掷平户扇,于比丘意云何?彼为受不?」

  ◎比丘答曰:「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毛毱轻阐42,户扇平立,是故不受。如是若有沙门、梵志正立念身、

  游行无量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终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故。

  4、钻槁木喻

  ◎「若有沙门、梵志不正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

  以者何?彼沙门、梵志空无念身故;犹人求火,以槁木为母,以燥43钻钻,于比丘意云何?彼人如是为得火不?」

  ◎比丘答曰:「得也,世尊!」

  ◎「所以者何?彼以燥钻钻于槁木,是故必得。如是若有沙门、梵志不正立念身、游

  行少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空无念身故。

  5、钻湿木喻

  ◎「若有沙门、梵志正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终不能得。所

  以者何?彼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故;犹人求火,以湿木为母,以湿钻钻,于比丘意云何?彼人如是,为得火不?

  ◎比丘答曰:「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彼以湿钻钻于湿木,是故不得。如是若有沙门、梵志正立念身、游行

  无量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终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故。

  (三)修习念身有十八德

  1第一德

  ◎「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当知有十八德。云何十八?比丘者,能忍饥渴、寒

  热、蚊虻、蝇蚤、风日所逼,恶声、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诸疾,极为苦痛,至命欲绝,诸不可乐,皆能堪耐。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一德。

  2第二德

  ◎复次,比丘堪耐不乐,若生不乐,心终不着。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二德。

  3第三德

  ◎复次,比丘堪耐恐怖,若生恐怖,心终不着。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三德。

  4第四德

  ◎「复次,比丘生三恶念──欲念、恚念、害念,若生三恶念,心终不着。如是修习

  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四44德。

  5第五至第八德

  ◎复次,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五至第八德45。

  6第九德

  ◎「复次,比丘三结已尽,得须陀洹,不堕恶法,定趣正觉,极受七有,天上人间七46往来已而得苦际。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九德。

  7第十德

  ◎复次,比丘三结已尽,淫怒痴薄,得一往来天上人间,一往来已而得苦际。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十德。

  8第十一德

  ◎复次,比丘五下分结尽,生于彼间,便般涅槃,得不退法,不还此世。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十一德47。

  9第十二德

  ◎「复次,比丘若有息解脱,离色得无色,如其像定身作证成就游,而以慧观知漏、断漏。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十二48德。

  10第十三至第十八德

  ◎「复次,比丘如意足、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49,诸漏已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十三至50第十八德51。

  ◎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当知有此十八功德。」

  三、流通分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附【论典对照】:

  (一)、《舍利弗阿毗昙论》卷13(大正28,619a5-b12):

  「云何乐想忆想上身行?云何乐想?

  1、若比丘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成就初禅行。若身离生喜乐,津液遍满,

  此身尽离生喜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如善澡浴师善澡浴师弟子,以细澡豆盛着器中,以水洒已调适作抟,抟此抟津液遍满,不干不湿内外和润。如是比丘,身离生喜乐津液遍满,此身尽离生喜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如实人若想忆想知想,是名乐想。此想身微受,正微受,缘微受,以何身受,意身受,是名乐想上身行。

  2、复次,比丘灭觉观内净信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成就二禅行。若此身定生喜乐津液遍满,身尽定生喜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如大陂湖以山围绕,水从底涌出,水不从东西南北方来,陂水自从底涌而出,此陂津液遍满无有减少。如是比丘,此身定生喜乐津液遍满,此身尽定生喜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如实人若想,忆想,是名乐想,此想身微受,正微受,缘微受,以何身受,意身受,是谓乐想上身行。

  3、复次,比丘离喜乐舍行念正智身受乐,如诸圣人解舍念乐行,成就三禅行。若此身无喜乐津液遍满,此身无喜乐尽,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如优钵罗池波头摩池拘牟头池分陀利池,若优钵罗花乃至分陀利花,从泥涌出,未能出水,此花若根若头,水津液遍满,从根至头从头至根,津液遍满无有减少。如是比丘,若此身无喜乐,津液遍满,此身尽津液遍满,无有减少。如实人若想,忆想,知想,是名乐想。若想身微受,正微受,缘微受,以何身受,意身受,是名乐想上身行。

  4、复次,比丘断苦乐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净,成就四禅行。若此身以清净心遍解行,此身清净无不遍处。

  ◎如男子女人,着白净衣,上下具足,从头至足;从足至头,无不覆处。如比丘,若此身以清净心遍解行,此身清净,无不遍处,如实人若想,忆想,知想,是名乐想。此想身微受,正微受,缘微受,以何身受,意身受,是名乐想上身行。」

  (二)、《舍利弗阿毗昙论》卷28(大正28,,702a20-b23):

  「云何五支定?如佛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说圣五支定。

  诸比丘言:唯然受教。云何得修圣五支正定?

  1、如比丘离欲恶不善,有觉有观离生喜乐,成就初禅行,身离生喜乐津液遍满此身,尽离生喜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如善澡浴师,若善澡浴师弟子,以细澡豆盛着器中,以水洒之调适作抟,此抟津液遍满,不干不湿内外和调。如是比丘,身离生喜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是名修圣五支初支定。

  2、复次,比丘灭觉观内正信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成就二禅行。此身定生喜乐津液遍满,此身尽定生喜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如陂湖水底涌出,不从东方南西北方来,此水从底涌出,能令池津液遍满无有减少。如是比丘,此身定生喜乐津液遍满,此身定生喜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是谓修圣五支第二支定。

  3、复次,比丘离喜舍行念正智身受乐,如诸圣人,解舍念乐行,成就三禅行。此身无喜乐津液遍满,此身无喜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如优波罗华池鸠头摩华池钵头摩华池分陀利华池,从泥中出未能出水,此华从根至头,从头至根,皆津液遍满无有减少。如是比丘,此身无量喜乐津液遍满此身,津液遍满无有减少,是谓圣五支第三支定。

  4、复次,比丘断苦乐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净,成就四禅行。此身以清净心遍解行;此身以清净心遍解行无有减少,

  ◎如男子女人着白净衣,从头至足从足至头无不覆处。如是比丘,以清净心遍解行,此身以清净遍解行无有减少,是谓修圣五支第四支定。

  5、复次,比丘善取观相,善思惟善解。

  ◎如立人观坐者;如坐人观卧者。如是比丘,善取观相善思惟善解,是谓修圣五支第五支定。」

  《念身经》第十竟52(四千二百二十五字53)

  (八二)《中阿含》54<长寿王品>《支离弥梨经》55第十一(第二小土城诵56)

  一、序分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在竹林迦兰哆园57。

  二、正宗分

  (一)尊者大拘絺罗呵质多罗象子比丘,竞有所说、不以恭敬、不以善观

  尔时,众多比丘于中食后少有所为,集坐讲堂,欲断诤事,谓论此法、律,此佛之教。58彼时,质多罗象子比丘59亦在众中,于是,质多罗象子比丘,众多比丘论此法、律,此佛教时,于其中间竞有所说,不待诸比丘说法讫竟,又不以恭敬、不以善观问诸上尊长老比丘。

  ◎是时,尊者大拘絺罗60在彼众中,于是,尊者大拘絺罗告质多罗象子比丘曰:「贤者!

  当知众多比丘说此法、律,此佛教时,汝莫于中竞有所说!若诸比丘所说讫已,然后可说。61汝当以恭敬、当以善观问诸上尊长老比丘,莫不恭敬、莫不善观问诸上尊长老比丘。」

  (二)质多罗象子比丘诸亲朋友劝莫责

  ◎尔时,质多罗象子比丘诸亲朋友悉在众中。于是,质多罗象子比丘诸亲朋友语尊者大拘絺罗曰:「贤者大拘絺罗!汝莫大责数质多罗象子比丘!所以者何?质多罗象子比丘戒德多闻,似如懈怠,然不贡高。贤者大拘絺罗!质多罗象子比丘,诸比丘随所为时而能佐助。」

  (三)尊者为说退失法喻

  1、离诸上尊长老梵行前,纵使得禅定,数与白衣共会,不求上进仍会舍戒罢道62

  ◎于是,尊者大拘絺罗语质多罗象子比丘诸亲朋友曰:「诸贤!不知他心者,不得妄说称不称。所以者何?或有一人在世尊前时,及诸上尊长老梵行可惭可愧、可爱可敬前,彼便善守善护。若于后时离世尊前,及离诸上尊长老梵行可惭可愧、可爱可敬前,彼便数与白衣63共会,调笑贡高,种种谈哗。彼数与白衣共会,调笑贡高,种种谈哗已,心便生欲。彼心生欲已,便身热心热。彼身心热已,便舍戒罢道。

  举牛喻

  ◎诸贤!犹若如牛,入他田中,守田人捉,或以绳系,或着栏中。

  ◎诸贤!若有作是说:『此牛不复入他田中。』如是彼为正说耶?」

  ◎答曰:「不也。」

  ◎「所以者何?谓彼牛者,为绳所系,或断或解,为栏所遮,或破或跳出,复入他田,如前无异。

  ◎诸贤!或有一人在世尊前时,及诸上尊长老梵行可惭可愧、可爱可敬前,彼便善守善护。若于后时离世尊前,及离诸梵行可惭可愧、可爱可敬前,彼便数与白衣共会,调笑贡高,种种谈哗。彼数与白衣共会,调笑贡高,种种谈哗已,心便生欲。彼心生欲已,便身热心热。彼身心热已,便舍戒罢道。诸贤!是谓有一人。

  2、得初禅已舍戒罢道之因

  ◎「复次,诸贤!或有一人逮得初禅,彼得初禅已,便自安住,不复更求未得欲得、不获欲获、不作证欲作证。彼于后时,便数与白衣共会,调笑贡高,种种谈哗。彼数与白衣共会,调笑贡高,种种谈哗已,心便生欲。彼心生欲已,便身热心热。彼身心热已,便舍戒罢道。

  大雨喻

  ◎诸贤!犹大雨时,村间湖池水满其中,彼若本时所见沙石、草木、甲虫、鱼 、虾蟆及诸水性,去时来时,走时住时。后水满已,尽不复见。

  ◎诸贤!若有作是说:『彼湖池中终不复见沙石、草木、甲虫、鱼 、虾蟆及诸水性,去时来时,走时住时。』如是彼为正说耶?」

  ◎答曰:「不也。」

  ◎「所以者何?彼湖池水,或象饮马饮,骆驼、牛、驴、猪、鹿、水牛饮,或人取用,

  风吹日炙,彼若本时不见沙石、草木、甲虫、鱼 、虾蟆及诸水性,去时来时,走时住时。后水减已,还见如故。如是,贤者!或有一人逮得初禅,彼得初禅已,便自安住,不复更求未得欲得、不获欲获、不作证欲作证。彼于后时,便数与白衣共会,调笑贡高,种种谈哗。彼数与白衣共会,调笑贡高,种种谈哗已,心便生欲。彼心生欲已,便身热心热。彼身心热已,便舍戒罢道。诸贤!是谓有一人。

  3、得第二禅已舍戒罢道之因

  ◎「复次,诸贤!或有一人得第二禅,彼得第二禅已,便自安住,不复更求未得欲得、不获欲获、不作证欲作证。彼于后时,便数与白衣共会,调笑贡高,种种谈哗。彼数与白衣共会,调笑贡高,种种谈哗已,心便生欲。彼心生欲已,便身热心热。彼身心热已,便舍戒罢道。

  四衢道中尘咸作泥喻

  ◎诸贤!犹大雨时,四衢道中尘咸64作泥。诸贤!若有作是说:『此四衢道泥终不燥,不复作尘。』如是彼为正说耶?」

  ◎答曰:「不也。」

  ◎「所以者何?此四衢道,或象行马行,骆驼、牛、驴、猪、鹿、水牛及人民行,风

  吹日炙,彼四衢道泥干燥已,还复作尘。

  ◎如是,诸贤!或有一人得第二禅,彼得第二禅已,便自安住,不复更求未得欲得、不获欲获、不作证欲作证。彼于后时,便数与白衣共会,调笑贡高,种种谈哗。彼数与白衣共会,调笑贡高,种种谈哗已,心便生欲。彼心生欲已,便身热心热。彼身心热已,便舍戒罢道。诸贤!是谓有一人。

  4、得第三禅已舍戒罢道之因

  ◎「复次,诸贤!或有一人得第三禅,彼得第三禅已,便自安住,不复更求未得欲得、不获欲获、不作证欲作证。彼于后时,便数与白衣共会,调笑贡高,种种谈哗。彼数与白衣共会,调笑贡高,种种谈哗已,心便生欲。彼心生欲已,便身热心热。彼身心热已,便舍戒罢道。

  山泉湖水喻

  ◎诸贤!犹山泉湖水,澄清平岸,定不动摇,亦无波浪。

  ◎诸贤!若有作是说:『彼山泉湖水终不复动,亦无波浪。』如是彼为正说耶?」

  ◎答曰:「不也。」

  ◎「所以者何?或于东方大风卒来,吹彼湖水,动涌波浪;如是南方、西方、北方大风卒来,吹彼湖水,动涌波浪。如是,诸贤!或有一人得第三禅,彼得第三禅已,便自安住,不复更求未得欲得、不获欲获、不作证欲作证。彼于后时,便数与白衣共会,调笑贡高,种种谈哗。彼数与白衣共会,调笑贡高,种种谈哗已,心便生欲。彼心生欲已,便身热心热。彼身心65热已,便舍戒罢道。诸贤!是谓有一人。

  5、得第四禅已舍戒罢道之因

  ◎「复次,诸贤!或有一人得第四禅,彼得第四禅已,便自安住,不复更求未得欲得、不获欲获、不作证欲作证。彼于后时,便数与白衣共会,调笑贡高,种种谈哗。彼数与白衣共会,调笑贡高,种种谈哗已,心便生欲。彼心生欲已,便身热心热。彼身心热已,便舍戒罢道。

  居士、居士子,饱食微妙食喻

  ◎诸贤!犹如居士、居士子,食微妙食,充足饱满已,本欲食者,则不复欲。诸贤!若有作是说:『彼居士、居士子,终不复欲得食。』如是彼为正说耶?」

  ◎答曰:「不也。」

  ◎「所以者何?彼居士、居士子,过夜饥已,彼若本所不用食者,还复欲得。如是,诸贤!或有一人得第四禅,彼得第四禅已,便自安住,不复更求未得欲得、不获欲获、不作证欲作证。彼于后时,便数与白衣共会,调笑贡高,种种谈哗。彼数与白衣共会,调笑贡高,种种谈哗已,心便生欲。彼心生欲已,便身热心热。彼身心热已,便舍戒罢道。诸贤!是谓有一人。

  6、得无想心定已舍戒罢道之因

  ◎「复次,诸贤!或有一人得无想心定66,彼得无想心定已67,便自安住,不复更求未得欲得、不获欲获、不作证欲作证。彼于后时,便数与白衣共会,调笑贡高68,种种谈哗。彼数与白衣共会,调笑贡高,种种谈哗已,心便生欲。彼心生欲已,便身热心热。彼身心热已,便舍戒罢道。

  于无事处,闻支离弥梨虫声喻

  ◎诸贤!犹如一无事处,闻支离弥梨虫69声;彼无事处,或王或王大臣夜止宿,彼象声、马声、车声、步声、螺声、鼓声、细腰鼓声、妓鼓声、舞声、歌声、琴声、饮食声,彼若本闻支离弥梨虫声便不复闻。诸贤!若有作是说:『彼无事处,终不复闻支离弥梨虫声。』如是彼为正说耶?」

  ◎答曰:「不也。」

  ◎「所以者何?彼王及王大臣过夜平旦,各自还归,彼若闻象声、马声、车声、步声、螺声、鼓声、细腰鼓声、妓鼓声、舞声、歌声、琴声、饮食声故,不闻支离弥梨虫声;彼既去已,还闻如故。如是,诸贤!得无想心定,得无想心定已,便自安住,不复更求未得欲得、不获欲获、不作证欲作证。彼于后时,便数与白衣共会,调笑贡高,种种谈哗。彼数与白衣共会,调笑贡高,种种谈哗已,便心生欲。心生欲已,便身热心热。彼身心热已,便舍戒罢道。诸贤!是谓有一人。」

  (四)质多罗象子比丘果真舍戒罢道

  ◎尔时,质多罗象子比丘寻于其后舍戒罢道,质多罗象子比丘诸亲朋友闻质多罗象子比丘舍戒罢道已,往诣尊者大拘絺罗所,到已,白曰:「尊者大拘絺罗!为知质多罗象子比丘心?为因余事知70?所以者何?今质多罗象子比丘已舍戒罢道。」

  ◎尊者大拘絺罗告彼亲朋友曰:「诸贤!此事正应尔。所以者何?以不知如真,不见如真。所以者何?因不知如真,不见如真故71。」

  三、流通分

  尊者大拘絺罗所说如是,彼诸比丘闻尊者大拘絺罗所说,欢喜奉行!

  《支离弥梨经》第十一竟72(二千四百四十七字73)

  (八三) 《中阿含》<长寿王品>《长老上尊睡眠经》74第十二( *第二小土城诵)

  一序分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婆耆瘦,在鼍山怖林鹿野园中。

  二、正宗分

  (一)世尊遥知尊者大目揵连独安静处宴坐思惟而便睡眠,并为说种种法

  1、世尊遥知尊者大目揵连独安静处宴坐思惟而便睡眠

  ◎尔时,尊者大目揵连游摩竭国,在善知识村75中。于是,尊者大目揵连独安静处宴坐思惟而便睡眠,世尊遥知尊者大目揵连独安静处宴坐思惟而便睡眠。世尊知已,卽入如其像定,以如其像定,犹若力士屈伸76臂顷,从婆耆瘦鼍山怖林鹿野园中忽没不现,往77摩竭国善知识村尊者大目揵连前。于是,世尊从定而寤78,告曰:「大目揵连!汝着睡眠,大目揵连!汝着睡眠。」

  ◎尊者大目揵连白世尊曰:「唯然,世尊!」

  2、世尊为尊者大目揵连说法

  (1)除灭睡眠法

  ◎佛复告曰:

  ※「大目揵连!如所相着睡眠,汝莫修彼相!亦莫广布!如是睡眠便可得灭。

  ※若汝睡眠故不灭者,大目揵连!当随本所闻法,随而受持广布诵习,如是睡眠便可得灭。

  ※若汝睡眠故不灭者,大目揵连!当随本所闻法,随而受持为他广说,如是睡眠便可得灭。

  ※若汝睡眠故79不灭者,大目揵连!当随本所闻法,随而受持、心念、心思,如是睡眠便可得灭。

  ※若汝睡眠故不灭者,大目揵连!当以两手扪摸于耳,如是睡眠便可得灭。

  ※「若汝睡眠故不灭者,大目揵连!当以冷水澡洗面目及洒身体,如是睡眠便可得灭。

  ※若汝睡眠故不灭者,大目揵连!当从室出,外观四方,瞻视星宿,如是睡眠便可得80灭。

  ※若汝睡眠故不灭者,大目揵连!当从室出,而至屋头,露地经行,守护诸根,心安在内,于后前想81,如是睡眠便可得灭。

  ※若汝睡眠故不灭者,大目揵连!当舍经行道,至经行道头,敷尼师檀82,结跏趺坐,如是睡眠便可得灭。

  ※若汝睡眠故不灭者,大目揵连!当还入室,四叠优多罗僧以敷床上,襞僧伽梨作枕,右胁而卧,足足相累,心作明想,立正念正智,常欲起想。

  (2)莫计床乐眠卧安快等事,并为说与会、不可与会法

  ◎「大目揵连!莫计床乐眠卧安快!莫贪财利!莫着名誉!所以者何?我说一切法不可与会,亦说与会。大目揵连!我说何法不可与会?大目揵连!若道俗法共合会者,我说此法不可与会。大目揵连!若道俗法共合会者,便多有所说。若多有所说者,则便有调。若有调者,便心不息。大目揵连!若心不息者,便心离定83。大目揵连!是故我说不可与会。大目揵连!我说何法可与共会?大目揵连!彼无事处,我说此法可与共会。山林树下空安静处,高岩石室寂无音声,远离,无恶,无有人民,随顺宴坐。大目揵连!我说此法可与共会。

  (3)入村行乞食时应知之事

  ◎「大目揵连!汝若入村行乞食者,当以厌利,厌供养、恭敬。汝若于利、供养、恭敬心作厌已,便入村乞食。大目揵连!莫以高大意入村乞食!所以者何84?诸85长者家有如是事,比丘来乞食,令长者不作意。比丘便作是念:谁坏我长者家?所以者何?我入长者家,长者不作意86。因是生忧,因忧生调,因调生心不息,因心不息,心便离定87。

  (4)说法时莫以诤说

  ◎大目揵连!汝说法时莫以诤说!若诤说者,便多有所说;因多说故,则便生调;因生调故,便心不息;因心不息故,便心离定。大目揵连!汝说法时莫强,说法如师子88。大目揵连!汝说法时,下意说法,舍力、灭力、破坏于力,当以不强,说法如师子。大目揵连!当学如是!」

  (二)尊者请世尊说得至究竟之法

  ◎尔时,尊者大目揵连卽从座89起,偏袒着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云何比丘得至究竟?究竟白净、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讫?」

  ◎世尊告曰:「大目揵连!比丘若觉乐、觉苦、觉不苦不乐者,彼此觉观无常、观兴衰、观断、观无欲、观灭、观舍90;彼此觉观无常、观兴衰、观断、观无欲、观灭、观舍已,不受此世;因不受世已,便不疲劳;因不疲劳已,便般涅槃: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大目揵连!如是比丘得至究竟,究竟白净、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讫。」

  三、流通分

  佛说如是,尊者大目揵连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长老上尊睡眠经》第十二竟91(千一百三十七字92)

  《中阿含经》卷20(七千八百九字93(第二小土城诵94)

  附【论典对照】:

  《瑜伽师地论》卷62 (大正30,648a4-13):复次,当释《眠经》。谓:勤修习内心寂静奢摩他行诸苾刍等,为欲断除诸随烦恼,应知五种对治之相。谓:〔1〕远离暗相。〔2〕于能随顺举欢喜法,发生正举加行道理损害,〔3〕诸见、〔4〕诸见功用、〔5〕诸见所依功用。彼随烦恼既断灭已,复有五种任持定法。何等为五?谓:〔1〕诸远离,〔2〕远离处所,顺定言说;〔3〕顺无染心资生众具;〔4〕从有智者、同梵行所,获得随顺教授教诫美妙言说;〔5〕于诸世间等持、等至,远离爱味及无漏行如理作意。

  1《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93,n.1:宋、元、明三本均无「中阿含」三字。

  (大正1,554d,n.9)

  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93,n.2:本经叙说佛为诸比丘说十八念身法。谓有念身者,善法尽在其中,不为魔波旬伺机所乘;反之,则为魔波旬所乘。又赞说念身之十八功德。

  中部(M. 119.Kāyagatāsatisutta? 身行念经)。

  3《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93,n.3:宋本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大正1,554d,n.11)

  4《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93,n.4:鸯祇(A?ga)(巴),国名,又作央伽,为佛世时,印度十六大国之一。

  5《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93,n.5:阿惒那(āpa?a)(巴),聚落名。「惒」,宋、元、明三本均作「和」。(大正1,554d,n.12)

  6《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93,n.6:「檀」,宋、元、明三本均作「坛」。(大正1,554d,n.13)

  7《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95,n.1:第一义:究竟之真理。

  8《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95,n.2:「宴」,宋、元、明三本均作「燕」。(大正1,554d,n.14)

  9《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95,n.3:「惟」,宋、元、明三本均作「唯」。(大正1,555d,n.1)

  10《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95,n.4:「寤」,宋、元、明三本均作「觉」。(大正1,555d,n.2)

  11《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95,n.6:「梨」,明本作「黎」。(大正1,555d,n.3)

  1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97,n.1:「絣」,丽本作「拼」,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絣」。絣,振绳墨之意。(大正1,555d,n.4)

  13《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97,n.2:「上」,元本作「二」。(大正1,555d,n.5)

  14《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97,n.3:「腭」,宋本作「腭」。(大正1,555d,n.6)

  15《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97,n.4:羸:瘦、弱、病、疲。

  16《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97,n.5:「旋」,宋、元、明三本均作「执」。(大正1,555d,n.7)

  17 可详见《瑜伽师地论》卷12(大正30,339b14-c29):文中有对初禅至四禅等的比喻。并参见《瑜伽师地论略纂》卷5(大正43,83a18-b20)之说明。

  18《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97,n.6:离生喜乐:色界初禅境界,离欲界之恶而生喜、乐二受。

  19《瑜伽论记》卷4(大正42,397b5-14):「教授教诫者:沐浴时以铜器等盛灰澡豆细沐浴末,今以言教犹如彼器,教之所诠能顺于彼出离寻等诸善净行。如彼灰豆细末,此即无间道;以水洗灌即解脱道,以寻清净故。沐浴搏者:西方浴讫以余甘子切碎曝干为末,以生胡麻香油和之,令其润腻不硬软方以涂身,取其香洁润滑光净故。沐浴搏即干甘末,此喻行者未得定前当除麁重,带津腻者喻喜和合,香麻谓得定后喜资润身如以油和。」

  20《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97,n.7:定生喜乐:色界二禅境界,已离寻伺,由定生喜乐。

  21《瑜伽论记》卷4(大正42,397b24-29):「第三喻中,水喻离喜无寻伺定乃至喻华胎藏没在水中者:此言意显,第二定如水,因喜动涌,如华出水华喻喜故。今第三定离喜无寻伺亦如水,其乐如华胎藏胞未开剖,犹在水中名华胎藏,与定相顺不动涌故如在水中。」

  2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99,n.1:「七肘衣或八肘衣」,巴利本作 odātena vatthena(白衣)。

  23《瑜伽论记》卷4(大正42,397c3-8):「八经九经以为喻者:西方织叠八缕九缕而为一茎经,织作叠时其叠坚致,如此方作[联-耳]布四[联-耳]五[联-耳]方可坚致,清净鲜白者:如衣不薄堪忍寒暑等种种诸苦。周遍者:如无露处一切散动所不能侵。」

  24《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99,n.2:「下上」,宋、元、明三本均作「上下」。

  (大正1,555d,n.8)

  25《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99,n.3:「上下」,宋、元、明三本均作「下上」。

  (大正1,555d,n.9)

  26《瑜伽师地论》卷11(大正30,334c4-9):「云何光明相?谓如有一于暗对治,或法光明殷勤恳到,善取其相,极善思惟,如于下方,于上亦尔,如是一切治暗相故,建立此相。

  27《瑜伽师地论》卷11(大正30,334c9-13):云何观察相?谓有苾刍,殷勤恳到,善取其相,而观察之。住观于坐者,谓以现在能取,观未来所取法。坐观于卧者,谓以现在能取,观过去所取。或法在后行观察前行者,谓以后后能取,观前前能取法。此则略显二种所取、能取法观。

  28《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105(大正27,545a24-25):「分别修者:谓分别色身,如契经说:此身中有发、毛、爪、齿,乃至广说。」及《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188(大正27,944b)

  29《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99,n.4:「麁细」,宋、元、明三本均作「尘网」。

  (大正1,556d,n.1)

  30《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01,n.1:「抟」,宋、明二本均作「腨」,元本作「揣」。

  (大正1,556d,n.2)

  31《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01,n.2:「痰」,丽本作「胆」,今依据宋、元二本改作「痰」。

  (大正1,556d,n.3)

  3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01,n.3:以上之「发、毛、爪......小便」,即所谓之三十二行相(身分)(dvatti?sākāra)(巴),参阅小部?《小诵经》(Khuddakapā?ha 3)、《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 p. 241)、中部(M. vol. 3, p. 90)、《增一阿含》<广演品>第9经(大正2,556b)、《杂阿含》卷10第259经(大正,卷43,265经)。

  33《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01,n.4:「菘」,宋、元、明三本均作「蔓」。(大正1,556d,n.4)

  34《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01,n.5:「抟」,元本作「揣」。(大正1,556d,n.2)

  35《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01,n.6:「于地」,宋、元、明三本均作「地于」。

  (大正1,556d,n.5)

  36《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01,n.7:「息道」,巴利本作 sarīra? sīvathikāya? chadditam(弃于荒冢间之尸体)。

  37《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03,n.1:「膞」,元、明二本均作「腨」。(大正1,556d,n.6)

  38《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03,n.2:波旬(Pāpimant)(巴),恶魔名,译作杀者、恶者。

  39 受〔ㄕㄡˋ〕:盛,容纳。《易?咸》:君子以虚受人。《聊斋志异?余德》:惟舍后遗一小白缸,可受石许。【汉语大辞典】2卷p.880

  40《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03,n.3:「泻」,宋、元二本均作「写」。(大正1,556d,n.7)

  41《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05,n.1:毱:皮毛丸,同「鞠」字。鞠〔ㄐㄩ〕亦作“ 陱 ”。古代的一种球。最早是将毛纠结为球形,后则在皮囊内填以毛,宋代以后才出现充气的皮球。原以之练习武事,后始以脚踢为戏。《辽史?圣宗纪一》:上与诸王分朋击鞠。【汉语大辞典】12卷p.198

  4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05,n.2:「阐」,宋、元、明三本均作「搏」。(大正1,557d,n.1)。「搏」〔ㄅㄛˊ〕:拍;击。《孟子?告子上》:“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

  【汉语大辞典】6卷p.795

  43 1.燥〔ㄗㄠˋ〕缺少水分;干燥。2.燥〔ㄙㄠˋ〕亦作“ 煰”:快速。《儒林外史》第十六回:“自此以后,匡超人的肉和豆腐都卖得生意又燥,不到日中就卖完了。” 张慧剑 注:“燥:快速。” 【汉语大辞典】7卷p.301

  44《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07,n.1:「四」字之下,丽本有「五六七」三字,今依据明本删去。(大正1,557d,n.2)

  45《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07,n.2:第五至第八德:指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丽本无「第五至」三字,今依据明本补上。(大正1,557d,n.3)

  46《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07,n.3:「七」,丽本作「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七」。(大正1,557d,n.4)

  47《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07,n.4:以上第十德、第十一德,指得斯陀含和阿那含。

  48《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07,n.5:丽本于「十二」之下有「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字,今依据明本删去。(大正1,557d,n.5)

  49《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07,n.6:如意足、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即指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德。(大正1,557d,n.6)

  50《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07,n.7:丽本无「第十三至」四字,今依据明本补上。

  (大正1,557d,n.8)

  51《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07,n.8:第十八德:即漏尽智证通。

  5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09,n.1:明本无「念身经第十竟」六字。丽本在经末题次行有「十

  八德内关六七八并十三至十七者应在第五第十八德内也南本结在第四第十二中理犹难晓」三十九小字,宋、元、明三本无此三十九字。(大正1,557d,n.7)

  53《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09,n.2:宋、元、明三本均无「四千二百二十五字」八字。

  54《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09,n.3:明本无「中阿含」三字。(大正1,557d,n.10)

  55《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09,n.4:本经叙说质多罗象子比丘不待其他比丘说法完,即竞说

  己见,又不以恭敬、善观问诸上尊长老比丘,故尊者大拘絺罗诘责之。然其诸亲朋友则为象子比丘

  多所回护,尊者乃为其亲友说种种退失法喻。谓或有人在上尊长老之前,虽如法谨慎,但若离诸尊

  前,则便数与白衣共会,调笑放逸,纵使已得四禅、无想定,若不求上进,仍会舍戒罢道。故不可

  不知他心,即妄自褒贬。其后,象子比丘果真舍戒罢道。增支部(A. 6. 60. Citta ◎质多〔比丘〕)。

  (大正1,557d,n.11)

  56《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09,n.5:明本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宋、元二本均置于经题次行。(大正1,557d,n.12)

  57《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09,n.6:「迦兰哆园」,丽本作「加兰哆园」,今依据卷六第二十六经瞿尼师经改作「迦兰哆园」。

  58 参见印顺导师着《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33:《中阿含经》的《支离弥梨经》,说到大众集坐讲堂,「论此法律」;与此相当的《增支部经》,却说是「论阿毗达磨」。所以,在《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集成以前,阿毗达磨已是佛教界熟悉的术语,而且已成为大众集体论究的内容了。

  59《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09,n.7:质多罗象子比丘(Citta Hatthi-Sāriputta)(巴),又作象首舍利弗。于增支部中,质多罗象子比丘还俗后,佛言其不久会再归来,后其果真再度出家,且热心修行证阿罗汉。(大正1,557d,n.13)

  60《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09,n.8:大拘絺罗(Mahā-Ko??hita)(巴),得四辩才触难答对第一比丘。(大正1,557d,n.14)

  61 参见印顺导师着《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44:《增支部》说:众多长老比丘,饭后,大家围绕着坐,共同论说阿毗达磨论。那时,质多罗象首舍利弗Citta Hatthisāriputta,在长老比丘论议中间,不断的插入自己的问难。大拘絺罗Mahākau??hila对他说:「长老比丘众论阿毗达磨时,莫于中间(自)陈说,应待论讫」。《中阿含经》卷20《支离弥梨经》,与此经相同,但作「论此法律」。依上所引的经文来看,那时「论阿毗达磨论」的论风,是这样的:大众共同参加;由两位比丘,相互问答,名为「论阿毗达磨论」Abhidhammakatha? Katheti。问答的两位比丘,一定是上座名德。《增支部》曾说:「比丘五法具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具足,才能与同梵行者共住,与同梵行者共论:戒论,定论,慧论,解脱论,解脱知见论」。又说:「彼等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故,论阿毗达磨论,毗陀罗论,陷于黑法」。这可见,如自身没有修证,是不适宜参与论议的。这种论法的集会,不是由于自身的无知与疑惑,而是以对论的方式,使法义得到充分的阐明。大众在座旁听,这正是一种教育僧众的好方法。这种论法的集会,经中一再说到,这可能经常举行的,尤其是布萨的月夜。

  62 参见印顺导师着《空之探究》p.37:或依四禅说无相心三昧,如不再进求,与众人往来杂处,戏笑调弄,那是会退落,可能还俗的。所以,三昧通于有漏;智果智功德的无相心三昧,也就是无相心解脱,唯是无漏的(初果到四果)。

  63《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11,n.1:白衣(odāta-vasana)(巴),在家者。

  64《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13,n.1:「咸」,丽本作「灭」,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咸」。

  (大正1,558d,n.1)

  65《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13,n.2:「心」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热」字。

  (大正1,559d,n.1)

  66《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15,n.1:无想心定(animitta samādhi)(巴),又作无相三摩地,即于一切诸法都无想念,亦不可见。「想」,宋本作「相」。(大正1,559d,n.2)

  67《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11,n.2:「彼便数与白衣共会,......彼身心热已,便舍戒罢道」,巴利本(A.vol.3,p.393)作:彼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大臣、外道、外道弟子交往杂处,彼因交往杂处、放纵、不抑制,专事谈论而住,故因贪而令心堕落,彼因贪而令其心堕落故,放弃所学而还俗。

  68《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15,n.2:「贡高」,大正本作「高贡」。

  69《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15,n.3:支离弥梨虫声(cīrīlikāsadda)(巴),蟋蟀声。

  (大正1,559d,n.4)

  70《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17,n.1:「为因余事知」,巴利本作 udāhu devatā eta? attha? ārocesu?(或者诸天神告诉此事)。

  71《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17,n.2:「大拘絺罗告彼亲朋友曰」之内容,巴利本(A.vol.3,p.398)作:诸贤!我以〔自己之〕心知〔他人之〕心,了知:质多罗象舍利子得若干住等至之后,再放弃学习,而将还俗。又诸神也告诉我此事:质多罗象舍利子得若干住等至之后,再弃学而将还俗。

  7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17,n.3:明本无「支离弥梨经第十一竟」九字。(大正1,559d,n.6)

  73《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17,n.4:宋、元、明三本均无「二千四百四十七字」八字。

  (大正1,559d,n.8)

  74《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17,n.5:本经叙说佛以目揵连曾于独处时睡眠,故为说灭除睡眠之法,并教以莫计床乐眠卧安快等事。其次,说比丘之修行事,谓当观无常、兴衰等,以得至究竟。增支部(A. 7. 58. Pacala ◎睡眠)、小部?长老偈经(Thag. 1146~1149)、西晋?竺法护译《佛说离睡经》(大1,837a)。

  75《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17,n.6:善知识村(Kallavālamuttagāma)(巴),村名。

  (大正1,559d,n.14)

  76《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17,n.7:「伸」,丽本作「申」,今依据明本改作「伸」。

  (大正1,559d,n.15)

  77《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17,n.8:「往」,宋、元、明三本均作「住」。(大正1,559d,n.16)

  78《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17,n.9:「寤」,宋、元、明三本均作「觉」。(大正1,559d,n.17)

  79《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19,n.1:宋本无「故」字。(大正1,559d,n.18)

  80《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19,n.2:「得」,大正本作「室」。

  81《中阿含经》卷49(大正1,739 a12-19):「阿难!彼比丘行此住处心,若欲经行者,彼比丘从禅室出,在室影中露地经行,诸根在内,心不向外,后作前想。如是经行已,心中不生贪伺、忧戚、恶不善法,是谓正知。阿难!彼比丘行此住处心,若欲坐定者,彼比丘从离经行,至经行头,敷尼师檀,结跏趺坐。如是坐定已,心中不生贪伺、忧戚、恶不善法,是谓正知。」

  8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19,n.3:「檀」,宋、元、明三本均作「坛」。(大正1,559d,n.19)

  83《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19,n.4:「大目揵连!若道俗法共合会者,......若有调者,便心离定」,巴利本(A.vol.4,p.87)作:目揵连!应当如此学习:「我不说争执之语。」目揵连!确实汝应当如此学习。目揵连!为了诤论,需要有奢侈语(南传大藏经译为多辩);于奢耻语,便有掉举;掉举已,便无律仪;无律仪已,心从三摩地(定)远离。

  84《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19,n.5:「何」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或」字。

  (大正1,560d,n.1)

  85《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19,n.6:「诸」,元、明二本均作「诣」。(大正1,560d,n.2)

  86《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21,n.1:「诸长者家有......不作意」,《离睡经》(大正1,837b)作:「居士家多有俗缘,若比丘入居士家不共言,彼比丘便作是念:谁有向此居士论说我,而令居士不共我言。」

  87《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21,n.2:「大目揵连!莫以高大意入......心便离定」,巴利本(A. vol. 4, p. 87)作:目揵连!应当如此学习:「我当不以醉于高慢〔之心〕往诸〔长者〕家!」目揵连!确实汝应当如此学习。目揵连!如果有比丘以醉于高慢〔之心〕往诸〔长者〕家,目揵连!确实当诸〔长者〕家有应作诸事务时,因此,人们对于到来比丘不注意。于是,比丘如此思惟,即:现在,究竟谁在此家中破坏我?这些人们对于我不理睬。所以,他由于无利养而成羞愧状态;成羞愧已,便有掉举;既掉举已,便无律仪;无律仪已,心从三摩地(定)远离。

  88《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21,n.3:「说法如师子」,《离睡经》(大正1,837c)作:「当如师子

  吼论」。如来说法能灭一切戏论,破九十六种异见,而师子王一吼百兽皆伏,故佛经中常以师子吼

  喻佛说法。

  89《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21,n.4:「座」,丽本作「坐」,今依据本经文意改作「座」。

  90《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21,n.5:「彼此觉观无常、观兴衰、观断、观无欲、观灭、观舍」,巴利本(A. vol.4, p. 88)作 So tāsu vedanāsu aniccānupassī viharati, virāgānupassī viharati, nirodhānupassī viharati, pa?inissaggānupassī viharati.(彼于此诸受观察无常而住,观察离贪而住,观察灭而住,观察舍弃而住。)

  91《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21,n.6:明本无「长老上尊睡眠经第十二竟」十一字。

  9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21,n.7:宋、元、明三本均无「千一百三十七字」七字。

  93《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22,n.1: 宋、元、明三本均无「七千八百九字」六字。

  94《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722,n.2:宋、元、明三本均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

  《中阿含经》卷20

  81-83经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