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松活佛·利乐心语:时时以菩提心摄持而发愿
阿松活佛·利乐心语:时时以菩提心摄持而发愿
因为喇嘛仁波切具菩提心且时时发愿,他房间中、门窗上的灰都能对众生有利。有些人的牛丢了,将此灰在牛丢的地方熏烟,因喇嘛仁波切的愿力及悲心,这些凶猛的豺狼都不会去吃牛。喇嘛仁波切如同我们的父亲一样,我们是喇嘛仁波切的子女,就应该时时如是与喇嘛仁波切相应,时时以菩提心摄持而发愿。
有些人祈请上师念一个传承,光是念个传承你相续就能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吗?无法生起的。有些人认为光是念个传承就可以了,五加行不用修。这是不允许的。五加行是正念之法,是正法,如果光完成数量而没有求质量,也是不允许的,所修之法已非为正法。仅念个传承,只是欺骗上师而已,没有任何意义。
希望大家要如理如法地修行,不要去高攀。不要说大圆满是无修无思的、无有轮涅、善恶的。尤其是很多汉族弟子,对大圆满是高攀的。这些人前行的基础还没有修,就去高攀大圆满,这只是浪费时间、虚度人生而已。希望大家不要这样,从前行开始,把前行的法纳入相续去实修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的心和硬硬的干牛皮一样,必须用四厌离心去调柔它。如是去修,你就会认识到:一切轮回之法都是痛苦的。你的相续会生起少许的善意、柔和之心,此时自然会对众生生起慈悲心,也会生起希求正法、修持正法而解脱的心。解脱需依靠上师的恩德,这时恭敬的心也会在你的相续中生起。你的心就会变成柔和之心。
我对你们最大的希望,是你们能够每时每刻都观想死亡无常。死缘是无定的,死的时间也是无定的,死亡的时候唯有正法才对自己有益,你们时时都要具备这种正念。如果时时观想自己的房子、财产、亲朋好友都是无常的,在临终的时候就能坦然、自在地面对与接受这个事实。轮回中所有的一切都是无常之自性。
有些人自私的心念非常多,有些人对世间还有贪执之心,有些人懈怠延误之心非常严重,有些人虽然外形象是一个修行者,但是内在还是贪嗔痴炽盛,无法成为一名真正的修行者,这些都是因为没有以四厌离心去调伏自相续造成的。所以,以四厌离心去调伏相续是非常重要的。
唯有修四厌离心,修法才具有意义。如果你相续没有时常具足四厌离心,你说你是喇嘛仁波切的弟子,也仅是道貌之相而已,并非是喇嘛仁波切的弟子。我们必须让自相续恒常具足四厌离。喇嘛仁波切经常宣讲密勒日巴依止寂静山洞时唱的道歌:无人山谷岩洞中,恒具出离厌世心。上师乃为三世佛,强烈坚信永不离。
有些人认为四厌离心很简单,没什么不懂的,不过就是暇满难得、寿命无常、业之因果和轮回过患。这些字面上看是没有什么可不懂的,但是将之纳入相续却很难。我们至今仍然漂泊轮回,就是因为没有用四厌离心调伏自己的相续。要使相续的贪嗔傲疑和对世间的贪执消除、清净,必须用四厌离心去调伏。
自相续是指恒常没有间断的心。心时常起百千万的妄念。并不是说去反观此时所起的一个妄念,而是要经常去反观这个恒常没有间断的心。如是奉行称之为反观自续
弟子要成为与上师相同之者,自然就要和上师相应。不管是验相、证悟或是大悲加持等大大小小的一切都要与上师相应。比如藏地做的“擦擦”,在模子中把泥装进去后,做出来擦擦的自然都是一模一样的。依止上师就应该这样去依止。
有些人对我说,"上师你有利益之心,我把心全交给你,你帮我把心保管好。"但是上师无法替你们保管心。就算安排再多的人去护卫你们,或把你的心封在铁屋中,都无法保管你的心。你的心只有你自己保管。你们一定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心。有没有这样的决心?有没有这样立下誓言?
一切都是无常的自性。当痛苦生起时,要明白这是无常的,你不应该有痛苦之心,应该承受,因为我们不可能一生都在这样的痛苦中,应该以无常来对治痛苦。同样当我们安乐的时候也要明白,我们不可能一生都在这样的状态中,不应有贪执之心,因为它是无常的。我们应该祈祷上师三宝加持来对治自己相续的耽执。
我自己虽然没有什么功德,但现在因缘和合,就一直行持利生事业。讲解法后你们如果能认真听闻,并纳入相续,我就尽力去做。但真不知道以后有没有这样的福报与缘分为大家服务,这是谁都是很难预料的。我很珍惜这份因缘,希望你们也能珍惜。
只要在上师处听闻密宗金刚乘的法,就应该视上师为佛。虽然无法现量见到上师是佛,也应该观想上师为佛。
你们的信心不稳固,高兴的时候对上师有信心,不高兴的时候就没有信心。如果我对他说让他高兴的话,他马上说:“上师是佛!”如果我对他宣讲令他不高兴的话,他马上就会生起邪见。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