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把握当下,做修行的当事者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7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把握当下,做修行的当事者

   我们常说要「把握当下」!一般的说法是把「当下」解释为现在或此刻;但是我觉得它的意思不只如此,真正的意思不是这样子,我们应该要认清:当下就是当局者!就是当事者,不是旁观者的意思。

  我们太多人、大多的时刻都是以一个旁观者的、无明的、不自觉的角度和立场来想事情、做事情!譬如说我们在讲本来面目时,那个本来面目就好像是被你拿来讲的一个东西,但本来面目怎么可以被你拿来讲?本来面目就是自己,那个讲者就是本来面目,它是不可以被讲的,它是能讲,它就是当事者,不是旁观者。所以「活在当下」的意思是:我是当局者,不是旁观者!这句话真正要表达的就是:我是那个行使主动权的主体,现在要行使我的主权了!

  通常人们都没有行使主权,都把主权放弃了,那他就变成一个旁观者,好像跑到别处看着自己,自己好像是被另外一个人看着。一般我们在叙述事情时,都是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尤其是从事学术工作者,由于学术研究要客观,一客观就变成旁观者,而不是当事者了。

  当事者想出来的办法都是非常直接,而且简单好用;反之旁观者就像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讲起事情来洋洋洒洒,丰富得不得了,但听众听完以后却不晓得怎么拿来用,因为讲者只是一个旁观者,学问只是拿来讲的,本来就没有要把它拿来用,因此旁观者所能成就的事业是学术,而不是功业。由此可见,角度和立场不一样,结果完全不同,确定你的立场是旁观者或是当事者,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里牵涉到立场的变化。而修行做自我反省,要反省到「立场」这里,就是要有能力反省到十二因缘的「无明」,也就是能够反省、自我检查到阿赖耶识,不然你就看不到这个地方。所以,如果想成就事业,把事情做好,你自己必须要变成一个当事者,所有的事情、想法,都要以当事者的立场去想、去面对;如果你始终站在一个旁观者的立场,冷眼旁观,是绝对做不好的。

  例如我们看球赛,看得投入的球迷,已经把他自己变成当事者,好像自己进场去打球了似的,这样子的观众才会有热情。如果只是一个旁观者,输赢没关系,不过看球而已,就不会有热情了。所以,当一个人是旁观者的时候,这个人一定冷冷的;反之如果是一个当局者,他一定会有热情。

  修行也一样,如果你们还是以旁观者的立场来修,是不会产生热情的。有一个很好玩的特征,如果你是一个旁观者,那么修行时便不容易有feeling,而做事情要有feeling也很难,大概只能很理性的冷眼旁观、隔岸观火。要想对事情有feeling,必须是个当事者才行。

  至于说「当局者迷」,是指对世间事迷得太深,也就是在被知的部分迷得太进去了;但如果你学了我们的佛法,佛法就会教你如何体悟能知能觉,掌握自己的主动权,做事有feeling,就不会迷失、迷糊。

  我们修行就是要做当事者,不要做修行的观察者,才会真正的修成。因为修行的旁观者,只是在旁边看而已,是没有办法修成的。我们有很多人,终其一生,只是一个旁观者,从来就没有做过当事者,而且也无法审查到自己只是一个旁观者,这样子就没有办法悟到本来面目了。

  总之,想要体悟能知能觉,修行时你一定要是当事者,一定要活在当下。(本文摘选自2002年12月16日共修)(忆玫、满妹整理)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